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語

鄂溫克語

鄂溫克語(又譯埃文基語或索倫語,1930年代前與鄂溫語合稱通古斯語)是鄂溫克族的傳統民族語言,為通古斯語族中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使用人口約2.9萬人。鄂溫克世居地區跨越俄羅斯聯邦、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三國,其中居住於中蒙二國的族民根據民族語言漢譯作“鄂溫克族”,而俄羅斯境內的族民則根據俄羅斯語漢譯為“埃文基族”,並衍生出“鄂溫克語”、“埃文基語”兩個語言名稱。

基本信息

簡介

鄂溫克族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溫克族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等旗市,黑龍江省訥河嫩江等縣。大部分鄂溫克人講本民族語,不同地區的人兼通蒙古語達斡爾語漢語。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克斯語族北語支(又稱通古斯語支)。鄂溫克語元音分長短,複元音主要出現在漢語借詞里。元音和諧律比較嚴整。輔音系統簡明。輔音與輔音之間有大量的同化現象,形成輔音的重疊,讀若長輔音,被同化的輔音只有靠同方言、親屬語言折比較才能得知。表示辭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附加成份相當豐富。格的數目多,有些格的形成具有雙重格的色彩。有人稱領屬和反身領屬附加成分,使用規則而且廣泛。動詞有人稱,語法形成多樣。句子成分的次序是主語—補語(含賓語)—謂語。主語和謂語常藉助動詞人稱附加成分彼此呼應。在辭彙方面反映畜牧業生產和獨特生活方式的詞很有特色。合成法的構詞方式有發展的趨勢。分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雅三個方言,前兩個方言較接近,後一個方言與前二者有較大的差別。

歷史與演進

居住在葉尼塞河以東區域和貝加爾湖以北區域的族民自稱“埃文基”(Эвэнки,另譯:鄂溫克);居住在貝加爾湖以西高地的族民自稱“奧羅奇”/“鄂倫春”(Орочэн/Орочон,意思是“奧羅河的人們”或“從事馴鹿業的人們”,直譯“鹿人”);居住在布里亞特共和國一帶的遊牧族民自稱“牧爾琴”(Морчэн,意思是“馬背上的人們”,直譯“馬人”);而居住在大比拉河流域的族民自稱“比拉爾琴”/“比拉爾”(Бирарчэн,意思是“河上的人”,直譯“河人”)。中俄二國境內的鄂倫春人語言與埃文基語/鄂溫克語東部方言相似。中國官方定位鄂倫春族為獨立於鄂溫克族的民族,鄂倫春語為鄂溫克諸語言中的一個。俄羅斯官方定位為同一民族,同一語言,稱鄂倫春語為埃文基語的鄂倫春方言(Орочонскийдиалект)。

使用者分布在中國內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呼倫貝爾市黑龍江省訥河市蒙古國色楞格省、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等。中國、蒙古境內的鄂溫克語摻有許多漢語蒙古語滿語借詞。清朝時期滿清政府曾一度試圖滿化包括鄂溫克族在內的索倫人(另含鄂倫春族、達斡爾族、赫哲族)。如今鄂溫克族在語言方面的漢化程度與周邊的幾個少數民族(如赫哲族、滿族、東北的錫伯族等)相比要低。俄羅斯境內的埃文基族在語言方面俄化程度很深,1992年聯邦普查時29901位埃文基族中有約30%的族民使用埃文基語,而多數隻懂俄語,或兼用俄語、雅庫特語、俄語、布里亞特蒙古語而相對沒落了本民族語言。俄羅斯的埃文基語借詞成份主要有俄語、雅庫特語、布里亞特蒙古語、鄂溫語,和少數的尤卡吉爾語、科里亞克語、楚科奇語借詞。

