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核

荔枝核

荔枝核來源: 無患子科植物荔枝,荔枝為常綠喬木,高通常5至10餘米,有時可達20餘米;小枝圓柱狀,密生白色皮孔。果實核果狀,近球形,果皮乾硬較薄,有瘤狀突起,熟時暗紅色。種子黃褐色,假種皮白色內質,味甜可食。花期2~3月,果期6~7月。原產我國南部,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和台灣均有種植。性味和功用:甘、澀,溫。歸肝、胃經。祛寒止痛,行氣散結。用於寒疝氣痛,睪丸腫痛,心胃氣痛,小腸氣痛,婦女氣滯瘀積腹痛。

基本信息

概述

荔枝核荔枝核
荔枝核出自《本草衍義》。
荔枝為常綠喬木,高通常5至10餘米,有時可達20餘米;小枝圓柱狀,密生白色皮孔。偶數羽狀複葉互生,連柄長10~25厘米;小葉2或3對,很少4對,薄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15厘米,寬2~4厘米,上面光亮;側脈纖細,下面稍凸且有光澤;小葉柄長約7~8毫米。花春季開放,單性同株,細小,排成頂生、闊大的圓錐花序,被金黃色的短絨毛;萼小,杯狀,5齒裂,裂片長約2毫米,鑷合狀排列;花瓣通常退化消失;雄蕊6~8,雄花中的花絲長約4毫米或稍過之,在雌花中的絲短,花葯有厚壁,不開裂;子房通常2裂2室,雄花中退化至僅存殘跡。果實核果狀,近球形,果皮乾硬較薄,有瘤狀突起,熟時暗紅色。種子黃褐色,假種皮白色內質,味甜可食。花期2~3月,果期6~7月 。

藥品簡述

荔枝核荔枝
藥名:荔枝核。
漢語拼音:lizhihe
英文名:LycheeSeed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tchichinenesisSonn.
功效分類:理氣藥溫里藥
科屬分類:無患子科。
別名:荔仁、枝核、荔核、大荔核。
性味:甘;微苦;性溫。
歸經:肝經腎經脾經
功能:理氣止痛;祛寒散滯。
主治:疝氣痛;睪丸腫痛;胃脘痛;痛經及產後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研末,1.5-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廣東和福建南部、台灣、栽培最盛。
藥材基源: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的種子。
採收儲藏:6-7月果實成熟時採摘,食荔枝肉(假種皮)後收集種子,洗淨,曬乾。
炮製方法:
1、荔枝核: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用時搗碎。
2、鹽荔枝核:取淨荔枝核,搗碎後照鹽水炙法(附錄ⅡD)炒乾。

用藥禁忌

《本草從新》:無寒濕滯氣者勿服。

中藥化學成分

種子含皂甙(1.12%),鞣質(3.43%)和a-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a-(methylenecycyclopropyl)glycine]。並分離出微量的揮髮油,其中含3-羥基丁酮(3-acetoin),2,3-丁二醇(2,3-butanediol),咕(王巴)烯(copaene),順-丁香烯(cis-caryophyllene),別香橙烯(allo-aromadendrene),葎草烯(humulene),δ-畢澄茄烯(δ-cadinene),a-薑黃烯(a-curcumene),菖蒲烯(calamenene),喇叭茶醇(ledol),愈創木薁(guaiazulene),黃根醇(xanthorrhizol)和棕櫚酸(palmiticacid)等。

藥理作用

將此物給飢餓22小時的小鼠皮下注射(60-400mg/kg),可使血糖下降,肝糖元含量亦顯著降低。降血糖:荔枝核乾浸膏1.3、2.6mg/kg給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灌胃,連續30天,每10天測血糖一次,均表明用蘊含組血糖低於對照組。所含-次甲基環丙基甘氨酸給小鼠皮下注射230-400mg/kg,可使血糖從正常的71-103mg/100ml降至35-57mg/100ml。A-亞甲環丙基甘氨酸給小鼠皮下注射230-400mg/kg,可使血糖從正常的71-103mg/100ml降至57-35mg/100ml。還能對抗鼠傷寒沙門氏菌的誘變作用。

