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區

台江區

台江區位於福州市城區中部,閩江下游北岸,地理中心坐標為北緯26°05′,東經119°18′。東以光明港、晉安河與晉安區為界,西、南以閩江與倉山區為界,北以瓊河、東西河、斗池路、上浦路與鼓樓區為界。全區陸域面積1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91平方公里,岸線全長7800多米,中部丘陵地稍高,四周低傾,尤以流沙沖積成陸的南部、東南部、西南部、西部平原地勢更低。轄10個街道、73個社區。戶籍人口33萬人,常住人口45萬人,日流動人口2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06‰。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1950年8月,福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將原屬台江區管轄的狀元保、高橋保、五福保、蓮宅保等劃給大根區。同時,開展民主建政工作,廢除保甲制,建立居民委員會(簡稱居委會)。台江區設新洲、瀛江、瀛濱、台江、中選、南公、玉環、中心、大同、中平、蒼霞、大公12個居委會;小橋區設福德、茶亭、洋中、沙合、文山、達道、雙杭、越麓、義洲、嶺汀、幫洲、沙堤12個居委會。1952年9月,台江區增設後洲居委會。至此,台江區13個居委會之下設245個居民小組,小橋區12個居委會下設246個居民小組。1955年5月,台江、小橋兩區貫徹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城市街道辦事處條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條例》,以原區域以及新從鼓山區,洪山區劃入的10個自然村,組建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台江區人民政府建立江濱、瀛洲、後洲、中心、中平、蒼霞、新港7個街道辦事處,下轄60個居委會、512個居民小組;小橋區人民政府建立茶亭、洋中、達道、義洲、雙杭、幫洲6個街道辦事處,下轄68個居委會、729個居民小組。隨著農業合作化高潮的掀起,1956年1月,台江區成立紅星、紅光、星光3個農業生產高級合作社;小橋區成立第一、第二、第三3個農業生產高級合作社。

1956年4月,台江區、小橋區合併為台江區。1957年10月,調整行政區域,將13個街道辦事處並為9個街道辦事處,128個居委會並為99個居委會,下轄1057個居民小組,同時保持6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即紅星、紅光、星光、台江第一、台江第二、台江第三農業生產高級合作社。1958年7月1日,台江第一、台江第二、紅星、紅光4個農業生產高級合作社合併成立台江區七一農業生產聯社。9月,台江第三、星光兩社也併入聯社,改名為福州市郊區人民公社台江分社,不久又改為台江人民公社。1960年2月,郊區洪山人民公社3個大隊、鼓山人民公社5個大隊和倉山人民公社1個大隊劃入台江人民公社。此時,台江人民公社下轄黎明、祥坂、長汀、鳳坂、連潘、雙坂、紅星、紫陽、象園、曙光、南公、銀湘、茶亭、紅旗14個大隊。同年3月,在城市人民公社化運動中,街道辦事處亦改稱為人民公社。1962年3月,原劃入台江人民公社的洪山人民公社的3個大隊、鼓山人民公社的4個大隊又劃出。此時,台江人民公社轄有紅旗紅星、茶亭、銀湘、南公、象園、曙光、六一8個大隊。1963年4月,街道人民公社又恢復為街道辦事處名稱。

“文化大革命”期間,1968年10月,赤衛區革命委員會成立。11~12月,瀛洲、後洲、蒼霞、義洲、幫洲、雙杭、茶亭、洋中、新港街道各改名為解放、赤衛、長征、四新、戰鬥、興無、紅榕、新風、七一街道,並成立街道革命領導小組(1970年6月改為革命委員會)。台江人民公社改為赤衛人民公社,成立赤衛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69年9月,各街道所屬居委會亦分別更名,並改為居民連建制,設革命領導小組。瀛洲(解放)街道的江六、江七、江九、江十、尾壋、建新、瀛光、排尾、亞峰、洲後、建海、實驗、洋中村居委會分別更名為赤江、奮發、江海、奮勇、趕超、建新、光芒、飛進、光明、輝煌、團結、實驗、紅農村居民連;後洲(赤衛)街道的商場、安慶、透龍、桶街、迎暉、大橋、台江、安平、大同、玉環、中心、江濱、達江居委會分別更名為建國、赤星、勤儉、新光、迎輝、赤橋、解放、重建、迎新、立新、自力、江濱、更新居民連;蒼霞(長征)街道的中平、支前、篷埕、三捷、輪工、安遠、蒼霞、大公、正義、一枝、後洋居委會分別更名為東風、敬義、上游、勝利、長征、堅強、為群、前進、正義、力爭、愛民居民連;義洲(四新)街道的亭前、示範、泰山、新興、坡尾、汀洲、浦西、新村、南禪、北興、汀洲居委會分別更名為新榕、示範、新陽、新興、新進、新群、新文、新村、新創、新立、新海居民連;幫洲(戰鬥)街道的宮前、後田、萬侯、三保、竹林、龍洲、同德、長壽居委會分別更名為大興、學軍、樹新、大眾、學用、實踐、新建、健康居民連;雙杭(興無)街道的上杭、水巷、延平、星安、下杭一、下杭二、更新、潭尾、大廟、龍嶺居委會分別更名為滅資、紅光、陽光、紅星、建新、興無、更新、反修、戰鬥、曙光居民連;茶亭(紅榕)街道的洋頭、斗中、福中、仁德、福德、吉祥、安淡、工業路、上海新村居委會分別更名為紅向、紅立、紅偉、紅心、紅橋、紅輝、紅明、紅慶、紅勤居民連;洋中(新風)街道的小橋、橫街、橫巷、達道、金斗、福山、鋪前、太平、奮鬥、嶺中、前進、十橺、洋中新村居委會分別更名為八一七、旭升、八一、赤衛、東升、利群、尖鋒、輝光、奮鬥、陽光、前進、新風、工農兵新村居民連;新港(七一)街道的金墩、新港、路通、中選、中三、龍津、五一新村、玉樹、十三橋、達東、琯前居委會分別更名為圖強、初升、幹勁、勝利、保衛、創新、七一新村、紅日、躍進、協力、支農居民連。1970年2月,福州市撤銷郊區,鼓山人民公社、鼓嶺農場劃入赤衛區管轄,鼓山人民公社與赤衛人民公社合併為赤衛人民公社,下轄紅旗、紅星、曙光、七一、南公、雙豐、躍進、六一、鼓一、鼓二、鼓三、鼓四、前嶼、連潘、雙坂、上洋、阜興、樟林、紅光、洋里、遠中、遠西、遠東、橫嶼、湖塘、東山、園中、潭橋、魁岐、龍門、建坂、雙協、儒江、快州、茶會、竹嶼、鶴林、岳峰、登雲、鳳坂共40個大隊。鼓嶺農場改名為東風人民公社,下轄反帝、立新、解放、茶洋4個大隊。同時划進赤衛區的尚有躍進農場、登雲水庫、紅岩茶場、東山苗圃、五一農場、雙溪農場、農科所。1973年10月,調整農業體制,赤衛人民公社僅轄七一、曙光、雙豐、紅旗、南公、鶴林、竹嶼、紅星、岳峰、躍進、登雲11個大隊,其餘29個大隊併入東風人民公社。1975年2月,福州市成立蔬菜辦,赤衛人民公社劃歸福州市蔬菜辦領導。同年3月,撤銷東風人民公社,按原鼓山地區、鼓嶺地區劃組鼓山人民公社、鼓嶺人民公社。4月,福州市恢復郊區機構,鼓山、鼓嶺人民公社劃歸福州市郊區管轄,農場、水庫、農科所同時劃歸福州市有關部門領導。從此結束台江區管理農村工作的歷史。

