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換柱

偷梁換柱

偷梁換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優。指用偷換的辦法,暗中改換事物的本質和內容,以達矇混欺騙的目的。“偷天換日”、“偷龍換鳳”、“調包計”,都是同樣的意思。此計歸於第五套“並戰計”中,本意是在軍事上,聯合對敵作戰時,反覆變動友軍陣線,藉以調換其兵力,藉機兼併他的主力為己方所用,等待友軍有機可乘、一敗塗地之時,將其全部控制。此計中包含爾虞我詐、乘機控制別人的權術,所以也往往用於政治謀略和外交謀略。

基本信息

信息

偷梁換柱偷梁換柱

發音 tōu liáng huàn zhù

解釋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優。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七回:“偏偏鳳姐想出一條偷梁換柱之計,自己也不好過瀟湘館來,竟未能少盡姊妹之情,真真可憐可嘆。”

事例 他採取~的手法,將別人的科研成果據為己有。

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 而後乘之①,曳其輪也②。

詞語辨析

【拼音代碼】: tlhz

【近義詞】:偷天換日、以假亂真

【反義詞】:光明磊落

【燈謎】: 木賊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以假代真

【英文】: steal the beams and pillars and replace them rotten timber-perpetrate a fraud

成語相關

簡介

《三十六計》第二十五計-偷梁換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原文

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①,曳其輪也②。

注釋

①句中的幾個“其”字,均指盟友、盟軍言之。

②曳其輪也:“語出《易經,既濟》紛。既濟,齡名,本卦為異卦相疊(離下坎上)。上卦為坎為水,下卦為離為火。水處火上,水勢壓倒火勢,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故卦名“即濟”。既,已經;濟,成功。本卦初九?《象》辭:“曳其輪,義無咎也。”意為,拖住了車輪,車子就不能運行了。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好比拖住了車輪,車子就不能運行了。己方抽其友方勁旅,如同抽出梁木,房屋就會坍塌,於是己方就可以控制他了。

按語

陣有縱橫,天衡為梁,地軸為柱。樑柱以精兵為之,故觀其陣,則知精兵之所有。共戰他敵時,頻更其陣,暗中抽換其精兵,或竟代其為樑柱;勢成陣塌,遂兼其兵。並此敵以擊他敵之首策也。

解析

這則按語,主要是從軍事部署的角度講的。古代作戰,雙方要擺開陣式。列陣都要按東、西、南、北方位部署。陣中有“天橫”,首尾相對,是陣的大梁;“地軸”在陣中央,是陣的支枕。梁和柱的位置都是部署主力部隊的地方。因此,觀察敵陣,就能發現敵軍的主力的位置。如果與友軍聯合作戰,應設法多次變動友軍的陣容,暗中更換它的主力,派自己的部隊去代替它的樑柱,這樣一定使它的陣地無法由它自己控制,這時,立即吞併友軍的部隊。這是吞併這一股敵人再去攻擊另一股敵人的首要戰略。

以上的這段按語,反映了封建社會裡,軍閥割據,所謂“友軍”,不過只是暫時的聯合而已,所以“兼併盟友”是常事。不過,從軍事謀略上去理解本計,重點也可以放在對敵軍“頻更共陣”上。也就是多次佯攻,促使敵人變換陣容,然後伺機攻其弱點。這種調動敵人的謀略,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出處

《偷梁換柱》選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相關案例

呂后殺韓信

呂后殺韓信,歷史眾說紛紜。歷史上的是非功過,不是一下子說得清楚的。這裡並不想作什麼評價,僅用此例,再次說明“偷梁換柱”的計謀,在歷史上也往往發揮政治權術作用。

楚漢相爭,以劉邦大勝,建立漢朝為結局。這時,各異姓王擁兵自重,是對劉氏天下潛在的威脅。翦滅異姓諸王,是劉邦日夜考慮的大事。異姓諸王中,韓信勢力最大。劉邦藉口韓信袒護一叛將為由,把他由楚王貶為淮陰侯,調到京城居住,實際上有點“軟禁”的味道。韓信功高蓋世,忠於劉邦。當年楚漢相爭,戰鬥激烈之時,謀士蒯徹曾建議韓信與劉邦分手,使天下三分。韓信拒絕了蒯徹的建議,輔佐劉邦奪得天下。而今卻落得這樣的下場,心中怨恨至極。

