平定迓鼓

平定迓鼓

平定迓鼓是流行於山西陽泉地區的一種民間藝術,宋將王韶在熙寧六年統率宋軍與西夏在史稱“熙州之役”的戰爭中創製于軍中,後經過長期變革,在鄉村中演變為文武兩種迓鼓。

簡介

平定迓鼓平定迓鼓

平定迓鼓是一種歷史悠久兼含音樂舞蹈說唱、表演諸元素在內的綜合性藝術。它所使用的樂器蘊含著該區域人們的獨特的音樂審美理念,是中國音樂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平定特色迓鼓是由宋將王韶在熙寧六年對陣西夏的“熙州之役”中創製的,經過長期的民間演變,分為文武兩種迓鼓。1985年平定縣文化館整理了《武迓鼓》 ,1991年,縣文化局對平定武迓鼓進行改革,演員增至43人。
武迓鼓有著悠久的流傳、沿革和演變歷史,成套設定的鑼鼓樂也斷非一般的元宵鑼鼓,其保留了神秘而奇特的古代華麗複雜的演陣路線圖案和開陣訣竅。但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年輕人不再喜歡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
為挖掘民間藝術,1982在平定縣文化館的組織下,開始對平定武迓鼓進行挖掘整理工作。經過5年時間,基本掌握了平定武迓鼓的歷史淵源、成套鑼鼓曲牌演奏方式、舞蹈套路、陣法線路圖案及其演變方式,及人物、道具、服裝、臉譜等相關細則,整理編寫了《平定武迓鼓》資料本,1993年入選到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山西卷》。

歷史淵源

平定迓鼓平定迓鼓

據宋代彭乘《續墨客揮犀》卷二十記載:“王子醇(通遠軍使)初平熙河,邊陲寧靜,講武之暇,因教軍士為迓鼓戲。數年間,遂盛行於世。其舉動舞裝之狀,與優人之詞,皆子醇初制也。”又說:“子醇初與西(西夏)人對陣,兵未交,子醇命軍士百餘人,裝為迓鼓隊繞出陣前,虜見皆愕眙。進兵奮擊,大破之”。
據史料記載,彭乘是宋仁宗(1023—1063)時期的人,在他的筆記小說中出現宋哲宗紹聖年間(1094—1097)的故事,說明他活的歲數不小。這些史料證明迓鼓始於北宋,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元代陶宗儀《輟耕錄》所載“金院本”中,有“迓鼓二郎”、“河轉迓鼓”名目,又證明迓鼓已演變為一種小型的歌舞形式。
迓鼓宋代出現於軍中,元代時已進入宮廷和勾欄瓦舍;隨著戲劇的興起,元明之際便流入民間,演變成元宵節百姓娛樂的民間社火藝術形態。元代張可久《幽居次韻》說:“攛斷著小丫環舞元宵鼓,摸索著大肚皮裝村酒葫蘆。”清代文人俞樾在《茶香室續鈔》卷七“村里迓鼓”條下說:“宋人樂苑,有衙鼓格圖,官衙嚴鼓之節也,衙訛為迓。曲名村里迓鼓者,以村里而效官衙。”俞樾也說迓鼓源於宋代,但他認為迓鼓名稱是“衙”的訛傳,未必能讓人信服。
流傳於陽泉市郊的一則民間傳說稱,當年宋太祖(趙匡胤)戰高平,攻河東城,久攻不克,制迓鼓以鼓舞士氣,於是民間遂有迓鼓流傳。平定一帶則傳說,宋太祖被困城中,喬裝成倡優,邊歌邊舞混出城外,幸免於難,於是有迓鼓傳世。
據當地老人的口碑,迓鼓在清代末年廣泛流傳於井芝峪、窪嶺、西川、東川、柏井、土嶺頭、張莊、立壁、東白岸、三泉等村莊,各村都有迓鼓隊,活躍至民國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三泉村的迓鼓隊還深入敵占區宣傳民眾,為抗戰出過力。

