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百科名片

台江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文聯簡介

一、擺正“位子”,挑好“擔子”。
“位子”就是服務中心、服務民眾、服務廣大文藝工作者,“擔子”就是弘揚主旋律、促進文藝大繁榮大發展。多年來,我們一直將台江人民的需要、台江事業的發展、台江文藝的需求作為區文聯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服務社會、服務民眾、服務文藝工作者。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時期,台江基層湧現出許多優秀共產黨員。區文聯圍繞中心,根據區委、區政府的部署,帶領三十多位作家深入台江各條戰線採訪,用最鮮活的實例詮釋台江區基層共產黨員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事跡。順利出版了三十多萬字的《豐盈的季節》一書,受到區領導的表揚。去年,區文聯緊緊圍繞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改革開放30周年這一契機,聯絡三十多名作家,協調台江區三十多個單位,讓作家深入一線,親身感受台江區6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改革開放30來年所取得的驕人成績,全方位做好創作與出版的服務工作,順利出版了圖文並茂的《潮湧台江》一書。“七一”前夕,區文聯圍繞主題,組織舉辦——“黨在我心中”專場詩歌朗誦會。文聯同志除了組織作家、詩人圍繞台江實際進行創作之外,還到全區各街道、各部門進行節目輔導、編排工作,在黨的生日之際,全區黨政主要領導、300多名黨員幹部共同參加了這一活動。
為了提供更多文化服務,區文聯一方面注重結合本土特性開展文化活動,如台江百姓一直延續著愛聽閩劇、評話、伬唱、民謠等傳統習慣,為順應這種大環境,文聯同志及時聯絡指導,在區圖書館組建了文學戲劇沙龍,積極創作評話、伬唱、小品等,在社區的廣場、里弄的舞台盡顯身手,促進社區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人與人、人與文藝的和諧相處;另一方面,以“送歡樂,下基層”為抓手,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服務,在街區義務寫春聯、到台江老人院慰問演出,為社區居家養老中心提供文化輔導服務等等。
二、搭建“台子”,構築“園子”。
“台子”就是為文藝工作者提供交流、創作及展示作品的平台,“園子”就是文學藝術工作者之家或者基地。在文聯同志積極聯絡下,區攝影家協會在雨林茶藝居設立了基地,協會不定期在這裡舉辦優秀攝影作品賞析沙龍,會員們還可以帶著自己的作品到沙龍里交流探討創作體會;區舞蹈家協會在福州市體育館內設立基地,協會不定期組織會員們進行排練和訓練,有些參賽獲獎的舞蹈作品就是在這裡誕生的;南台樹根藝術研究會在閩侯上街設立作品展示和交流基地,除此之外,區文聯還在白馬南路古色古香的汀州會館內還設立了台江區作家、美術家、書法家等協會的活動基地。
除了給文藝家提供良好創作活動陣地之外,區文聯還積極搭建平台,舉辦各種活動,展示文藝家的創作成果。如在金馬大廈4000多平米的場地,區文聯組織舉辦的迎春書畫、根雕、攝影、花卉、盆景、竹編大型藝術聯展;在半島國際一層展廳又推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型根雕、書畫、攝影藝術作品聯展。這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充分展示了台江區藝術家們近期創作的近3000多件作品,反應了台江區藝術家整體創作水平。同時區文聯還在福建省畫院組織舉辦福州市首屆青年國畫家精品展,在福州市畫院舉辦閩都畫院20周年慶書畫作品展;對會員出書,區文聯更是極力予以宣傳,如陳妹妹的散文集《露水集》、李玉平的長篇小說《PK區貪》、唐樹賢的《磨鍊》等相繼成功地舉辦首發式或研討會。
與此同時,區文聯還積極打造文藝創作載體,創辦文藝刊物,為基層文藝工作者提供發表作品、展示才華、繁榮創作、打造精品的園地,區文聯先後創辦發行了“台江文藝”38期,文學刊物“望龍台”和“金外灘”13期。老、中、青、少文學工作者和愛好者在這些文學刊物上發表文學作品、交流創作信息等。文聯還組織部分美術、書法家赴新加波、日本以及廈門等地舉辦書畫展,擴大對外交流活動。藝術平台精彩紛呈的展示活動得到區委、區府的重視和支持,不久前,區領導決定將汀洲會館總計300多平方米的場地劃撥歸文聯管理和使用,並撥出12萬元專款用以裝修,使台江文聯真正有了藝術者之家和藝術交流展示基地。
三、做出“樣子”,贏得“面子”。
