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縣

羅源縣

羅源縣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福州市東北部,東瀕東海,西與閩侯縣交界,南與連江縣相鄰,北與寧德市接壤。北緯26°23’—26°39’,東經119°07’—119°54’。面積1081.2千方千米。轄6鎮、5鄉(含1民族鄉)。2003年末,戶籍人口25.34萬人(其中畲族約占8%),其中非農業人口5.79萬人。。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1934年8月14日尋淮洲、粟裕率紅七軍團北上抗日經此,配合地方革命武裝攻克縣城。1949年8月14日解放,歷屬閩侯專區、福安專區、福州市、閩侯專區、寧德地區。縣人民政府駐鳳山鎮,全縣轄6個鎮、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鳳山鎮、松山鎮、起步鎮、中房鎮、飛竹鎮、鑒江鎮、白塔鄉、洪洋鄉、西蘭鄉、霍口畲族鄉、碧里鄉。羅源縣是福建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最具活力的經濟成長區域之一。瀋海高速公路、104國道、溫福鐵路過境,有淡水碼頭。特產有七境堂綠茶、下廩羊等。名勝古蹟有萬壽塔和陳太尉宮,蓮花山上的聖水寺,棲雲洞內輝綠岩石刻的十八羅漢和觀音像,西蘭的墓葬和白塔,走馬嶺的才翁題字石,以及長壽橋、南陳橋、岱江畲族風情漂等。

基本信息

歷史

羅源縣羅源灣
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羅源就有人類居住。最早定居的為土著。西晉永嘉前十多年(290年前後)已有中州人移居於此;唐中葉已有畲族先民。唐末又有一批隨王潮、王審知入閩的河南光、壽兩州避亂者到羅源定居,光啟二年(886年)有300多畲族先民,至連江縣馬鼻徙羅源大浿頭,為唐末大批徙羅定居的畲族先民。南宋時又有許多中州南徙的避亂者。這3部分人在漫長的歲月里,共同開拓耕耘,繁衍生息。中州人把中原文化和先進農業、手工業技術傳到羅源,推動了羅源經濟社會的發展。
羅源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五四運動期間,羅源留省同學會就組織學生返羅發動民眾示威遊行,抵制、銷毀日貨,掀起愛國反帝熱潮。民國14年(1925年)羅源籍共產黨員林可彝曾在羅源傳播馬克思主義真理,宣傳中共主張。民國20~23年先後建立中共應德支部、中共羅源特別支部、中共羅源縣工委和中共羅源縣委。在這期間,羅源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建立了縣蘇維埃政府和170多個鄉村蘇維埃政權及許多民眾團體,先後有閩東工農游擊第13支隊(連羅紅軍)、閩東工農紅軍第13獨立團、閩東紅軍海上游擊隊連羅總隊、閩東紅軍西南團、羅源地方游擊第7、9
羅源縣羅源縣
支隊和各鄉游擊隊等在縣境開展武裝鬥爭,摧毀30多個國民黨民團,開展土改分田運動,革命鬥爭如火如荼。民國23年8月14日,地方人民武裝配合尋淮州、粟裕率領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一舉攻克羅源城,全殲守敵1000餘人。是年冬,國民黨政府糾集大批兵力,對羅源蘇區進行大規模圍剿。在這期間,老區人民付出巨大犧牲,縣蘇維埃政府主席阮在永、縣委書記葉如針等相繼犧牲,全縣22個鄉村被毀滅,1965座房屋被焚,564名革命者和460多名民眾慘遭殺害,1000多戶人家成了絕戶,革命鬥爭受到嚴重挫折。但是羅源人民在失敗面前沒有低頭,蘇區失陷後,繼續轉入地下游擊鬥爭。抗日戰爭時期,在海面上打擊日本侵略者。解放戰爭時期,在閩浙贛區黨委城市工作部領導下,先後有7箇中共縣級(或跨縣)組織,在全縣各地發展黨員,建立基層組織,有7支游擊隊、2000餘人在縣境活動,他們堅持艱苦卓絕的鬥爭。民國38年8月14日游擊隊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羅源城,從此羅源人民獲得了新生。
羅源經濟自古以農業為主。西晉時有磚瓦製作。唐代已有集市。宋代,開始圍海造地,修渠引水,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大豆、茶葉、苧麻、蔬菜等,鑒江被列為閩十大鹽場之一,山區已有土紙製造。元代,重賦與兵禍,人民困苦不堪,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兵北上路經羅源,“財物掠盡,屍橫遍野”,“邑人黃垓捐資拾遺骸3000餘具造義冢葬之”。至正十四年(1354年)“饑民相食”。明代,羅源經濟得以恢復與發展,引種甘薯、花生、甘蔗等農作物,茶葉成為主要經濟作物,開始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耕地比元代增多5萬多畝。手工業已有造紙、紡織、印染、製糖、釀酒等專門作坊。清初,實行海禁和遷界,順治十八年(1661年)沿海53村被迫內遷,大片耕地拋荒,遷民房舍被焚,流離失所。康熙七年(1668年)丈量,耕地僅72804畝,不及明代一半。康熙二十年(1681年)復界後,經濟逐漸恢復、發展。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耕地達141425畝。清中葉,手工業門類達20餘種,商店60多行業300餘家,糧食、土紙、茶葉、食鹽、木材等由水路銷往境外,年吞吐量達萬噸。民國初至抗日戰爭前,羅源經濟繼續發展,民國12年(1923年)首用機器碾米,民國13年創辦首家火力發電廠,民國15年有小汽船往返榕羅之間,其間商店達400餘家,當鋪、錢莊、茶棧、紙棧應運而生。民國25年糧食總產達26084噸,食鹽、茶葉最高年產量分別達800噸和300噸。抗日戰爭期間,日機轟炸、日軍騷擾、過境洗劫,交通受阻,羅源經濟嚴重衰退,不少作坊、商店倒閉,糧茶產量銳減。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發動內戰,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羅源經濟全面崩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共羅源縣委、縣人民政府領導下,羅源人民以主人翁姿態,投入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經濟發展也經歷了曲折道路。1949~1957年,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調動了人民生產積極性,經濟迅速發展。1958~1961年由於不切實際地追求高指標、高速度,以及自然災害的影響,工農業產值下降,糧食減產。1961年貫徹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1963年後經濟形勢逐漸好轉。“文化大革命”期間,羅源人民抵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干擾破壞,經濟仍有所發展。1979年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羅源經濟進入建國以來最好的時期。至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達10948.79萬元(1980年不變價),比1950年增長738.60%,年均遞增6.3%;糧食總產68837.45噸,年均遞增2.8%;財政預算內收入513.84萬元,年均遞增5.3%。但是由於歷史、自然條件和經濟基礎等原因,羅源貧困面貌未能根本改變,縣財政仍須上級撥補,人均純收入200元以下的貧困鄉村分別占總數82%和39%,貧困戶占總農戶32%,被列為國家和省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之一。1986年起開展大規模的脫貧致富工作,經過重點扶持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幫助解決溫飽問題;重點支持農戶發展開發性生產,提供成龍配套服務,提高貧困戶“造血”功能;重點抓支柱產業和骨幹項目,提高地方經濟整體實力等階段的努力,至1991年貧困鄉、村全部實現脫貧目標,15003戶貧困戶摘掉貧困帽子,脫貧率98.08%,人均純收入450元以下村從73個降至6個,全縣整體經濟實力增強,是年工農業總產值達47070.57萬元(1990年不變價),按可比口徑計算,比1985年翻一番多,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72元提高到754元,也翻了一番多,預算內財政收入從513.84萬元增加到4513萬元,翻了三番多,外貿出口總值從291萬元增加到5528.3萬元,翻了四番。1992年後貫徹中共十四大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保持穩定,羅源經濟進入跳躍式、高速度發展階段。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糧食生產連續11年豐收,山海綜合開發形成規模,完成百萬畝綠化工程,形成以茶果、水產、食用菌、花卉、菸草、石材等為主的支柱產業;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成為國民經濟“半壁江山”;工業生產持續發展,煙、紙等骨幹企業成為縣財政收入支柱;多渠道流通體制形成,城鄉市場空前繁榮;創辦羅源灣開發區,“三資”企業蓬勃興起,外貿出口大幅度增長,對外開放穩步前進,實現了由脫貧向致富奔小康的歷史性轉折。開創了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社會效益最好,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歷史時期。1993年摘掉貧困縣的“帽子”。1995年6月,松山圍墾工程全面竣工,墾區面積3.46萬畝,是羅源有史以來工程最大、耗資最多、效率最高、收效最大的圍海工程,為羅源灣的開發開放創造了條件。1993~1996年連續4年被評為福建省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十佳縣(市)之一。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135362萬元(1990年不變價),比1990年增長3.52倍,年均遞增28.6%;工農業總產值301113萬元(1990年不變價),比增6.27倍,年均遞增39.2%;糧食總產91839噸,比增14.76%,年均遞增2.3%;預算內財政收入11833萬元,比增2.04倍,年均遞增20.4%;外貿出口總值68168萬元,比增16.6倍,年均遞增61.3%;鄉鎮企業總產值259362萬元,比增23.16倍,年均遞增70%;城鄉儲蓄存款餘額28084萬元,比增6.74倍,年均遞增40.7%;農民人均純收入2406元,比增2.66倍,年均遞增24.1%。全縣累計有9個鄉鎮155個村基本實現小康,分別占鄉(鎮)、村總數的81.82%和83.78%。

