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鼓

迓鼓

迓鼓是宋元時民間樂曲名。官府有衙鼓民間效其節奏訛作迓鼓。

迓鼓
拼音:
解釋:1.宋元時民間樂曲名。官府有衙鼓,民間效其節奏,訛作迓鼓。宋周密《武林舊事.宮本雜劇段數》有《迓鼓兒熙州》。 2.指俚俗的曲調。

信息

迓鼓省級Ⅲ-6

概述

迓鼓宋元時民間樂曲名。官府有衙鼓民間效其節奏訛作迓鼓。宋周密《武林舊事.宮本雜劇段數》有《迓鼓兒熙州》。指俚俗的曲調。
..

迓鼓分花迓鼓(文迓鼓)、武迓鼓醜迓鼓等。原為北宋的軍中歌舞。《續墨客揮犀》卷七記載:“王子醇初平熙河,邊陲寧靜,講武之暇,因教軍士為迓鼓戲,數年間遂盛行於世”。據史載,熙州之役的參戰將士多為河東籍,今山西大部屬當時河東路,固是迓鼓傳入最早地區之一。陽泉一帶的武迓鼓為成套鑼鼓樂伴奏下走陳的舞蹈,有上三路、下三路之分;原與廟會、迎神儀仗隊及民間祭祀密切相關。鼓隊編列21人,分別持鼓、鈸、雲鑼、小鑔,邊舞邊奏,鼓點雄渾,舞姿古樸,陳法圖案變化巧妙。武迓鼓主要流行於平定縣東南部。由武迓鼓派生出的醜迓鼓,曾流行於平定城關一帶,民國年間尚有演出,今已失傳。

文迓鼓為說唱歌舞型舞蹈,早期的表演中有花旦、丑角,吸收了花鼓戲及秧歌中的說白與歌唱,一目一曲,以舞、說、唱為序反覆使用,近似鑼鼓說唱又別於鑼鼓說唱,流行於陽泉市郊區、城區和平定縣城關、盂縣南鄉一帶。

簡介

迓鼓流行於陽泉、平定、盂縣、昔陽、和順等市縣。其表演形式有兩種:集說白、歌唱、舞蹈、伴奏於一體的稱文迓鼓;由成套鑼鼓樂配合多人舞蹈、演陣的稱武迓鼓。

..

文迓鼓據說始於宋朝,但原貌不詳。清代時,平定縣三泉村的文迓鼓只有3人表演:主要說唱者稱“傻毛兒”,頭梳朝天辮,兩頰畫大紅圓圈,眼窩塗白點,身著白襖藍褲,翻穿羊皮坎肩,斜挎一串鈴檔,打小堂鑼;主要舞蹈者系男扮“大姑娘”,以黑紗包頭垂長辮,戴花,穿紅色大襟襖,胸前繡大花,腰系黑圍裙,綠色中式褲,紅圓口鞋,右手持紅摺扇左手拿綢帕;主要伴奏者為男扮“挎鼓老婆”,黑紗包頭,在腦後換成辮角,兩耳戴棉花球耳環,穿黑色大襟襖,天藍色褲,黑布鞋,系紅腰帶,右肩斜挎扁鼓(46×24厘米),在鼓環中插短棒,上置一片直徑13厘米的小鑔,右手持單棰敲鼓,左手握一片小鑔與鼓旁的另一片相拍擊。3人又說又唱又扭,即興表演,風趣歡快。民國初,表演者為8人:“傻毛兒”不敲小堂鑼,專事說唱表演;“大姑娘”增為2人,並加1名穿西服、皮鞋、紗領帶、披大氅、戴禮帽、手拄文明棍的“洋人”;“挎鼓老婆”改為雙棰擊鼓,鼓的體積縮小為33厘米×17厘米。另增加3人:l人拍小鑔,2人敲小堂鑼,均穿天藍色鑲黑邊的對襟衣、中式褲、黑圓口鞋,載小氈帽。表演中增加了“剪子股”、“套單八寶”等掏場形式。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去掉了“挎鼓醜婆”、“傻毛兒”、“洋人”之類的扮相,改由男女青年表演。新中國建立以後,陽泉市曾組織過由46人表演的大型舞台迓鼓,但民間流行的文迓鼓奶由8至12人表演。其藝術特色是:使用合轍押韻的地方語言,句子可長可短,音節鏗鏘有力,結束句常用壓縮型3字句,並將最後一字的尾音輕輕挑起,以增強說白的音樂感和幽默感,謂之“打包袱”;舞台多用“小台步”,以掏場為主,演員相互交換場位時迅速扭身閃過,有藝訣謂:“台步均勻穩、碎、輕,身體閃是‘S’形,手臂胸前劃‘∞’字,掏場碰面即背身”。

