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本草備要》

汪昂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刊,本書可視為臨床藥物手冊,亦為醫學門徑書。

基本信息

《本草備要》,8卷,汪昂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刊,本書可視為臨床藥物手冊,亦為醫學門徑書。主要取材

《本草備要》《本草備要》
《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疏》。卷首為藥性總義,統論藥物性味,歸經及炮製大要:卷一草部藥191種,卷二木部藥83種,卷三果部藥31種,卷四谷菜部藥40種,卷五金石水木部藥58種,卷六禽獸部藥25種,卷七鱗介魚虫部藥41種,卷八人部藥9種,總計478種。每藥先辨其氣、味、形、色,次述所八經絡、功用、主治,並根據藥物所屬之“十劑”,分記於該藥之首。後世刊本又增附藥圖400餘幅,更臻完善。

簡介

《本草備要》,書分八卷,及“藥性總義”一篇,內容分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獸、鱗介魚蟲、人、日食菜物等部。共收常用藥物478種,續增日食菜物54種,對各味藥物的性味、歸經、主治、禁忌、產地、採集、收貯、畏惡、炮製等《本草備要》,書分八卷,及“藥性總義”一篇,內容分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獸、鱗介魚蟲、人、日均有論述。特別是引述歷代名家精論,及驗案、奇案、疑案、驗方、秘方,及對有關藥物之辨誤、辨疑、質疑等。公元1694年,清康熙33年),是汪昂編著。《本草備要》會告訴我們吃哪些中藥來補益五臟,以獲致健康。若能於平常時多吃一些安養五臟的中藥,則可以提升免疫力,減少疲勞感冒,增進工作效率,並使情緒平穩,身心柔軟。汪氏認為古今本草有數百家之多,內容精詳者,莫如《本草綱目》:“考究淵博,指示周明”,但是它“卷帙浩繁,卒難究殫…••攜取為難,備則備矣,而未能要也。”而《明醫指掌》中的藥性歌,便於“初學之誦習,要則要矣,而未能備也。”再如《本草蒙鑒》、《本草經疏》也都是當時學醫者常讀之書,但《本草蒙筌》“文拘對偶,辭太繁,而闕略尚多”。《本草經疏》的藥物“未暇詳地道,明制治,辨真贗,解處偶有傅會,常品時多芟黜。”這些都是美中不足之處。因此,從諸家本草中取適用者400餘味,對每味藥說明其性味、歸經、功用、主治。“而以土產、修治、畏惡附於後,以十劑宣、通、補、瀉冠於前。既著其功,亦明其過。使人開卷瞭然。”並附有藥圖400餘幅,編為4卷。本書既備有常用之藥,又突出這些藥的使用要點,故訂名為《本草備要》。問世之後,頗受初學者之歡迎。[附]《本草從新》(公元1757年,清乾隆22年),吳儀洛編著。吳氏認為《本草備要》問世後頗受初學者歡迎,但該書作者汪氏“本非岐黃家,不臨證而專信前人,雜采諾說,無所折中,未免有承誤之失。”因此,將《本草備要》加以重訂,補充一些新的內容,故訂名曰(本草從新》。共6卷,載藥720種。此書問世後,頗受醫家稱許,認為切合實用,直到現在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汪昂,字訒庵,安徽休寧縣西門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5),卒於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享年八十一歲。

《本草備要》清代木刻板《本草備要》
汪氏早年飽讀經史百家,是明代末年諸生。曾寄籍浙江麗水。明亡後,他不願為清朝統治者效力,順治初年,三十多歲時,便放棄仕官之途,面潛心醫學,以畢生精力從事醫學理論的研究和著作。汪昂所著輯的醫藥書籍有三大特點:1.從入門書著手,主要著輯的有《素問靈樞類纂約注》、《本草備要》、《醫方集解》《湯頭歌訣》等。2.改變了過去沿用的體裁,使前賢著作中沒有闡述透徹的得以充實完善。表達力求盡善盡美。3.著輯匯集了前賢的醫藥精華,刪繁就簡,縮龍成寸,辯其舛誤,參與己見,由博返約,通俗易懂,朗朗入口,易記易學。汪昂不是一個臨床醫學家,但是他用畢生精力嘔心瀝血,進行普及性醫藥書籍的著輯,用以教人濟世。幾百年來,他的著作風行海內外,一直是初學者極好的基礎入門書。汪昂大器晚成,許多著作是在他高齡時完成的。《醫方集解》著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是他六十八歲時寫成的。此書刊行後,流行全國,醫家奉為圭桌。全國中醫院校做為參考教材。《紊問靈樞類纂約注》作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是經過四十餘年精心研究,到七十五歲才寫成的。《本草備要》刊行十年後,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汪氏在八十高齡時補充再版。全書八卷,為採集諸家本草筒輯而成,將藥、證、病因,加以聯繫,選取常用藥劑四百七十餘種,附圖四百多個。是一部內容簡要的藥物學

