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集中分布在台灣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和中南部沿海.所有的遺址位置大多在河口和河岸的低台地。原始居民們的生產活動為撈取魚類、獵取野獸、採集植物果實和種子等,並從事原始的農耕。年代約在1萬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

地址

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集中分布在台灣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和中南部沿海,東部沿海也有零星分布,其中以台北八里鄉大坌坑遺址和高雄林園鄉的鳳鼻頭遺址為典型。

遺址發掘過程簡介

大坌坑遺址的所在地是在淡水河入海口的南側、觀音山的西北麓,正對大竹圍的緩斜坡上。該山麓之西側山峪,即名“大坌坑”,故依此命名。目前地表大部分為現代墳墓占據。範圍約南北350米,東西500米。在大坌坑附近,早年農民采竹筍時,由於挖掘到許多骨骸和陶器石器,因此蓋了一間小廟集中祭祀,而終於在1958年由盛清沂所發現。1962年和1963年,台北縣文獻委員會曾經做過發掘。1964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由張光直主持發掘,出土大量遺物。依國際通行的辦法,以最接近遺址的現代村落為該遺址命名,且以最先發現的遺址名稱為該文化命名。因此,該遺址被取名為大坌坑遺址(國際考古界代號“T.P.K”),而該文化也被命名為大坌坑文化。


介紹

所有的遺址位置大多在河口和河岸的低台地。原始居民們的生產活動為撈取魚類獵取野獸採集植物果實和種子等,並從事原始的農耕。據推知,這個文化遺址的主人是大陸南部至東南亞最早從事農耕的居民的一支。大坌坑遺址中石器不多,遺物以陶器為主。年代約在1萬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與華北地區的仰韶文化大致相當。大坌坑文化遺蹟在大陸東南和南部沿海也有大量發現。考古學家推測:“我國東南沿海在全新世初期有一片以粗糙的繩紋陶器為代表的一種古代文化”,大坌坑文化便是這種文化的一個環節。

遺址出土的器物

由大坌坑遺址出土文物來判斷,我們可以知道該遺址的主人在制陶及磨製石器的技術上十分發達,其中尤以在口緣下方頸部以下施滿粗繩紋的陶器為代表,所以又稱為“繩紋陶文化”或“粗繩紋陶文化”。這種陶器通稱為粗繩紋陶,多為手制,通常含沙,質地鬆軟,火候不高約攝氏400-500度,表面顏色呈暗紅、渾褐、淺褐色。

繩紋陶器器型簡單,通常只有缽、罐兩種。罐形器口部低,一種頸後唇薄剖面近於三角形,另一種在口部的外緣、唇頸之間有一條突脊。陶器口徑不大,一般在14-18厘米之間,寬肩、鼓腹,部分具有矮圈足。大部分陶器在口緣下方頸部以下施滿繩紋,但繩紋並不施於口緣之上。部分口緣上方或肩上施有篦劃紋,紋樣通常是兩條或兩條以上近於平行的線條,畫成間斷或連續的波折紋、直線紋、交叉紋等流暢的線條,甚具特色。

大坌坑遺址發現的石器數量不多,種類也較少,計有打制石斧、磨製石斧、網墜、石錛、石簇、槽石棒等。由於發現過樹皮布打棒,推測當時已經有樹皮布。

值得注意的是,大坌坑遺址包含多層的史前文化層;除了屬於最下層的大坌坑文化以外,中間有圓山文化層、植物園文化層,最上面則是為十三行文化層。這表示在上述不同時代階段,都有人類曾經在此居住。

1992年1月10日,大坌坑遺址由中華民國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