行政區劃

羅源縣地圖
縣人民政府駐鳳山鎮,全縣轄6個鎮、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鳳山鎮松山鎮、起步鎮、中房鎮、飛竹鎮、鑒江鎮、白塔鄉、洪洋鄉、西蘭鄉、霍口畲族鄉、碧里鄉。

歷史沿革:
唐大中元年(847年)置羅源場,鹹通二年(861年)升場為鎮,改名永貞,五代閩龍啟元年(933年)升為永貞縣,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永昌縣,乾興元年(1022年)定名羅源縣,以境內羅江(今羅源溪)流分三支,同出一源得名。歷屬長樂府、福州、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閩海道。
1949年8月16日解放。1950年屬閩侯專區,1956年改屬福安專區,1962年屬福州市,1963年復屬閩侯專區,1970年又屬福安專區(1971年福安專區改稱寧德地區),1983年劃歸福州市
宋時分為崇德、常熟、同樂3鄉。元代仍沿其舊。明代仍為3鄉,但改縣郊為4隅,後並為2隅。清沿明制,改稱東隅、西隅、西路、北路、東路。民國25年(1936年)劃為3區,民國31年並為飛竹區,民國35年劃為鳳山、護林、鑒江、洪皇4鎮和鰲塔、荻巽、松山、壽竹、鳳石、碧廩、中滿、豐深、福峰9鄉。民國38年劃為鳳山、鑒碧2鎮和洪林、松獲、鳳壽、河陽、福豐5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劃為起步、中房、碧里、霍口、洋柄、城關、松山、洋頭8區。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劃為6個人民公社,後改為區,區下轄35個人民公社。1965年撤區並社,劃為11個人民公社。1984年實行政社分開,各公社分別改為鄉(鎮),共設2個鎮8個鄉和1個畲族鄉,後又陸續將4個鄉改鎮。
2000年,羅源縣轄鳳山、中房、鑒江、起步、松山、飛竹6個鎮,洪洋、西蘭、白塔、碧里4個鄉和霍口畲族鄉,設27個居委會、165個村委會。面積1187平方千米,人口25.2萬人。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232351人,其中:鳳山鎮 55568人、松山鎮 33410人、起步鎮 26771人、中房鎮 19727人、飛竹鎮 13585人、鑒江鎮 12105人、白塔鄉 13323人、洪洋鄉 12068人、西蘭鄉 12825人、霍口畲族鄉 14779人、碧里鄉 18190人
2000年,羅源縣行政區劃一覽表(資料截止日期: 2000年12月31日): 鄉鎮名稱 政府駐地 面積(平方千米) 戶數(戶) 人口(人) 居委會(個) 村委會(個)
鳳山鎮 司前街 31 9396 31556 8 5
中房鎮中房村 131 5402 25773 4 19
鑒江鎮 上澳村 70 3230 14193 3 6
起步鎮 起步村 73 6545 31872 4 17
松山鎮 五里村 146 7144 36911 6 16
飛竹鎮飛竹村 117 3953 18903 2 16
洪洋鄉 洪洋村 80 3515 15861 18
西蘭鄉 嶺尾店村 66 3355 15377 17
白塔鄉 水鼓村 77 3705 17133 15
碧里鄉 碧里村 199 5374 22851 12
霍口畲族鄉 霍口村 194 4003 19794 24
合計1187 55622 249414 27 165
2003年,羅源縣轄6個鎮、4個鄉、1個民族鄉:鳳山鎮、鑒江鎮、起步鎮、松山鎮、中房鎮、飛竹鎮、白塔鄉、洪洋鄉、西蘭鄉、碧里鄉、霍口畲族鄉。

