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自治旗

鄂溫克族自治旗

鄂溫克族自治旗是中國三個少數民族自治旗之一,是鄂溫克民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大興安嶺西側、呼倫貝爾大草原東南部,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溫度在零下2.4度—零上2.2度之間,自治旗以鄂溫克族為主體、由蒙古、漢、達斡爾等20多個民族組成,總人口14.95萬,土地總面積19111平方公里,轄3鎮一區一鄉5個蘇木44個嘎查。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鄂溫克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
“鄂溫克”為鄂溫克族人的自稱,意為“住在山林中的人”。
為在黑龍江中上游以北的廣大地區建立起鞏固的統治,皇太極於崇德四年至五年(1639—1640)發動了征服索倫部的戰爭,最終統一了索倫諸部,派軍隊在黑龍江北岸的索倫村屯駐守,將鄂溫克部落以氏族為單位編成佐,任命氏族酋長為章京(佐領),並規定了索倫部眾按時向盛京納貢的義務。每個鄂溫克男丁,都要交納貂皮一張作為貢賦。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清朝在黑龍江以北索倫部的廣大地區建立起有效的統治。
順治年間,鄂溫克人南遷到嫩江流域,理藩院任命達如漢布勒、扎木蘇等人為首領,授予副都統印信,直接管轄鄂溫克等族事宜。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將布特哈(滿語,意為打牲)的5個阿巴(圍場)和3個扎蘭(滿語,連或隊之意)的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壯丁規定了旗色,編成了布特哈八旗。
1790年杜爾伯特太吉率三氏蒙古族厄魯特部遷錫尼河流域,也被編入索倫八旗。1928年建厄魯特旗。1917~1928年間蘇聯境內的部分蒙古族布利亞特部遷至伊敏河、錫尼河一帶,於1921年建布利亞特旗。1932年將索倫八旗、布利亞特旗、厄魯特旗合併建索倫旗。1958年8月1日改建鄂溫克族自治旗,轄輝、伊敏、錫尼河東、錫尼河西、南屯(現巴彥托海鎮)、巴彥嵯崗6個蘇木(後改稱人民公社)和1個公私合營牧場。1961年,由錫尼河東公社分出孟根楚魯公社,南屯公社分出巴彥塔拉公社。
1968年2月,自治旗革命委員會成立。1969年8月1日,鄂溫克族自治旗隨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管轄。
1973年,設大雁辦事處;1975年,改處為鎮,全旗轄1個鎮(大雁鎮)、8個人民公社(輝、伊敏、錫尼河東、錫尼河西、孟根楚魯、南屯、巴彥塔拉、巴彥嵯崗)和1個公私合營牧場。
1978年南屯人民公社改稱為巴彥托海人民公社。
1979年7月1日,隨呼倫貝爾盟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80年12月,撤銷旗革委會,恢復旗人民政府。
1980年,撤銷巴彥托海人民公社,改建巴彥托海鎮。同年12月,撤銷各公社革命委員會,恢復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全旗轄巴彥托海、大雁2個鎮和輝、伊敏、錫尼河東、錫尼河西、孟根楚魯、巴彥塔拉、巴彥嵯崗7個人民公社。
1984年,設立阿爾善諾爾蘇木,並成立蘇木籌備工作組。
1984年10月18日,撤銷巴彥塔拉人民公社,成立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撤銷孟根楚魯公社建置,恢復甦木建置,分別設立錫尼河東蘇木和孟根楚魯蘇木。同年10月25日,旗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宣布撤銷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建立鄉、鎮、蘇木人民政府。
1985年2月,籌建紅花爾基鎮,同年成立伊敏河辦事處。1986年12月1日,紅花爾基鎮人民政府成立。1988年4月,伊敏河鎮人民政府成立。
1988年5月27日,撤銷阿爾善諾爾蘇木籌備工作組,成立阿爾善諾爾蘇木人民政府。同年9月,旗人民政府將輝蘇木所轄烏日切希、額格都寶龍、伊拉拉塔3個嘎查劃歸阿爾善諾爾蘇木,並將阿爾善諾爾蘇木更名為北輝蘇木。
1990年6月,改大雁鎮為大雁礦區,全旗轄1區3鎮1鄉7個蘇木,即大雁礦區、巴彥托海鎮、伊敏河鎮、紅花爾基鎮、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伊敏蘇木、輝蘇木、北輝蘇木、錫尼河東蘇木、錫尼河西蘇木、孟根楚魯蘇木、巴彥嵯崗蘇木。
2001年4月,撤銷北輝蘇木,其區域併入輝蘇木;撤銷孟根楚魯蘇木,其區域併入錫尼河東蘇木。
2001年10月,呼倫貝爾盟撤盟設市,鄂溫克族自治旗由呼倫貝爾市管轄。
2005年,全旗轄1個礦區、3個鎮、1個民族鄉、5個蘇木,即大雁礦區、巴彥托海鎮、伊敏河鎮、紅花爾基鎮、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伊敏蘇木、錫尼河東蘇木、錫尼河西蘇木、輝蘇木、巴彥嵯崗蘇木。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為巴彥托海鎮。
2006年,合併大雁礦區和巴彥嵯崗蘇木為巴雁鎮,錫尼河東蘇木和錫尼河西蘇木為錫尼河鎮;紅花爾基鎮併入伊敏蘇木。全旗轄4鎮1鄉2蘇木,即巴彥托海鎮、巴雁鎮伊敏河鎮錫尼河鎮、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輝蘇木、伊敏蘇木。
2010年,伊敏蘇木分出紅花爾基鎮。
2011年5月,巴雁鎮分設大雁鎮和巴彥嵯崗蘇木,錫尼河鎮分設錫尼河東蘇木、錫尼河西蘇木。