中國與蒙古的鄂溫克語分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3個方言。俄羅斯的埃文基語分南部方言、東部方言、北部方言三大方言,約50多種土語。其中南北方言相似,而東部方言與南北二方言差別較大。俄羅斯的埃文基語標準語音及正字法均採用使用人數為多的南部方言。1930年至1952年採用南部方言聶普斯基土語(另譯:涅普斯基)為標準語音,但在1940年代聶普斯基的埃文基人人數急劇下降,從而失去了在埃文基民族文化與語言中的主導地位。1952年後改用相似的南部方言伯利古索卡斯基土語,此標準使用至今日。1990年代,隨著薩哈林州及俄羅斯遠東太平洋濱海各州區的經濟騰飛,和東部埃文基人與其他埃文基人相對隔絕的狀況,東部方言開始遠離南北二方言,形成了以薩哈林州西北土語為標準的東部埃文基語,並在地方中國小展開教授。

語言特點

“薩滿”一詞來源於古代鄂溫克語,意為“狂歡“薩滿”一詞來源於古代鄂溫克語,意為“狂歡

鄂溫克語(Ewenki language )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分布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左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阿榮旗、鄂倫春自治旗、扎蘭屯市以及黑龍江省的訥河縣。使用人口約1.7萬(1982)。

方言

分3個方言:

①海拉爾方言,主要通行於鄂溫克族自治旗;

②陳巴爾虎方言,通行於陳巴爾虎旗;

③額爾古納方言,通行於額爾古納左旗。牧區通用蒙古文,其他地區通用漢文。在國外,鄂溫克語分布於蘇聯,稱作埃文基語,使用人口約 1.2萬(1979)。另外,蒙古人民共和國約有1000人使用這種語言。

語音方面

有 8個短元音:i、□、□、a、o、□、u、□,有 10個長元音:i□、□□、e□、□□、□□、a□、o□、□□、u□、□□;元音根據搭配特點,分陰性元音和陽性元音兩類。元音和諧以性屬和諧為主,以唇狀和諧為輔。輔音有15個:b、p、w、m、d、t、n、l、r、□、□、j、□、x、□。輔音有大量同化現象,因此在詞中常出現長輔音。

語法方面

名詞的格較多,半數以上表示方位或兼表方位的意義。賓格、方位格各有兩個,分別表示動作的對象和方向是確定的還是泛指的。動詞有人稱形式。副動詞根據帶不帶領屬附加成分,分為人稱、反身、不變化3類。句型的特點是動詞謂語句比體詞謂語句多。動詞居於句尾。

辭彙

辭彙中反映畜牧生產方式的詞較多。構詞手段主要是派生法,其次是合成法。有來自漢語和蒙古語的借詞。

語序

鄂溫克語的基本語序為主詞─受詞─動詞(SOV),其為一中心詞後置之語言,此外其間接受詞置於直接受詞前。

詞形變化

鄂溫克語是一種高度的黏著語,具有相當數量的詞綴。其人稱代詞有單複數之分,同時其第一人稱代詞有排除形(不包括以第二人稱指稱者)和包含形(包括以第二人稱指稱者)之別;鄂溫克語是一種主賓格語言,它有十三個格,但其因方言不同而異;鄂溫克語分別可分(alienable)領屬與不可分(inalienable)領屬,其中可分領屬的持有者以主格等標明,其所屬物以被從屬格(possessedcase)標明;而不可分領屬則以人稱領屬標記來表明。

鄂溫克語的人稱領屬標記

,

以下為鄂溫克語的格與其後綴。據Nedjalkov(1997)之文而撰:

鄂溫克語的格變化後綴

,


,


-il、-l-和-r-為眾數標記,當有格位標記時,眾數標記置於格位標記前,像例如tyge-l-ve(杯子-PL-ACD,意即“那杯子(眾數賓格限定形)”)和Ivul-ngioro-r-in(Ivul-GEN馴鹿-PL-3SG-POS,意即“Ivul的馴鹿們”)等即為眾數之例。

字母表

在中國,鄂溫克語沒有自己的文字在牧區使用蒙古語字母書寫,而農區和林區沒有書寫形式,通用漢文。語言學研究資料與教學課本均採用國際音標或自製的拉丁字母轉寫系統。而在俄羅斯,由1930年至1931年間開始鄂溫克語使用拉丁字母書寫,1936年至1937年間改以西里爾字母書寫。

以下為鄂溫克語在俄羅斯地區所用的字母:

,,

語言研究

1998年鄂溫克語譯製片《悲情布魯克》全體譯製人員合影1998年鄂溫克語譯製片《悲情布魯克》全體譯製人員合影

外國的語言學專家、學者較早就開始了對鄂溫克語的研究。據筆者所掌握的資料,最早對鄂溫克語進行研究的外國學者是俄國語言學家亞歷山大·卡斯特倫(M.Alexander Castr6n’s。又譯阿里克桑德爾),他在對包括鄂溫克語在內的通古斯諸語言進行田野調查的基礎上,於1856年撰寫出《通古斯諸語語法教科書》。接著是俄國語言學家伊萬諾夫斯基(A.0.Ivanovskiy),他利用自己在l9世紀50年代所做的索倫鄂溫克語實地調查資料,於1894年撰寫 了《索倫語與達斡爾語》,其中也對索倫鄂溫克語做了分析。該書稿於1982年由G·卡拉(G.Kala)整理後在布達佩斯出版。可以說,這兩項研究成果向世人較正式而客觀地介紹了鄂溫克語語音、辭彙、語法結構等方面的基本特徵。

20世紀初,俄羅斯著名的阿爾泰語言學家波普(H.H.Poppe)把對索倫語進行的田野調查材料整理成142頁的俄文版《索倫語調查資料》,並於1931年在列寧格勒正式出版。該書由索倫鄂溫克語會話資料和俄文意譯、索倫鄂溫克語辭彙、索倫鄂溫克語語音特徵分析、索倫鄂溫克語有關語法特徵分析等內容構成。20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4o餘年時間裡,外國對鄂溫克語的研究成就不太顯著,似乎沒有外國專家、學者到鄂溫克族人居住地區進行過田野調查或實地研究工作。不過,值得提出的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分別培養了林賽(美國)、格林伯爾(美國)、津曲敏郎(日本)、風間伸次郎(日本)、金周源(韓國)、楊虎嫩(芬蘭)等從事鄂溫克語研究的人才。正是這些後起之秀,在2O世紀8O年代以後對鄂溫克語所進行的研究獲得了相當重要的學術成就。他們多次到鄂溫克族人的生活區,對鄂溫克語以及各方言、土語做了較全面、系統的田野調查,收集了鄂溫克語語音、辭彙、語法以及方言、土語方面的大量第一手資料,並對這些資料進行了整理和理論分析,陸續公開發表了一些成果。下面分別介紹在此階段對鄂溫克語研究做出貢獻的外國專家、學者和他們的主要科研成果。

著名學者

得力其爾民族幼稚園實行漢語和鄂溫克語雙語教學得力其爾民族幼稚園實行漢語和鄂溫克語雙語教學

1.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東方學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的阿爾泰諸語言專家楊虎嫩(JuhaJanhunen)教授從2O世紀80年代初期到2O世紀末的20年間,多次到我國內蒙古鄂溫克族生活地區,對莫日格勒鄂溫克語和敖魯古雅鄂溫克語進行了實地調查,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用英文撰寫了《滿洲里地區通古斯鄂溫克語》一書,於1991年在赫爾辛基出版。楊虎嫩教授在書中主要對莫日格勒河流域的通古斯鄂溫克語的語音系統、辭彙特徵以及有關形態結構進行了描寫、分析。該書由緒論、語音、詞法、形態變化、特殊辭彙等內容構成,還附有參考書目、縮寫詞、辭彙索等。他認為,莫日格勒鄂溫克語有6個長短元音和l7個輔音。據楊虎嫩教授分析,莫日格勒鄂溫克語是受布里亞特蒙古語影響較大的一種語言,莫日格勒鄂溫克語的許多語音成分同布里亞特蒙古語的語音系統存在相同之處,儘管如此,該語言還是保留著自己原有的語音特徵。該書的中心主要放在對莫日格勒鄂溫克語的語音結構系統的分析方面。楊虎嫩還發表了《鄂溫克語的未來》等學術論文。