藥性總義

凡藥酸屬木入、苦屬火入、甘屬土入、辛屬金入、鹹屬水入,此五味之義也。凡藥青屬木入肝、赤屬

《本草備要》《本草備要》
火入心、黃屬土入脾、白屬金入肺、黑屬水入腎,此五色之義也。凡藥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瀉能燥能堅、甘者能補能和能緩、辛者能散能潤能橫行、鹹者能下能軟堅、淡者能利竅能滲泄,此五味之用也。凡藥寒、熱、溫、涼,氣也;酸、苦、甘、辛、鹹,味也。氣為陽,味為陰。氣濃者陽中之陽,薄者陽中之陰;味濃者陰中之陰,薄者陰中之陽。氣薄則發泄(發散),濃則發熱(溫燥),味濃則泄(降瀉),薄則通(利竅滲濕)。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輕清升浮為陽,重濁沉降為陰。陽氣出上竅,陰味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此陰陽之義也。凡藥輕虛者浮而升,重實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氣薄者降而收(象秋),氣濃者浮而長(象夏),味濃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氣濃味薄者浮而升,味濃氣薄者沉而降,氣味俱濃者能浮能沉,氣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此升降浮沉之義也(李時珍曰∶升者引之以鹹寒,則沉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巔頂。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凡藥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則上升,半身以下則下降(以生苗者為根,以入土者為梢。上焦用根,下焦用梢,半身以上用頭,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梢。雖一藥而根、梢各別,用之或差,服亦罔效)。藥之為枝者達四肢,為皮者達皮膚,為心、為乾者內行臟腑。質之輕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腎。中空者發表,內實者攻里。枯燥者入氣分,潤澤者入血分。此上下內外,各以其類相從也。凡藥色青、味酸、氣臊、性屬木者,皆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肝與膽相表里,為甲木,為乙木);色赤、味苦、氣焦、性屬火者,皆入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經(心與小腸相表里,小腸為丙火,心為丁火);色黃、味甘、氣香、性屬土者,皆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相表里,胃為戊土,脾為己土);色白、味辛、氣腥、性屬金者,皆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肺與大腸相表里,大腸為庚金,肺為辛金);色黑、味鹹、氣腐、性屬水者,皆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相表里,膀胱為壬水,腎為癸水,凡一髒配一腑,腑皆屬陽,故為甲、丙、戊、庚、壬;髒皆屬陰,故為乙、丁、己、辛、癸也)。十二經中,惟手厥陰心包、手少陽三焦經無所主,其經通於足厥陰、少陽。厥陰主血,諸藥入肝經血分者,併入心包;少陽主氣,諸藥入膽經氣分者,併入三焦。命門相火,散行於膽、三焦、心包絡,故入命門者,併入三焦。此諸藥入諸經之部分也。藥有相須者,同類而不可離也(如黃柏知母破故紙胡桃之類);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
《本草備要》黃柏
相反者,兩不可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此異同之義也。肝苦急(血燥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木喜條達),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散為補,以斂為瀉)。心苦緩(緩則散逸),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以鹹補之(按∶水能克火,然心以下交於腎為補,取既濟之義也),以甘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舒和),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肺苦氣上逆(火旺克金),急食苦以瀉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堅固則無狂盪之患),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鹹瀉之。此五臟補瀉之義也。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風屬木,辛為金,金能勝木,故治以辛涼。過辛恐傷真氣,故佐以苦甘,苦勝辛,甘益氣也。木性急,故以甘緩之。木喜條達,故以辛散之)。