公元前200年,劉邦派陳烯為代相,統率邊兵,對付匈奴。韓信私下裡會見陳烯,以自己的遭遇為例,警告陳烯,你雖然擁有重兵,但並不安全,劉邦不會一直信任你,不如乘此機會,帶兵反漢,我在京城裡接應你。兩個人秘密地商量好,決定伺機起事。

公元前197年,陳烯在代郡反漢,自立為代王。劉邦領兵親自聲討陳烯。韓信與陳烯約定,起事後他在京城詐稱奉劉邦密詔,襲擊呂后及太子,兩面夾擊劉邦。可是,韓信的計謀被呂后得知。呂后與丞相陳平設下一計,對付韓信。

呂后派人在京城散布:陳烯已死,皇上得勝,即將凱鏇。韓信聽到這個訊息,又沒有見到陳烯派人來聯繫,心中甚為恐慌。一日.丞相陳平親自到韓信家中,謊稱陳烯已死,叛亂已定,皇上已班師回朝,文武百官都要入朝慶賀,請韓信立即進宮。韓信本來心虛,只得與陳平同車進宮。結果被呂后逮捕,囚系在長樂宮之鐘室。半夜時分,韓信被殺。後世稱“未央官斬韓信”。蓋世英名的韓信至死也不知道,陳烯已死的訊息,完全是謊言。陳烯叛亂,是在韓信死了兩年之後才平定的。

胡亥篡位

秦始皇稱帝,自以為江山一統,是子孫萬代的家業了。但是,他自以為身體還不錯,一直沒有去立太子,指定接班人。宮廷內,存在兩個實力強大的政治集團。一個是長子扶蘇、蒙恬集團,一個是幼子胡亥、趙高集團。扶蘇恭順好仁,為人正派,在全國有很高的聲譽。秦始皇本意欲立扶蘇為太子,為了鍛鍊他,派他到著名將領蒙恬駐守的北線為監軍。幼子胡亥,早被嬌寵壞了,在宦官趙高教唆下,只知吃喝玩樂。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達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附近),突然一病不起。此時,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於是,連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傳達秘詔,立扶蘇為太子。當時掌管玉璽和起草詔書的是宦官頭兒趙高。趙高早有野心,看準了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故意扣壓秘詔,等待時機。

幾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廣宗縣境)駕崩。李斯怕太子回來之前政局動盪,所以秘不發喪。趙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訴他,皇上賜給扶蘇的信,還扣在我這裡。立誰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決定。狡猾的趙高又對李斯講明利害,說,如果扶蘇做了皇帝,一定會重用蒙恬,到那個時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穩嗎?一席話,說得李斯果然心動,二人合謀,製造假詔書,賜死扶蘇,殺了蒙恬。

趙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換柱的手段,就把昏庸無能的胡亥扶為秦二世,為自己今後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克格勃染指矽谷

矽谷位於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微電子工業中心。近10多年,全世界電子方面每一樣新產品,幾乎都是在矽谷誕生的。由此,矽谷受到世人的矚目。前蘇聯克格勃也把手伸向了這裡。

克格勃少將涅克拉索夫指示潛伏在美國的三名老牌間諜“A”、“B”、“C”,要他們不惜一切代價迅速獲取矽谷的電子技術最新情報和設備。

間諜“B”接到任務後,便全力開展活動。但是,他非常不走運,到處碰壁。一天,在散步的路上,他發現有一個人的相貌極似自己,於是想辦法與這個人搭話。經了解,這個人是矽谷某公司絕密倉庫的司機。間諜“B”不惜花費時間和金錢,終於和這個司機成了好朋友。這個司機的工作和家庭情況,以及出車所走路線被間諜“B”掌握得一清二楚。