1978年3月,恢復各居委會原名稱和建制。同年4月,恢復台江區名稱。1980年1月,恢復街道辦事處和原名稱。1985年8月,茶亭街道增加上海新村第二、上海新村第三、上海新村第四、祖廟新村、民眾、河上、醫大、河口、西洋、交通大院居委會,析原福德居委會為福德新村第一、福德新村第二居委會,共增11個居委會;新港街道增加六一、南公、五一新村第二、象園4個居委會;義洲街道增加福機、浦東2個居委會,瀛洲街道增加曙光、鰲峰洲2個居委會,共增19個居委會。1986~1988年,茶亭街道新增上海新村第五、祖廟新村第二、九福庵、幫邊、交通大院第二、交通大院第三、安里7個居委會;義洲街道新增寧化居委會;瀛洲街道新增光明、瀛江、排尾新村第二3個居委會;新港街道新增連潘新村居委會,共增12個居委會。1987年2月,析茶亭河以西、斗池路以南、工業路以東和以北地區增設上海新村街道辦事處。1989年5月,上海新村街道又新增鳳凰第一、鳳凰第二、丹桂、迎春、工業路第二、工業路第三6個居委會。至1990年,全區共有10個街道辦事處,136個居委會。

台江區轄

瀛洲街道

面積2.2平方千米,人口4.56萬人(2004年),代碼350103001,位於台江區東南部,東至鰲峰大橋;西至瀛洲河;南臨閩江;北至光明港。轄9個社區、1個行政村:~001_步行街社區、~002_建海社區、~003_尾檔社區、~004_洲後社區、~005_濱江社區、~006_瀛福社區、~007_光明社區、~015_瀛東社區、~012_紅星社區、~201_紅星村。

後洲街道

面積1.02平方千米,人口3.58萬人(2004年),代碼350103002,2004年4月後洲街道與雙杭街道合併後:東接五一南路、瀛洲河中心線;西由通太橋向南沿白馬河至白馬橋;南至閩江主航道中心線;北至南禪橋道、南祥橋。轄13個社區:~001_江濱社區、~004_安平社區、~006_達江社區、~011_大同社區、~009_迎輝社區、~010_中亭街東區、~012_中亭街西區、~013_龍嶺社區、~014_下杭社區、~015_雙杭社區、~016_汀洲社區、~017_示範社區、~018_上杭社區。

義洲街道

面積0.86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2004年),代碼350103003,位於台江區西部,東由洋頭口的洋中路到南禪河接白馬河;南由健康路接江濱北大道和倉山建新區隔江相望;西由寧化街道的新村一里、二里以及寧化路到工業路;北由工業路到洋頭口。轄8個社區、1個行政村:~001_南禪社區、~002_浦東社區、~003_太山社區、~004_浦西社區、~007_太平社區、~008_奮鬥社區、~010_上游社區、~012_保興社區、~201_紅旗村。

新港街道

面積1.35平方千米,人口4.32萬人(2004年),代碼350103004,位於台江區東部,南接台江榕城古街與瀛洲街道為鄰;北以瓊東河為界;西至五一路。轄10個社區、1個行政村:~001_路通社區、~002_南公社區、~003_新港社區、~004_十三橋社區、~005_雁塔社區、~006_中選社區、~008_利嘉社區、~009_元一社區、~011_鞋城社區、~012_龍庭社區、~201_南公村。

上海街道

面積2.65平方千米,人口5.73萬人(2004年),代碼350103005,位於台江區西北部,東臨茶亭河;西至斗池路與工業路交叉處;南至工業路;北達東西河、斗池路與鼓樓區接壤。轄13個社區:~002_牡丹社區、~005_河上社區、~007_醫大社區、~012_交一社區、~013_交二社區、~004_交三社區、~021_西洋社區、~016_怡園社區、~017_鳳凰社區、~019_丹桂社區、~020_嘉園社區、~022_榴園社區、~010_菏澤社區。

蒼霞街道

面積1.07平方千米,人口4.45萬人(2004年),代碼350103007,位於台江區西南部。2004年4月蒼霞街道與幫洲街道合併後:東臨中亭街;西至白馬橋、北興橫路、健康街;南靠閩江;北接三捷河、下杭路直至紅旗村橋頭。轄9個社區:~003_中平社區、~004_新城社區、~006_青年會社區、~008_田壋社區、~009_萬侯社區、~010_同德社區、~011_長壽社區、~012_三保社區、~013_河下社區。