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之(水勝火,故治以鹹寒。甘勝鹹,佐之所以防其過,必甘苦者,防鹹之過,而又以瀉熱氣佐實也。熱淫故以酸收之,熱結故以苦發之),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為土氣,苦熱皆能燥濕,淡能利竅滲濕,用酸者,木能制土也)。火淫於內,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相火畏火也,故治以鹹冷。辛能滋潤,酸能收斂,苦能泄熱,或從其性而升發之也)。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屬金,苦屬火,火能勝金,故治以苦溫。甘能緩,辛能潤,苦能下,故以為佐也)。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鹹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土能制水,熱能勝寒,故治以甘熱。苦而辛,亦熱品也。傷寒內熱者,以鹹瀉之。內燥者,以辛潤之。苦能瀉熱而堅腎,瀉中有補也)。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故藥性宜明而施用貴審也。人之五臟應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經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實。如腎為肝母,心為肝子,故入肝者,併入腎與心;肝為心母,脾為心子,故入心者,併入肝與脾;心為脾母,肺為脾子,故入脾者,併入心與肺;脾為肺母,腎為肺子,故入肺者,併入脾與腎;肺為腎母,肝為腎子,故入腎者,併入肺與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之義也。酸傷筋(斂則筋縮),辛勝酸;苦傷氣(苦能瀉氣),鹹勝苦;甘傷肉,酸勝甘;辛傷皮毛(疏散腠理),苦勝辛;鹹傷血(鹹能滲泄),甘勝鹹。此五行相剋之義也。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筋得酸,則拘攣收引益甚也。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骨得苦,則陰益甚重而難舉也。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肉得甘,則壅氣臚腫益甚也。辛走氣,氣病毋多食辛,氣得辛,則散而益虛也。鹹走血,血病毋多食鹹,血得鹹,則凝澀而口渴也(鹹能滲泄津液)。此五病之所禁也。多食鹹,則脈凝泣(澀同)而變色(脈即血也,心合脈,水克水)。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肺合皮毛,火克金)。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肝合筋,爪者筋之餘。為金克木,按肝喜散,故辛能補肝,惟多則為害)。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脾合肉,其華在唇,水克土,胝音支,皮濃也)。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腎合骨,其華在發,土克水)。此五味之所傷也。藥之為物,各有形、性、氣、質。其入諸經,有因形相類者(如連翹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睪丸而入腎之
《本草備要》連翹
類);有因性相從者(如屬木者入肝,屬水者入腎;潤者走血分,燥者入氣分;本天者親上,本地者親下之類);有因氣相求者(如氣香入脾,氣焦入心之類);有因質相同者(如藥之頭入頭,乾入身,枝入肢,皮行皮。又如紅花、蘇木,汁似血而入血之類),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藥有以形名者,人參狗脊之類是也;有以色名者,黃連、黑參之類是也;有以氣名者,、香薷之類是也;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參之類是也;有以質名者,石膏石脂歸身歸尾之類是也;有以時名者,夏枯、款冬之類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烏骨碎補之類是也。凡藥火制四,、煨、炙、炒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酒制升提,姜制溫散;入鹽走腎而軟堅,用醋注肝而收斂;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元;陳壁土製,借土氣以補中州;面裹曲制,抑酷性勿傷上膈;黑豆、甘草湯漬,並解毒致令平和;羊酥、豬脂塗燒,鹹滲骨容易脆斷;去穣者免脹,去心者除煩,此制治各有所宜也。藥之為用,或地道不真,則美惡迥別;或市肆飾偽,則氣味全乖;或收采非時,則良異質;或頭尾誤用,則呼應不靈;或制治不精,則功力大減。用者不察,顧歸咎於藥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練,思以蕩寇克敵,適以復眾輿屍也。治療之家,其可忽諸!《千金》雲∶凡藥須治擇熬泡畢,然後秤用。不得生秤,濕潤藥皆先增分兩,燥乃秤之。

