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板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是我國北方現存最早的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相傳形成於明代末期,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它發源於魯西北農村,又名“犁鏵大鼓”,或作“梨花大鼓”。最初只是敲擊犁鏵碎片伴奏,採用山東方言來演唱當地的民歌小調,後逐漸發展為有板式變化的成套唱腔、敲擊矮腳鼓和特製的半月形梨花片並有三弦伴奏的說唱表演形式。

概述

山東大板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流傳於以菏澤為中心的廣大魯、蘇、豫地區。原稱犁鏵大鼓, 因其伴奏樂器為犁鏵碎片而得名。自《老殘遊記》之後,始諧音美其稱為“梨花大鼓”。

山東大鼓山東大鼓

發展

其發源於魯西運河沿岸農村,最初是敲擊犁鏵碎片唱農歌的自由吟唱形式,採用山東方言來演唱當地的民歌小調,後逐漸發展為有板式變化的成套唱腔、敲擊矮腳鼓和特製的半月形梨花片並有三弦、四胡伴奏的說唱表演形式。一人演唱或二人對唱,二、三人伴奏。唱詞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演唱者左手執鼓槌,右手執鐵(銅)片,邊敲邊唱。

這種曲藝形式自明末清初創立門戶開始,到今天已有300餘年的歷史了。梨花大鼓的鼎盛時期在民國初年,其影響當時遍及北方各省及上海、武漢等沿江大城市,於是又有了“山東大鼓”的名稱。山東大鼓在不同的流布地區又分別稱山東調、山東柳兒、梅花調、鼓碰弦、犁鏵片、梨花大鼓、鐵片大鼓、怯大鼓、何老風等。

著名藝人

明末清初詩人賈鳧西所寫《木皮散人鼓詞》,嬉笑怒罵,寄寓了亡國之恨,應為山東大鼓已在流傳的根據。清光緒年間始進入市井,後因《老殘遊記》而聞名國內外。 早期梨花大鼓有“南口”與“老北口”兩支主要流派,河北省故城縣人氏何老鳳是“老北口”派的著名藝人。他嗓音宏亮,表演風趣,經常活動於魯西北、冀南、豫北一帶,在曲藝界聲望頗高,與馬三峰齊名,故有“南有何老鳳,北有馬三峰”之說。20世紀30年代以後享名藝壇的‘四大玉’,即謝大玉、李大玉、趙大玉、孫大玉,為這一曲種帶來了輝煌。

藝人藝人

藝術特色

梨花大鼓風格樸實,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曲調高昂,說、唱、道、白兼備;敘事抒情交融。傳統書目很多,其中尤以說為主、唱為輔的中長篇見長。現流行的有《包公案》、《海公案》、《西廂記》等。 

劉鶚在《老殘遊記》中對明湖居聽曲的描寫可謂膾炙人口。說黑妞“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裡,便叮叮鐺鐺地敲,與那弦子聲音相應;右手持了鼓槌子,凝神聽那弦子的節奏。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又說白妞:“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服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把女高音描寫成一線直入雲天然後尚能迴旋轉折的鋼絲,擬喻奇絕,前無古人。劉鶚寫法的絕妙讓我們在百年之後還能品味到白妞那獨特唱腔的無窮韻味。風景風情,融合一處,越發讓人感受到老濟南“書山曲海”的魅力。

歷史溯源

據藝人師承譜系和口碑傳說,山東大鼓由漁鼓道情的孫趙門衍化而來。已知清嘉慶年間,孫趙門山東大鼓河北籍藝人有五位姓名中均帶"山"字,即威縣王奎山、臨西呂連山和李明山、清河徐靠山和臨城馮雲山,時稱"五大山"。自清嘉慶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山東大鼓在冀魯兩省南起聊城、臨清,北至德州、滄州的大運河兩岸十分興盛,並形成三個支派。

老北派

一支是以故城縣為基點的"老北口"派,向北傳至滄州地區吳橋、東光、南皮等縣。其代表人物是何老鳳及其傳人董天佐、桑天佑、劉天秀、魯泰昌、王泰恆、孫泰秋、張泰泉、傅泰臣、劉泰清、周泰喜、王福貞等。"老北口"派的書目多為中篇,主要有《瓦崗寨》、《呼家將》、《包公案》、《劉公案》等。短篇以三國段居多,如《草船借箭》、《華容道》、《單刀會》等,還有本曲種特有的小段如《小黑驢》、《一窩黑》等。