2004年,全縣轄6鎮5鄉、193個村(居),總人口25.5萬,其中畲族人口占8.1%。

地理

羅源縣陸地面積1031.18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狹小。
地形:
山地:主要分布於縣北部和西部,山體多呈北東、北西走向。面積443.6平方公里,占全縣陸地面積42.9%,其中低山351.85平方公里,中山91.70平方公里。
低山海拔500~800米,相對高度200米以上,坡度30度左右,溝谷切割強烈,多“V”形谷,為河流上游區。
中山海拔800米以上,相對高度500米以上,坡陡30~40度。山體龐大,山脊線明顯,多呈弧狀。峰巒林立,峰頂有的渾圓而岩石裸露,有的成尖狀而有草坡。溝谷切割幽深,大部呈峽谷或“V”形谷。

羅源縣霍口溪

丘陵:分布於西部霍口溪、中部起步溪、百丈溪,河谷兩側及東部半島等地。面積450.64平方公里,占縣陸地面積43.7%,其中低丘陵66.07平方公里,高丘陵384.57平方公里。
低丘陵海拔一般小於250米,相對高度100米以下,坡陡10~20度。因組成基岩不同,分火山岩低丘陵和花崗岩低丘陵兩類。前者主要分布於沿海地區,基岩多裸露,丘陵陡峭;後者主要分布在起步平原兩側,風化層厚,丘坡平緩。
高丘陵海拔200~500米,相對高度100~200米,坡陡15~30度。高丘分火山岩和花崗岩兩類,分布於西部地區的火山岩高丘山峰體大,峰頂、山脊較圓滑,沿山體走向常有多個圓峰突出,坡度較緩。沿海地區火山岩高丘山巒起伏,溝谷縱橫,山丘坡陡頂尖,山脊呈放射狀,花崗岩類高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區,其間水系發育,盤谷眾多,山體中部以上基岩多裸露,峰頂多為岩頂或孤石頂。

山間盆谷:全縣有107個,散布於山地和高丘陵地區,面積88.31平方公里,占陸地總面積8.6%。較大的盆谷有中房洋、霍口洋、應德洋、鳳坂洋、石盾(疊石—滿盾)洋、東西洋(東洋—西洋)等,面積都在3000畝以上。形狀有紡錘形、梭形、長條形、橢圓形、圓形等。大多沿河流呈串珠狀展布,地勢起伏不大。

平原:面積48.63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4.8%,其中河成平原18.57平方公里,海積平原24.37平方公里,海—洪積平原5.69平方公里。
河成平原主要分布於起步溪、羅源溪中下游地區,呈東西或北西南東走向的長條狀,面積以起步平原為最大,城關平原次之。河成平原地勢低平,海拔均在5~20米之間,相對高差不大於10米,坡度1~5度,微向河床、河流下游或海洋傾斜。
海積平原分布在羅源灣沿岸的松山、大獲、北山一帶,海—洪積平原分布在呂洞、牛坑、鑒江一帶。這兩種平原多呈現為一級海岸階地或出露于海灘之上,海拔10米左右,平坦開闊,微向海洋傾斜。
氣候:羅源縣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長無酷暑,冬短無嚴寒,雨量充沛,溫暖濕潤。由於受複雜地形影響,各地氣候有明顯差異,災害天氣亦多。

按候平均氣溫在10~22℃之間為春季秋季,高於22℃為夏季,低於10℃為冬季的四季劃分法,羅源縣大部分地區是冬短夏長。海拔200米以下地區夏季140天左右,冬季不足60天。隨著地勢抬升,夏季逐漸縮短,冬季逐漸延長,至海拔500~600米地區基本上四季平分。600米以上地區則冬長夏短。海拔較低的地區夏季雖長但沒有候平均氣溫高於30℃的酷暑,海拔較高的地區冬季雖較長卻也沒有候平均氣溫低於0℃的嚴寒。
水文:羅源縣水量來源於境內降水產生的徑流及縣外過境客水。全縣多年平均年來水量22.833億立方米,其中境內產流11.313億立方米,外縣過境客水11.52億立方米。1990年按境內產流計,人均占有水量4941立方米。

自然資源

羅源縣,地處鷲峰山脈東南延伸部分,地勢自西而東,高低起伏。全縣最高峰牛母山海拔1251米。四季分明,夏長無酷暑,冬短無嚴寒,雨量充沛,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9℃,年平均降水量1652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691.1小時。境內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東部羅源灣口小腹大水深,海域面積達240平方公里,避風遏浪,不凍不淤,港口作業時間年平均360天,是福建省六大天然深水良港之一。縣轄羅源灣北岸港區岸線長25公里,可建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7個,約14公里的岸線水深在10米以上;截止2009年,有1000—5000噸級碼頭4個、3萬噸級和5萬噸級碼頭各1個,年吞吐能力達800萬噸以上,在建的還有5萬噸級、15萬噸級碼頭各1個;擁有松山、白水兩大圍墾造地近5萬畝以及周邊可開發利用腹地,土地儲量近10萬畝,形成海峽西岸“人無我有,人有我多”的可供成片開發的港區工業建設用地。羅源灣與台灣隔海相望,距馬祖島38海里、基隆港146海里、上海405海里、香港435海里,位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距離中心,北聯寧德、浙江,南接福州、廈門,是連線南北的重要節點。海陸空交通便捷,開闢了直抵香港、日本、新加坡等航線,104國道、瀋海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僅58公里,福州市區65公里,距寧德市僅25公里、溫州200多公里。溫福鐵路於2009年建成,並在羅源灣開發區內設站,羅源灣港區鐵路專用線從該站點連線貫穿港區三個作業區至將軍帽。

林業資源

截止2009年,全縣土地總面積1623354畝,其中林業用地1165242畝,占71.8%,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869784畝,占林業用地面積的74.6%,疏林地面積23918畝,灌木林地面積21147畝,未成林造林地面積58933畝,非林業用地面積458112畝。全縣活立木總蓄積量91.29萬m3,毛竹立竹數1523萬根,雜竹489萬根,其中林分蓄積87.73萬m3,疏林地0.76萬m3,散生木和四旁樹2.79萬m3。
全縣林分面積652188畝,其中用材林面積376382畝,薪炭林面積2067畝,防護林267664畝,特用林6075畝,分別占林分面積的57.7%、0.3%、41%、1.0%。林分蓄積量中,用材林53.03萬m3,薪炭林0.12萬m3,防護林33.22萬m3,特用林1.36萬m3,分別占林分蓄積量的60.4%、0.1%、37.%、1.6%。
羅源縣地跨南、中亞熱帶兩個植被帶,以縣城所在地鳳山鎮為界,鳳山鎮以東(含鳳山鎮)屬閩江口鷲峰山南部潮濕南亞熱帶雨林小區;南亞熱帶雨林是該地區的地帶性植被,原生植被被破壞後僅呈次生萌芽林,或稀疏陽性林,其中大部分已被人工馬尾松林所替代。鳳山鎮以西的羅源大部分地區屬中亞熱帶闊葉林植被帶,以米櫧、栲類、樟樹、酸棗、楓香、木荷等組成常綠闊葉林是本地區的地帶性植被。