2.日本語言學家福田昆之於1988年出版了其撰寫的《日本語和通古斯語》一書。書中主要討論了包括鄂溫克語在內的通古斯諸語同日本語的基本辭彙間存在的共有現象及語音對應關係和語義關係,同時還論述了有關語法形態結構方面存在的共性。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了日本語跟包括鄂溫克語在內的滿一通古斯諸語屬於同一個語系之學術觀點。日本北海道大學的津曲敏郎教授和東京外國語大學的風間伸次郎副教授在1988年至2004年間,多次到鄂溫克族生活區進行實地語言調查,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語音資料和話語資料。尤其是1988年夏季津曲敏郎和風間伸次郎對索倫鄂溫克語和通古斯鄂溫克語的調查,1993年和1996年津曲敏郎對伊敏河流域的索倫鄂溫克語、莫日格勒河流域的通古斯鄂溫克語的補充調查及對敖魯古雅河流域的雅庫特鄂溫克語的調查,2004年風間伸次郎對伊敏河流域索倫鄂溫克語的補充調查等,有著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

鄂溫克人的搖籃(鄂溫克語,叫額莫賀)鄂溫克人的搖籃(鄂溫克語,叫額莫賀)

在豐富的鄂溫克語調查資料基礎上,津曲敏郎教授和風間伸次郎副教授等在日本用日文撰寫出版了《索倫語基本例文集》(津曲敏郎、風間伸次郎、朝克,1991年)和《通古斯語言文化論文集》(黑田新一郎、津曲敏郎,1991年)兩本書。《索倫語基本例文集》將索倫鄂溫克語的基礎對話內容跟日語做了對照,還闡述了語法形態變化的基本成分。《通古斯語言文化論文集》對我國鄂溫克語的基本情況和使用狀況做了深入淺出的論述。此外,日本學者先後發表了《通古斯語的類型和差異》(津曲敏郎,1990年)、《關於通古斯諸語及相關語言的所有式和讓步式》(津曲敏郎,1992年)、《通古斯諸語言以及文化》(津曲敏郎,1995年)、《日本滿通古斯諸語研究概況》(津曲敏郎,1995年)、《滿通古斯語言文化研究的新進展》(津曲敏郎,1996年)、《關於鄂溫克語敖魯古雅方言》(津曲敏郎,1997年)、《近代化和語言變異—— 以通古斯諸語為例》(津曲敏郎,1997年)、《從通古斯諸民族的發展看現代化以及語言變異》(津曲敏郎,1997年)、《中國的通古斯諸語言》(津曲敏郎,2003年)、《關於通古斯諸語言方位名詞》(風間伸次郎,1993年)、《通古斯諸語言基本名詞》(風間伸次郎,1997年)、《通古斯諸語言基礎辭彙里的動詞和形容詞》(風間伸次郎,1998年)、《關於通古斯諸語言的確定賓格》(風間伸次郎,1999年)、《關於通古斯諸語言表示讓步的後綴》(風間伸次郎,2001年)、《關於通古斯諸語言動詞使動態的形態變化》(風間伸次郎,2002年)等學術論文,這些論文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討論了我國鄂溫克語的語音、語法、辭彙及方言的有關特徵。但是,他們的研究重點主要在鄂溫克語的語音和辭彙方面。

同時,日本學者對中國學者的鄂溫克語研究成果也比較重視,如津曲敏郎教授編輯出版了《朝克著(鄂溫克語基礎語彙集)英文索引本》 (英文版,1993年),為西歐學者使用《鄂溫克語基礎語彙集》帶來了很大方便。另外,日本北海道大學承擔的日本文部省的《中國鄂溫克族語言文化研究》項目(1988-1994年)的科研成果《鄂溫克語三大方言基本辭彙對照集》(朝克,1995年)以及《中國通古斯諸語基礎辭彙對照》(朝克,1997年)等,先後用日文在日本小樽商科大學出版。

