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秧歌

晉中秧歌

晉中秧歌,是由祁縣、太谷一帶的民歌演變而成的一種山西地方戲曲劇種。

簡介

晉中秧歌晉中秧歌
一祁太秧歌(一名晉中秧歌),是由祁縣、太谷一帶的民歌演變而成的一種山西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祁縣、太谷孝義介休壽陽等地,深受晉中農村人民民眾的喜愛。

歷史

明朝中期,祁縣、太谷一帶農民在田間勞動時傳唱“小曲曲”,同時也配合元宵節鬧紅火表演,這是祁太秧歌從民歌發展為歌舞結合的最初級形式。清朝初期,安徽鳳陽花鼓流傳到晉中,一些節目與當地秧歌結合逐漸發展為踩街秧歌。當時表演沒有弦樂,只是以輕敲鼓邊、輕擊鑼鑔來掌握節奏,內容多是第三人稱數說見聞典故。迄至嘉慶年間,晉中商業蓬勃興起,文化也隨之傳播交流,促使秧歌向戲曲化發展。道光初年,祁太二縣出現了民眾性的樂班,除正月十五舉辦踩街秧歌外,還登門進行演出,並逐步向鄰近縣份發展。光緒十五年以後,祁太秧歌開始登上戲台表演,有的以村組班,有的數村聯合組班,農閒時外出活動。光緒二十二年,祁太秧歌藝人成立了“祁太德盛社”,以半職業性質的班社和戲曲化的表演形式出賣台口,明碼標價至附近各縣流動演出。
民國初年,祁太秧歌與晉劇相互影響,取長補短,聯合成立“風攪雪”班社,既演晉劇也演秧歌,進一步推動了祁太秧歌發展,正式出現了“祁太秧歌”名稱。民國十五年前後,祁縣、太谷的秧歌藝人根據當地真人真事編寫出《喚小姨》、《勸戒菸》、《送櫻桃》等一批反映農村生活的秧歌戲。這些劇目和曲調流傳至今。
新中國成立以後,榆次專署文教局組建“祁太秧歌研改社”,一邊演出一邊研究改革,整理改編許多傳統秧歌劇目,移植排演了《挑女婿》、《送嫁妝》等現代戲,祁太秧歌得以推陳出新,開始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1955年,榆次縣成立了專業秧歌劇團,改革音樂唱腔,變一劇一曲為一劇數曲,增加弦樂伴奏,豐富打擊樂器;改編《偷南瓜》、《當板箱》等傳統劇目,移植演出《朝陽溝》、《李雙雙》等現代戲;培養出邱金蘭(藝名“蓋平遙”)、王基珍(藝名“蓋汾陽”)為首的第一代女演員;此時的祁太秧歌在發展過程中起了質的變化,劇種日臻完善。
紮根於晉中農村的祁太秧歌,至今尚存300多首曲調和500多個劇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