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脆鱔

梁溪脆鱔

梁溪脆鱔,又名無錫脆鱔。是江蘇鱔餚中別具一格的傳統名菜,飲譽海內外。梁溪脆鱔初創於清同治年間,系惠山直街一姓朱的油貨攤主發明流傳下來的。由鱔絲經兩次油炸而成,外觀醬褐色,烏光發亮,口味甜中帶成,鬆脆適口,即使保存幾天,也不致發軟。口感鬆脆、味濃汁酸。

基本信息

歷史典故

梁溪脆鱔梁溪脆鱔

鱔魚屬水鮮,是江蘇菜中主要原料之一,江蘇菜系中的全鱔席,共有108道全部由鱔魚做成的美味佳肴,以此宴請賓客,據說三天都吃不完,可是這108道菜中,還不包括梁溪脆鱔,該菜可謂是我國眾多鱔魚佳肴中獨樹一幟的傳統名菜。脆鱔亦名甜鱔,相傳始創於一百多年前的太平天國時期,清末民初,脆鱔已用作筵席大菜。1920年後,開設在惠山的“二泉園”店主朱秉心對家傳脆鱔製法悉心研究,使之愈加爽酥、鮮美,頗具特色,遠近聞名,因朱秉心習慣於戴著大眼鏡做菜,因此人們又稱此菜為“大眼鏡脆鱔”。梁溪,水名,為流經無錫市的一條重要河流,其源出於無錫惠山,北接運河,南入太湖,相傳東漢時著名文人梁鴻偕其妻孟光曾隱居於此,故而得名,歷史上樑溪為無錫之別稱。近百年來,無錫太湖遊船,每經由梁溪馳入太湖,船上多設有船菜,梁溪脆鱔是船上必備的風味菜餚。

菜譜特色

梁溪脆鱔梁溪脆鱔

無錫名廚製作此菜時,一律選用1500克左右一條的鮮活鱔魚為原料,放入含鹽量為3%的清水中,加蓋煮至魚嘴張開時撈出,在清水中漂清,然後沿脊骨兩側劃下成整條鱔肉,放在八成熱的油鍋中炸約3分鐘撈出,待油溫回升到八成熱時,放入鱔魚肉復炸約4分鐘後移至小火上炸脆,另用紹酒、薑末、醬油白糖、燒沸成滷汁作配料。近年來,粵菜中也製作脆鱔,但製作時,多用鱔段撲粉後再下油鍋炸,粉經油炸後,即產生膨化效應,掛鹵後吸鹵很快,影響酥脆,而無錫是採取清炸之法,此法工藝要求較高,充分體現了此菜獨到的火工。成品入席時,相互搭架,碼高擱空,上置黃嫩薑絲,不僅造型獨特,而且鬆脆感很強,該菜呈醬褐色,烏光油亮,色澤調和,鬆脆香酥,滷汁甜中帶鹹,酥爽可口,即使無牙老人,亦可一嘗其鮮。該菜亦便於保存,即使在盛夏時節,置放二、三天,也新鮮如故,故不僅是一道名菜,亦是饋贈親友的佐食禮品。

菜品介紹

梁溪脆鱔梁溪脆鱔

梁溪脆鱔,又名無錫脆鱔,曾稱太湖脆鱔。是江蘇鱔餚中別具一格的傳統名菜,飲譽海內外。此菜據傳是由太湖船菜——脆鱔發展而來的。早聞於太平天國年間。無錫有梁溪河,西通太湖,無錫遊船常由此河駛入太湖,於是船菜中頗受青睞的脆鱔被稱作為“梁溪脆鱔”。經無錫幾代名廚改進,此菜日臻完美。

由鱔絲經兩次油炸而成,外觀醬褐色,烏光發亮,口味甜中帶成,鬆脆適口,即使保存幾天,也不致發軟。裝盆時,架空高聳,首先給人以鬆脆的感覺,又在頂部放上一小撮嫩薑絲,更給人以色彩調和美感。梁溪脆鱔在無錫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是無錫冷盆菜餚中的明珠。 梁溪脆鱔初創於清同治年間,系惠山直街一姓朱的油貨攤主發明流傳下來的。