農業資源

2012年全年糧播面積調減為195600畝,其中,糧食作物占111300畝,非糧食作物84300畝。糧食總產36262噸,茶葉總產5847噸,油料119噸。園林水果9100噸,肉類10422噸,水產品產量高達125370噸。

漁業資源

羅源海域、灘涂廣闊,沿海居民從事漁業生產歷史悠久,以海水捕撈為主。明代前限於灘涂捕撈,明代始有海洋捕撈作業,明末發展海水養殖,主要品種有褶牡蠣、縊蟶、泥蚶等。民國時期海水養殖年產100噸左右;淡水養殖甚少,年產5噸左右。1949年水產品總量547.6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扶持漁業,生產逐步得以發展。1979年後落實漁業生產責任制,鼓勵私營養殖。1984年養殖產量開始超過捕撈產量。1990年後將水產養殖列為工農業綜合開發工程,採取措施,促進發展。養殖品種和產量逐步增加,海水養殖品種有褶牡蠣、縊蟶、泥蚶、蛤仔、貽貝、太平洋牡蠣、海帶、紫菜、對蝦、青蟹等及鯛類魚(網箱放養),淡水養殖有青、草、鰱、鯉、尼羅非魚,革鬍子鯰、河蚌、河蟹、鰻魚等。1994年養殖面積達2.89萬畝,水產品總量達2.36萬噸,產值1.52億元(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2012年水產品產量高達125370噸。

交通

羅源縣地處閩浙交通要道,自古驛運繁忙。但由於境內多山,道路崎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無公路,行旅往來多靠步行,貨物運輸靠肩挑。羅源東邊面海,大宗貨物多從水道進出。民國期間,縣內港口設施極為簡陋,運輸多靠外港來船,境內專業運輸船只有數艘,且在灣內航行。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在五里、跡頭等處修建碼頭,改善港口基礎設施,並建立水運企業,更新船舶,壯大運輸實力。1952年縣新建的水運企業有1家,木帆船3艘42噸位,完成貨運量0.8萬噸、周轉量23.68萬噸公里。1955年福汾公路縣境段建成,羅源始有公路。從此縣內公路建設從不間斷,通車裡程逐年增多。
公路運輸量隨公路伸展而逐年增多。1978年全縣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和客運量、客運周轉量分別比1961年增加1.8倍、2.51倍、3.34倍和2.34倍。1979年,縣內有2家水運企業,共有7艘機動貨輪875噸位,貨運量達1.83萬噸,周轉量924.69萬噸公里。80年代改革開放後,船舶質量進一步提高,逐步從木質貨輪過渡到鋼質貨輪,航線擴大到國內沿海及長江中下游各港,並於1988年開通直達港澳航線。1990年2個水運企業共有12艘鋼質貨輪3290噸位,個體聯戶運輸船82艘620噸位,合計完成貨運量6.88萬噸,周轉量3776.17萬噸公里,比1952年分別增加7.6倍和158.5倍。
公路運輸隨運輸市場放開而日趨繁榮。1990年全縣有貨車182輛,客車44輛,運輸用拖拉機886輛,其他機動車512輛,貨運量48.99萬噸,貨運周轉量2421.65萬噸公里,汽車客運量159.99萬人,客運周轉量8397.04萬人公里,又比1978年分別增加2.22倍、8.39倍、4.22倍和8.63倍。當年全縣公路38條(段)總長420.71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5.44公里,每萬人占有18.13公里,全縣各鄉鎮政府所在地和78.92%的村均已通車,初步形成以縣城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
2008年,碧里作業區4#、5#兩個5萬噸級碼頭建設進展順利,4#泊位卸船機已安裝過半,基本具備靠泊條件;將軍帽作業區15萬噸級散貨碼頭動工建設。港區配套日益完善,在建成3萬噸級乘潮航道的基礎上,啟動疏竣5萬噸級全天候航道;臨時一類口岸開放獲得延續;口岸通關中心大樓完成主體工程。路網:開發區江濱北路完成拓寬,溫福鐵路羅源站已建成通車;港區鐵路支線已獲批。供電:動工建設碧里220千伏、德盛110千伏變電站,擴建億鑫110千伏變電站。供水:已啟動建設南榜等水庫,日可新增供水5萬噸,基本滿足開發區、港區項目用水需求。

人口

羅源自建縣至北宋,人口數字完全無考。南宋建炎元年至祥興二年(1127~1279年)羅源人口有12389戶,18810人,但統計年份失詳。據清道光《新修羅源縣誌》載:時因“以丁力多寡科差”,“民有父子、兄弟自分為戶;或嫁遣、孤孀、求單丁以避重差”,故戶額多,戶均人口少。元代人口則降為9878戶,人口數和統計年份亦失記載。
明初,為征派賦役,規定每10年編造1次戶口簿籍——黃冊。洪武十四年(1381年)縣首次編審戶口,是年編入黃冊者有4492戶、成年男女11913人,(以下數字均為成年男女數)。此後由於“隱田避丁”,戶口編審多有疏漏。
永樂元年(1403年),3357戶、7826人;永樂十年,2819戶、6102人;宣德七年(1432年),2117戶、5193人;正統七年(1442年),2180戶、5450人;景泰三年(1452年),2142戶、5276人;天順六年(1462年),2014戶、4971人;成化十八年(1482年),1937戶、6187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2029戶、6289人;正德七年(1512年),2101戶、6869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2067戶、6918人;隆慶六年(1572年),1998戶、6846人;萬曆四十年(1612年),1860戶、6533人;天啟二年(1622年),1832戶、6415人;崇禎十五年(1642年),1867戶、6360人。
清代前期沿襲明制。順治間(1644~1661年),1889戶、6278人(男丁4400,女口1878);康熙五十年(1711年),6330人(男丁4451,女口1879);乾隆十六年(1751年),7376人;乾隆三十六年,8647人。戶口編審制度停止執行後,縣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嚴令保甲清查戶口,每戶設門牌,上寫明家庭職業、成年男丁、成年婦女及幼年男女人數,地方官親臨各鄉查點編冊,羅源縣第一次有較準確的人口統計數字。是年,全縣共有129065人(不包括流寓6101人),其中成年男女74520人,幼年男女54545人。道光九年(1829年),增至129843人(不包括流寓5953人),其中成年男女74933人,幼年男女54910人。
清道光十年後羅源人口又泯然難考,直至民國25年(1936年)才重有人口統計數字。但民國時期因社會動亂、經濟凋殘,更因瘟疫連年盛行,死亡率奇高(人口不滿萬人的縣城在民國30~32年的3年中死於鼠疫者達1200餘人),歷年人口一直呈負增長狀態。民國38年1月的人口數僅及道光年代的75.43%,減少31901人。

