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太平歌

太平歌是蘭州地區春節時以地方方言演唱的獨具藝術特色的一種娛樂形式。

基本信息

簡介

太平歌太平歌

太平歌是蘭州地區春節時以地方方言演唱的獨具藝術特色的一種娛樂形式。五十年代以前,蘭州地區此風尤盛,每逢元宵佳節前後的夜晚,街頭巷尾、村前院落,規模宏大的太平歌場到處都是。特別是在市區的南關十字、東關、隍廟巷、西關、馬坊門、橋門、廟灘子一帶更是唱家薈萃,聽眾好家雲集。

人民民眾高唱太平歌,求得太平吉利和歡樂昌盛,繞人耳際的歌聲徹夜不絕。其曲調古樸,粗獷豪放,歌詞動聽,韻味濃厚,伴奏僅用鼓、鑼、鈸等打擊樂器而已。歌手不拘形式的或坐或站引亢高歌,聽眾、路人則注足聆聽,先以擂鼓、鑼、鈸為前奏,招徠聽眾。當樂隊奏完一通鼓、鑼、鈸後,即可聽到人群中捷足先登者歌唱聲。當歌手演唱完頭一句後就有一聲鼓、鈸。用拖腔唱完第二句時,就連敲三聲鼓、鈸。再就是一句一句唱下去。惟唱到最後則須兩字,三字拖腔到兩句節拍,這時伴奏者知道歌手的唱詞要結束了。接著就是一陣鼓、鈸,等鼓、鈸一停,鼓、鈸聲又起,便會有人接著再唱。

內容

太平歌詞內容廣泛豐富。歌手唱家多在平時背詞演練,正如蘭州俗話說的“學一年、唱三天,靠蛇雛子踏爛磚”。太平歌詞多為當地一些落第文人所編,唱起來朗朗上口,情節生動。歌詞成套成段,有“三國”、“水滸”、“隋唐”、“說岳”、“二十四孝”等歷史傳統故事。以及詼諧幽默的“十三月”、“拙老婆”、“灰老鼠”等令人捧腹的段子。也有唱家、歌手們即興現編互相戲謔逗樂的歌詞,歌手多為獨唱,亦可對唱,一曲唱畢繼續擊鼓、鑼、鈸來吸引唱家續唱,唱到高潮時一人高歌眾人和的慷慨激昂場面不時湧現。

歌手、唱家們可自由的用嘹亮奔放的聲韻,抒發內心的感情,這樣一段接一段的你唱我接,直到夜闌人靜,聽眾不散,唱家不歇。每晚高歌一直唱到二月二龍抬頭方止。

民俗

唱太平歌使蘭州地區鬧元宵的民俗有別於外地。它慶賀豐收,娛樂助興,消除疲勞,鼓舞士氣。在漫長的歲月中,太平歌不斷發展,日趨完善。使這一古老的民俗藝術延續到現在。它源於何時,史無記載,也無確切考證。我們只知道它是從明初的太平鼓派生出的民俗形式。我們最早見到記敘太平歌的文字,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間。蘭州回族詩人,著名學者馬世燾(1809年—1875年)所作的《蘭山竹枝詞》十首組詩的第一首“金錢再買樂如何,路轉星橋燈火多,的是人間春不夜,滿城都唱太平歌”之中,詩人選取滿城都唱太平歌的片斷,再現了清代蘭州元宵節的盛貌和這一獨特的鄉情民俗。

意義

太平歌深刻地反映著社會。真實地反映著人民民眾的精神面貌。它的語言根植在“蘭州話”的肥沃土壤中,廣泛流傳在人民民眾口中,表現了蘭州人民淳樸豁達、豪放樂觀的性格。唱太平歌和耍社火、觀燈會、射燈謎一樣,是蘭州人民過去數百年來春節文化生活的主要內容。

蘭州太平歌是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瑰寶。全國解放後,太平歌的演唱得到延續和發展,並增添了不少新的形式和內容。1953年春節,有關部門在蘭州市教育館(莊嚴寺,今蘭州日報報社院內)的舞台上,舉辦了一次規模宏大的太平歌演唱會,參加演唱會的有著名的歌手道升巷的丁祿、廟灘子的張敏臣、皋蘭山的馬子安等人。市文化部門也挖掘整理出大量歌詞。1965年春節期間,白塔山公園還舉辦過一次太平歌演唱會,受到民眾的歡迎和好評。