茶亭街道

面積0.8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3萬人(2004年),代碼350103009,位於台江區北部,北與鼓樓區安泰街道相接,南鄰洋中街道;西隔茶亭河與上海街道相望;東與新港街道為鄰。轄9個社區、1個行政村:~001_仁德社區、~002_祖廟社區、~007_廣安社區、~009_福德社區、~013_金洋社區、~014_洋頭社區、~015_狀元社區、~016_陽光社區、~201_高橋村。

洋中街道

面積0.88平方千米,人口2.80萬人(2004年),代碼350103010,位於台江區中部,是台江區委、區政府所在地,東臨五一南路至國貨西路;南沿洋中路、學軍路、八一七中路、達道河;西由工業路向南沿洋中路;北達國貨西路,接沿工業路至洋中路口。轄9個社區、1個行政村:~001_鋪前社區、~002_福山社區、~003_達道社區、~004_金斗社區、~005_橫街社區、~006_十間社區、~008_小橋社區、~013_福明社區、~014_玉樹社區、~201_雙豐村。

鰲峰街道

面積5.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萬人(2004年),代碼350103011,位於台江區東部,西起光明一支河;東至九孔閘;北以光明港為界與晉安區相隔;南臨閩江。轄6個社區、1個行政村:~001_亞峰社區、~002_曙光社區、~003_鰲峰洲社區、~004_鰲峰苑社區、~005_福人社區、~006_東濱社區、~201_曙光村。

寧化街道

面積2.9平方千米,常住居民3.01萬人(2004年),代碼350103012,位於台江區西部,東至寧化路、新村二里中心線;西北至上浦路中心線;北至工業路中心線;西南至閩江主航道中心線。轄5個社區、2個行政村(均已改為經濟合作社):~001_寧化社區、~003_福瑞社區、~006_祥坂社區、~007_長汀社區、~008_福祥社區、~201_長汀村、~202_祥坂村。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台江區,閩江下游北港北岸,介於北緯26°02′—26°05′,東經119°16′—119°22′之間。

地形地貌

新台江新台江

台江區中部丘陵地稍高,四周低傾,尤以流沙沖積成陸的南部、東南部、西南部、西部平原地勢更低,江岸線全長7800多米。東北與晉安區一河之隔,南與倉山區閩江相望,北及西北與鼓樓區毗鄰。

台江區境內中部和偏南部一帶有火山岩、花崗岩組成的海拔高(羅零標高)12米-33米的大廟山(33.3米)、彩氣山(23.1米)、南禪山(20.3米)、吉祥山(20.68米)、保福山(又名文山15.75米)、金斗山(12.15米)、紫雲山(11.92米)和太平山(9.55米)、崎頂等小高地。2004年始,福州橫街一帶(從洋頭口南側至小橋頭北側)進行舊城改造,削平達道路北側的紫雲山(原小橋國小駐地)、文化宮門口北側的金斗山(原洋中街道辦事處駐地)和福州第八中學周圍的保福山(民宅)及吉祥山周圍(民宅)的小高地等;境內有白馬河、白馬支河、大慶河、新港河、打鐵港、瀛洲河、達道河、三捷河、茶亭河、光明港、光明港一支河、光明港二支河等小內河;以及南公園、茶亭公園、鱷魚公園、亞峰公園等園內的湖、塘、河浦。

氣候特徵

台江區,夏季長無酷暑,冬無嚴寒,2005年平均氣溫19.6℃,全年無霜期326天,年降水量1342.5毫米,年平均濕度為77%。常年風向多為東南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人口

人口

民國21年(1932年),台江地區總人口為156571人。

民國26年(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至民國34年(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台江地區總人口為100531人,比民國21年(1932年)總人口減少56040人,下降35.79%。民國38年(1949年)1月總人口為155572人,比民國34年(1945年)總人口增加55041人,增長35.34%,總人口恢復到民國21年(1932年)水平。

1950~1953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台江地區總人口界於147234~150786人之間,較為穩定。

1955~1960年,全區總人口從1955年168964人增到1960年222712人,共增加53748人,增長31.81%。

1964年全區總人口達231240人,比1961年總人口222638人增加8602人,增長3.86%。

1970~1974年增管鼓山、東風農業公社等農業地區,總人口達269542人至282998人。

1975年劃出鼓山、東風和赤衛農業公社,總人口降至222470人,比1974年總人口減少60528人,下降21.39%。

至1990年全區總人口達274978人,比1978年總人口233601人增加41377人,增長17.71%。

1990年全區總人口比1950年150664人增加124314人,增長82.51%,年平均增加3108人。

台江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為446891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684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8491人,增長21.31%。年平均增長率為1.95%。

台江區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49032戶,家庭戶人口為40868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7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05人減少0.31人。

民族

台江區常住人口中,聚集了27個民族,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民族相同。漢族人口445758人,占總人口的99.75%;少數民族人口1133人,占0.25%。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長21.45%,少數民族人口下降17.84%,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0.12個百分點,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下降0.12個百分點。超過百人少數民族有3個,畲族417人,回族238人,滿族119人。

資源

植物資源

台江區有古榕樹152株,其中胸徑1米以上有70株。最大的一株古榕在打鐵壋1號旁邊,樹圍達4米。幫邊村還有4株古榕。福州市唯一的一株古紫藤在台江區八一七中路洋中派出所內,高10餘米,分2叉,胸徑分別為0.5和0.3米,冠幅達30多平方米。福州台江區發電廠廠區的6株樟樹和10株榕樹穿插相生,形成樟榕林,胸徑達0.8米以上。台江區境內重陽木計4株,其中最大的一株,位於福州34中校內,樹圍為4.4米,高10米,枝繁葉茂,樹齡達200年以上。

水資源

濱江景色濱江景色

台江地區多江河,民國38年(1949年)統計,台江、小橋區較大水井有5口,院落水井617口(占福州市11%)。

福州的第一個水廠——西區水廠於1956年建成,7月1日試通水。

交通

三縣洲大橋三縣洲大橋

北宋元祐年間之後,福莆(福州至莆田)古道

從南門經橫山過閩江上浮橋,往南而行,路面以石板或卵石鋪砌。

元至治二年(1322年),南面浮橋又改建為石樑橋,使台江地區成為福州往南陸路交通的要道,道路建設逐步發展。但至民國前,地區內仍只有一條可通行轎馬的從南門兜至萬壽橋(今解放大橋)石板間以沙土的道路;其他有中選南路等75條路、塢尾等40條街、後洲巷等36條巷、鳥弄等166條弄和安慶里等73條里以及城鄉結合部的小路,均為石板路或沙土路。