主要流行地區

山西陽泉特色、晉中地區

參演人數

參演人數:現流行於平定民間的文迓鼓的參演人數一般8-12人;武迓鼓有帥(1人)、將(2人)兵(40人)等43人。

表現形式

平定迓鼓平定迓鼓

平定迓鼓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兩種:文迓鼓、武迓鼓。
1、文迓鼓在清末時只用三人表演。一人扮“傻毛”,敲小鑼,以說唱為主;一人扮“大姑娘”手持摺扇彩綢,一舞為主,一人扮“老太婆”右肩斜挎扁鼓,鼓環上固定一片小察。右手執棰敲鼓,左手握察敲擊,以伴奏為主。民國初期,表演者增為8人,後又增為12人,不論人數多少,均以說唱為主。
2、武迓鼓在平定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一項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鑼鼓樂舞。它是由多人演奏成套鑼鼓樂曲的同時,進行舞蹈(耍回)和陣法演變,並表現《朱全上梁山》等劇目故事的民間藝術形式。因其表演起來具有民間武社火風格,故名“武迓鼓”。
武迓鼓的演員定數21人,各操一件打擊樂器,用象徵手法表現行軍破陣的場面。行進中,縱列兩行,龍旗前導,“帥”位其中,鼓樂齊鳴,恰似一支赴敵.的勁旅;場地間,“帥”立於中央操鼓指揮,眾“軍士”且鼓且舞,環之繞之,演出各種“耍回”和“陣法”圖案。“耍回”之舞蹈表現梁山武士們與“敵人”短兵相接的戰鬥場面,“走陣”是通過不同陣法變換,象徵攻城掠地的過程。
武迓鼓的表演中,所有角色既是舞蹈演員又是演·奏員,手中的樂器同時被視為兵器,伴奏舞蹈、演陣有機結合。武迓鼓有多種劇目名稱:《朱全上梁山》、《趙匡胤下河東》、《李自成進北京》,劇目不同,服飾略有變化,而鑼鼓樂不變、舞蹈形態不變。
武迓鼓是以成套的鑼鼓樂和演陣相結合採用象徵手法,表現戰爭生活。由21名男性演員做梁山好漢,各操一件打擊樂器,演出各種行軍或破陣的場。整體表演“耍回”和“走陣”兩部分組成,“耍回”表現戰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伴奏鑼鼓曲目有《狗相咬》、《頭回》等。走陣通過隊形(陣法)變換表現攻城掠地的過程,陣法有:“剪股陣”、“老龍盤窩”、“蝸牛陣”。“六郎回頭”等。

特點

平定迓鼓是由宋將王韶在熙寧六年對陣西夏的“熙州之役”中創製的,經過長期的演變,現分為文武兩種迓鼓。文迓鼓合說、唱、舞、打於一體,說白使用方言,歌唱節奏明快,風格詼諧逗趣。武迓鼓由多人按固定的隊形名稱、曲牌和敲擊法進行佇列變化和演奏,所用樂器主要為鼓、鈸、雲鑼等。