不久,這個司機神秘地失蹤了。當然,別人並未發現這一點,因為他的車由間諜“B”駕駛著。間諜“B”開著車自由地進出絕密倉庫,沒有人看出他的破綻。間諜“B”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克格勃所需要的一切如數地送到莫斯科。

東西可以調包,人也可以調包。間諜“B”利用與這個司機面貌酷似這一條件,用自己代換了他,從而混入禁地,輕而易舉地獲得了絕密資料。

知縣撮合有情人

清朝名士袁子才在江寧做知縣的時候,有一個姓陳的女子,已許配給李某,但李某家貧,女家索禮很重,以致兩人無法成婚。後來,陳氏女被一個風流和尚設計姦污了,在和尚威逼利誘之下,不得不做了這和尚的情婦。鄉間有幾個無賴得知此事,想藉故勒索和尚。一晚,和尚和陳氏女被無賴們當場捉住,送往縣衙。

知縣袁子才問清了事情的由來,很同情陳氏女的遭遇,決定幫她擺脫和尚的糾纏,與李某結成秦晉之好。

袁子才半夜提審了和尚,申斥一頓之後,勒令他寫下一張200兩銀子的借據,剝下和尚袍,令他滾蛋。然後在自家中找到一個做粗活的女僕,剃掉她的頭髮,穿上那件和尚袍,關進監牢。

第二天,袁子才升堂,先問陳氏女,她一言不發,只是低頭哭泣。袁子才把驚堂木一拍,喝道:“可惡的禿驢,出家人竟敢與黃花閨女同居,天理難容!來人,與我打80大板!”衙役們不由分說,當堂剝下“姦夫”的褲子,一看傻眼了,原來是個女的!袁子才故裝驚訝:“怎么是個尼姑!原告竟敢與本官開玩笑,本官定要追究。現在把被告放了吧!”

幾天后,袁子才把李某找來,把陳氏女無辜受辱的經過如實說明,並給了他200兩銀子。李某感動得熱淚盈眶,回去後即向女家納聘,不久李某就與陳氏女結為夫婦。

袁子才運用偷梁換柱的計謀,換回了陳氏女的名譽,並在李某與陳氏女之間做撮合工作。李某用和尚賠給他的“損失費”作為聘金,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冒充新娘的妓女

明朝時,有一個小偷趁一富家娶媳婦那天人多雜亂,悄悄溜進洞房,潛伏在床底下,打算天黑後出來偷東西。沒料到一連三天這富家通宵燃燭,新婚夫婦竊竊私語,小偷無法下手,肚子餓得咕咕叫,瞅了個機會出房逃走,被大家合夥捉住。送到官府後,小偷竟自稱是醫生,為防止新娘舊病復發而跟隨到了富家。

縣令要富家送新娘到堂上對證,富家怕小偷說出家醜就是不送新娘來。

縣令對此案不能了結而發愁。這時,身邊當差的老吏說:“小偷潛入洞房,又突然跑出來,未必認識新娘,如用另一婦人出庭作證,小偷就會錯認新娘。這樣,我們就可以斷定他說的是真話還是謊話了。”於是,縣令叫人找來一個妓女,打扮成新娘的模樣。第二天,縣令對手下人說:“把新娘帶上堂來!”那妓女翩翩而至,小偷急忙上前說:“瑞姑,你叫我隨你到姑爺子家來治病,他們把我當成賊抓了起來,你可要為我作證啊!”縣令問:“你認識瑞姑嗎?”小偷肯定地回答:“怎么不認識,從小我就認識。”眾人聽罷,哈哈大笑,小偷知道原委後,不得不低頭認罪。

小偷在床下偷聽到新娘有病,因此冒充醫生,想矇混過關,縣令將計就計,偷梁換柱,揭穿了小偷的謊言。

三國戰例

古代作戰,一般是,在戰場上的敵對雙方都要進行布陣,陣中的“天衡”首尾相對,稱作陣的大梁;連貫陣中央的有地軸,稱作陣的支柱。通常擺在大梁和支柱上的兵力都是主力,善戰者,很能發覺對方的主力位置,並設法把對方的主力軸換掉,就可乘機控制對方。