行政區劃

鄂溫克族自治旗轄5個蘇木、1個民族鄉、4個鎮:巴彥托海鎮、大雁鎮、伊敏河鎮紅花爾基鎮、巴彥嵯崗蘇木、錫尼河西蘇木、錫尼河東蘇木、巴彥塔拉達斡爾族鄉、伊敏蘇木輝蘇木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鄂溫克族自治旗地處偉大中國的東北邊疆、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大草原東南部。地理坐標東經118°48'02"一121°09'25",北緯47°32'50"一49°17′37″。全境東西寬173.25千米,南北長187.75千米。鄂溫克族自治旗總面積19111平方千米,占呼倫貝爾市總面積的7.39%。

地質地貌

鄂溫克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
自治旗位於大興安嶺山地西北坡,處於大興安嶺山地向呼倫貝爾高平原過渡地段,屬高原型地貌區。境內中山、低山、丘陵、高平原地貌自然融為一體,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東南部山地屬中山、低山地貌,山體走向多為北東向,最高海拔1706.6米,我國著名的大興安嶺山脈經過此處。中部為中山、低山丘陵地貌,是山地向高平原過渡地帶,低山和丘陵相間分布,海拔為800-1000米,山頂和丘崗比較平坦,谷地比較開闊,河網密布,水源比較豐富。低山丘陵以西,是呼倫貝爾高平原的一部分,地面開闊平坦,稍有波狀起伏,河流少、河水比較淺,河床寬淺曲折,形成開闊的河漫灘和河谷窪地。最低點位於旗政府所在地巴彥托海鎮北河谷地帶,海拔602米。

氣候

鄂溫克族自治旗地處中高緯度,全旗大部屬中溫帶大陸性草原氣候,北部偏東地區屬中溫帶季風性森林草原氣候。冬季漫長寒冷,乾燥多風,季平均氣溫-20℃;夏季溫和短促,降水較集中,季平均氣溫19.7℃;春秋兩季氣候變化劇烈,晝夜溫差大,降水少,多大風,天氣變化複雜。整個區域的熱量地勢走向由東向西逐漸增加,年極端最高氣溫37.7℃,年極端最低氣溫-45℃~-47℃,年平均氣溫為-2.4℃~2.2℃。年平均無霜期100--120天,最長年份140天,最短年份不到100天。初霜日一般在9月中旬。境內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遞減。一般年平均降水量350毫米,多集中於7、8月份,年平均蒸發量1466.6毫米;大部屬半乾旱區,北部偏東地區屬半濕潤區。光熱資源豐富,年太陽總輻射量在121~129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時間長達2900小時,大於等於0℃積溫2354.9℃;夏季最長日照可達16小時,冬季最短日照時數8小時。風力大小受地形影響,常年風速自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大,大部地區年平均風速在4米/秒以內,年平均大風天數21-25天。

水文

旗水文地理屬黑龍江流域額爾古納河水域海拉爾河水系。最大的河流是伊敏河,全長359.4公里,有258條大小河溪匯入伊敏河;伊敏河在海拉爾區北部匯入海拉爾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3年,鄂溫克族自治旗土地總面積為2798.5萬畝。其中:森林面積970.5萬畝,草原面積1589.4萬畝,其它土地238.6萬畝。

生物資源

截至2013年,境內野生植物有74科298屬682種。其中主要飼用植物38科170屬414種,飼用植物中優良牧草7種。木本植物11科47種,其中樟子松是我旗特色樹種。經濟價值較高的野生植物和名貴藥材有黃芩、甘草、防風、玉竹、地榆、沙參、芍藥、蕨菜、黃花菜、野韭菜、白蘑、山杏、紅豆、越桔等。
野生動物種類豐富:走獸49種,其中列入國家保護的稀有動物12種,有馬鹿、駝鹿、黃羊、黑熊、雪兔、猞猁、紫貉、旱獺等;飛禽140種,其中受國家保護的鳥類有49種,有天鵝、丹頂鶴、沙雞、烏雞、大雁、鵪鶉、鴻雁、百靈、杜鵑、白鴛、雲雀、野雞、野鴨等。