“樣子”就是指文聯工作要有作為,“面子”就是指提升文聯形象。有為才有位,有位才能提升文聯的形象。這方面的嘗試、台江文聯付出艱辛的勞動。如克服種種困難,連續三屆組織南台樹根藝術家帶著作品,進京參加全國樹根藝術大賽,多位會員作品在大賽中獲得金獎,南台樹根藝術研究會也連續三屆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區文聯還組織戲劇小品創作班子,創作話劇小品《虎門夜話》、《百年滄桑》、《心愿》、《擋不住的步伐》等6個作品,並排練搬上舞台公演,受到省、市有關領導及文藝界專家的好評。其中《虎門夜話》後來還榮獲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擋不住的步伐》獲得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一等獎。各文藝家協會的很多骨幹更是在各類大賽事中榮獲大獎,其中有:中國攝影金像獎、全國群星獎銀獎、全國書法篆刻優秀獎、全國首屆原創歌詞歌曲大賽一等獎、全國首屆接班人校園歌曲最佳作品獎、全國小荷風采舞蹈大賽金獎、國際旅遊攝影金獎、東南亞名家水墨畫金獎、加拿大中國畫雙年展銅獎等等。
區文聯在加強建設,打造平台,繁榮創作,提升文化同時,還積極融入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動作為。台江區政府承辦福州市美食文化節多年,區文聯受區政府指派,連續五屆承擔了福州市美食文化論壇會。在文聯同志精心策劃下,五屆美食文化論壇會都辦得有聲有色、新穎多樣,受到市、區領導的多次表揚。同時,區文聯還針對台江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這一特點,組織人員深入台江歷史文化古蹟,採集大量的史料,認真進行驗證,對歷史遺存進行搶救性的收集,編寫出《台江史跡探秘》;為了對極具福州商貿歷史價值的上下杭街進行大力宣傳,台江文聯組織美術家進行實地創作寫生,並與東南快報聯手推出系列專題報導——“走進上下杭”,為台江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最近,台江區委、區政府為加強城市景觀建設,在閩江沿岸新建台江休閒步行街,提升文化品味,受區委、區政府的指派,區文聯承擔了步行街文化長廊的策劃任務,針對步行街的特性,文聯同志與有關專家聯手,認真策劃,精心設計,提出的可行性方案受到區領導的重視和認可。
區文聯默默耕耘,主動作為,工作局面逐漸打開,找文聯聯手開展各項文化活動的單位和部門也越來越多,文聯的社會形象得到提升。區文聯的工作也得到了省、市文聯的充分肯定,連續三屆9年被福建省文聯、福建省人事廳聯合評為福建省文聯繫統先進單位。
四、挖掘“才子”,培育“苗子”。
才子就是挖掘有藝術造詣德藝雙馨的文藝人才,苗子就是藝術新人。區文聯下屬8個文藝家協會,會員多來自轄區單位或台江戶籍的文藝工作者。這幾年來,台江文藝隊伍不斷壯大,文藝素質也普遍提高,但高層優秀文藝人才明顯不足。為提升台江區文藝隊伍結構,區文聯一方面邀請省、市有關專家加盟相關協會的顧問團,指導協會的各項工作;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力邀實力名家加入台江相關協會,做協會的領路人。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全國唯一一位連續三屆獲得中國攝影金像獎的石廣智同志就是我們引進的優秀人才之一,現在他也是台江攝影家協會主席。與此同時,我們還大膽培養和使用年輕的有潛質的文藝人才,並委以重用,現在的台江美術家協會主席和台江書法家協會主席都是七十年代出生的後起之秀。在他們的帶領下,一群群學院派青年書畫家紛紛加盟,形成一支朝氣蓬勃的美術書法藝術的新生隊伍。
前幾年,文聯召開南台根藝家會議時發現,與會者清一色的都是五十幾歲以上的老同志,為了讓根雕藝術得以傳承並發揚光大,文聯同志要求南台根藝家們打破流派和門第觀念,海納百川,大力吸收年輕的根藝工作者。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欣喜的發現根藝研究會新增30歲以下、有一定根藝造詣的年青人20餘名,老根藝家們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在作品的選材、工藝、藝術性方面正全力以赴做好傳、幫、帶工作。
五、自籌“票子”,收穫“果子”。
“票子”就是經費,“果子”就是成果。有人說文聯工作最難的莫過於缺票子。在現代市場經濟的形勢下。如何讓文藝與市場經濟相結合?區文聯積極探索並做了一些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們探索企業和文化,商貿和文化的最佳結合點,走出一條以文會友,聯出風采,聯出特色的路子,自籌票子,讓老大難問題得以解決。
台江農貿市場是全國十大室內市場,也是台江市場繁榮發展的縮影。為紀念台農建成15周年,他們需要聯合文藝工作者幫助宣傳、包裝、推介,促使台農人融入大市場、大商貿。而文聯需要的則是台農企業的經費和素材來鍛鍊隊伍、開展創作。文聯與市場負責人商定,派出25名作家駐紮台農生活採風,收集資料,經過3個月努力,編緝出版了《台農人》、《品牌之路》和《吃在台江,購在台江》三本書,做到商企出錢,文聯出人,商文聯合出作品,在大力提升台農文化品位之時,也幫助文聯解決了出版作品和創作採風經費,取得雙向聯手共贏的成果。
中亭街是台江古老的商業街,經過改造煥發新采,成了現代商貿業的聚居地。區文聯結合中亭街開街周年慶,與中亭街管理中心聯手,舉辦“藝海?商潮”大型專場音樂會,企業雄厚的資金和我們文藝資源的有力結合,再次取得雙向聯手共贏的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