武迓鼓相傳系由宋代軍中的演武活動演變而來。明代平定的迓鼓已經盛行,成為元宵節的主要娛樂形式。它由21人表演,扮作梁山英雄人物(姓名略有出入),穿戲曲服裝,勾臉譜,除朱仝外,每人後背都插一面長約40厘米的三角形杏黃旗,兩邊有白色齒形,中間有“梁山”二字。演員各持一種打擊樂器,計有:音鼓9面,其中一面為上音鼓,其餘為下音鼓;雲鑼4面;銀鑼2面;鐃、鈸、小鑔各2副。其舞蹈步法有丁字步、扭步、馬步、弓箭步、墊步等,動作有“朝天轉”、“順風旗”、“老鷹抓雞”、“海蚌展貝”、“蛟龍出水”等。各人在擊打樂器的同時做出適當動作,並演練各種陣法,如:“裹襲陣”、“蝸牛陣”、“殺四門”、“四人陣”、“六連環”(六郎回頭)、“八寶陣”(燒紙陣)、“八人陣”、“九龍鎮”、“葫蘆陣”等。它的鑼鼓點結構嚴謹,並與所演練的陣圖緊密聯繫,曲牌有〔狗相咬〕、〔殺四門〕、〔大磨麵〕、〔大過街〕等。曲牌間的銜接與陣圖的轉換過程相一致。整個舞蹈在敲“音鼓”的朱仝指揮下進行,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點,擺成雄壯整齊的陣圖,頗有古時戰鬥的氣氛

來歷

現流傳於磁縣的民間迓鼓是一支絢麗多彩的民間藝術珍寶,磁縣迓鼓屬於民間舞蹈形式,也屬於打擊樂器,源於古戰場上的一種助戰形式,後逐漸演變成一種宮廷娛樂活動,傳入民間後以其具有雷鳴閃電般氣勢,用於求雨賀雨,而後發展成一種獨特的民間娛樂文化,在磁縣的磁州鎮興仁街頗有淵源。

形式

磁縣迓鼓直徑48公分,厚度約20公分,表演時鼓吊於胸前雙槌擊之,演員穿米黃色和蘭色服裝(80年代白底紅條色),演奏時較為自由,可一人獨奏,也可二人對敲,還可以眾人齊擂,鼓點雄渾激烈,如萬馬奔騰,如雷鳴電閃,令人鼓舞,摧人振奮,它的曲目共有72套,現保留下來有20餘套。

特點

磁縣迓鼓2歷史源遠流長,據史書記載,訝鼓是產生於宋代,流傳於元、明、清代的一種民間舞蹈,然而根據磁縣在南北朝的東魏、南北朝古群墓中挖掘出的出土文物“擊鼓俑”證實,磁縣的迓鼓產生於南北朝的東魏清末中後期至19世紀40年代,在冀南豫北一代流傳,特別是磁縣迓鼓流傳興盛。

現狀

解放初期,據老藝人講,為了求雨,村村都有迓鼓,而且活動特別頻繁,磁縣有一年大旱,為了求雨,興仁街迓鼓在天子冢前從夜裡十點一直演奏到第二天中午,中間換人但鼓點不能停。解放後,不再求雨,磁縣興仁街成立了迓鼓隊,開展起各種娛樂活動,為送新兵、迎賓客和春節花會進行迓鼓表演。文革期間,磁縣迓鼓也受到摧殘,曾禁止演奏活動,三中全會以後文藝復興,磁縣訝鼓以嶄新面貌活躍在磁州大地上,在1986年的元宵節花會匯演中,興仁街老藝人自發組織表演的迓鼓曲目,讓廣大觀眾一飽眼福,並年年參加縣、鄉春節花會匯演,受到多次獎勵。2000年至今,磁縣迓鼓由於受市場經濟影響,加上人們對文化審美需求的提高,從而對迓鼓產生淡漠,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年青人不願學,演出活動越來越少,瀕危失傳局面得不到解決。

意義

磁縣迓鼓在人民民眾中世代相承,與人民民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磁縣迓鼓是民間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有著廣闊的綜合性及民間文化空間,研究磁縣迓鼓的基本特徵、歷史淵源、傳承模式對發展完善中國的民間舞蹈史有著重大意義和極大推動作用,挖掘、搶救、保護磁縣迓鼓對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促進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對建設文化大省,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發展都將產生巨大的推進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