藥(毒)理學

荔枝核急性毒性甚低,以20g/kg的劑量給小鼠灌胃,服藥後3天內無一死亡。

臨床套用

荔枝核荔枝核
1、以荔枝核烘乾為末口服,治療糖尿病,治癒7例40歲以上中老年非胰島素依賴型無合併症的糖尿病患者(遼寧中醫雜誌,1986,8:31);
2、以荔枝核片(每片0.3g)口服,治療30例輕型和中型糖尿病,經3~6個月治療,總有效率83.33%(中成藥,1991,11:24)。
3、荔香散(《景岳全書》)治疝氣疼痛,及小腹疼痛:荔枝核(炮微焦)、大茴香(炒)各等分,為末,每服6-9g,酒調下。若寒加制吳茱萸,藥量減半。方中荔枝核理氣散寒,為君藥。
4、荔枝散(《證治準繩》)治疝氣陰核腫大,痛不可忍:荔枝核(用新鮮者,燒炭存性)14枚,八角茴香(炒)、沉香、木香、青鹽、食鹽各3g,川楝子肉、小茴香各6g。上為細末,每服9g,空腹時熱酒調下。方中荔枝核理氣散寒,為君藥。
5、荔橘香散(《中藥臨床套用》)治男子疝痛:荔枝核、橘核各9g,小茴香4.5g。水服。方中荔枝核理氣散寒,為君藥。
6、疝氣痛,睪丸腫痛。本品主入肝經,味辛能行,味苦能泄,性溫祛寒,有疏肝理氣、行氣散結、散寒止痛之功。治寒凝氣滯之疝氣痛、睪丸腫痛,可與小茴香青皮等同用,如荔核散(《世醫得效方》);或與小茴香、吳茱萸、橘核等同用,如疝氣內消丸(《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若睪丸腫痛屬濕熱者,可配龍膽草、川楝子、大黃等同用。
7、胃脘久痛,痛經,產後腹痛。本品辛行苦泄溫通,入肝胃經,有疏肝和胃、理氣止痛作用。治肝氣鬱結、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可與木香研末服,如荔香散(《景岳全書》);若肝鬱氣滯血瘀之痛經及產後腹痛,可與香附研末服,如蠲痛散(《婦人大全良方》),或酌加川芎、當歸、益母草等同用,療效更好。

常用配方

荔枝核荔枝核
1、治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者:荔枝核一錢,木香八分。為末。每服一錢,清湯調服。(《景岳全書》荔香散)
2、治心痛及小腸氣:荔枝核一枚。煅存性,酒調服,(《本草衍義》)
3、治腎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銼散,炒,出火毒,為末。酒下二錢,日三服。(《世醫得效方》荔核散)
4、治疝氣頹腫:荔枝核四十九個,陳皮(連白)九錢,硫黃四錢,為末,鹽水打面湖丸綠豆大。遇痛時,空心酒服九丸,良久再服,亦治諸氣痛。(《坦仙皆效方》玉環來復丹)
5、治血氣刺痛:荔枝核(燒存性)半兩,香附子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鹽酒送下。(《婦人良方》蠲痛散)
6、治肋間神經痛:荔枝核燒炭存性搗碎,取6克,加廣木香6克,水煎服。
7、治疝氣疼痛:㈠荔枝核15克,焙乾研末,空腹時用開水送服。㈡炒荔枝核、大茴香各60克,研末,每日早晨用黃酒送服10克,亦治疝氣疼痛。
8、治癬:荔枝核研末,調醋搽患處 。

