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塔[山西省]

阿育王塔[山西省]
阿育王塔[山西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晉源阿育王塔位於晉源區晉源街道辦事處古城營村東。原為惠明寺附屬建築。寺毀,僅存磚塔。單層磚砌喇嘛塔,通高約25米。據明嘉靖三十年(1551)《太原府志》記載,始建於隋仁壽二年(602),宋滅北漢時圯,宋鹹平六年(1003)重建,元末毀,明洪武十八年(1385)將原9層磚塔改建成喇嘛式。塔基方形,高1.65米,邊長14米。占地面積196平方米。塔身為圓形覆缽狀,上承相輪13層。圓形攢尖頂,上置琉璃露盤塔剎。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7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阿育王寺阿育王寺
惠明寺舍利塔,在規模宏大的晉陽古城遺址範圍內,創建於仁壽二年(602)。相傳,古代印度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一代君王(公元前268至公元前232年在位),在印度歷史上頗負盛名。他即位之初,發動過一次規模巨大的南征,生靈塗炭,血流成河。南征勝利後,他醒悟到最好的征服莫過於征服人心,於是皈依了佛教。阿育王塔因阿育王而得名。傳說阿育王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奉佛舍利,共建造了8.4萬座舍利塔,其中我國有20座。北宋元豐八年(1085)八月一日所立的惠明寺舍利塔碑載:阿育王塔在中國有20座,而惠明寺塔居其一。後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和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兩次重修。惠明寺現已無存,僅有阿育王塔保存了下來。其風格融中外建築藝術美為一體,造型簡單明朗,線條流暢,是明代喇嘛式塔的典型樣式。因年久失修,阿育王塔破損相當嚴重。阿育王塔現已得到了全面搶救維修。

設計結構

阿育王塔塔由主塔和附屬小塔構成,全用磚砌。主塔底層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狀小塔,小塔環抱主塔,高低錯落,主次相依,精巧華麗,壯觀秀逸主塔是一座樓閣式建築,通高31.5米,共分四層,各層檐下均配置華麗的磚仿木構斗拱。一至三層平面作八角形,底層中部磚制斗拱,北側辟一券門。二三層均設平座。除各正面辟拱形券門外,還在各側面雕以斜欞假窗、方形佛龕。第三層平座甚大,而塔身顯著縮小,檐上拐角處均雕力士像,以承托塔身的第四層。第四層平面略呈圓形,外觀如同一圓錐體。這是塔的主要部分,也是塔的精華所在,其高度約占全塔通高的三分之一。圓錐體內檐塔室供奉兩尊石佛,外檐以八面八角垂線為中心,交錯彩塑菩薩、力士禽獸、獅、象以及樓台亭閣等形象,題材廣泛、構圖新穎、排列有序、做工精巧。其中,尤以動物造型最為逼真,兇猛的獅子、僳悍的大象、欲躍的青蛙,無不生動傳神,活靈活現。第四層周身如同一組雕塑藝術群,五光十色、光絕奪目。該層上端以磚刻制斗拱橡子、披子,上覆八角亭式塔檐,再上則冠以八角攢尖形塔剎.塔身一至三層設定階梯,酷暑季節,遊人登臨第三層平座,頓覺涼風習習。

阿育王寺阿育王寺
塔由主塔和附塔組合而成,坐在同一方形基台上,總平面呈八角形,四正面通寬6.2米,四斜面寬3.5米,中央為主塔,四斜面各建一附塔,主塔與附塔之間為寬1.36米的內迴廊。附塔頂原飾有小嘛塔,現已不存。下面為一扁六角形亭狀的單層套室,套室各斜面有影刻的破子欞窗,各面轉角處有磚砌依柱,柱上配置闌額斗。四個斜面的附塔聯牆構成主塔副階,中間各闢圓拱門,單檐布瓦頂。主塔為磚雕砌的仿木構建築,平面呈八角形,4層樓閣式,殘高33米。1層北壁開門,正中有條石踏垛登至2層南門。檐下設斗,2層外為副階周匝(平座),每面三開間,表現形式是當心間為方門,次間為正方格或六棱格方欞窗,下有地,圓形柱礎,窗刻出障水版及柱心柱。檐柱承雙杪五鋪作斗以托椽飛屋面。塔心室頂部為十字形覆斗藻井。3層不設副階,由2層屋頂承托大瓣仰蓮八方形平座,塔身驟小。八面八根角柱,用地及圓形柱礎,正面以青石砌方門,余者皆設假門和斜方格欞條坎窗。柱上亦為雙杪五鋪作斗,各鋪作均出60°斜,1~3層柱頭之間只用闌額一層。塔身上接八面八角的角錐體,刻塑出虎、獅、象、龍和佛、菩薩等形象。其做法是先用磚砌出內胎,略加刻制,然後在外面以泥土精心塑制。頂層為陡峻的八角攢尖,檐下在闌額之上用普柏枋,枋至角出頭相交,所用斜為45°,頭做成順間斜面。剎殘,現存八瓣仰蓮座。3層塔心室北壁前並列2尊石雕釋迦多寶佛像,佛座上枋刻有貞觀二年為太宗皇帝壽誕造像的題記。3層南門框線上保存著唐代線刻雲紋,表面留有宋代遊人的題刻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