經濟

羅源縣七境堂綠茶
羅源縣為省茶葉生產基地之一,七境堂綠茶曾為貢茶農副產品稻米甘薯、大小大豆烤菸油菜籽苧麻席草蘆筍木耳香菇蘑菇花卉柑橘黃魚帶魚對蝦海帶紫菜貽貝牡蠣,家畜良種碧里下廩羊。工業有建材、機械造紙捲菸食品製鹽電子服裝紡織等門類。傳統名產雙草素席工藝石雕竹編。公路以國道104線和羅寧高速公路為主幹,通車440.5千米。內河航運23千米,淡頭、將軍帽為主要水運碼頭,列為二級通商口岸,開通直抵香港日本新加坡國際航線,設台輪停泊點。福建省把羅源灣列為“十一五”重點臨港重化工業基地和“建設中國主體功能區的重點開發區域”,作為全省區域新增長極進行培育。福州市把羅源灣開發建設擺上重要地位,提出最佳化產業規劃布局、重點拓展南北“兩翼”、大力發展臨港工業的決策部署,這些都為羅源灣開發建設贏得了先機。初步構建起以治金、建材、能源、船舶修造、輕工食品、機械製造為主導的臨港工業體系,形成以港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的新格局。縣域經濟保持穩健、快速發展態勢,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社會安定穩定、人和業興,社會治安滿意率連續多年位居全市前列。2011年全縣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2.8億元,比上年增長(下同)15.1%;工業總產值345.26億元,比增2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24.46億元,比增24%;農業總產值34.36億元,比增4%;財政總收入9.43億元(力爭突破10億元),比增33.2%,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5.38億元(力爭完成6億元),比增3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4億元,比增37.9%;實際利用外資2520萬美元,比增5.8%;出口總值6000萬美元,比增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億元,比增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0元,比增12.3%;農民人均純收入7850元,比增12.3%;人口自然增長率5.76‰。
2012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6.73億元,比上年增長8.79%;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47.23億元,比增12.5%;農業總產值146.73億元;財政總收入9.4816億元;社會消費零售總額32.1373億元,比增16.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15.46億元,比增2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9元,比增12.6%;農民人均純收入9356元,比增13.5%。

農業

唐代,隨北方移民入境,中原的農耕和畜禽飼養技術開始在境內傳播,農業生產因之逐漸發展。明代,在擴種稻、豆、茶、果、蔬等作物的同時,引種甘蔗、花生、甘薯等新品種。茶葉為當時主要經濟作物,遠銷京津。清初,朝廷厲行遷界令,沿海居民被迫內遷,耕地大量荒廢,生產遭受破壞,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禁令解除後才陸續恢復。民國時期,雖在推廣良種、化學肥料等方面作過努力,但因長期封建生產關係的束縛,生產力發展受到嚴重製約,農作物產量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耕者有其田,農業生產逐步恢復與發展。1951年開始組織互助組,1953年逐步建立初級社,1955年又創辦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社除實行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和民主管理、集體經營外,允許社員經營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業,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在此期間,中共羅源縣委和縣人民政府又發動農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推廣科學種田,農業生產迅速發展。至1957年,全縣農牧業總產值達1414.9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比1949年增長29.14%;糧食總產39677噸,比增64.56%。但1958年下半年人民公社化後,一切生產資料歸公社所有,社員自留地和家庭副業也歸集體經營,管理上實行統一拉平、統一核算、統一分配,生產上瞎指揮、高指標,耕地、物資、勞力無償調用,生產積極性受到挫傷。1959年上半年雖一度糾正“一平二調”的“共產風”,但同年8月“一平二調”的“共產風”再度出現。1960年強壯勞力多被省、地、縣調去搞基本建設,致農田失管,貽誤農時,加上自然災害,使當年農牧業總產值減到957.74萬元,比1957年降32.31%,糧食總產量降至23691.2噸,比1957年減少40.3%。是年底開始整社整風,次年3月恢復社員自留地、家庭副業,貫徹按勞分配原則;調整社隊規模,實行以生產隊為基礎的三級集體所有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漸次提高。1965年農牧業產值1379.59萬元,糧食總產量39772.55噸,分別比1960年增長44.05%和67.88%。“文化大革命”中,不斷削減社員自留地,禁止個人開荒和家庭副業,有些隊又改以大隊為基本核算單位,推行以政治表現為依據的評工記分方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又受挫傷,生產又出現滑坡,1969年全縣農牧業產值降至1077.11萬元,糧食產量降至30225.7噸。1971年10月後,穩定自留地,重申允許社員經營少量家庭副業,陸續恢復以往行之有效的經營管理辦法,並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推廣良種,農業生產逐漸發展。1978年全縣農牧業產值1935.98萬元,糧食總產52505.1噸。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貫徹“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調整農業內部結構,農業生產得到全面發展。1984年農牧業產值達3554.1萬元,糧食總產69988.55噸。1990年全縣農牧業總產值又增到4557.22萬元;糧食總產在耕地比1949年減少2.65萬畝的情況下仍達80026.12噸,畝產301公斤,人均糧食占有量385.5公斤。
2012年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09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農業產值10.1億元,增長1.7%;林業產值0.64億元,下降15.2%;牧業產值2.93億元,增長20.9%;漁業產值27.52億元,增長6.1%。全年水產品總產量12.53萬噸,增長6%,其中淡水養殖1.47萬噸,海洋捕撈1.39萬噸,海水養殖9.66萬噸。農業發展加快。產業化、標準化生產不斷推進,年末全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7.9萬千瓦;全縣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1.7萬畝。年未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家,年產值6.01億元,其中省級農業標準化1家,市級農業標準化19家。