民國3年(1914年),台江地區開始建築福州市第一條寬9米自水部門直達塢尾街新碼頭的道路,民國5年1月竣工。後因線路曲迂,又建築從南門沿茶亭、洋頭口轉經國貨路至南公園的馬路,與水部門至新碼頭路線相接。民國17年,又辟通吉祥山,拓寬南門兜直線至萬壽橋的線路。民國22年後,政府對台江地區內道路進行改建、新建。民國34年,全地區有主要道路14條,共長13938米,除形成從北至南起自南門兜,經茶亭街、橫街、中亭街至萬壽橋頭的直線馬路外,在東西兩側相對走向的有國貨路和洋中路、達道路和下杭路、中平路和台江路等。路面多是洋灰、石板、三夾土、粉磹土等,路寬11~14米之間,可通汽車。

新中國成立後,台江地區從1950年開闢支前路,使之由中平路與閩江水運碼頭相聯接開始,至1990年,先後修建或開闢新工業路、五一路、八一七南路、八一七中路北段、六一路、民眾路、連江路、國貨路、蒼霞路(今青年路)、學軍路、達道路、達江路、廣達路、白馬路、台江路東段、江濱路等道路以及瀛洲立交橋、洋頭口立交橋和解放大橋、閩江大橋,全區共有主次幹道81條,面積73.8115萬平方米,長度30.248公里和2座大橋、2座立交橋。

1994年全區有主幹道81條,總長30.25公里。小街巷945條,長97.2公里。境內建有解放大橋、閩江大橋、瀛洲、洋頭口立交橋。公共運輸汽車有4個始發站、22條線路、77個乘車站點。通往省內外線路102條。16條內河中可通5~30噸船隻航道9條,長19公里。客運碼頭3座,與國內外60多個港口通航;貨運碼頭泊位42個,1994年港區吞吐量125.7萬噸。

社會

文化

明、清代,台江地區設戲台。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蒼霞洲開始出現營業性戲園——廣裕樓(也稱廣聚樓),演戲不定期,也不排座,場中擺有方桌,每方桌6人席位,邊飲酒邊看戲。隨后蒼霞洲又興建廣福樓戲園(不久改為電影院)。民國4年(1915年),在台江建有瀛洲大世界戲園、大舞台戲園、歌舞台戲園、廣聲車館兼戲園;在雙杭夏醴泉建有陶陶居茶室兼戲園。民國7年,福建督軍李厚基在南公園開慶祝會,把園中的桑拓館、望海樓均改為戲園,後亦成為營業性戲園。30~40年代,曾在台江地區內開業的有大羅天、台江、三山、天華、天聲、中心戲院和廣星、大光、啟明電影院、大世界戲園以及廣裕樓戲園、仰文樓群芳會(戲園)、歌舞台(戲園)、大聲舞台(戲園)等。蒼霞洲基督教青年會小禮堂,也於周末、星期天放映電影。

新中國成立後,大羅天戲院改為電影院。台江、三山、天華、中心戲院改為劇場,其中台江戲院改名為解放劇場。1951年元旦,在台江路新建福州閩南影院。1952年2月,大羅天電影院被福州市總工會接管,為福州市勞動人民文化宮(1954年遷八一七中路)。1953年,福州閩南影院改為福州市閩江電影院。1954年,福州市工人文化宮第一、第二禮堂陸續建成。1956年,閩江電影院改稱台江電影院。1959年,福州市文化局在台江路東段興建文藝影劇院,1963年又在南公園興建南公園影劇院。1990年,全區有台江電影院,天華、中心劇場,文藝、台江區文化館影劇院;福州市工人文化宮第一和第二、台江區教工、福州市公交公司、福建省交通廳禮堂,福州市交通、輪工、建工、運輸俱樂部;南公園聲雅廊中心共15家,各有1000人左右的座位。

“2013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在福州開展,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文化廳、省台辦、福州市有關方面聯合主辦。由長樂和台灣原風文化藝術團聯袂打造的原住民表演《祭典歌舞》,由鼓樓區和台灣花蓮原鄉舞蹈團傾情奉獻的原住民歌舞《歡樂滿山谷》。台灣部分民間舞蹈家共同演繹民俗舞蹈《里山外山新春樂》。

衛生

民國時期,台江地區私人診所有中醫、西醫、草藥醫3種。全區100多家中醫均是私人開業醫,多是祖傳。

1951年3月,大部分西醫私人診所、私人醫院組成19個聯合診所。1958年7月,全區所有私人開業的中醫、西醫、草藥醫都參加“大聯合”,組成集體所有制的醫療機構、製藥廠。私人診所暫不存在。1963年,國家政策允許,有233名醫務技術人員,其中中醫(含草藥醫)117人、西醫42人、牙醫3人、醫士15人、護士2人、助產士12人、牙技士30人、接生員12人,經批准退出集體醫療機構,開設私人診所。“文化大革命”中,私人診所被取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又恢復,至1990年,全區經審查批准開業的各類私人診所有136家。

截止2010年台江區省級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共有81家:

醫院類型 醫院名稱
綜合三甲醫院 福建省立醫院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
專科三甲醫院 福建省腫瘤醫院 福建省人民醫院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
福州市傳染病醫院 福州結核病防治院 福州市第二醫院
綜合三級乙等醫院 解放軍476醫院 武警福建省總隊醫院 福建省建新醫院
福州市第一醫院
專科三乙醫院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福建省皮膚病性病防治院
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 福州市中醫院 福州神經精神病防治院
綜合二甲醫院 福建省老年醫院 福建省級機關醫院 福州市第八醫院
綜合二乙醫院 福建省煤礦中心醫院 福建省金雞山工人溫泉療養院 福州市鼓樓區醫院
福州大學醫院 福州市晉安區醫院 福州市第六醫院
福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 福州市第七醫院 福州市台江醫院
綜合一甲醫院 福建師範大學醫院 福建農林大學醫院 廈門航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航衛處
福建省中醫學院國醫堂 福建蜂療醫院 福建省軍區門診部
福州口岸門診部 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衛生室 福建省中醫院研究院綜合門診部
福建省醫學會西洪門診部 倉山區中醫院 台江區中醫院
鼓樓區中醫院 福州國際航空港有限公司醫療中心 福建省軍區門診部
福建省郵電管理局門診部
其他 福州東南眼科醫院 福州福興醫院 福州華安醫院
福州市精神病療養院 西岸門診部 康凱診所
民鳳診所 福州鼓樓榕樺醫院 福建醫學科學研究所門診部
福建汽車運輸總公司閩運診所
本表格資料均來源於台江區人民政府網

對外交流

截至2008年2月25日,台江區先後與53個省內外城市(區)締結友好城區關係:

所屬省市 友好城區 所屬省市 友好城區
北京 崇文區 江西 東湖區 西湖區
上海 靜安區 寧夏 金鳳區 隆德縣
天津 和平區 河南 西工區 西工區
湖北 江漢區 應城市 沙市區 黑龍江 道里區 永紅區
重慶 江北區 湖南 張家界市永定區 北區
江蘇 金閶區 滄浪區 鐘樓區 北塘區 雲南 五華區
浙江 拱墅區 下城區 江東區 白下區 遼寧 鐵西區 中山區
河北 海港區 路北區 橋東區 青海 城西區
陝西 新城區 碑林區 臨潼區 廣東 越秀區
山東 槐蔭區 菏澤市 內蒙古 玉泉區
山西 北城區 迎澤區 晉城市城區 四川 成華區
福建 思明區 鼓浪嶼管委會 三元區 尤溪縣 貴州 雲岩區 台江縣
薌城區 鯉城區 古田縣 上杭縣
本表格資料均來源於福州台江政府網

教育

建國前

五代後梁始設書院,明設私塾,清有社學、義學,清朝後期義塾崛起,文風蔚然。清末,廢科舉、創新學。辛亥革命後,學堂改稱學校,新學發展較快。民國元年(1912年)起,分別開始設立國小、國中、職業學校。

建國後

1950年,社會人士在蒼霞洲創辦私立榕工中學。

1952年,福商中學,四端中學(國中部)、榕工中學(國中部)、開智中學(高中部)併入,組成福州第四中學。同年8月,政府又接辦文山女中,同時,開智中學(國中部)和四端中學(高中部)併入,成立福州第八中學。

1954年,在私立青年會商業職業學校舊址上創辦福州十三中學,在開智中學原址上創辦福州十四中學。當年,福州四中在校學生數1250人(國中949人,高中301人),教職員工88人;福州八中在校生1171人(國中1043人,高中128人),教職員工85人;福州十三中國中生411人,教職員工59人。

1955年,福州市工商聯創辦五愛中學,設址國貨路,

1956年改為福州十五中學;7月,政府接辦私立雙江補習學校,改稱為福州十七中學。同年,愛國華僑林珠光等在義洲寧化路創辦華僑中學(初為初級中學,1958年增辦高中,1978年改為福州二十六中學,1983年復名華僑中學)。1958年,福州十四中改辦福州冶金學校,

1961年,復辦福州十四中。

1962年,由社會人士創辦培英(在龍嶺頂)、勤工(在隆平路)兩所民辦中學。

到1965年,培英中學,設6個班,學生301人,教師20人,工友1人;勤工中學設6個班,學生253人,教師16人,工友1人,學制均為3年(初級中學),“文化大革命”期間,學生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1969年底停辦。

1963年,在國貨路國小附設國中班基礎上,創辦福州二十三中學。

1965年,在瀛江國小附設國中班基礎上,創辦福州二十五中學。

1975年,為解決學生人數不斷增長與師資校舍緊缺的矛盾,擴增國小加冠國中班。當年,有2所國小擴辦加冠國中班38班,學生1854人。

1976年有19所辦76班,學生3681人。

1977年有25所辦87班,學生3951人。

1978年,為滿足青少年入學需要,台江區創辦4所區屬中學:台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初級中學。學制3年,各校招收10個班,學生450~490人,每班招收45~50人,教師各有30多人。

80年代,轄內部分市屬中學高中部改辦職業高中,如福州十三中、十七中、二十三中、二十五中的高中職業班改稱福州財政金融職業學校、電子職業學校、文教職業學校、交通高級職業中學;華僑中學兼辦電子計算機職業高中班。但各職業學校的國中部仍是普通國中。

1988年,福州文教職業學校的普通國中停辦,成為專門職業學校。

至1990年,轄內有福州四中、福州八中、福州十三中、福州十四中、福州十五中、福州十七中、福州二十五中和福州華僑中學共8所市屬中學,學生總數9185人,其中高中2652人,國中6533人;有台江第一中學,台江第二中學,台江第三中學、台江第四中學共4所區屬中學,在校國中生1782人,教職工182人,其中大學本科畢業32人。

至2011年,台江區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78576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131605人;具有國中程度的人口為141134人;具有國小程度的人口為69513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3306人。

經濟發展

經濟概述

全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達143.8億元,比上年增長1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73.79億元,增長23.2%;商品銷售額達442.97億元,增長22.72%;工業總產值達130億元,增長17.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123.63億元,增長18.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02.6億元,增長7.9%;財政總收入達14.5億元,增長34.2%,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達6.44億元,增長16.4%;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達0.91億美元,增長46.98%;出口總額達3.73億美元,增長42.37%;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17%;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257元,增長15%。

服務業。東百元洪購物廣場、寶龍城市廣場、萬象商業廣場總銷售額突破10億元,東方百貨群升店已開業。福建省服裝批發中心、大利嘉電子城等億元市場繁榮發展,形成以家電、超市、百貨等為主業的發展格局。引進日本吉野家等一批境內外品牌餐飲企業,福州旅遊集散中心投入運營,中石油集團、金聯擔保等一批企業的地區總部入駐。