鄂溫克人民鄂溫克人民

或許受到以上學術研究成果的影響,日本的東北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大東文化大學、北海道大學、大阪外國語大學、筑波大學、神奈川大學、京都產業大學等紛紛立項研究鄂溫克語言文化。例如,由日本東北大學成澤勝教授主持的《古代通古斯研究》(1998-2001年)、筑波大學丸山宏教授主持的《索倫鄂溫克語言文化調查研究》(2003-2004年)、北海道大學津曲敏郎教授主持的《鄂溫克語資料分析研究》(2003年)、大東文化大學中島乾起教授主持的《索倫鄂溫克語口語研究》(2003-2004年)、神奈川大學佐野賢治教授主持的《鄂溫克語言文化宗教研究》(2002-2004年)、東京外國語大學風間伸次郎副教授主持的《鄂溫克語話語資料整理及分析》(2003-2004年)、大阪外國語大學鹽谷茂樹副教授主持的《蒙語和鄂溫克語等共有詞尾研究》(2003-2004年)、京都產業大學池田哲郎教授主持的《通古斯諸語和東亞諸語言》(1997-1998年),等等。

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已公開發表,例如《通古斯諸民族及其語言》(朝克,2002年)、《鄂溫克語及會話》(中島乾起、朝克,2005年)、《蒙語及鄂溫克語等的共有詞尾》(鹽田茂樹,2004年)、《鄂溫克語會話資料》(風間伸次郎,2004年)等。《鄂溫克語會話練習冊》的“前言”中闡述了鄂溫克語和鄂溫克族人的基本情況以及鄂溫克語語音體系,“會話”部分包括問候語、家庭日常會話、旅遊會話、住宿會話、用餐會話、購物會話、就醫看病會話等內容,“附錄”中有鄂溫克語元音和輔音基本結構與特徵、鄂溫克語元音和諧現象與特徵、鄂溫克語音節及詞重音特徵、鄂溫克語辭彙特徵、鄂溫克語語法形態變化特徵、鄂溫克語特殊名稱特徵等內容。

中國語系

漢藏語系漢語族漢語官話 · 晉語 · 吳語 · 徽語 · 粵語· 平話 · 湘語 · 贛語 · 客家話 · 閩語
白語白語
藏緬語族阿昌語 · 阿儂語 · 倉拉語 · 達讓語 · 獨龍語 · 格曼語 · 哈尼語 · 基諾語 · 嘉絨語 · 景頗語 · 拉祜語 · 傈僳語 · 珞巴語崩尼-博嘎爾語 · 蘇龍語 · 義都語) · 門巴語 · 納西語 · 怒蘇語 · 普米語 · 羌語 · 木雅語 · 柔若語 · 土家語 · 彝語諾蘇語 · 撒尼語) · 桑孔語 · 扎巴語 · 載瓦語 · 藏語
苗瑤語系巴哼語 · 布努語 ·炯奈語 · 勉語 · 苗語 · 畲語 · 瑤語支
壯侗語系標話 · 布央語 · 布依語 · 村話 · 傣語撣語) · 侗語 · 錦語 · 拉基語 · 拉珈語 · 黎語 · 臨高語 ·毛南語 · 莫語 · 仫佬語 · 儂語 · 普標語 · 水語 · 佯僙語 · 耶容語 · 仡佬語 · 羿語 · 壯語
南亞語系布朗語 · 德昂語 · 佤語 · 京語越南語) · 莽語 · 倈語 · 布甘話 · 克蔑話 · 寬話
南島語系台灣南島語言泰雅語 · 太魯閣語 · 阿美語 · 撒奇萊雅語 · 布農語 · 巴賽語 · 貓霧捒語 · 噶瑪蘭語 ·猴猴語 · 西拉雅語 · 法佛朗語 · 洪雅語 · 凱達格蘭語 · 龜侖語 ·巴布拉語 · 排灣語 · 卑南語 · 巴宰語 · 噶哈巫語 ·賽夏語 · 邵語 · 道卡斯語 · 魯凱語 · 鄒語 · 卡那卡那富鄒語 · 沙阿魯阿鄒語
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回輝話
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保全語 ·達斡爾語 · 東部裕固語 · 東鄉語 · 蒙古語 · 土族語 · 康家語
突厥語族哈薩克語 · 吉爾吉斯語 ·撒拉語 · 韃靼語 · 維吾爾語 · 烏茲別克語 ·西部裕固語
滿-通古斯語族鄂倫春語 · 鄂溫克語 · 赫哲語 · 滿語 · 錫伯語
印歐語系俄語 · 色勒庫爾語 · 瓦罕語
孤立語言朝鮮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