工業

西晉時期羅源已有磚瓦製造。唐代,城鄉有陶器、鐵器、磚瓦、食品等作坊。宋代,海鹽、瓷器、土紙製造業日漸發達。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鑒江被列為福建十大鹽場之一,八井燒制的瓷器、飛竹等地生產的土紙開始向東北、山東、河南諸地銷售。曆元、明至清代,城鄉釀酒、釀醬、製糖、榨油、磨粉、織布、鑄鍋、菸草加工及五金作坊不斷發展。但設備簡陋、生產規模很小。
民國時期,縣城創辦機械碾米廠和火力發電廠,開始向現代工業發展,但抗日戰爭期間,交通受阻、原料緊缺,多數工廠處於停產和半停產狀態。抗戰勝利後恢復仍緩慢,到1949年,全縣僅有私營碾米廠、電燈廠、織布廠等18家,從業79人;個體手工業495戶,從業1039人,工業總產值244.68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下同),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20.25%。
新中國成立後,羅源工業逐步發展。1950年,縣政府首先扶持恢復和發展傳統工業、手工業。1952年工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28.41%。1956年私營工業和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開始建立國營、集體和公私合營企業,1957年全縣國營工業4家,公私合營工業7家,合作社營2家,從業294人,手工業合作社(組)29個,從業1012人。工業以糧食加工和生產鐵鍋、薯切、農家具等產品為主,產值增至604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4616元。1958年除創辦國營縣農具廠外,還把大部分手工業合作社(組)合併轉為國營,當年國營工業增至32家,從業人員2444人,產值586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75.2%,全員勞動生產率降至2398元。1961年貫徹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鞏固和發展製鹽、建材、農具、民用產品製造業,其餘停辦或轉為社隊企業。1962年全縣工業產值420.18萬元,職工1631人,其中國營工業職工483人,產值215.77萬元。1966年後受“文化大革命”影響,工業生產徘徊不前,1970年全縣工業產值仍保持1966年水平,國營工業產值比1966年減少39.91萬元。1971年後,國營和社隊工業逐漸發展,新辦塑膠、醫療器械、木工機械、造紙、菸草加工、水泥及工藝美術等企業,產品行銷省內外。1983年全縣工業產值達到2030.94萬元,盈利80.41萬元,國營工業從業1679人,全員勞動生產率4893元。1984年,開展企業改革,國營工業得到發展,鄉鎮工業、合作工業和家庭工業崛起,逐步形成以菸草、造船、食品、塑膠、電力、機械製造業為支柱的工業格局。先後有血液細胞計數器、竹編工藝品、壽山石雕、鳳山牌小包紫菜、雙邊雙草素席、榻榻米席、B字牌瓦楞蕊紙、MR903A木工平面刨床、羽絨衫等產品被評為部優、省優、市優產品,並出口日、英、加拿大等國和港、澳、台地區。1990年,全縣工業產值12404.3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55.46%。其中鄉(鎮)辦以上企業124家,產值8800.8萬元,村辦和合作企業1049家,產值3603.5萬元。全縣工業企業實現稅利2992.7萬元。國營工業23家,職工3138人,1990年末固定資產淨值3974.1萬元,實現產值6270.3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20851元。
2012年工業經濟穩步回升,全縣工業經濟運行逐月回升,總體上呈現出較為穩健增長勢頭,全縣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370.58億元,增長12.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值344.06億元,增長12.5%;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95.37億元,增長11.4%,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85.54億元,增長12%,工業增加值占全縣GDP比重64.7%,全縣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05家,其中產值超過億元企業達15家,按註冊類型分:內資企業92家,完成工業產值272.48億元;港、澳、台商投資企業8家,完成工業產值20.28億;外商投資企業5家,完成工業產值55.02億。
羅源灣開發區位於羅源縣城東,以羅源灣頂部23平方公里的松山圍墾為中心,包括周邊山頭、土地及旅遊水域,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首期開發5平方公里。1993年4月16日完成截流體一次性合龍成功,墾區面積3.46萬畝。開發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104國道城關段32.5米寬水泥路全線貫通,南北堤7.6公里的柏油路路面鋪設順利完成,洋尾水廠擴容改造日供水能力達2萬噸,泥田3.5萬伏變電站竣工,1000對電纜經過南北兩岸、通訊用量達400門,千噸淡水碼頭交付使用,開通直航日本航線,並批准建立跡頭台輪停泊點等,為前期開發提供了必要條件。開發區招商引資建設開發小區,狠抓一號工業區、南工業小區和萬畝養殖區等八大啟動項目建設。至1994年底共填方造地500畝,新建樓房20座,總建築面積2.30萬平方米。累計簽訂正式投資契約26項(其中“三資”項目20項),契約總投資1.11億美元;共批准內外資企業20家(其中“三資”企業15家),總投資1270.31萬美元,契約履約率76.2%、到資率38.5%、開工率46.6%。1994年開發區工農業總產值達3.03億元,其中“三資”企業產值1.3億元,出口總值1097.01萬美元,實現財政收入428萬元。

社會

教育事業

唐代,羅源設有私塾,歷宋至清,先後有社學、書院、儒學之設,其間以宋代辦學為盛。自唐至清全縣共有進士225人、舉人579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始創羅川學堂,民國31年始辦初級中學。至民國38年夏,全縣有國小21所、學生2231名;國中1所、學生181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各類教育同步發展。1956年羅源中學增設高中部,教育質量不斷提高,被列為省重點中學之一,校長黃兆希1960年出席全國文教、衛生系統群英會。“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事業遭受嚴重破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各級各類教育健康發展。1984年基本實現普及初等教育,1987年國小“四率”(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普及率)達到教育部規定的一類標準,實現基本無文盲縣。1994年,全縣有普通中學15所、在校學生8506人;國小332所、學生28434人;幼稚園127所(班)、在園幼兒5336人;職業中學2所、學生600人;教職工總數2582人。

醫療衛生

羅源自古流傳中草藥,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設養濟院收治麻風病者。光緒十三年(1887年)傳入西醫,至民國38年全縣僅有3家醫院(含麻風醫院)、23家診所、22張病床、117名醫務人員。人民民眾缺醫少藥,每遇瘟疫死亡數以百千計,導致高死亡率的產生,1949年前130年間全縣人口減少2萬餘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西醫並重,在城鄉建立醫院,並逐步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網路。20世紀50年代消滅鼠疫、天花、霍亂。60~80年代基本消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脊髓灰白質炎、絲蟲、瘧疾、麻風等病症。90年代初白喉、麻疹、乙型腦炎等發病率都較50年代初下降90%以上;新法接生、婦科病查治、計畫生育指導、幼兒系統管理等均取得很大成績;達到“基本消滅麻風病縣”標準。1994年有縣醫院、中醫院、防疫站、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縣鄉醫療衛生機構共25個,還有村醫療室、私人診所。全縣病床430張、衛生技術人員563人。計畫生育工作卓有成效,1994年人口自然增長率9.93‰,人口出生率19.4‰。