高新技術產業。台西科技園新引進愛戴電腦、宏恩信息、百利康環保等高新技術企業15家,科技型企業比重達80%。頂點軟體、騰新食品等2家企業被列為福州市上市後備企業,全區億元企業達到15家。博嘉聖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獲得國家科技創新基金扶持,福建伊時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的“電子證據生成系統”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城市建設。共啟動11片舊城改造,拆遷占地面積64.1萬平方米,拆除房屋建築面積35.1萬平方米,其中,市工人文化宮、台西科技園一期等地塊基本完成拆遷,木材廠、港務公司等地塊完成拆遷前期工作。安置房建設進展順利,鰲港苑二期、光明港苑竣工。實施廣達路、高橋路等6條道路沿線建築的立面景觀改造,對全區23條主次幹道店牌店招、戶外廣告進行專項整治。全年籌資276萬元完成水松巷、浦西路等28條小街巷改造,維修小街巷63條。

社會事業。全年安排1705名農民工子女入學。安排2510萬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台三小、祥坂國小、光明國小綜合樓建成並投入使用。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田會館全面修復並對外開放。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成功舉辦全省十番音樂論壇,全市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工具書《福州茶亭十番音樂》即將出版。區檔案館晉升為國家二級館。10個街道綜合文化活動場所建設基本完成。在市第22屆運動會上獲得金牌總數和團體總分第二的好成績。台江區培養和輸送的殘疾人運動員陳超在北京殘奧會上榮獲桌球團體金牌。完成2008—2015年區域衛生規劃制定,落實新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業務用房,後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達標。完善社區醫生聯繫家庭責任制,在全市率先推行居民健康身份證制度,社區衛生服務滿意率達91%。獲得“2006—2008年度全省計生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安置下崗、失業職工6547人,全區49戶“零就業”家庭均得到安置。為8511名“4050”人員申報社保補貼618.28萬元,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70.8萬元。健全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為38家區屬困難集體企業的4309名退休職工辦理醫保,全區社區居委會成員和街屬集體事業單位職工的醫保參保率分別達99%和87%,全區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52368人。全區各街道和社區均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站點,亞峰、奮鬥等社區開展日托養老試點工作。共向1863戶低保家庭3952人發放保障金1058萬元,被國家民政部、衛生部和殘聯授予“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區”榮譽稱號。全區捐贈款物500多萬元支援四川地震災區抗震救災,壓縮行政事業經費開支609萬元支援災區建設。

2008全年全區實現商品銷售額267億元,增長2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億元,增長15.5%;固定資產投資47.9億元,增長38.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8.87億元,增長12%;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4723萬美元,契約外資1.01億美元,出口總額1.46億美元;財政總收入7.35億元,增長20.49%,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3.9億元,增長27.87%;內資實際到資28億元,增長12%。

商貿經濟

2008年以中亭街、五一北路、台江路為主軸的中部商圈呈現日益強勁的發展勢頭,古玩字畫博藝城、福建美容美髮用品博覽城、金鷺珠寶首飾中心、箭牌建材城、歐可體育用品城、新天城小商品市場等相繼開業,新中亭街已形成服裝、家電、家居、珠寶四大銷售中心。成功舉辦第三屆全國珠寶首飾客商交流會、2006福建美博城美容美髮化妝用品展銷會、首屆“金外灘”美食休閒購物節、福州市第七屆美食節等大型會展活動。西部商圈萬象和寶龍兩大商圈啟動,其中百安居、天虹百貨、國美電器、中博手機、肯德基等已開業,家樂福、康城百貨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已簽約進駐並將陸續開業。江濱大道沿線建成二期夜景燈光工程(海潤濱江至江岸名都)。餐飲娛樂業主要集中在廣達路北段和五一中路北段,全區限額以上餐飲娛樂企業已達32家。

工業經濟

2008全年新增億元企業3家,全區11家重點億元企業完成工業產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83.8%。重點培育扶持一批工業後勁項目,如佳寧化妝品、卓異電子、名成食品、駿鵬五金等企業。金山工業園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5億元,增長30%,台西科技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超過11億元。在“6·18”項目成果交易會上,共有23家企業成功對接。全年有19家企業獲得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對外經貿

以法國家樂福、天虹百貨為代表的高水平商貿娛樂項目,以金視界液晶、佳寧化妝品、哈工大稅控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以群升國際、華辰地產為代表的大規模房地產開發項目等相繼落戶台江區。海交會共簽約項目21項,總投資1.92億美元,協定外資1.29億美元;“9·8”投洽會共簽約22個項目,總投資2.07億美元,協定外資1.50億美元。引進了外資項目註冊資本超千萬美元的久納、國華、全路通等企業。

交通港區

福建省第一大河的閩江下游緊臨台江之南,為福州水上交通要道。宋之後,形成港區。直至1972年前,停泊能力僅5000噸級船舶。此後經過30年,尤其是1991—2005年開闢為深水港,擁有18個深水泊位,生產泊位達128個,貨物吞吐量年逾2000萬噸,最大泊位能力為3萬噸,促使港區的繁榮。

商貿經濟

台江歷來是福建農副產品集散地,是商業貿易“黃金地段”。北宋始,福州商船從閩江出海對外貿易。明代,成為“華夷雜處,商賈雲集”的集市,商號林立,交易活躍。闢為“五口通商”口岸之後,外國商人在台江開洋行,辟航運,台江成為進出口貨物集散地。境內工藝品、民間樂器、日用品出口東南亞各地。20世紀90年代始,台江樹立“大市場、大商業、大流通”觀念,加快市場建設步伐,形成“三大商貿圈”以及現代化、國際化商品流通網路和經濟信息網路,從傳統商業逐步向現代商貿發展。2005年,全區有27個集貿市場,營業額56.109億元;區直網點215家,銷售額210億元。台江中部、東部、西部各具特色,異彩紛呈,一派欣欣向榮。