總目

草部:黃芪、甘草、人參、沙參、丹參、元參、白朮、蒼朮、萎蕤、黃精、狗脊、石斛、遠志、石菖蒲牛膝、甘菊花、五味子、天門冬、麥門冬、款冬花、紫

《本草備要》《本草備要》
菀、鏇覆花、百部、桔梗、薺苨、馬兜鈴、白前、白芨、半夏、天南星、貝母、栝樓仁、天花粉、夏枯草、海藻、海帶。昆布、獨活、羌活、防風、藁本、葛根、升麻、白芷、細辛、柴胡、前胡、麻黃、荊芥、連翹、紫蘇、薄荷、雞蘇、木賊、浮萍、蒼耳子、天麻、秦艽、豨薟草(豨薟草:原作豬薟草,據內文改。)威靈仙、釣藤、鉤茵芋、當歸、芎、白芍藥、生地、黃乾、地黃、熟地黃、何首烏、牡丹皮、續斷、骨碎補、益母草、澤蘭、白薇、艾葉、延胡索、紅花、茜草、紫草、凌霄花、(凌霄花:原作陵霄花,據大文堂本改。)大小薊、三七、地榆、蒲黃、卷柏、茹庵、鬱金、薑黃、蓬莪術、荊三棱、白茅、根苧、根蘆、根薔、薇根、芭蕉根、大黃、黃芩、黃連、胡黃連、苦參、知母、龍膽草、青黛、大青、牽牛、防己、葶藶、甘遂、大戟、商陸、芫花、蕘花、澤漆、常山、藜蘆、木通、通草、澤瀉、車前草、燈草、瞿麥、篇蓄、天仙藤、地膚子、石韋、海金砂、茵陳、香薷、青蒿、附子、草烏頭、白附子、破故紙、肉蓯蓉、鎖陽、巴戟天、胡盧巴、仙茅、淫羊藿、蛇床子、菟絲子、覆盆子、蒺藜子、使君子、益智子、砂仁、白豆蔻、肉豆蔻、草豆蔻、香附、木香、藿香、茴香、甘松、香山柰、高良姜、蓽茇、菸草、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牛膝、鶴虱、山豆根、牛蒡子、山慈姑、漏蘆、貫眾、射干、續隨子、馬藺子、蓖麻子、白頭翁、王瓜、王不留行、冬葵子、白鮮皮、萆薢、土茯苓、白蘞、預知子、旱蓮草、劉寄奴、草馬鞭、草谷精、草青葙子、決明子、蓼實、馬勃、木鱉子。木部:茯苓、茯神、琥珀、松節、柏子仁、側柏葉、肉桂、桂心、桂枝、枸杞子、地骨皮、山茱萸、酸棗仁、杜仲、女貞子、楮實、桑白皮、桑寄生、梔子、豬苓、黃柏、枳實、枳殼、厚朴、檳榔、大腹皮、槐實、苦楝子、蔓荊子、石南葉、辛夷、郁李仁、金櫻子、訶子、烏藥、五加皮、椿樗、白皮、榆白皮、秦皮、海桐皮、蕤仁、密蒙花、芙蓉花、山茶花、木槿、杉木、烏臼、木水楊柳、皂角、肥皂莢、棕櫚、吳茱萸、川椒、胡椒、蘇木、沉香、檀香、紫檀、降香、丁香、乳香、沒藥、楓脂香、冰片、樟腦、蘇合香、血竭、阿魏、蘆薈、胡桐、淚蕪夷、沒石子、衛矛漆、巴豆、大風子、竹瀝、竹茹、淡竹葉、天竹、黃雷丸、赤檉柳、果部、大棗、桃仁、杏仁、烏梅、栗陳皮、青皮、柿乾、木瓜、山查、梨枇杷葉、橄欖、白果、石榴皮、枳椇子、胡桃、龍眼肉、荔枝、核榧、實海松子、落花生、蓮子、蓮蕊、藕荷葉、芡實、甘蔗、荸薺菱、西瓜、谷菜部、粳米、糯米、谷芽、大麥芽、小麥、稷粟、蕎麥、黑大豆、赤小豆、綠豆、白扁豆、淡豆豉、刀豆、胡麻、大麻仁、薏苡仁、御米殼、神曲、紅曲、醋酒、韭蔥、大蒜、薤胡、生薑、乾薑、黑姜、山藥、百合、萊菔、白芥子、蔓菁子、芸薹、馬齒莧、甜瓜蒂、冬瓜、絲瓜、茄根、金石、水土、部金銅綠、自然銅、鉛鐵、密陀僧、丹砂、水銀、輕粉、空青、雲母、石膏、滑石、朴硝、芒硝、元明粉、太陰玄、精石、赤石脂、禹餘糧、浮石、硼砂、硇砂、磁石、礞石、代赭石、花蕊石、爐甘石、陽起石、鍾乳、白石英、紫石英、雄黃、石硫、黃石蟹、礬石、砒石、石灰、白礬、膽礬、皂礬、青鹽、食鹽、急流水逆、流回、瀾水、甘瀾水、井泉水、百沸湯、陰陽水、黃齏、水露、水臘、雪水冰。禽獸部:雞烏骨、雞、鴨、五靈脂、夜明砂、豬肉、羊肉、牛肉、牛黃、白馬、溺驢、溺阿膠、黃明膠、虎骨、犀角、羚羊角、鹿茸、麝香、熊膽、象皮獺、肝蝟皮、兔矢、豭鼠矢、鱗介魚。虫部:龍骨、龍齒、鯉魚、鯽魚石、首魚、青魚膽、鱧魚膽鱔魚、鰻鱺蚺、蛇膽、白花蛇、烏梢蛇、蛇蛻、海狗腎、穿山甲、海螵蛸、龜版、鱉甲、蟹蝦、牡蠣、蛤粉、瓦楞子、田螺、石決明、珍珠、蛤蚧、蜂蜜、露蜂房、僵原、蠶沙、桑螵蛸、蟬蛻、五倍子、白蠟、斑蝥蠍、蜈蚣、蟾蜍、白頸、蚯蚓、五穀蟲。人部:發、人牙、人乳、紫河車、童便、秋石。