歌詞選錄

太平歌太平歌
一、走馬薦諸葛
徐庶馬上一聲稟,這怪我有始卻無終,始終保主圖大業,誰料想倒作短性人。吾主不久成大事,眼下就要遇能人。有一人家住南陽郡,臥龍崗上一書生。諸葛孔明你去請,他的道號叫臥龍。天文地理多妙用,三墳五典腹內明,八素九恤人難懂,經天緯地是奇人。吾主要把漢業振,離不了此人定乾坤。還有士元名龐統,他和孔明是一類人。臥龍年紀二十整,龐統小小一孩童。得一人你把天下定,何愁吾主功不成?這幾句實言對你稟,報答數年的知遇恩。二次上馬行前進,在老母上邊問安寧,菽水成歡把老母順,披首戴麻送墳塋。深入古洞把名隱,散淡消遙任我行。蒼天可憐多感應,但願我母福壽春。馬上加鞭莫久停,恨不得一步進曹營。
二、拙老婆
燈棚底下有一個張三哥,二細的草帽偏戴著。背上銀子二百多,一心要說個俊老婆。各州的府縣訪者說,一說說了個拙老婆。娶者家裡拜天地,一進洞房屁兒多,坐在炕上一股撮。三天擀了個試刀面,糊糊糧漿一大鍋。張三哥取了個毛蘭布,拿到家裡縫衣服。一剪剪了半個月,一縫縫了一月多。一個脖子兩個領,兩支胳膊三支袖,脊樑里縫了個大背鍋,前頭縫了個大豁裸,尻子底下縫給了一股撮。張三哥穿上街上浪,人們一見笑呵呵,回到家裡打老婆,拙老婆這裡開言道:“尊一聲掌柜的你聽著,我到你家中細詳的多,為什麼今天來打我”。張三哥這裡開言道:“罵一聲拙老婆你聽著,誰叫你一個脖子縫了兩個領”?“天陰颳風你不冷”。“誰叫你兩支胳膊縫了三支袖”?“酒席宴前裝餑餑”。“脊樑里誰叫你縫了個大背鍋”?“曬開熱頭靠的個”。“尻子底下誰叫你縫了一股撮”?“摸開牌子坐的個”。前頭誰叫你縫了個大豁裸?”“上山扒窪繃不破,各州府縣打問者說,你看老娘拙不拙”。要問曲子的根故傳,這才是拙老婆對答張三哥。
三、灰老鼠
過罷一年又一年,聽我把灰老鼠表一番。燈盞一滅它出現,案板上堆著一股撮面,偷吃白面理當然,一心舔油者打燈盞。忙叫老婆起來了看,咕咚一聲鑽眼眼。清油倒下了兩沙氈,兩口子嚷給了多半晚。隔壁大嫂聽新鮮,把你的狸貓兒借幾天,羯羊肝子餵者看,一根錢串把貓兒拴。狸貓兒在洞門守的端,公老鼠出來想試探,咔嚓一聲喪黃泉。母老鼠在洞裡不自然,舉起爪爪把彌陀念:“我丈夫出洞三更又三點,卻怎么至今還不歸”。思思思,明白了,必定我丈夫沒命了,我到灶爺面前去訴冤。灶爺說:“你家住在哪州並哪縣,何處地方有家園”?“我家住灶火灰塵縣,”風匣匣卡有家園。灶爺說:“你這個官司我難斷,去到城隍廟裡問判官”。判官打開生死簿,細細察,細細算,貓吃老鼠理當然。要問曲子的根故傳,這才是灰老鼠吃麵舔油打燈盞。
四、十想
馬到鹹陽外叫一道河,漢關某落淚想大哥。一想大哥劉玄德,二想三弟冒張飛,三想南陽的諸葛亮,四想常山趙將軍,五想馬超和馬岱,六想龐統老先生,七想七十老嚴顏,八想八十老黃忠,九想曹營里待咱好,十是兒呀想的是眾家英豪。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四川竹琴
長沙彈詞
四明南詞
揚州清曲
青海平弦
寧波走書
蛟川走書
上海說唱
贛州南北詞
鑼鼓書
粵謳
五句落板
貴州琴書
常德絲弦
陝西獨角戲
常德大鼓
花燈說唱