文獻論述

1、《綱目》:行散滯氣。治TUI疝氣痛,婦人血氣刺痛。
2、《本草備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3、《本草衍義》:“治心痛及小腸氣。”
4、《本草綱目》:“行散滯氣,治頹疝氣痛,婦人血氣痛。”
5、《本草備要》:“入肝腎,散滯氣,辟寒邪,治胃脘痛,婦人血氣痛。”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種子長圓形或長卵形,稍扁,長1.5-2.5cm。直徑0.5-1.5cm。表面棕色至棕紅色,稍具光澤,有不規則凹隙和細皺紋;一端平截,有近圓形黃棕色的種臍,直徑5-7mm,另一端圓鈍。質堅硬,剖開後種皮薄革質而脆;有2片肥厚子葉,橙黃色或棕黃色。氣微,味微甘、苦、澀。以粒大、飽滿者為佳。
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淡棕色。
1、種皮外表皮細胞黃棕色或紅棕色。側面觀細胞1列,柵狀,長34-59μm,寬10-17μm,壁增厚,非木化,外被角質層;表面觀多角形,垂周壁不均勻增厚。
2、石細胞類圓形、類多角形,多數有突起或分枝,分枝先端平截,細胞直徑17-34μm,壁厚3-10μm,紋孔及孔溝較稀疏,層紋不甚明顯。
3、星狀細胞為種皮通氣組織,呈不規則星狀分枝,細胞間隙大,壁薄,無孔溝。
4、鑲嵌層細胞徽黃綠色或淡黃色。呈長條形,長17-46μm,直徑3-8μm,壁薄,微木化,由數個細胞為一組,以其長軸作不規則方向嵌列。
5、子葉細胞類圓形或類圓狀多角形,直徑22-51μm,充滿澱粉粒,澱粉粒溶化後留有類圓形痕跡。有的細胞含黃綠色或黃棕色油狀物。
6、澱粉粒單粒類球形、卵圓形,少數一端尖或兩端尖,直徑3.5-18μm,長至23μm,臍點點狀、三叉狀或裂縫狀,層紋不明顯;復粒較少,2-4分粒組成;半復粒少,臍點2-3個。
理化鑑別
1、取本品粉末0.5g,加水4ml,微熱,濾過,取濾液1ml,加三氯化鐵試液1滴,呈藍綠色反應。(檢查鞣質)
2、取本品粉末進行泡沫試驗及溶血試驗,均呈陰性 。 

栽培技術

以有機質含量豐富的中性壤土或微酸性黃壤土種植為宜。多於夏季用新鮮種子點播,培育實生苗作砧木,於春季或仲夏選取豐產母樹的嫩芽作接穗進行芽接。亦可用空中壓條方法繁殖種苗。
種苗經培育1~2年後,於春季選陰雨天進行穴栽,每穴1株,株、行距5×6米或4×6米。種植後加強水肥管理,促使植株生長壯旺。進入結果期後,應在采果後及時修剪植株,保持樹冠通風透光。
同時進行鬆土施1次果後肥(可用垃圾肥、牛糞尿、花生麩等),以便秋梢健壯,順利越冬。並於每年小寒至大寒期間施1次攻花肥,每株用尿素0.5公斤、過磷酸鈣0.75公斤、牛糞0.5公斤、糞水50公斤進行溝施,以利提高結果率。
在開花結果期間,最少噴藥2次,第1次於3月中旬,用藥液濃度為0.1%三十烷醇和0.2%樂果,混和噴灑全園,主要防治荔枝蝽象;第2次於5月上、中旬,用0.08%三十烷醇,0.2%樂果,0.3%敵百蟲混合噴灑,主要防治駁紋細蛾和金龜子等害蟲。

食用方法

1、疝氣疼痛:炒荔枝核、大茴香各60克,研成末,每天早上用黃酒送服10克。
2、治男子疝痛:荔枝核、橘核各9克,小茴香4.5克。用水煎服。
3、理氣解:荔枝核9克,小茴香6克,橘核9克,粳米30克。先把荔枝核,橘核,小茴香一起水煎,濾取藥液備用,用藥液同粳米煮粥,於月經結束一日開始早晨和晚上各服一劑,連續服用一星期;又於下個月經周期再服,連用三個月。比較適用於女性肝鬱不孕。
4、治氣滯胃痛: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枳實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要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
5、治睪丸腫痛:荔枝10克,橘核10克,梔子10克,金銀花30克,連翹10克,苦參30克,蒲公英30克,地丁15克,野菊花30,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周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6、治婦女痛經:荔枝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黃芪30克,當歸20克,川芎10克,丹參20克,益草30克。水煎服。於經前7天每日1劑,早晚分服,服至月經來潮為止,連服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要避免情志刺激,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7、治乳腺小葉增生:荔枝核10克,地12克,當歸20克,川芎10克,益母草30克,丹參15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青皮10克,柴胡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2克,昆布10克,甘草10克。水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周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要避免情志刺激,忌食辛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