老北派老北派

小北口派

第二支是以南宮縣為基點的"小北口"派,代表人物是張風梧、宋四莫。在"小北口"這個支派里,又有三支:其一是流行在衡水、棗強、景縣一帶的一支,當地稱之為"怯大鼓"、"鐵片大鼓"、"鼓碰弦"。藝人以"莫、振、中、金、田"譜系傳代,據衡水市北田村木板大鼓藝人李田奎講,這一支師祖是宋四莫,宋收徒李振邦、李振起、劉振湖、閻振莊等,後來這一支派的傳人改唱木板大鼓;其二是傳至交河、河間、肅寧、獻縣的一個小分支,在當地稱為山東調兒,山東柳兒。這一小支是張風梧、宋四莫的傳人,交河縣的李振邦在成名後,自立門戶,以"振、中、進(金)、相、永、祥、和、智、瑞、升"排序傳衍出來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這一小支中出現了一批出類拔萃的藝人,其中以獻縣楊進楨、肅寧石進奎名望最大。這一小支的藝人行藝範圍廣,除冀中農村外,還進入京、津、保定等大中城市,以及山東、北京、內蒙、東三省的部分城鄉。著名藝人還有楊俊傑、櫪俊祥、王祥林、任相臣、申相琴、沈相廷、王艷永、王風永、齊鶴鳴等。在藝術上,不僅兼有"小北口"支派的特色和傳統,還有所創新,吸收了西河大鼓巧、俏的唱法,突破了死口實詞的說唱形式,唱中加白、白中加唱,自由隨意。代表書目有《黃愛玉上墳》、《秦瓊賣馬》、《少英烈》等;其三是"小北口"派傳至石家莊地區的趙縣、束鹿一帶後形成的一支,當地稱之為梅花調、山東柳、鼓碰弦等,這一小支派是張鳳梧的門徒南宮楊老孔、寧晉蘇玉堂(二人未排字)所傳,該支演唱曲調和書目與張鳳梧所傳無大區別。曾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盛行冀南西部地區.抗日戰爭爆發後,逐漸衰落,幾成絕唱.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石家莊地區文化部門對當時稱做梅花調的這一小支進行大規模挖掘搶救,蒐集整理了一些文字和音樂資料.但表演後繼乏人。

山東大鼓山東大鼓

南口派

第三支是以邢台地區的威縣、新河為主要活動地區的"南口"派山東大鼓,該支以"梨花大鼓"之名被叫得最響,叉稱犁鏵片、倒扒口。流行於邢台、邯鄲大部地區。是"五大山"中徐靠山、李明山及其門人發展起來的。徐靠山、李明山均成名於清嘉慶二十年(1815)前後。徐靠山門人中的康興重、張興本、張興隆、張興立、孫春瑜、吳春華、潘春聚等,都是清末民初名噪冀南的梨花大鼓藝人。孫春瑜之徒李利傑、韓利來、吳利祥、趙利俊、楊利忠、陳利江均為著名演員,尤以陳利江名聲最大,水平最高,在冀東南、魯西北地區,被譽為"第一說書響將",紅極一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李明山門人中的"金"字輩名藝人有孫金枝(女)、孫金蘭(女)、劉金榜、郭老彬、趙桂存、張廣興等。除上述藝人外,程長會、李和春、張明斗、劉成名。也是有名的梨花大鼓藝人。"南口"派山東大鼓的演出書目,短篇有《薦諸葛》、《古城會》、《讓成都》等"三國段",和《寶玉探病》、《下西廂》、《丁香割肉》、《雪梅弔孝》、《小黑驢》、《小黑牛》等共百餘篇,中篇書目有《李天保弔孝》、《大宋金球》、《海公案》、《五女興唐》、《響馬傳》、《絲絨計》等五十餘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梨花大鼓逐漸衰落,許多藝人改唱河南墜子和木板大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冀南地區,專唱梨花大鼓的僅有孫金枝、孫金蘭姐妹二人。1958年河北省首屆曲藝會演時,孫金枝、趙桂存演唱的梨花大鼓均獲演員二等獎。1979年孫金枝演唱的梨花大鼓《廣場思親》在河北人民廣播電台錄音播放。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威縣、廣宗縣和山東寧津縣等地均邀請孫金枝舉辦過梨花大鼓講習班,培養新人,但收效甚微,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孫金枝去世後,梨花大鼓在冀南幾成絕響。