對醫學的貢獻

《本草備要》約成書於清•康熙初年(1683年),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重加增訂。作者汪昂(1615~1699

《本草備要》《內經》
年),字庵,晚年自號滸灣老人,新安休寧人,明末清初著名中醫學家、醫學教育家。汪氏而立之年棄儒從醫,《本草備要》為其代表著作之一。其書著眼普及,嘉惠後世,被認為是“清代流傳最廣的普及性本草學著作”。本文就該書的文獻學價值進行初步探討,以就教於方家同道。博採眾長貫穿箋釋汪氏爰采百家之長,以輯要的方式對本草學詳加箋釋,是書執簡馭繁,簡要而包羅萬象,詳細而類列紛呈。1、采掇諸家,廣徵博引新安醫家大多亦儒亦醫,博覽群書,汪昂就是這樣一位儒醫,其深厚的儒學功底和精深的醫藥學術造詣使他在編撰時能遊刃有餘地選精汰蕪。《本草備要》一書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內經》《難經》《本經》等中醫藥學經典著作自不待言,他還引用了《說文》《道藏》《詩經》等國小、宗教文學及其他著作,可謂林林總總,洋洋大觀。全書共引用文獻資料113種,引言而未具書名者共78人。居前三位的醫家為李時珍(117次),朱震亨(46次),李杲(41次)。在引用醫學著作中,《內經》(37次)為最多,其次為《經疏》(25次)。2、字箋句釋,通貫全書是書不專為醫林設,為使初學者和不業醫者也能暢讀其書,通書對醫家、醫學術語、生僻字等一一作出詳盡注釋,實為中藥學入門之階梯。對引用的醫家與著作作出簡要的說明,如“汪機,號石山,著《本草會編》”。“王好古,號海藏,著《湯液本草》。”“甄權,著《藥性論》。”“日華著,《大明本草》。”“陳嘉謨,著《本草蒙荃》”等。對提到的醫學術語進行詳盡的描述,如“痿痹瘕,筋骨緩縱,足不任地曰痿;風寒濕客於肌肉血脈曰痹;血凝氣聚,按之堅硬者曰;雖堅硬而聚散無常曰瘕,尚未至也。”對常見的病因、病機、治則作出精要的闡述,如“膽為清淨之府,無出無入,其經在表在里,法當和解,小柴胡湯之屬是也。若病在太陽,服之太早,則引賊入門。若病入陰經,復服柴胡,則重虛其表,最宜詳慎。” 尊古不泥體裁新穎是書編排合理,選藥適當,既完備又精要。《本草備要》多本於《內》《難》與本草各家的理論,並繼承了李時珍的藥物分類方法、藥性功效的解釋等,卻也不乏創見。述藥之際每每言及醫理,這種醫藥一體的思想,深為後世醫家所推崇。3、法宗古人,創新體制該書首論藥性,次選臨床常用藥物538種,分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獸、鱗介魚蟲、人部,各論中每藥之下論其性味歸經、功用主治及品種形態、加工炮製等,以介紹藥物功效為重點。並較多聯繫實際,藥證並解,尤善於將前人的論述結合己見加以闡發。引文引《綱目》《經疏》內容及金元各家學說,大多註明出處,作者自己的見解,皆註明“昂按”。如茯苓條云:“茯苓:甘溫,益脾,助陽,淡滲,利尿除濕。色白入肺,瀉熱而下膀胱(註:能通心氣於腎,使熱從小便出,然必其上行入肺,能清化源,而後能下降利水也),寧心益氣,調營理衛,定魂安魄(註:營主血,衛主氣,肺藏魄,肝藏魂)。小便結者能通,多者自止(註:濕除則便自止)。生津止渴(註:濕熱去則津生)。”如是編注,使人讀後耳目一新,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4、慎思明辨,見解獨到《本草備要》在闡述前人經驗的同時,也提出自己的見解,藉以糾正時弊,嘉惠後學。這種學術上慎思明辨的態度,足為後世參照。如甘草條下,昂按:“甘草之功用如是,故仲景有甘草湯、甘草芍藥湯、甘草茯苓湯、炙甘草湯,以及桂枝、麻黃、葛根青龍、理中、四逆、調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湯,無不重用甘草,贊助成功。即