區位優勢

台江區台江區

台江區自然條件優勢,歷史悠久,為國務院批准的經濟開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省商貿中心區。經濟實力雄厚,市場商貿繁榮,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優越,兩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近年來,區委、區政府緊緊抓住機遇,致力於建設大市場、搞活大流通、發展大商貿、推進大旅遊。一線(江濱大道沿線)、兩翼(東部的鰲峰商貿加工區和西部的台西科技園)、三大商貿圈(中部的商貿中心、美食中心、娛樂休閒中心和新中亭街、東部鰲峰洲副食品批發走廊、西部的科技工業品交易市場)充滿無限商機,不僅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座古老的文化城區,更是一塊跳躍著現代都市脈搏,微型機勃勃、商賈雲集的“黃金地”。台江在繼續鞏固壯大台農、中亭街、大利嘉城等傳統商圈,加大萬寶商圈和八一七路城市中軸線商業街培育力度的同時,將進一步整合碼頭周邊資源,著力打造"濱江旅遊街區"。

根據最新規劃,台江區"濱江旅遊街區"東起閩江大橋,西至青年會廣場,南鄰閩江,北至台江路,以台江旅遊碼頭為核心,以元洪城為龍頭,以青年會廣場等休閒娛樂設施為依託,通過改造南星澡堂、台江影院等節點,完善解放大橋至閩江大橋之間的岸線景觀,充分發揮閩江北岸沿線旅遊資源,將商賈、飲食和碼頭等台江三大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形成以經營高檔商品為主,歷史人文景觀相互交融,功能齊全的商旅互協性商業休閒遊憩街區。目前,台江旅遊碼頭建設和遊船招商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城區面貌

台江區台江區

“紙褙福州城”的俗諺出自古老的台江地區,是台江木構房屋的真實寫照,這些簡陋木屋,導致火患頻仍,人民罹難。

20世紀80年代始,台江區委和區人民政府有計畫、有步驟地實施舊城改造,鼓勵支持民眾集資、引進外資,搞好內聯“三管齊下”方式,“三頭齊進”,大規模推進舊城改造步伐。1999年10月,完成福州城市建設史上最大拆遷、最大安置量的江濱大道台江段拆遷安置任務,拆遷各類建築面積24.7萬平方米,安置拆遷戶3948戶,1.2萬餘人。“十五”期間,全區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0.9億元,建成鰲峰苑、中亭街、蒼霞新城、世貿外灘花園、君臨閩江等一批重點樓盤,其中先後投入近20億元進行成片舊屋區改造,拆遷改造面積達66餘公頃,使1.8萬戶,2萬人的居住條件得以改善。

城市基環境不斷改善。台江城區建設堅持污染控制與生態保護並重,加強城市綠化保護,有37個社區達到綠色社區標準,新增綠地7公頃。“藍天、碧水、綠園、安靜、潔淨”五大生態城市建設工程成效顯著。城市廢氣、污水處理率達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鍋窯爐煙氣黑度、煙塵排放濃度100%達標,市容市貌大為改觀。

社會事業

台江區台江區

實施教育強區戰略。各類學校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方針,將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育質量,推進教育改革,廣泛套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加大教育信息化步伐。在全省率先實現“校校通”,完成教育辦公網路化。素質教育、基礎教育齊頭並進。1995年,實現“雙高普九”(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現“兩基”各項目標,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首批雙高普九驗收區之一。大力興辦規範加特色學校,首創第三十六中學公有民辦改制模式,以雙虹國小革命史跡陳列館、第六國小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和第二國小誠信教育基地為示範點,強化素質教育和教書育人。三十一中、三十四中、三十七中通過與名校聯合辦學;向省、市級國中示範校、達標校目標邁進。2005年,轄區內有中學16所,國小30所,在校學生22671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81人;區屬公立幼稚園5所,企事業單位和個體戶幼稚園78所,在園幼兒7806人;與福州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創辦台江社區學院,為下崗再就業培訓、職業技術以及社區幹部崗位培訓創建平台。

實施科技興區戰略。1991年台江區制定科技發展規劃,組織實施“星火計畫”和“火炬計畫”。科技進步成為經濟建設的增長點。台江區加大科技資金投入,發展民營研究機構,推動科技事業向縱深發展。創建科技示範街道,建立台西科技園區。福州包裝機械廠的BFP-50A型玻璃纖維無捻沙水泥複合袋機組獲“七五”全國“星火計畫”科技博覽會銀獎和1991年度福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至2005年,區內企業獲省市科技進步獎111項、青少年科技獲全國獎152項,省級獎106項,台江第六中心國小在全國、省級獲獎達149項。2005年獲全國科技先進區稱號。

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台江區的評話、亻尺唱、十番音樂、根雕、木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播揚海內外。茶亭和雙杭的十番音樂赴北京、上海、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演出,被譽之為藝術鄉音,以其獨特形式,展示台江的藝術魅力。每年傳統節日活動、文藝會演以及對外文化交流都注入新的內容和形式。台江大力發展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舉辦社區文化藝術節、假日台江金秋遊、社區百場文化活動,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企業文化下鄉,為城郊和社區送書、送戲、送春聯等,打造文化品牌,推動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1999年台江區小合唱《海面飄起漁火》參加全國第九屆群星演出,獲金獎。全區的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街、社區三級文化網站,為民眾提供健康有益的活動場所,促進人才的培養、文化的繁榮,創造公共文化的新輝煌。至2005年,有546人次的小品、戲劇、詩歌、美術、書法和攝影作品在全國和全省大賽中獲獎。茶亭十番音樂入選首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陳文龍紀念館和台江民俗紀念館先後建成開館,同時還組織陳文龍尚書塑像赴馬祖巡安,加強閩台兩岸文化交流。台江區還在不同時期進行文化專項整治,淨化文化市場,嚴厲打擊盜版、走私音像製品,查處娛樂場所色情活動和利用電子遊戲機進行賭博活動,使文化市場走上規範化、法制化軌道。