文化體育

唐末五代期間,大批中州人士相繼移居羅源,“立學校、務桑農”,文化開始發展。宋代,境內人文興盛,登進士第者203人,陳善的《捫虱新話》為傳世佳作。明清時期文人創作,如陳鈞、鄭國佐的詩,游彤麟、陳士欽的畫,林長存、林長奎的書法皆卓然可觀。民間文藝經歷代發展亦頗具規模,故事、歌謠、諺語內容豐富,詩詞、音樂、舞蹈、塑雕、剪紙等形式多樣。民國時期縣內開始設立文化機構,出版報刊,上演戲劇,放映電影。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所開展的文化救亡活動,更為時人所稱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羅源文化事業逐步普及與提高。從20世紀50年代起先後建立縣文化館(站)、廣播站、電影隊、閩劇團等,並將文化活動推向廣大農村。“文化大革命”期間,文化事業遭受挫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縣內文藝創作活動空前繁榮。詩社、文學社、畫社、謎社、攝影協會、書法協會等社團相繼成立,新建30所影劇院,建立縣和5個鄉鎮電視差轉台,縣衛星地面接收站,開通鳳山、起步、鑒江、松山等鄉鎮有線電視,開辦錄像廳、歌舞廳、舞廳,建設蓮花山公園、明珠山莊娛樂中心等,人民民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至1990年新建30所影劇院,建立電視差轉台、衛星地面接收站,開展電視轉播業務。
羅源鳳山、中房等地出土新石器時代文物20餘件,發現商周文化遺址19處。出土文物有陶罐、陶片19件、石器1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陳太尉宮、南宋十八羅漢石雕像。2008年,羅源縣申報的“畲族服飾”,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俗項目類別,序號1017。2008年,羅源縣申報的“畲族醫藥(六神經絡骨通藥製作工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醫藥項目類別,入選名稱“畲族醫藥”,序號1017。
民眾體育活動,清末以前以民間傳統武術為主,畲族“八井拳”曾流傳閩東和浙南一帶。舞龍燈、龍舟競渡、登山、游泳等,世代相傳。民國初,現代體育的體操、球類、田徑等始在學校中興起,但發展緩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體育事業逐步普及,民眾性體育活動日趨活躍。20世紀90年代建成占地65畝的縣體育中心,全縣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達6萬餘人。體育人才不斷湧現,其中最著名的為國際級運動健將、亞洲及全國十佳運動員劉華金,在全國及國際比賽中屢破國家和亞洲記錄,屢獲女子100米欄冠軍。

郵電情況

民國時期,羅源縣有通連江縣琯頭和寧德縣飛鸞的縣際郵路2條,縣城通起步鄉的鄉村郵路1條以及城區郵路,電信設備十分簡陋,只有15部手搖電話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郵電事業不斷發展。1965年郵路達525單程公里,長途電話9路,交換機容量240門,城鄉話機276部。1973年起加速長途和城鄉載波電話的發展,1977年用BD055型電傳設備收發報。20世紀80年代實現長途和市區電話自動化。1990年有電報電路3條,長途電話35路,可直通全國各地及189個國家和地區,全縣郵路1041單程公里,鄉、鎮、村通郵率達100%。1992年滬穗光纜工程線路羅源段22公里管道鋪設竣工,提供960路長途光纖數字電路。1994年,實現電話程控化,全縣有市話用戶4088戶,農話294戶,無線尋呼1928戶,行動電話94戶。

旅遊

城南蓮花山遊覽區有聖水寺近日台筆硯峰翠屏峰(龍虎岩)、眠鶴石,峰塔諸景和烈士陵園棲雲洞中有全省現存最古的石雕羅漢像南宋)。南門兜有唐代始建的萬壽塔(市心佛塔)。碧里港邊雙貴山匹岩(獅嘴岩),巨洞含古寺,“臥虎”對“醒獅”,奇妙壯觀。白塔寺西走馬嶺下有北宋福建觀察使蘇舜元(字才翁)“才翁所賞樹石”摩崖石刻。中房陳太尉宮集五代、宋、明、清建築風格為一體。松山北山、八井有區、鄉蘇維埃政府舊址和宋窯遺址,鳳山北門頂有林可彝烈士故居。古蹟遊覽地還有長壽橋古四明橋南陳橋起步緊霄岩仙茅山百丈龍潭,以及五里潮平三川春漲等羅川八景,真武凌雲、圓嶼秋帆等鑒江八景。

碧岩:碧岩位於羅源灣內碧里村雙貴山(亦稱彌陀山)上。沿山而上,山腰迎面擋一巨石,形似青蛙,遊人必須側身而入。再穿過另一洞口,岩巨石突兀而起,高近百米,勢欲撐天,其中天然洞室,宏敞幽藏,洞高30米,寬650平方米。與碧岩相峙者為臥虎山,狀似臥虎觀潮。兩山對立,儼如巨獸鎮海疆。登臥虎山顛,俯瞰碧岩,酷似巨獅奮鬣張口怒吼;周圍崗巒起伏,怪石嶙峋,綠樹崢嶸,流水潺潺。洞中有留米石、金雞籠、“回仙岩”石紋以及倒生的懸藤等“六奇”。清泉從洞頂滴瀝而下,晝夜不絕,迎風飄墜,拋灑似珠,如同雪花紛飛,古謂“碧岩飛雪”,列邑內八景之一。洞頂正中石縫一藤倒懸,卷枝垂乾,已歷500多載四季不凋,生機勃勃,九月間開白花,迄今種屬未明,俗稱“千葉寶蓮花”。
據記載,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開始闢為景點,先後在岩洞中建碧岩庵,鋪設上山石級,在青蛙石洞口設定石桌、石凳。明代重修碧岩庵。清道光後仿明式修繕,改稱碧岩寺。清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系土木結構,單檐硬山頂,面積164平方米,風格古樸,造型大方。岩洞壁中嵌佛象,左上方建1座7層佛塔。1979年後陸續修復“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破壞的佛像,整修登山石徑,並在洞頂及周圍山體植樹造林,保護水土,綠化環境。