《本草備要》柴胡
如後人益氣補中,瀉火解毒諸劑,皆倚甘草為君,必須重用,方能建效,此古法也。奈何時師每用甘草不過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習成風,牢不可破,殊屬可笑,附記以正其失。”又如萎蕤條下,昂按:“若急虛之症,必須參、芪,方能復脈回陽,斯時即用萎蕤斤許,亦不能敵參、芪數分也。時醫因李時珍有可代參、芪之語,凡遇虛證,輒加用之,曾何益於病者之分毫哉!”如此提出自己創見,使後學不惑於偏見,可以相互比較,擇善而從之。又如香薷條下中,昂按:“暑必兼濕,治暑必兼利濕。”此見解多年來多被以為是葉天士語,實則葉氏《外感熱篇》問世比《本草備要》梓行至少遲62年。著眼普及用實相資汪氏寓研究於融合和箋釋之中,故使其書具有由博返約,便於實用的功效。 1.編排精當,文辭流暢汪氏博學善文,長於論辯。每論一藥,多則千餘字,少則數十字,其意條貫,詳略得當,而且文辭流暢,音韻和諧,猶如篇篇美文,琅琅上口,易於記誦。如對紫蘇的描述:“宣,發表散寒。味辛入氣分,色紫入血分,香溫散寒,通心利肺,開胃益脾(註:氣香入脾)。發汗解肌,和血下氣,寬中消痰,祛風定喘,止痛安胎,利大小腸,解魚蟹毒。多服泄人真氣。氣香者良,宜桔皮,忌鯉魚。蘇子與葉同功,潤心肺,尤能下氣定喘,止嗽消痰,利膈寬腸,溫中開郁。”描述簡潔明快,讀之使人賞心悅目。書中還保存了許多文獻學資料,如附方、藥物傳說、醫案、醫藥典故、藥物炮製、藥食宜忌等,不失為一部融合中醫藥的知識性、趣味性、文獻性、通俗性為一體的藥學專書。5、實用便利,普及濟世《本草備要》印製精良,攜帶方便,編排上化整為零,把一部大作品分成可操作的若干小單元。與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相比,《本草備要》及其附加的四個本子更易收藏攜帶。書中所載藥物多為便、廉、易得、使用廣泛的品種,極其實用。汪氏在初版時建議不懂醫術之人亦應預備一本於家中,以備情況緊急時參考。汪氏的這種獨具匠心的編輯方法,與他亦是出版家分不開的,他參與了諸多出版活動,曾開有一家刻坊,名曰“延禧堂”。他採用了吸引讀者的有效方法,如使用廣告、圖文並茂。正因為汪氏憑藉博學濟世的思想和成功的經營之道,使得《本草備要》成為清代最為普及的本草學著作。6、流澤後世,影響深遠《本草備要》梓行三百餘年,風行不衰,深受後人青睞,影響至深。是書自首印至1963年,先後發行有木刻本、石印本、鉛印本107版,足見風行之甚!其對清代及近現代中醫教育影響不言而喻。而書中所載約500味(另有版本載增補品62種,總計540種)藥物中,有382味被2002年版高等中醫院校《中藥學》教材收載,絕大多數為現今常用藥,且該教材文摘一項引用該書22處條文,在100多部藥學古籍中列第15位。祖國醫學歷史悠久,醫學著作汗牛充棟,是書淺顯易懂,初學者藉以登堂入室,為業醫者喜聞樂見,其對中醫藥的弘揚意義極為深遠。

