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羹

雉羹

上古烹飪食品,為中國烹飪鼻祖籛鏗首創,用野雞加稷米(後來改為薏米)同燉而成。

基本資料

雉羹雉羹

別名:飠它(音sha)湯

聲譽:相傳乾隆皇帝南巡路過徐州,品嘗雉羹,感覺味道鮮美無比,因而賜名“天下第一羹”。

類別:特色菜 氣血雙補食譜 補虛養身食譜 腎調養食譜 營養不良食譜

工藝:砂鍋

口味:鹹鮮味

營養成分

能量 1675.41千卡、維生素B6 4.38毫克、蛋白質 257.55克 、維生素B12 55.12微克 、脂肪 30.3克、碳水化合物 94.24克、葉酸 238.78微克 、膳食纖維 1.14克、維生素A 1029.4微克、胡蘿蔔素 551.5微克 、硫胺素 0.41毫克 、核黃素 1.79毫克、煙酸 94.75毫克 、維生素C 4.8毫克、維生素E 7毫克、鈣 1161.57毫克、磷 2192.68毫克、鉀 1989.12毫克 、鈉 3009.9毫克 、碘 44.64微克 、鎂 119.51毫克、鐵 12.67毫克、鋅 15.12毫克、硒 140.16微克、銅 0.98毫克 、錳 0.54毫克  

歷史傳說

相傳是4000多年前彭祖所創,傳說彭祖善於烹調,是我國第一位名廚,他把自己創製的雉羹獻給堯帝,甚至治好了堯帝的重病,受堯帝封賞,到徐州一帶建國稱王,因而徐州又稱作“彭城”。

籛鏗,即彭祖,他用親自調製的味道鮮美的雉羹,即野雞湯,獻給帝堯食用,治癒了他的疾病,堯帝便把彭城封給他,所以後世稱他為彭祖。詩人屈原在《楚辭·天問》中寫道:“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漢代楚辭專家王逸註:“彭鏗,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帝堯美而饗食之也。”宋代洪興祖補註:“彭祖姓籛名鏗,帝顓頊玄孫,善養氣,能調鼎,進雉羹於堯,封於彭城。”

製作材料

主料:野1250克

輔料:枸杞子5克 香菜5克 稷米150克

調料:鹽6克 料酒10克 味素2克 胡椒粉10克 蔥汁15克 薑汁15克 香油5克

製作工藝

1. 將野雞宰殺退毛,去內臟清洗乾淨,焯水去血沫;

2. 枸杞洗淨泡透;

3. 取砂鍋,放入野雞,加入清湯,上火燒開;

4. 改文火將雞燉爛,撈起去骨;

5. 將雞肉撕成絲後再下入砂鍋;

6. 把稷米淘洗乾淨,放入砂鍋與野雞絲同煮;

7. 同時入精鹽、料酒、胡椒粉、蔥薑汁,用文火將稷米熬爛;

8. 下入味素、枸杞子,砂鍋離火;

9. 淋香油,放上香菜葉即可上桌。

製作提示

本品需清湯約2500克,如果沒有清湯可用清水代替。

健康提示

1. 湯鮮味美,清香濃郁,營養豐富;

2. 溫中益氣,和胃消積,滋補虛損。

食譜營養

野雞:野雞肉的鈣、磷、鐵含量較一般高很多,並且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對貧血患者、體質虛弱的人是很好的食療補品。野雞肉還有健脾養、增進食慾、止瀉的功效。野雞肉有祛痰補腦的特殊作用,能治咳痰和預防老年痴呆症,是野味中的名貴之品。

香菜:香菜中含有許多揮髮油,其特殊的香氣就是揮髮油散發出來的。它能祛除肉類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餚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獨特功效。香菜提取液具有顯著的發汗清熱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機體發汗,透疹。另具和胃調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開胃醒脾的作用。

食物相剋

枸杞子:枸杞一般不宜和過多茶性溫熱的補品如桂圓、紅參、大棗等共同食用。

香菜:服用補藥和中藥白朮、丹皮時,不宜服用香菜,以免降低補藥的療效。

稷米:《日華子本草》:多食發冷氣。 不可與川附子同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