公元200年,袁紹率精兵10萬、戰馬萬匹,在官渡與曹操對峙,而曹操只有三、四萬兵馬。袁紹派大將郭圖、顏良進攻曹操的東部,在白馬把曹操的守將劉廷圍住。曹操北上準備去解白馬之圍,其謀士荀攸向曹操獻計:袁紹在白馬已布下重兵,要解白馬之圍,必須要把袁紹白馬的主力引開……曹操依照荀攸的計謀,領兵去延津,裝作要渡河去攻打袁紹的後方。袁紹聽報後,不由大驚,連忙把圍攻白馬的主力回撤,只保留小部分兵力圍守白馬。曹操乘袁紹主力兵力回撤之機,率軍攻打白馬,袁紹的留守軍大敗,其大將顏良被殺。曹操以“偷梁換柱”計成功地解了白馬之圍,並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

商場案例

在實際經商活動中,偷梁換柱之策,往往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就是盜用名牌商標,以欺騙手段,生產製造假冒偽劣商品,以獲取暴利。這種事例在目前中國的商品經營活動中還是經常發生的,如前一段市場上曾出現的假茅台酒、郎酒、汾酒;假雲煙、紅塔山煙以及晉江假藥等等。當然這種投機經營,只能得勢於一時一事,不可能也絕不會長久的。它無論是對生產者還是經營者都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則是反其意而用之,以變更自己的形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企業在生產初期,產品處於試製試銷階段,因而需要經常變更形象,待產品成熟定型後,再出現在消費者面前。變更的形式有:一是變更企業名稱。當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信譽不佳時,往往採取改換企業名稱策略,以重新樹立新的企業形象;二是改變產品商標。即在產品初創,不知市場反饋如何時,採取不註冊商標策略,以便在以後產品競爭力不強時,及時更新商標,等產品質量逐漸提高后,再註冊商標。三是模仿名牌商標。如市場出現的從酒瓶包裝式樣到商標圖案都與貴州茅台酒或四川郎酒相似的白酒等等,即是利用名牌商標推銷自身產品的實例。但這種模仿應該是質量過硬、價格低廉,否則消費者就不會買第二次。

偷梁換柱之策,在商務談判中,還有其特殊作用。即根據談判雙方都急於了解對方底細的心理,使對手上當。如故意造成疏忽的假象,讓對方得知自己的底細,或將假情況遺棄在對方容易發現的地方等等,給對手以假象,耗費其精力,以取得談判的勝利。

賞析:梁,是房屋建築中的水平方向的長條形承重構件,在木結構屋架中通常按前後方向架放在柱子上。柱,是建築物中直立的起支撐作用的構件,在木結構屋架中,梁和柱是建築結構中最關鍵、最重要、最結實、作用最大、選料最精(通常要粗大結實直暢的木材)的部件。建築物是否穩固,取決於梁和柱;梁軟屋塌,柱折房垮。據《聖經》記載,以色列人的士師(軍事首長兼裁判官)、大力士參孫力大無窮,曾徒手打死猛獅。非利士人為了打垮他,用美人大利拉勾引他,給他當情婦,探知他的力量來自頭髮,趁他沉睡時剃去了他的頭髮,把他捆縛起來。他淪為奴隸,受盡了折磨,但最後又獲得了力量,在敵人的神殿里,兩手各拖一柱,弄倒立柱,使神室傾復,與敵人同歸於盡。由此可見,樑柱關係到房屋的存亡。

因為梁和柱在房屋建築中起如此巨大的作用,梁和柱除了用來類比其他事物的關鍵與精華部件外,還經常用來比喻國家和社團里重要的、關鍵的、優秀的、起中堅作用的精英人物。如:國家的棟樑,棟樑之材,挑大樑的人物,單位的台柱子,人民解放軍是國家的柱石,等等。