相關詞條

中醫文化

中醫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知識
《要藥分劑補正》
《永類鈐方》
《無冤錄》
《醫方藥性合編》
《歷代名醫蒙求》
《赤水玄珠全集》
《四海類聚方》
《食物本草》
《本草選》
《藥鏡》
《配方百篇》
《雷公藥性賦解》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本草彙編》
《炮炙大法》
《藏府標本藥式》
《證治匯補》
《雞峰普濟方》
《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景岳全書》
《本草乘雅半偈》
《銀海精微》
《續名醫類案》
《外科精義》
《十四經發揮》
《外科證治全生集》
《釐正按摩要術》
《經效產寶》
《醫學入門》
《濟生方》
《理傷續斷方》
《御藥院方》
《五十二病方》
《顱囟經》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養老奉親書》
《外科正宗》
《引書》
《本草正義》
《衛生寶鑑》
《本草從新》
《醫宗金鑒》
《明醫雜著》
《醫說》
《重樓玉鑰》
《本經逢原》
《本草綱目拾遺》
《傷科補要》
《開寶本草》
《小品方》
《名醫類案》
《證類本草》
《醫學綱目》
《格致餘論》
《脈訣》
《類經》
《婦科玉尺》
《外台秘要》
《本草經集注》
《本草崇原》
《萬病回春》
《食療本草》
《太平聖惠方》
《本草品匯精要》
《吳醫匯講》
《針灸甲乙經》
《回回藥方》
《古今醫統大全》
《臨證指南醫案》
《飲膳正要》
《千金要方》
《外科精要》
《難經》
《本草綱目》
《針灸大成》
《溫病條辨》
《本草備要》
《脈經》
《神農本草經》
《新修本草》
《醫學源流論》
《傅青主女科》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抱朴子》
《本草備要》
《本草綱目》
《瀕湖脈學》
《保嬰撮要》
《本草經集注》
《本草品匯精要》
《本草求真》
《本草圖經》
《本草崇原》
《本草分經》
《本草拾遺》
《本草述》
《本草述鉤元》
《本草通玄》
《本草蒙筌》
《本草萬方針線》
《本草原始》
《本經逢原》
《本經疏證》
《筆花醫鏡》
《本草綱目拾遺》
《參同契》
《察病指南》
《備急灸法》
《白喉全生集》
《本草三家合注》
《本草便讀》
《本草乘雅半偈》
《百大名家合注傷寒論》
《本草思辨錄》
《本草崇原集說》
《本草從新》
《愛廬醫案》
《本草衍義》
《保嬰易知錄》
《本草正義》
《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本草匯言》
《敖氏傷寒金鏡錄》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扁鵲心書》
《辨舌指南》
《辨證錄》
《本草經疏》
《病機沙篆》
《博濟方》
《不知醫必要》
《本草經疏輯要》
《蒼生司命》
《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保赤新書》
《保赤要言》
《本草發揮》
《本草發明》
《(魚孚)溪外治方選》
《保嬰金鏡錄》
《本草綱目必讀》
《本草問答》
《八十一難經圖解》
《本草醫方合編》
《本草飲食譜》
《本草用法研究》
《本草綱目萬方類編》
《本草韻語》
《本草征要》
《本草匯》
《本經便讀》
《痎瘧論疏》
《本草彙纂》
《本事方釋義》
《本事方續集》
《本草集要》
《白喉條辨》
《本草經解要》
《便易經驗集》
《辨脈平脈章句》
《白喉治法忌表抉微》
《辨疫瑣言》
《辨證良方》
《(魚孚)溪陸氏醫述》
《辨證施治》
《辨證施治綱要》
《百科百效全書》
《病機匯論》
《保赤存真》
《病理概論及各論》
《病症辨異》
《博愛心鑒》
《保赤彙編》
《博物知本》
《補註難經》
《補註神農本草》
《補註洗冤錄集證》
《不謝方》
《本草權度》
《采艾編翼》
《保赤全書》
《本草詩箋》
《藏府標本藥式》
《藏象學說的理論與運用》
《曹滄州醫案》
《草木圖會》
《草藥手冊》
《本草實錄》
《白氏外經》
《扁鵲偃側針灸圖》
《白氏內經》
《本草類方》
《本草選》