礦產資源

自治旗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特別是煤炭資源,截至2013年已探明儲量在103.12億噸以上。其次還有鐵礦、有色金屬、建築材料及石油、天然氣、水晶、鹽鹼等。此外還有石油、銅、鋅、鈹、水晶、天然氣、花崗岩石、大塑岩石、石灰岩等。

人口民族

2013年,鄂溫克族自治旗總戶數達53719戶,比上年減少3612戶,總人口為143415人,比上年減少58人。從性別構成來看:男性人口74077人,女性人口為69338人,性別比為106.8,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從年齡結構看:18歲以下人口為17980人,占總人口的12.3%,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18---35歲人口為39639人,占總人口的27.6%,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36---60歲人口為68236人,占總人口的47.6%,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60歲以上人口為17860人,占總人口的12.5%,比上年上升1.1個百分點,鄂溫克族自治旗進入老齡化社會趨勢已明顯加快。
鄂溫克族自治旗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區,由25個民族構成,少數民族人口為59205人,比上年增加340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41.3%,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125545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為87.5%,比去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

各鄉鎮人口構成情況
鄉鎮 人口(2013年)
巴彥托海鎮 2.43萬
大雁鎮
7.29萬
伊敏河鎮
2.12萬
紅花爾基鎮
0.41萬
巴彥塔拉達斡爾族鄉
0.22萬
巴彥嵯崗蘇木
0.13萬
輝蘇木
0.44萬
錫尼河西蘇木
0.39萬
錫尼河東蘇木
0.43萬
伊敏蘇木
0.48萬
各民族人口構成情況
民族 2013年 占總人口(%) 2012年 占總人口(%)
漢族 84210 58.7 84608 59.0
蒙古族
28120 19.6 27903 19.4
達斡爾族
14105 9.8 14117 9.8
鄂溫克族 11422 8.0 11269 7.9
滿族 3528 2.5 3531 2.5
回族 1371 1.0 1386 1.0
朝鮮族 205 0.14 204 0.14
俄羅斯族 185 0.13 184 0.07
錫伯族 101 0.07 103 0.07

經濟

綜述

鄂溫克族自治旗境內森林茂密鄂溫克族自治旗境內森林茂密
2013年,鄂溫克族自治旗經濟呈現平穩增長、運行質量提高、發展後勁明顯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鄂溫克族自治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19368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79078萬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705117萬元,同比增長13.9%;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完成634877萬元,同比增長12.0%,建築業增加值完成70241萬元,同比增長35.6%;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35173萬元,同比增長9.3%。人均GDP達71064元,同比增長12.4%。鄂溫克族自治旗生產總值占全市的7.1%,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總量位居全市第6位,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產業結構繼續最佳化,鄂溫克族自治旗地區生產總值中一、二、三產業比由上年的7.9:69.3:22.8調整為今年的7.7:69.2:23.1。

第一產業

2013年,鄂溫克族自治旗不斷加強畜牧業基礎建設,積極調整和最佳化畜牧業生產結構,新牧區建設紮實推進,畜牧業質量效益明顯提高。
2013年末鄂溫克族自治旗牲畜總頭數達611370頭(只),增長1.91%。其中:大小牲畜600174頭(只),增長1.93%。大小畜能繁殖母畜達436415頭(只),增長0.3%。其中:牛95067頭,下降0.73%;馬33602匹,增長15.15%;駱駝676峰,下降1.31%;小畜能繁殖母畜為364052隻,增長2.65%。大小畜能繁殖母畜占牲畜總頭數的71.38%,比上年上升5.06個百分點。
2013年,鮮奶總產量達164187噸,下降5.45%;出售商品奶111519噸,下降35.35%;肉類總產量達17573噸,下降4.49%;綿羊毛產量為1257噸,增長16.17%;牛皮產量82114張,下降90.33%;綿羊皮和山羊皮產量達243477張,下降27.57%。
2013年,鄂溫克族自治旗農作物播種面積為15078公頃,增長1.2%。其中:糧食作物面積8596公頃,油料面積3720公頃,蔬菜103公頃,瓜果類25公頃,其他農作物2634公頃。2013年,鄂溫克族自治旗糧食總產量達30244噸,增長0.04%。其中:小麥產量12600噸,下降20.8%;油菜籽產量為2080噸,下降62.1%;薯類產量3185噸,下降64.9%,鄂溫克族自治旗人均糧食產量達211公斤,增長0.5%。