河間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
太平歌詞
陝西曲子
門歌
二夾弦
唐山大鼓
蘇北大鼓
浙江鼓詞
寧夏小曲
四川盤子
鐵片大鼓
滑稽大鼓
安康曲子
三跳鼓板書
祁陽小調
車燈
北板大鼓
沔陽漁鼓
安化地花鼓
祁東漁鼓
江西蓮花落
衡陽漁鼓
商雒花鼓
陝北道情
商洛道情
南陽鼓詞
隴東道情
瑞昌船鼓
西城板
耍花樓
無錫評曲
九江文曲
溫嶺道情
平谷大鼓
馬頭調
沁縣三弦書
翼城琴書
奉調大鼓
鼓兒哼
益陽大鼓
溫州蓮花
徐州大鼓
青海道情
山東花鼓
單人鑼鼓
鼓兒詞
滄州木板大鼓
臨清琴曲
河州調
杭曲
南昌道情
晉北道情
散花
金華道情
福州藝
五句板
打鼓草
南陽大鼓
燕山大板
褒歌
太原蓮花落
準北大鼓
浦東說書
廣西大鼓
鶯歌柳書
大廣弦說唱
逗腔
臨清時調
文曲坐唱
義烏道情
薌曲說唱
寧夏數花
太原大鼓
昆高笛曲
貴州燈詞
十音八樂
臨縣三弦書
沁縣三弦調
浙江道情
江西大鼓
對鼓
波陽漁鼓
廣西零零落
單琴大鼓
黎黃
閩東蓮花落
清音大鼓
臨海詞調
太湖大鼓
長沙大鼓
太平年
桂林漁鼓
寧夏道情
邵陽小調
湘南小調
湘西小調
岳陽小調
洪湖漁鼓
路橋蓮花
江蘇漁鼓
蘇北墜子
晉南道情
衡陽獨角戲
益陽獨角戲
常德獨角戲
株州獨角戲
衡陽地花鼓
上饒漁鼓
懷化獨角戲
湘潭地花鼓
邵陽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
零陵對子調
岳陽北花鼓
陝北琴書
晉南琴書
武崗零零羅
吉林琴書
溫州琴書
長沙蓮花落
雲南琴書
漢中蓮花落
延安蓮花落
陝北蓮花落
山東洛子
華北洛子
東北洛子
陝西琴書
潞安琴書
漢中金錢板
湘西錢板
打扦擔
滬劇說唱
蘇北琴書
粵曲說唱
白戲說唱
影調說唱
越劇說唱
秦腔說唱
青海越弦
湘昆坐唱
花鼓坐唱
府谷琴書
馬燈說唱
陽戲坐唱
昆明揚琴
碗碗腔說唱
建始揚琴
杭州花調
常德漁鼓
四句推子
商雒說書
長沙清音
陝南鼓詞
四川花鼓
瀘西花鼓
雙條鼓
隴東漁鼓
武崗絲弦
黃岩花鼓
木皮子
大庸絲弦
花兒小鼓
宜春三星鼓
東山番邦鼓
渾圓扇鼓
岳陽獨角戲
華容說鼓
邵陽絲弦
茶山鼓
圍鼓
坐鼓
喪鼓
孝鼓
贊土地
贊獅子
乾旱船
送春牛
南豐香
湘北鑼鼓
平定迓鼓
南寧春鑼
河南鼓子曲
安徽道情
溫州龍船
貴州彈詞
桂林彈詞
三跳書
瓷城三下響
蓮蕭
台州詞調
淮詞
山東彈詞
寧波彈詞
益陽彈詞
湘潭彈詞
杭州彈詞
陝南漁鼓
太平歌
紹興平胡詞
三弦平調
西寧弦子曲
河西曲子
河南道情
廣東木魚書
蘇州文書
月琴彈唱
大鐃書
小饒書
毛竹說書
胡琴書
昭通唱書
琵琶彈唱
拍南管
夏縣禹都調
霍縣碰猴書
台彎歌仔
下二調
上堂大鼓
商洛靜板書
湖北善書
貴州彈唱
大雷拉戲
北京時調
蘭州小曲
黃鸝調
太原秧歌
懷化漁鼓
霍縣地方書
廣濟文曲
湘南漁鼓
陝南道情
什錦班
衡南道情
山西道情
泉州歌冊
內蒙道情
令令
折尕
大名碟子曲
橫山調
麒麟調
簡板書
桑植小調
扯白歌
漢二黃
湖北號子
袒袒游
河州平弦
關中曲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