衛生事業持續進步。20世紀90年代始,繼續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和《傳染病防治法》,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動衛生服務、醫療保障、衛生改革,婦幼衛生保健,防病滅病及計畫免疫等工作;注重整頓藥品市場,開展醫療機構清理,14家局屬醫院和114家對內社會醫療機構予以註冊登記。加強藥品質量監督管理、社區服務、醫療設備和技術建設,著重解決人民民眾的看病難。危及人民生命的脊髓灰質炎、結核病等發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吳熙中醫婦科醫院院長吳熙運用中醫中藥治癒不孕症,創下醫療史上的奇蹟。初步建成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預警及應急救治機制。2005年,區內有省級醫院2家、局屬醫療單位14家、民營醫院3家、企業單位醫療室和門診部63家、個體開業醫院118家,局屬衛生系統衛生技術人員223人、管理人員2人、工勤人員19人。台江區被評為首批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

台江區台江區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體育活動成為民眾精神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全區參加經常性體育活動的人數達19萬人,占全區人口總數的53%。學校體育堅持從小抓起的原則,建成三級訓練網。2001年,有19661名學生通過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占應測學生的96.38%。1991—2000年,連續10年評為省體育鍛鍊工作先進區。至2005年,台江區向國家隊、省隊和省、市體校輸送360餘名優秀運動員,為中國競技體育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作出貢獻。第二十七屆奧運會台江籍運動員李艷、齊暉分別獲得1枚銀牌、第四名;吳宇紅、林立文獲得羽毛球世界冠軍;有66人次參加世界、亞洲羽毛球、排球、游泳和激流迴旋比賽,獲得31枚金牌、17枚銀牌,8枚銅牌。有64人次參加全國性比賽,獲得35枚金牌、8枚銀牌,在福州市第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運動會上,奪得團體總分、金牌數、獎牌數和體育道德風尚獎的四個第一。台江區競技體育持續在全市保持領先地位。

計畫生育成效顯著。從20世紀80年代始,台江區人口生育就得到有效控制,連續12年保持省、市計畫生育紅旗單位。進入90年代,形成部門聯動、社會互動、民眾參與的計畫生育新格局。台江區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制度,全面開展計生合格居(村)活動,加強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堵住超生漏洞。全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990年的3.05‰下降至2005年的0.84‰。人口類型逐步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轉變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

城區建設

北宋以後,台江街市逐步形成,民宅多為木結構,以“柴欄厝”形式較多。清末至民國時期,除少量商業、宗教、學校的建築物為磚木或磚混結構外,大部分地區多搭蓋簡陋低矮的棚屋,火患頻仍,“紙褙福州城”的俗稱即出於此。

50年代台江區有木結構房屋54片,面積占福州市區木結構房屋的60%;70年代人均住房不及4平方米,危房多成為突出問題。50~70年代,依靠國家投資興建一批公房,但數量很有限。80年代起採取私人建房、建設商品房和改造舊棚屋區和沿街危房辦法,至1994年,全區私人建房9805戶、建築面積62.26萬平方米,改造20多片木屋區,建成新村1000多座,形成上海、黎明、鳳凰、建海、寧化、紅星、迎暉、連潘、鰲峰、江濱、銀湘浦等新村群。同時建成華聯商廈、江濱大廈等高層商貿建築。全區綠化地面積205.45公頃,綠化復蓋率14.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7平方米。有公園8個,面積20.27萬平方米;小遊園9處,面積8091平方米。全區實現“煙塵控制區”,8個街道實現“噪音達標街道”。

1994年全區有主幹道81條,總長30.25公里。小街巷945條,長97.2公里。境內建有解放大橋、閩江大橋、瀛洲、洋頭口立交橋。公共運輸汽車有4個始發站、22條線路、77個乘車站點。通往省內外線路102條。16條內河中可通5~30噸船隻航道9條,長19公里。客運碼頭3座,與國內外60多個港口通航;貨運碼頭泊位42個,1994年港區吞吐量125.7萬噸。

茶亭十番音樂

福州茶亭十番音樂發源於福州市台江區的茶亭街。它位於台江區的北部,是福州城有名的手工藝街。據清乾隆年間鄭洛英詩集《恥虛齋詩抄》中《榕城之夕竹枝詞》描寫十番的詩里曾記載道:“閩山廟裡夜入繁,閩山廟外月當門,擯榔牙齒生菸袋,子弟場中較十番。”這些詩句足以體現當時十番音樂在福州民間熱鬧、歡樂的盛況。並記載了福州十番音樂在清乾隆年間已極具規模,流行於福州城。

關於福州十番音樂的由來及其演變,在很早前,福州民間盛行舞龍燈。後來,這種用來伴奏的打擊樂逐漸分化出來,成為單獨演奏。演奏時,使用的樂器有狼串、大小、大小等五件。在元宵踩街、迎神賽會、婚喪壽喜時敲打一番。當裝點儀式還顯得單調感到不滿足時,便考慮加進管弦樂器,包括笛子、逗管、椰胡,同時加進了清鼓、雲鑼。為求得音量上的平衡,每種管弦樂器多用雙數,即雙笛。雙管、雙胡。這時所用樂器已有十種,樂隊規模基本成型。

福州十番音樂的發祥地在茶亭,很顯然,它最早形成流行於城市,並逐步向周邊農村及福州的五區、八縣。還流傳到寧德、建陽、南平、古田、福安、柘榮、霞浦。十番音樂以它獨有的魅力,在民間廣泛流傳近三百年,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它所使用的獨具特色樂器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傳統十番音樂的樂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雲鑼、狼串、大小鑼、大小鈸、清鼓等十種。隨著十番音樂的不斷發展與演變,又加進了笙、木魚等樂器。十番音樂的樂器十分古老,應是樂器的活化石。狼串、逗管早在北宋時期我省閩清籍音樂家陳兩所著的《樂書》中便有記載。十番音樂的演奏形式分為坐奏和行奏,其演奏排列位置十分講究。主要是套用於迎神賽會和百姓婚喪嫁娶,以及家宴等民俗活動中。十番音樂的曲牌大多取材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體現一定的意境,有的還表現了古老的傳說故事。

弘揚傳承福州茶亭十番音樂,其價值己遠遠超出了音樂學範疇,它對中華民族的民族學、民俗學、文化比較學、文化傳播學、種族人口學、史學等諸多學科,都是一筆不可低估的具有探究、保留價值的財富。

福建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