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迓鼓

武迓鼓是融合說、唱、舞、、打於一體的漢族傳統舞蹈,說白使用方言,歌唱節奏明快,風格詼諧逗趣。武迓鼓由多人按固定的隊形名稱、曲牌和敲擊法進行佇列變化和演奏、舞蹈,所用樂器主要為鼓、鈸、雲鑼等。武迓鼓寄託著勤勞勇敢的漢族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

基本內容

武迓鼓合說、唱、舞、、打於一體,說白使用方言,歌唱節奏明快,風格詼諧逗趣。武迓鼓由多人按固定的隊形名稱、曲牌和敲擊法進行佇列變化和演奏、舞蹈,所用樂器主要為鼓、鈸、雲鑼等。

歷史源流:據說平定迓鼓是由宋將王韶在熙寧六年對陣西夏的“熙州之役”中創製的,經過長期的民間演變,分為文武兩種迓鼓。1985年平定縣文化館整理了《武迓鼓》,1991年,縣文化局對平定武迓鼓進行改革,演員增至43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