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油船鴨

母油船鴨

“母油船鴨”是秋冬季節的蘇錫名菜。其肉質肥美鮮嫩,酥爛不碎,香味濃郁,風味獨特,歷來深受人們的歡迎。“母油船鴨”始於無錫地區,是著名的太湖船菜。

簡介

母油船鴨母油船鴨

“母油船鴨”是蘇錫地區名菜。在一百多年前,太湖遊船眾多,船家都在船上煮飯燒菜,供遊客食用。船家用整隻鴨子,在陶罐中煨制,原汁原湯,香味濃郁,肉質酥爛不碎,深受船客歡迎。因當時此菜尚無正式名稱,遊客稱它為“船鴨”。後來蘇州地區廚師在製作上又加以改良,將原帶骨鴨,改為出骨鴨,並在鴨肚裡加上川冬菜、香蔥、豬肉絲等配料,在調味上又改用蘇州著名的母油(在三伏天曬制到秋天用的優質醬油),其味更佳,同時取名為“母油船鴨”。此菜近百年來已成為太湖菜中最著名的傳統名菜。如今,在蘇州、無錫和上海許多蘇錫菜館中均有供應。

特點

鴨形完整,色棕黃有光,鴨皮肥嫩,鴨肉酥爛,湯濃味醇,餡心香鮮。井有滋陰補虛,益腎固精之功效。

原料

母油船鴨母油船鴨

光嫩母鴨一隻(重約2500克)。 糯米100克、淨蓮於50克、白果肉50克、栗於肉30克、芡實米25克、帶皮豬肥膘100克、豬骨頭250克、筍丁30克、香菇丁15克。醬油50克、精鹽2克、紹酒15克、白糖5克、蔥25克、姜25克、芝麻油25克。

製作過程

母油船鴨母油船鴨

1.將光鴨從背頸處劃約7厘米的口,然後按整鴨出骨操作要求將其出骨。

2.將糯米淘洗乾淨,同筍丁、香菇丁、鴨肫丁、豬肉丁、蓮子、芡實、白果、栗子一起放入碗中,加醬油、精鹽、紹酒拌和,從刀口處填入鴨腹內。

3.用鴨頸皮塞住刀口,成八寶鴨、將八寶鴨、鴨骨架、豬骨、豬肥膘一起放入水鍋中略煮後,撈出洗淨,將八寶鴨腹朝下放入有竹箅墊底的砂鍋中,兩旁分別放入肥膘、豬骨、鴨骨,再放入蔥姜、紹酒、醬油、白糖、精鹽,倒入原湯,加蓋燒沸後,移微火燜3小時至酥爛。

4.揭開蓋,去掉蔥姜、骨頭、肥膘、竹箅墊,將鴨翻身,放入筍片、香菇、青菜心,再放入經油炸香蔥段,淋入芝麻油,蓋上鍋蓋,再燜5分鐘即成。

食譜營養

鴨肉: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症,還能抗衰老。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

盤點江蘇菜

江蘇菜,中國四大名菜之一,簡稱蘇菜。由於蘇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統稱江浙菜系。主要以南京、揚州、蘇州、淮安、徐州、海州六種地方菜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