民間藝人

山東大鼓長期活躍於農村,著名藝人有何老鳳、范其鳳等。自清末郭大妮、黑妞、白妞等進入城市演唱。女藝人大量增加,享有盛名的有上半截、下半截、蓋山東、白菜心以及謝、李、趙、孫“四大玉”等。之後杜大桂、姬素英、鹿巧玲相繼揚名。流行地區跨越山東城鄉,南至徐州、南京、上海,西至開封、洛陽、漢口、重慶,北至天津、北京、東北各地,盛極一時,至20世紀30年代逐漸衰落。藝術流派有“南口”梨花調,即范其鳳、王小玉、“四大玉”一派,流傳廣,影響大;而何老風的師弟李老鳳,在老北口基礎上吸收梨花調的長處自創新腔,稱為“小北口”。解放初期,當時流傳下來的山東大鼓書目極其豐富,中篇書有《三全鎮》、《金鎖鎮》、《大破孟州》、《紅風傳》、《金錢記》、《大送嫁》等。段兒書以取材《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小說為主,間有反映民間生活、道德倫理的段兒,總共不下200餘段。

白妞是鄆城的王小玉的藝名,早在進入濟南之前她就已出了名兒。來到濟南後,她與其妹黑妞在大明湖畔的“明湖居”演出,名噪一時。其實在此之前,唱犁鏵大鼓的藝人中已有許多名角,但是白妞、黑妞姐倆把梨花大鼓這門藝術推到了高峰。

白妞、黑妞以後,相繼出現了上半截、下半截、蓋山東董連枝,白菜心杜婉君,響三省郭彩雲,大抓髻傅金華、徐翠蘭、徐翠紅,謝、李、趙、孫“四大玉”等名家。同時,“犁鏵大鼓”逐漸更名為“山東大鼓”,它的演出範圍也遍及全國各地。上世紀三十年代前後,謝大玉、李大玉、趙大玉、筱艷芳等還在上海灌制了“山東大鼓”的唱片,發行大江南北,使其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全國影響的大曲種。其中尤其著名的是“四大玉”中的謝大玉,她的父親當年曾為王小玉彈弦,號稱“神手謝老化”。謝大玉自小跟隨父親學藝,深得王小玉的遺風。她13歲時在岱廟演唱一炮打響,從而得名“十三紅”,青年時在北京天橋曾與“鼓界大王”劉寶全對擂兩月余,人氣不減,從此名聲大噪。

說唱形式

山東大鼓的演唱形式多為單人站唱,也有二人對唱形式。主要伴奏樂器為矮腳小鼓、大三弦和月牙板(也叫梨花片)。演唱時演員右手執鼓楗擊鼓,左手操鋼板敲擊演唱,樂師以三弦伴奏。唱腔屬板腔體,一般分慢板(又稱頭板)、二板(流水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書目主要是中篇,唱自相間,短段只唱不說。

山東大鼓山東大鼓

三個支派的唱腔與書目又各具不同的特點與風格。"老北口"派唱腔粗獷、豪放,其開頭腔是用頭板或類似頭板的二板起腔,速度慢,尾音長,板起板落,咬字狠,吐字真,落音重,字密聲促,善用頓音,其鏇律似說似唱自然流暢。故有"老牛大摔韁"的俗稱;"小北口"派的演唱風格,溶入借鑑了一些西河大鼓的技法,較之"老北口"顯得巧俏,委婉細膩,善說演"文書",唱中加敘;"南口"派的唱腔婉轉悠揚,曲調華麗細膩,字少腔繁,節奏舒緩。除板腔體唱腔外,"南口"派還有一些曲牌體唱腔,叫牌子腔,分快慢兩種,只在特殊唱段如《小黑驢》、《小黑牛》、《王二姐思夫》中使用。

傳統曲目

山東大鼓傳統節目繁多,已知有中篇《三全鎮》、《金鎖鎮》、《大破孟州》、《大送嫁》、《范孟亭推車》等數十部;短篇段兒書尤為豐富,以《三國》題材的唱段最多,有《東嶺關》、《長坂坡》、《河北尋兄》等六十餘段;其次是《紅樓夢》題材的唱段,有《黛玉葬花》、《寶玉探病》等十餘段;《水滸》唱段有《李逵奪魚》、《燕青打擂》等。另外還有一些根據戲曲故事、民間傳說故事編寫的唱段,以及由子弟書移植過來的唱段等,總計二百餘段。

