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糊

爛糊

“蘇菜”中的“爛糊”也叫做“肉絲爛糊”。此菜,源自江淮河上民間船菜的一道不起眼的小炒,但其味道好,已流傳了上百年。“蘇菜”被列為中國八大菜系之後,特把此菜“爛糊”收列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道另類小炒的代表之作。

菜譜簡介

爛糊肉絲爛糊肉絲

“爛糊”,實際就是肉絲炒白菜,但它的名氣卻同蘇菜中的“蟹黃扒白菜”享受著同等的名氣。從飲食文化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甚至勝過“蟹黃扒白菜”,因為它的歷史更為悠久。

“爛糊”做法極其簡單,就像普通的肉絲炒白菜類似,只不過又延時燜制了幾分鐘,使白菜吃起來十分軟爛,極易吸收消化,它最適合老年人食用,因此起名為“爛糊”。

典故

爛糊肉絲爛糊肉絲

據說其典故是;“在清代中期的一位孝順的兒媳,看到公婆牙口不好,為公婆所特意別出心裁製作出來的一道燒菜,此兒媳細心侍奉老人的美德,在當地口碑極好,人們深為感動,年輕人便一一效仿,特為當地老年人製作出了許多爛糊可口的飯菜,也傳承了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良好品德”。

製作材料

原料:白菜400g、後腿肉絲100g、蝦皮20g

調料:油2湯匙、高湯3湯匙、料酒1茶匙、姜粉1/2茶匙、澱粉水少許、鹽1/2茶匙

製作工藝

爛糊 製作工藝爛糊 製作工藝

1、白菜切絲(白菜幫子切的細一點比較好,葉子粗點沒關係);肉絲放料酒,姜粉攪拌,再放澱粉水,鹽,攪拌;蝦皮切末。

2、鍋燒熱,放入1湯匙油,油溫溫熱了,倒入肉絲扁炒,直到肉絲變色後熟了盛出。

3、鍋洗乾淨(因為前面有澱粉水,鍋不洗容易糊掉),放剩下的油,放入白菜扁炒,直到白菜出水。

4、加入雞湯(或者高湯,清水),蝦皮,少許鹽,蓋上鍋蓋,中火悶5~10分鐘,中間看看是不是白菜酥爛了。

5、然後加入肉絲扁炒幾下。

6、看白菜裡面的水分有多少,湯水多了,澱粉水少而厚一點;湯水少了,澱粉水多而稀薄一點,勾芡的時候用小火,倒入澱粉水,鏟子來回推幾下即可,盛盤。

風味特點

爛糊肉絲爛糊肉絲

1.爛糊,即白菜燒肉絲。原為江南地區家常菜。19世紀後期,蘇州天和祥菜館名廚張文彬將此菜引進市肆,並始創大鍋精製小鍋復燒的方法,使白菜燒肉絲看似不熱,吃則燙唇,酥爛鮮肥,人口即化,俗稱為“爛糊”,聞名於市,成為冬季時令名菜。現今蘇州松鶴樓菜館仍保持傳統風味。

2.中醫認為白菜味甘性平,可解熱除煩,通利腸胃,適用於肺熱咳嗽、便秘瘡瘍疔等症。

小貼士

1、如果自己喜歡豐富一點,可以加香菇啊什麼的放入白菜裡面一起炒。

2、這裡因為蝦皮有鹹度,所有放鹽的時候一定要少放,嘗後淡了再加。

盤點江蘇菜

江蘇菜,中國四大名菜之一,簡稱蘇菜。由於蘇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統稱江浙菜系。主要以南京、揚州、蘇州、淮安、徐州、海州六種地方菜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