製作材料

主料:活大鱔魚1500克。

調料:醬油40克,紹酒50克,生油1000克(約耗150克),味素1克,鹽50克,綿白糖100克,蔥末25克,嫩薑絲25克,麻油25克,胡椒粉少許。

烹製方法

梁溪脆鱔梁溪脆鱔

1、將鍋置旺火上,加清水3000克及鹽燒沸,放入活鱔魚後隨即加蓋,煮約5分鐘,至鱔魚嘴張開撈入清水中冷卻、漂清,然後用刀將鱔魚逐條去骨劃成鱔絲,洗淨瀝乾水分。

2、炒鍋置旺火上,下生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鱔絲炸,並不斷用漏勺撈起輕顛,要抖散入鍋,以防鱔絲相互粘結。

3、炸約3分鐘,即用漏勺撈出,待油鍋里的油溫降到五成熱時,再將鱔絲投入油鍋,如此復炸三四次,使鱔體基本排盡水分,里外肉質從硬化趨於脆化(要避免外層肉質枯焦)。

4、另用炒鍋燒熱,放油25克,下蔥末,炸香,加酒、薑末、醬油、糖,燒沸成滷汁,隨即將炸脆的鱔絲放入滷汁鍋內,略燴後,放入味素、胡椒粉,顛翻幾下,淋入麻油,起鍋放入盤內堆起,頂上放些嫩薑絲即成。

工藝提示

1、配料時的比例,主料在拍粉時注意拍粉均勻。

梁溪脆鱔梁溪脆鱔

2、在燒湯汁時,注意把握勾芡的時機。

3、入油鍋炸的過程中注意油溫的控制(180℃~210℃)。

盤點江蘇菜

江蘇菜,中國四大名菜之一,簡稱蘇菜。由於蘇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統稱江浙菜系。主要以南京、揚州、蘇州、淮安、徐州、海州六種地方菜組成。

中國典故名菜

中國烹飪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在諸多的名菜中,不僅有宮廷珍撰,精食美味,而且還有鄉肆野餚,本色醇鮮。尤其是許多名菜,還有一段段美麗動人的典故傳說。如乾隆皇帝與珍珠翡翠白玉湯, 唐玄宗、楊玉環與貴妃雞,民國大將唐生智與家鄉東安雞等等。無論是美食 家,還是人民大眾,在品嘗美味佳肴的同時,聆聽著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 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之江鱸魚羹| 東坡墨魚| 糖醋鯉魚| 愈灸魚| 龍門魚| 梁王魚| 掌上明珠鮑魚| 湯氽挑花魚 | 清蒸桂魚 | 頭肚醋魚 | 長興爆鱔絲 | 新風鰻鯗 | 祁陽筆魚| 子龍脫袍| 奶汁肥王魚| 砂鍋鰣魚| 鍋塌鱖魚| 八仙過海 | 鬧羅漢| 潘魚| 鱸魚羹 | 黃燜甲魚| 梁溪脆鱔| 杏元雞腳燉海狗 | 醃鮮桂魚| 菊花文魚| 羊方藏魚| 金錢蝦仁| 奶湯鮑魚蛋| 烹蝦段| 龍穿衣| 將軍過橋| 扇面划水| 紅燜螃蟹| 清蒸蟹鉗| 芙蓉套蟹 | 肥王魚豆腐| 易牙五味雞| 紀妃伴龍顏| 鴛鴦雞| 蔥燒孤雁 | 龍翼鳳翅| 司馬懷府雞 | 日月套三環| 白鯗扣雞 | 金牛鴨子| 麻辣子雞| 黃燜子銅鵝| 鳳藏龍針| 百子鳳腿| 荷花雞| 黃山燉鴿| 糟熘三白| 清燉鴨舌| 口蘑肥雞湯| 金陵鹽水鴨| 太白鴨子| 太爺雞 | 琵琶雞 | 太和蘸雞| 一箭雙鵰[美食]| 各個擊破| 偷梁換柱 | 太虛丸子| 雉羹| 釀金錢髮菜 | 三不沾[食品]| 雲南汽鍋雞| 劉安獻寶| 樂安驢肉| 東坡回贈肉| 扒燒整豬頭 | 燈影牛肉 | 清湯東坡肉 | 蒸羊| 玉簪裡脊| 張一品醬羊肉| 沛公狗肉 | 酸辣狗肉 | 砂鍋羊頭 | 黃燜羊肉| 烤肉| 薄片火腿| 千張肉| 臘肉炒菜苔| 應山滑肉| 桂花酥板油 | 夾沙甜肉| 白雲豬手| 毛肚火鍋| 三鮮鹿茸羹 | 整扒熊掌| 枸杞燉銀耳| 開陽炒苔菜| 金蟾戲珠| 眾星捧月| 翡翠燕窩| 八公山豆腐| 徽州毛豆腐| 炒乾爛豆腐| 炒豆腐腦| 劉秀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