傳承價值

山東大鼓歷史悠久,音樂唱腔獨特,節目蘊藏豐富,地方色彩濃郁,它直接促發了山東快書的形成,並對"喬派"河南墜子和西河大鼓等的形成與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20世紀後期以來,山東大鼓逐漸趨於衰落,現在僅有少數演員還能演出,亟待扶持保護。

現狀

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和泉城歷史的聯繫

劉禮先生介紹,濟南人向來愛聽書看戲,在眾多的書場、戲園子中影響最大的當推大明湖畔的“明湖居”了,也就是當年老殘在此聽黑妞、白妞說唱山東大鼓的地方。
劉鶚在《老殘遊記》中對明湖居聽曲的描寫可謂膾炙人口。說黑妞“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裡,便叮叮鐺鐺地敲,與那弦子聲音相應;右手持了鼓槌子,凝神聽那弦子的節奏。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又說白妞:“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服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把女高音描寫成一線直入雲天然後尚能迴旋轉折的鋼絲,擬喻奇絕,前無古人。劉鶚寫法的絕妙讓我們在百年之後還能品味到白妞那獨特唱腔的無窮韻味。風景風情,融合一處,越發讓人感受到老濟南“書山曲海”的魅力。
劉禮先生介紹,“山東大鼓”曲種歷史悠久,是老濟南文化的代表。作為文化名城的濟南,自古就不乏文人志士,濃郁的文化氛圍為曲藝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作為中國曲藝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山東評書、山東琴書以及山東大鼓等說唱藝術在全國都赫赫有名。特別是《老殘遊記》中記錄下當時在“明湖居”藝人說唱時的情景,讓到濟南來的遊客都想一睹山東大鼓的風采。直到今天,老一代的濟南人提及大鼓,就會想起黑妞白妞那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可以說,“山東大鼓”已和泉城的歷史聯繫在一起。

失傳30年後重見天日

2002年10月,記者在大觀曲藝廳曾有幸聆聽了濟南市曲藝團青年演員劉娟、趙倩演唱的山東大鼓《戰馬超》,據說這是自“文革”開始後30多年來山東大鼓首次跟觀眾見面。只見舞台上的劉娟和趙倩身前各放一個帶著長支架的鼓,兩人右手各拿一支鼓槌,左手拿著就像是說山東快書用的那種金屬銅板,邊敲邊唱。只聽兩位演員用地道的山東話演唱,聽起來覺得格外樸實、親切,有一種獨特的韻味。而記者也從此開始關注這個重新挖掘整理的節目的。
山東大鼓山東大鼓