傳承價值

平定迓鼓平定迓鼓

歷史上,武迓鼓在迎神賽會中擔負鑼鼓儀仗,其表演形式為百姓喜聞樂見。隨著傳統意義上的廟會消失,武迓鼓失去了大部分生存空間,漸漸只在元宵節表演。
近年來,民眾娛樂方式趨於多樣化,武迓鼓雖然經過改革並多次獲獎,但老藝人相繼故去,連每年一度的元宵節表演也難以為繼了。目前,傳統的武迓鼓唯獨井芝峪尚有保留。文迓鼓自清末以來便只在元宵節表演,至今仍有陽泉郊區三泉村等少數村莊保留較為完整的演出隊伍,但頹勢日漸明顯。
武迓鼓保存了一整套名目齊全的古代鑼鼓曲牌、耍回形式和陣法演變圖譜,為研究宋元雜劇表演形式和古代軍隊鼓樂,提供了極為稀缺和珍貴的資料。迓鼓傳入民間後,依託廟會的風俗而產生了武迓鼓,藉助元宵節的風俗而出現了文迓鼓。
迓鼓的文、武殊途而由此發生藝術形態、表演特色諸多方面的變異,對於研究民間歌舞是怎樣兼收並蓄古代歌舞及其流變規律,同樣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動資料。對於我們認識民間藝術的發展規律,開發利用民族傳統文化遺產,推進新時期文化建設都具有深刻的意義。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四川竹琴
長沙彈詞
四明南詞
揚州清曲
青海平弦
寧波走書
蛟川走書
上海說唱
贛州南北詞
鑼鼓書
粵謳
五句落板
貴州琴書
常德絲弦
陝西獨角戲
常德大鼓
花燈說唱
河間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
太平歌詞
陝西曲子
門歌
二夾弦
唐山大鼓
蘇北大鼓
浙江鼓詞
寧夏小曲
四川盤子
鐵片大鼓
滑稽大鼓
安康曲子
三跳鼓板書
祁陽小調
車燈
北板大鼓
沔陽漁鼓
安化地花鼓
祁東漁鼓
江西蓮花落
衡陽漁鼓
商雒花鼓
陝北道情
商洛道情
南陽鼓詞
隴東道情
瑞昌船鼓
西城板
耍花樓
無錫評曲
九江文曲
溫嶺道情
平谷大鼓
馬頭調
沁縣三弦書
翼城琴書
奉調大鼓
鼓兒哼
益陽大鼓
溫州蓮花
徐州大鼓
青海道情
山東花鼓
單人鑼鼓
鼓兒詞
滄州木板大鼓
臨清琴曲
河州調
杭曲
南昌道情
晉北道情
散花
金華道情
福州藝
五句板
打鼓草
南陽大鼓
燕山大板
褒歌
太原蓮花落
準北大鼓
浦東說書
廣西大鼓
鶯歌柳書
大廣弦說唱
逗腔
臨清時調
文曲坐唱
義烏道情
薌曲說唱
寧夏數花
太原大鼓
昆高笛曲
貴州燈詞
十音八樂
臨縣三弦書
沁縣三弦調
浙江道情
江西大鼓
對鼓
波陽漁鼓
廣西零零落
單琴大鼓
黎黃
閩東蓮花落
清音大鼓
臨海詞調
太湖大鼓
長沙大鼓
太平年
桂林漁鼓
寧夏道情
邵陽小調
湘南小調
湘西小調
岳陽小調
洪湖漁鼓
路橋蓮花
江蘇漁鼓
蘇北墜子
晉南道情
衡陽獨角戲
益陽獨角戲
常德獨角戲
株州獨角戲
衡陽地花鼓
上饒漁鼓
懷化獨角戲
湘潭地花鼓
邵陽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
零陵對子調
岳陽北花鼓
陝北琴書
晉南琴書
武崗零零羅
吉林琴書
溫州琴書
長沙蓮花落
雲南琴書
漢中蓮花落
延安蓮花落
陝北蓮花落
山東洛子
華北洛子
東北洛子
陝西琴書
潞安琴書
漢中金錢板
湘西錢板
打扦擔
滬劇說唱
蘇北琴書
粵曲說唱
白戲說唱
影調說唱
越劇說唱
秦腔說唱
青海越弦
湘昆坐唱
花鼓坐唱
府谷琴書
馬燈說唱
陽戲坐唱
昆明揚琴
碗碗腔說唱
建始揚琴
杭州花調
常德漁鼓
四句推子
商雒說書
長沙清音
陝南鼓詞
四川花鼓
瀘西花鼓
雙條鼓
隴東漁鼓
武崗絲弦
黃岩花鼓
木皮子
大庸絲弦
花兒小鼓
宜春三星鼓
東山番邦鼓
渾圓扇鼓
岳陽獨角戲
華容說鼓
邵陽絲弦
茶山鼓
圍鼓
坐鼓
喪鼓
孝鼓
贊土地
贊獅子
乾旱船
送春牛
南豐香
湘北鑼鼓
平定迓鼓
南寧春鑼
河南鼓子曲
安徽道情
溫州龍船
貴州彈詞
桂林彈詞
三跳書
瓷城三下響
蓮蕭
台州詞調
淮詞
山東彈詞
寧波彈詞
益陽彈詞
湘潭彈詞
杭州彈詞
陝南漁鼓
太平歌
紹興平胡詞
三弦平調
西寧弦子曲
河西曲子
河南道情
廣東木魚書
蘇州文書
月琴彈唱
大鐃書
小饒書
毛竹說書
胡琴書
昭通唱書
琵琶彈唱
拍南管
夏縣禹都調
霍縣碰猴書
台彎歌仔
下二調
上堂大鼓
商洛靜板書
湖北善書
貴州彈唱
大雷拉戲
北京時調
蘭州小曲
黃鸝調
太原秧歌
懷化漁鼓
霍縣地方書
廣濟文曲
湘南漁鼓
陝南道情
什錦班
衡南道情
山西道情
泉州歌冊
內蒙道情
令令
折尕
大名碟子曲
橫山調
麒麟調
簡板書
桑植小調
扯白歌
漢二黃
湖北號子
袒袒游
河州平弦
關中曲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