紫霄岩:紫霄岩,俗稱“娘娘岩”,位於起步鎮梅峰嶺上。為“羅川八景”之一的“紫霄蓋樹”。岩體聳立嶺頂,方圓200多平方米,高達15米。頂部平坦如香案,前面摩崖“石屏”兩字,蒼勁有力。岩半早年所植榕樹高莫可攀。四面綠蔭團蓋,奇石崢嶸,石上有宋代題刻。稍下方,眾石森列,如龍如虎,似鱉似棋盤,皆取其形似而命名。宋皇祐年間(1049~1054年),在山谷中建雲峰庵,後改名梅峰寺。寺之周遍植梅花、綠竹。寺後石洞羅列,曾有蝙蝠棲息其間,故稱蝙蝠洞。1979年,山坡辟種茶樹桃樹,造林綠化,並整修道路、石階。

禾山:禾山位於縣城西部,處鐘下及應德諸村交界。山有玉盤映月、藍鯨揚波、孤舟引渡、鳳岩風暢、老翁窺斗、道人祝凡、漁父待潮、蟠桃慶壽、蛤蟆獨處、蝙蝠群棲、片瓦寒宮、銀壺仙液、幽徑漏光和斜谷追光等奇石怪洞24處。據舊志載,後唐清泰二年(935年)建隱峰寺宋代建仙岩寺。“道人祝凡”上有嘉定五年(1212年)石刻。1987年縣辟之為旅遊區,撥款修建進山公路2公里,民眾集資在“片瓦寒宮”等處安裝電燈,修建涼亭,植樹綠化。該景區已列入省旅遊地圖。

堤岩頭:堤岩頭位於霍口畲族鄉福湖村,霍口溪依村而過,溪流澄澈,順流而下,兩岸岩壑清秀,竹木蒼翠,山花鬥豔,山禽啁啾,嵐煙燻人。沿溪進入堤岩頭,一路可欣賞水光山色,也可在溪中暢遊,在沙灘上亭受日光浴。沿溪兩岸還有大王潭、仙人腳跡石、仙人棋盤石、燈籠石、龜頭山奶娘岩、金線吊葫蘆、灶潭塢、猴洞、坑新瀑布和赤馬潭諸景點。堤岩頭已闢為羅源縣民族文化示範區,建有福湖大橋、文化站、畲族文化陳列室等。

百丈龍潭:百丈龍潭位於中房鄉下大洋。系三潭層疊,中為師公潭,下為橫潭,龍潭最高。周圍20米,內一石聳峙約百丈,若負屏。水從山巔石峽下注,直懸百丈抵屏石沖為二,如彌勒掛珠。少雨時水則繞屏腰合抱,淙淙入潭;多雨則澎湃噴激,從屏頂飛注師公潭,其溢者入橫潭,潭下不知幾千百丈。師公潭兩旁石壁千尋夾峙,蒼然絕無片土,水潔清不產魚蝦、萍藻翹望龍潭,飛瀑如珠璣萬斛錯落九天。對山建有龍亭。1970年開發此處水資源,動工建嶺(兜)百(丈)公路,長6公里。1976年在龍潭瀑布下游400米處建百丈一級電站,1986年在龍潭南端建下大洋水庫,人工建築使該景點增輝生色。

特產

鑒江薴布:始產於明代。選料精良,紡織工藝精細,產品有薄、軟、松、輕等特點,穿著涼爽。清代民國時期生產量較大,產品銷售省內及鄰省,有“貴敵綢緞”美稱。1980年後僅零星生產。
飛竹鐵鍋:清代開始生產。鑄造工藝嚴謹,產品有質薄、傳熱快、經久耐用的特點,以冬至前後生產的產品尤佳。產品銷售閩東各縣,享譽經久不衰。80年代炊具多行改革,產量減少。
大湖茶篩:茶葉加工工具。系飛竹鄉大湖村葉姓竹匠製作。新中國成立後,由葉枝泉繼承技藝,產品銷售省內各茶葉精製廠,部分出口印度印尼等國家。
羅源肉鬆:系傳統食品,用豬瘦肉製作。民國初期開始生產。80年代生產量增加,在福州市場負有盛名。
聚記肉燕肉燕又稱燕皮,用瘦肉製作。民國初期,福州聚記肉燕製作繼承人王大富來縣開設聚記肉燕鋪,製作並銷售肉燕。聚記肉燕在選料、配料及加工上十分講究,因此質量優良,皮薄如紙,煮時不粘、不糊,食似燕窩,風味獨特。產品除縣內銷售外,還由浙江省溫州等地商人定期來縣採購運回銷售。聚記肉燕製作技術還由王大富師弟傳到台灣省,今台北市亦設聚記肉燕鋪。

特色小吃

仙草糕:仙草熬汁去渣,加入米漿凝結,切塊拌糖或加鹹味即成,具有消暑作用。仙草舊時野生,今多人工種植。洪洋鄉王認、飛竹鄉梧桐等地畲族尤喜製作。
糯米□:糯米浸透後置飯甑蒸熟,舂成泥狀,再分捏成餅狀,用熟糯米粉或蘇梅粉(蘇梅為野生)粘後即可食。糯米□有細、軟、香特點,是畲族人招待客人的佳品。

什錦豆腐:主料為豆腐(比一般的豆腐結實),配以豬肉海蠣、蝦仁、香菰、紅酒等輔料和佐料,用慢火燒煮至豆腐內部產生空隙而止。什錦豆腐清香可口,營養豐富。
糯米粽:畲族民眾除包竹葉粽外,還有竹殼粽(用毛竹筍殼包)、竿粽(用茅葉包成三角形或棒狀),棕櫚粽(用棕櫚葉編成袋,再裝入糯米煮熟)。
菠菠餅將菠菠花煮熟,漂去苦汁,加入糯米粉捏成泥狀為皮,內以糖、花生仁粉、芝麻為餡。吃時有香、甜、清涼之感。
藥飯:畲族民眾為消除疲勞,常用青草熬湯,然後加入大米煮藥飯。常用青草藥有土茯苓、土黃芪、牛旁子等,青草藥的用法有單種或數種合用。
竹筒飯:麻竹節鑽孔裝入米、水放於火堆燒烤,熟後將竹筒劈開,將飯取出,飯香可口。
薯丸:薯刮皮,搗成泥狀,滲入番薯粉,捏成丸,加入佐料煮熟即成,酷似魚丸,鬆軟味美,老幼皆宜。

福建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