談起恢復“山東大鼓”的初衷,時任濟南市曲藝團團長的薑桂成說得實在:“當時就是想多帶幾個演員去香港演出。2002年8月,我們團應香港特區政府的邀請赴港為慶祝香港回歸,參加‘中國戲曲曲藝節’的系列演出活動。當時就想到了挖掘最具山東地方特色、但已失傳30多年的‘山東大鼓’。” 劉娟回憶說:“剛開始讓俺倆學習‘山東大鼓’時,心裡真是一點譜也沒有。‘山東大鼓’畢竟失傳太久了,俺倆也沒聽過,真不知道應該怎么唱。我們先去找了過去曾唱過山東大鼓的王玉花老師,又從省藝術研究所找到了過去謝大玉演唱的錄音磁帶和譜子、唱詞,就跟著錄音一遍遍地記詞跟著學唱,然後讓王老師指點。”
如今,已經闊別舞台30餘載的“山東大鼓”終於得以重見天日。雖然青年演員劉娟和趙倩只是初步繼承了“山東大鼓”的三個小段,但是總算使人們對這個曾經名噪一時、頗具山東曲藝代表性的地方曲種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四川竹琴
長沙彈詞
四明南詞
揚州清曲
青海平弦
寧波走書
蛟川走書
上海說唱
贛州南北詞
鑼鼓書
粵謳
五句落板
貴州琴書
常德絲弦
陝西獨角戲
常德大鼓
花燈說唱
河間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
太平歌詞
陝西曲子
門歌
二夾弦
唐山大鼓
蘇北大鼓
浙江鼓詞
寧夏小曲
四川盤子
鐵片大鼓
滑稽大鼓
安康曲子
三跳鼓板書
祁陽小調
車燈
北板大鼓
沔陽漁鼓
安化地花鼓
祁東漁鼓
江西蓮花落
衡陽漁鼓
商雒花鼓
陝北道情
商洛道情
南陽鼓詞
隴東道情
瑞昌船鼓
西城板
耍花樓
無錫評曲
九江文曲
溫嶺道情
平谷大鼓
馬頭調
沁縣三弦書
翼城琴書
奉調大鼓
鼓兒哼
益陽大鼓
溫州蓮花
徐州大鼓
青海道情
山東花鼓
單人鑼鼓
鼓兒詞
滄州木板大鼓
臨清琴曲
河州調
杭曲
南昌道情
晉北道情
散花
金華道情
福州藝
五句板
打鼓草
南陽大鼓
燕山大板
褒歌
太原蓮花落
準北大鼓
浦東說書
廣西大鼓
鶯歌柳書
大廣弦說唱
逗腔
臨清時調
文曲坐唱
義烏道情
薌曲說唱
寧夏數花
太原大鼓
昆高笛曲
貴州燈詞
十音八樂
臨縣三弦書
沁縣三弦調
浙江道情
江西大鼓
對鼓
波陽漁鼓
廣西零零落
單琴大鼓
黎黃
閩東蓮花落
清音大鼓
臨海詞調
太湖大鼓
長沙大鼓
太平年
桂林漁鼓
寧夏道情
邵陽小調
湘南小調
湘西小調
岳陽小調
洪湖漁鼓
路橋蓮花
江蘇漁鼓
蘇北墜子
晉南道情
衡陽獨角戲
益陽獨角戲
常德獨角戲
株州獨角戲
衡陽地花鼓
上饒漁鼓
懷化獨角戲
湘潭地花鼓
邵陽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
零陵對子調
岳陽北花鼓
陝北琴書
晉南琴書
武崗零零羅
吉林琴書
溫州琴書
長沙蓮花落
雲南琴書
漢中蓮花落
延安蓮花落
陝北蓮花落
山東洛子
華北洛子
東北洛子
陝西琴書
潞安琴書
漢中金錢板
湘西錢板
打扦擔
滬劇說唱
蘇北琴書
粵曲說唱
白戲說唱
影調說唱
越劇說唱
秦腔說唱
青海越弦
湘昆坐唱
花鼓坐唱
府谷琴書
馬燈說唱
陽戲坐唱
昆明揚琴
碗碗腔說唱
建始揚琴
杭州花調
常德漁鼓
四句推子
商雒說書
長沙清音
陝南鼓詞
四川花鼓
瀘西花鼓
雙條鼓
隴東漁鼓
武崗絲弦
黃岩花鼓
木皮子
大庸絲弦
花兒小鼓
宜春三星鼓
東山番邦鼓
渾圓扇鼓
岳陽獨角戲
華容說鼓
邵陽絲弦
茶山鼓
圍鼓
坐鼓
喪鼓
孝鼓
贊土地
贊獅子
乾旱船
送春牛
南豐香
湘北鑼鼓
平定迓鼓
南寧春鑼
河南鼓子曲
安徽道情
溫州龍船
貴州彈詞
桂林彈詞
三跳書
瓷城三下響
蓮蕭
台州詞調
淮詞
山東彈詞
寧波彈詞
益陽彈詞
湘潭彈詞
杭州彈詞
陝南漁鼓
太平歌
紹興平胡詞
三弦平調
西寧弦子曲
河西曲子
河南道情
廣東木魚書
蘇州文書
月琴彈唱
大鐃書
小饒書
毛竹說書
胡琴書
昭通唱書
琵琶彈唱
拍南管
夏縣禹都調
霍縣碰猴書
台彎歌仔
下二調
上堂大鼓
商洛靜板書
湖北善書
貴州彈唱
大雷拉戲
北京時調
蘭州小曲
黃鸝調
太原秧歌
懷化漁鼓
霍縣地方書
廣濟文曲
湘南漁鼓
陝南道情
什錦班
衡南道情
山西道情
泉州歌冊
內蒙道情
令令
折尕
大名碟子曲
橫山調
麒麟調
簡板書
桑植小調
扯白歌
漢二黃
湖北號子
袒袒游
河州平弦
關中曲子

鼓曲種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