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妃伴龍顏

紀妃伴龍顏

紀妃伴龍顏造型美觀,原汁原味,燉溜兼用,宜用大平盤盛裝。

典故

紀妃伴龍顏紀妃伴龍顏

這道菜是新沂市傳統名菜,源於清乾隆年間,據《江南通志》、《宿遷縣誌》載,乾隆六次南巡,曾在新沂張泉莊南大營頂的“行宮”中住過三次,大殿正門匾額上“行宮”二字,即為乾隆手書。相傳有次乾隆在宮中悶坐,忽然想起白居易《長恨歌》中“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的兩句詩,甚覺淒涼,遂召鄰村中一位姓紀的才貌雙全的民女進宮伴酒。廚師別有用意地上了一道“母雞與鱔魚同燉”的菜,形狀美觀,味道鮮美。乾隆問此菜何名,民女亦通文墨,隨口答曰“紀妃伴龍顏”。因此這道有寓意的菜也就傳開了,並經廚師的不斷改進,成為當地喜慶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大菜。故事真實與否,姑且不論。母雞燉鱔魚確實搭配得當,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鮮醇,久有聲譽。

原料

主料:仔母雞1 只(1000 克)、鱔魚3 條(750 克)。
配料:火腿片50 片、水發香菇25 克、黃蛋糕100 克。
調料:豬油50 克、鹽5 克、醬油25 克、大蔥4 段、姜4 片、花椒20粒、胡椒粉2 克、白糖20 克、料酒20 克、香油20 克、蛋清2 個、水澱粉20 克、原湯1000 克。

製法

1、先將仔雞宰殺,燙腿清洗乾淨,抽出腿筋,將兩膀從嘴中穿出,成口銜雙翅狀,腳爪插入腹中,經沸水焯後,洗淨,放鍋中加原湯、鹽、蔥(2段)、姜(2 片)燒沸後撇去浮沫,移小火燉至雞肉已爛,出鍋裝盤,置於盤中一邊,把火腿切成羽毛狀擺在雞身上,成鳳形待用。

2、把鱔魚宰殺後洗淨,從肚腔內剔去脊骨,再從兩肋脯刻魚鱗花刀,截成段,經沸水焯後洗淨。另起鍋倒入豬大油,放入花椒、蔥、姜炸出香味,放進鱔魚,加湯300 克,同時放進白糖及食鹽,燉至熟爛,揀去蔥、姜、花椒不用,出鍋放盤的另一邊,擺成龍身形狀。香菇刻成龍爪,黃蛋糕雕成龍頭,擺好成龍狀,與雞並放,形成龍鳳相伴,待用。

3、鍋置旺火上,先把雞原湯回鍋,加入胡椒粉、澱粉勾芡, 加香油,澆於雞身上。再把鱔魚湯回鍋,加澱粉勾芡,淋明油澆於鱔魚身上即成。

特點

造型美觀,原汁原味,燉溜兼用,宜用大平盤盛裝。

中國典故名菜

中國烹飪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在諸多的名菜中,不僅有宮廷珍撰,精食美味,而且還有鄉肆野餚,本色醇鮮。尤其是許多名菜,還有一段段美麗動人的典故傳說。如乾隆皇帝與珍珠翡翠白玉湯, 唐玄宗、楊玉環與貴妃雞,民國大將唐生智與家鄉東安雞等等。無論是美食 家,還是人民大眾,在品嘗美味佳肴的同時,聆聽著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 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之江鱸魚羹| 東坡墨魚| 糖醋鯉魚| 愈灸魚| 龍門魚| 梁王魚| 掌上明珠鮑魚| 湯氽挑花魚 | 清蒸桂魚 | 頭肚醋魚 | 長興爆鱔絲 | 新風鰻鯗 | 祁陽筆魚| 子龍脫袍| 奶汁肥王魚| 砂鍋鰣魚| 鍋塌鱖魚| 八仙過海 | 鬧羅漢| 潘魚| 鱸魚羹 | 黃燜甲魚| 梁溪脆鱔| 杏元雞腳燉海狗 | 醃鮮桂魚| 菊花文魚| 羊方藏魚| 金錢蝦仁| 奶湯鮑魚蛋| 烹蝦段| 龍穿衣| 將軍過橋| 扇面划水| 紅燜螃蟹| 清蒸蟹鉗| 芙蓉套蟹 | 肥王魚豆腐| 易牙五味雞| 紀妃伴龍顏| 鴛鴦雞| 蔥燒孤雁 | 龍翼鳳翅| 司馬懷府雞 | 日月套三環| 白鯗扣雞 | 金牛鴨子| 麻辣子雞| 黃燜子銅鵝| 鳳藏龍針| 百子鳳腿| 荷花雞| 黃山燉鴿| 糟熘三白| 清燉鴨舌| 口蘑肥雞湯| 金陵鹽水鴨| 太白鴨子| 太爺雞 | 琵琶雞 | 太和蘸雞| 一箭雙鵰[美食]| 各個擊破| 偷梁換柱 | 太虛丸子| 雉羹| 釀金錢髮菜 | 三不沾[食品]| 雲南汽鍋雞| 劉安獻寶| 樂安驢肉| 東坡回贈肉| 扒燒整豬頭 | 燈影牛肉 | 清湯東坡肉 | 蒸羊| 玉簪裡脊| 張一品醬羊肉| 沛公狗肉 | 酸辣狗肉 | 砂鍋羊頭 | 黃燜羊肉| 烤肉| 薄片火腿| 千張肉| 臘肉炒菜苔| 應山滑肉| 桂花酥板油 | 夾沙甜肉| 白雲豬手| 毛肚火鍋| 三鮮鹿茸羹 | 整扒熊掌| 枸杞燉銀耳| 開陽炒苔菜| 金蟾戲珠| 眾星捧月| 翡翠燕窩| 八公山豆腐| 徽州毛豆腐| 炒乾爛豆腐| 炒豆腐腦| 劉秀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