“偷梁換柱”,作為一個比喻,指使用手段,暗中更換事物的關鍵部分,從而改變事物的性質和內部。

三十六計簡介

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

中國典故名菜

中國烹飪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在諸多的名菜中,不僅有宮廷珍撰,精食美味,而且還有鄉肆野餚,本色醇鮮。尤其是許多名菜,還有一段段美麗動人的典故傳說。如乾隆皇帝與珍珠翡翠白玉湯, 唐玄宗、楊玉環與貴妃雞,民國大將唐生智與家鄉東安雞等等。無論是美食 家,還是人民大眾,在品嘗美味佳肴的同時,聆聽著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 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之江鱸魚羹| 東坡墨魚| 糖醋鯉魚| 愈灸魚| 龍門魚| 梁王魚| 掌上明珠鮑魚| 湯氽挑花魚 | 清蒸桂魚 | 頭肚醋魚 | 長興爆鱔絲 | 新風鰻鯗 | 祁陽筆魚| 子龍脫袍| 奶汁肥王魚| 砂鍋鰣魚| 鍋塌鱖魚| 八仙過海 | 鬧羅漢| 潘魚| 鱸魚羹 | 黃燜甲魚| 梁溪脆鱔| 杏元雞腳燉海狗 | 醃鮮桂魚| 菊花文魚| 羊方藏魚| 金錢蝦仁| 奶湯鮑魚蛋| 烹蝦段| 龍穿衣| 將軍過橋| 扇面划水| 紅燜螃蟹| 清蒸蟹鉗| 芙蓉套蟹 | 肥王魚豆腐| 易牙五味雞| 紀妃伴龍顏| 鴛鴦雞| 蔥燒孤雁 | 龍翼鳳翅| 司馬懷府雞 | 日月套三環| 白鯗扣雞 | 金牛鴨子| 麻辣子雞| 黃燜子銅鵝| 鳳藏龍針| 百子鳳腿| 荷花雞| 黃山燉鴿| 糟熘三白| 清燉鴨舌| 口蘑肥雞湯| 金陵鹽水鴨| 太白鴨子| 太爺雞 | 琵琶雞 | 太和蘸雞| 一箭雙鵰[美食]| 各個擊破| 偷梁換柱 | 太虛丸子| 雉羹| 釀金錢髮菜 | 三不沾[食品]| 雲南汽鍋雞| 劉安獻寶| 樂安驢肉| 東坡回贈肉| 扒燒整豬頭 | 燈影牛肉 | 清湯東坡肉 | 蒸羊| 玉簪裡脊| 張一品醬羊肉| 沛公狗肉 | 酸辣狗肉 | 砂鍋羊頭 | 黃燜羊肉| 烤肉| 薄片火腿| 千張肉| 臘肉炒菜苔| 應山滑肉| 桂花酥板油 | 夾沙甜肉| 白雲豬手| 毛肚火鍋| 三鮮鹿茸羹 | 整扒熊掌| 枸杞燉銀耳| 開陽炒苔菜| 金蟾戲珠| 眾星捧月| 翡翠燕窩| 八公山豆腐| 徽州毛豆腐| 炒乾爛豆腐| 炒豆腐腦| 劉秀羹

中國《三十六計》略表

三國百科
更多三國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001:三國百科。
概述瞞天過海、欲擒故縱、調虎離山、美人計、苦肉計、走為上……這些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兵法計策都出自我國古代的著名兵學著作— 《三十六計》,但《三十六計》的作者和成書年代卻一直是個謎。
第一套[勝戰計] 第一計:瞞天過海| |第二計:圍魏救趙| |第三計:借刀殺人| |第四計:以逸待勞| |第五計:趁火打劫| |第六計: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無中生有| |第八計:暗渡陳倉| |第九計:隔岸觀火| |第十計:笑裡藏刀| |第十一計: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順手牽羊
第三套 [攻戰計] 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借屍還魂| |第十五計: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擒賊擒王
第四套[混戰計]第十九計: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混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假途伐虢
第五套 [並戰計]第二十五計:偷梁換柱| |第二十六計: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假痴不顛| |第二十八計: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反客為主
第六套[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走為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