古代中醫著作

  • 《黃帝內經·素問》
  • 《黃帝內經·靈樞》
  • 《黃帝內經太素》
  • 《神農本草經》
  • 《本草綱目》
  • 《中藏經》
  • 《傷寒論》
  • 《傷寒雜病論》
  • 《溫熱論》
  • 《難經》
  • 《針灸大成》
  • 《瀕湖脈學》
  • 《褚氏遺書》
  • 《仿寓意草》
  • 《孫真人海上方》
  • 《柳洲醫話》
  • 《傷寒發微論》
  • 《劉河間傷寒醫鑒》
  • 《察舌辨症新法》
  • 《跌打損傷方》
  • 《穴道秘書》
  • 《醫學源流論》
  • 《醫林改錯》
  • 《傅青主男科》
  • 《傅青主女科》
  • 《飲膳正要》
  • 《食鑒本草》
  • 《產寶》
  • 《異授眼科》
  • 《肯堂醫論》
  • 《敖氏傷寒金鏡錄》
  • 《雜病治例》
  •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 《正體類要》
  • 《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
  • 《喉舌備要秘旨》
  • 《醫醫醫》
  • 《全生指迷方》
  • 《濟生集》
  • 《幼科切要》
  • 《胎產秘書》
  • 《經驗麻科》
  • 《內外傷辨》
  • 《虛損啟微》
  • 《仙傳外科集驗方》
  •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 《類證治裁》
  • 《普濟方·針灸》
  • 《臨證指南醫案》
  • 《醫碥》
  • 《醫學正傳》
  • 《張聿青醫案》
  • 《古今醫鑒》
  • 《濟陰綱目》
  • 《保嬰撮要》
  • 《萬病回春》
  • 《顧松園醫鏡》
  • 《古今醫案按》
  • 《本草求真》
  • 《醫經原旨》
  • 《婦人大全良方》
  • 《靈素節注類編》
  • 《諸病源候論》
  • 《本草新編》
  • 《金匱翼》
  • 《女科經綸》
  • 《得配本草》
  • 《脈訣匯辨》
  • 《類證活人書》
  • 《王旭高臨證醫案》
  • 《回春錄》
  • 《周慎齋遺書》
  • 《嬰童百問》
  • 《文堂集驗方》
  • 《脈經》
  • 《雷公炮炙論》
  • 《雷公炮製藥性解》
  • 《備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
  • 《肘後備急方》
  • 《金匱要略方論》
  • 《外台秘要》
  • 《聖濟總錄》
  • 《景岳全書》
  • 《醫法圓通》
  • 《育嬰家秘》
  • 《外經微言》
  • 《臨證實驗錄》
  • 《女科旨要》
  • 《婦科問答》
  • 《張氏婦科》
  • 《顱囟經》
  • 《傷科大成》
  • 《跌打秘方》
  • 《集驗背疽方》
  •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 《金瘡秘傳禁方》
  • 《增訂十藥神書》
  • 《痰癘法門》
  • 《眼科秘訣》
  • 《尤氏喉科秘書》
  • 《白喉全生集》
  • 《喉科秘訣》
  • 《包氏喉證家寶》
  • 《慎疾芻言》
  • 《診家樞要》
  • 《重訂囊秘喉書》
  • 《眼科心法要訣》
  • 《焦氏喉科枕秘》
  • 《經絡考》
  • 《知醫必辨》
  • 《傷寒九十論》
  • 《女丹合編選注》
  • 《針灸易學》
  • 《子午流注說難》
  • 《正骨心法要旨》
  • 《重訂靈蘭要覽》
  • 《推求師意》
  • 《洪氏集驗方》
  • 《達生編》
  • 《醫學傳燈》
  • 《洗冤集錄》
  • 《醫門法律》
  •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 《外科心法要訣》
  • 《幼幼集成》
  • 《古今名醫匯粹》
  • 《衛生寶鑑》
  • 《本經逢原》
  • 《本草從新》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證治匯補》
  • 《高注金匱要略》
  • 《石室秘錄》
  • 《儒門事親》
  • 《明醫指掌》
  • 《類經圖翼》
  • 《目經大成》
  • 《外科大成》
  • 《醫原》
  • 《丹溪治法心要》
  • 《友漁齋醫話》
  • 《金針秘傳》
  • 《婦人規》
  • 《軒岐救正論》
  • 《松峰說疫》
  • 《尤氏喉症指南》
  • 《跌損妙方》
  • 《外科十法》
  • 《臨症驗舌法》
  • 《韓氏醫通》
  • 《奇經八脈考》
  • 《證治心傳》
  •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 《市隱廬醫學雜著》
  • 《一草亭目科全書》
  • 《食療本草》
  • 《海藥本草》
  • 《本草衍義》
  • 《湯液本草》
  • 《本草備要》
  • 《急救便方》
  • 《本草易讀》
  • 《馬培之醫案》
  • 《傷寒補例》
  • 《宜麟策》
  • 《理虛元鑒》
  • 《廣嗣要語》
  • 《女科指要》
  • 《竹泉生女科集要》
  • 《凌臨靈方》
  • 《塘醫話》
  • 《察病指南》
  • 《溫病指南》
  • 《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 《婦科秘方》
  • 《質疑錄》
  • 《小兒痘疹方論》
  • 《叢桂草堂醫案》
  • 《青囊秘訣》
  • 《對山醫話》
  • 《疫疹一得》
  • 《醫學讀書記》
  • 《救傷秘旨》
  • 《女科秘旨》
  • 《飲食須知》
  • 《寧坤秘籍》
  • 《傷寒醫訣串解》
  • 《壽世傳真》
  • 《醫學綱目》
  • 《古今醫統大全》
  • 《醫宗金鑒》
  • 《刪補名醫方論》
  • 《格致餘論》
  • 《癘瘍機要》
  • 《馮氏錦囊秘錄》
  • 《仁術便覽》
  • 《溫熱經緯》
  • 《仲景傷寒補亡論》
  • 《丁甘仁醫案》
  • 《金匱玉函經二注》
  • 《金匱要略淺注》
  • 《胎產心法》
  • 《明醫雜著》
  • 《溫病條辨》
  • 《傷寒大白》
  • 《讀醫隨筆》
  • 《推拿抉微》
  • 《外科證治全書》
  • 《血證論》
  • 《竹林女科證治》
  • 《兒科要略》
  • 《丹溪手鏡》
  • 《醫宗己任編》
  • 《養生導引秘籍》
  • 《時病論》
  • 《傷寒貫珠集》
  • 《內經評文》
  • 《傷寒六書》
  • 《冷廬醫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