第二產業

2013年,鄂溫克族自治旗工業生產持續穩步增長。鄂溫克族自治旗15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09.6億元,同比增長5.35%;原煤產量累計完成3226.71萬噸,同比增長0.2%;發電量累計完成214.2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7.0%;乳製品產量達5944.0噸,同比下降23.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99.8%,與上年持平。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的10.8%,與上年持平,總量位居全市第4位,增速位居全市第8位。鄂溫克族自治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6.1%,高於全市增速2.9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3年鄂溫克族自治旗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1096萬元,同比增長13.1%。分城鄉看:旗級實現零售額114405萬元,增長12.7%;旗以下實現零售額16691萬元,增長15.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106720萬元,增長15.0%;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3165萬元,增長5.1%;其他行業零售額1211萬元,增長4.4%。鄂溫克族自治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位居全市第9位,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總量占全市的2.9%,與上年持平。

社會

教育事業

2013年,鄂溫克族自治旗共有普通中學11所,職業中學(包括呼倫貝爾新城區)2所,國小10所;中國小在校生12351人。其中:國小5022人,普通國中2711人,普通高中1432人,職業高中3186人;2013年畢業生人數為3743人,其中:國小948人,普通國中1050人,普通高中572人,職業中學1173人;2013年招生3133人,其中:國小786人,普通國中861人,普通高中498人,職業高中988人;教職工人數1707人,其中:國小734人,國中638人、高中225人,職業中學110人。在教職工人數中:專任教師1428人,其中:國小627人,國中544人、高中193人,職業中學64人;擁有幼稚園20所,在園幼兒2605人,教職工397人,其中:園長32人,專任教師269人,保健醫3人,保健員33人,其他60人。

醫療事業

2013年鄂溫克族自治旗擁有衛生機構96個(含個體),擁有病床846張,從業人數達107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24人,鄂溫克族自治旗每174人擁有一名衛生技術人員。

旅遊景點

五泉山旅遊區

鄂溫克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
國家AA旅遊景區。位於鄂溫克旗東北部巴彥嵯崗蘇木境內,因旅遊區內有優質的五眼礦泉而聞名,景區內聳立著五泉山敖包山、大鵬山。旅遊項目有動物觀賞、水面垂釣、汽艇兜風、觀松林風景等。
紅花爾基森林公園
國家AAA旅遊景區。位於沙地樟子松林區,森林公園有四大功能區、七大景區、旅遊賓館、客服中心等。
國家AA旅遊景區。位於鄂溫克旗伊敏河畔三道彎水域,三面環水,四周灌木,夏季鳥語花香,冬季雪掛枝頭,自然景色怡人。
晨光生態園
晨光生態園整體建築風格為歐式木製別墅,有別墅及木屋十餘座,水上大餐廳一座,能同時容納400多人就餐,百餘人住宿。園內餐飲主營項目有民族特色手把肉、烤羊腿、羊排、純天然綠色山野菜等。同時可據客人的需要提供民族風情的敬酒、獻哈達、獻歌等禮儀服務。娛樂項目有夏季垂釣、划船、騎馬、篝火晚會,冬季滑雪、滑冰等。

節慶活動

豐收會

豐收會是草原上最為普遍的慶祝和娛樂活動,每年公曆5月份後,草原上的牧民為慶祝春季接羔豐收而舉行,一般以家庭或家族為單位,為牛、馬、羊打標記,邀請親朋好友共享豐收喜悅。
敖包會
鄂溫克旗每個區域,每個大家族都有敖包,每年都有祭祀的習俗。每年的農曆5月13日,在巴彥呼碩敖包山由喇嘛主持大型的祭祀敖包活動。儀式按照古老傳統習俗舉行,以求風調雨順、人畜興旺、吉祥如意。
瑟賓節
瑟賓節是鄂溫克族傳統的盛大節日,“瑟賓”鄂溫克語系“歡樂祥和之意”,每年公曆的6月18日,各族民眾身著鮮艷的民族服飾扶老攜幼騎馬乘車歡聚一起,隆重慶祝“瑟賓節”。開幕式上有各民族歌舞表演,進行博克、布龍、賽馬、賽駱駝、米日乾車、搶樞等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比賽,還將舉行祭敖包、賽牛大會、文藝演出等活動。
冬季那達慕
每年十二月,在巴彥呼碩敖包山上舉行,是冬季草原牧區生活的集中展示。雪地賽馬,賽駱駝,馬拉雪橇、雪地博克盡顯北方少數民族的豪氣和強悍,也是冬季風情和服飾的大展台,是草原人們挑戰寒冷、超越自我的盛會。
鄂溫克冰雪
鄂溫克有著豐富冬季冰雪旅遊資源,2013年有六個月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冬季的草原百色歸一,銀裝素裹,千里雪域如童話世界純淨、迷人。旅遊項目:觀雪原、森林、滑雪、滑冰、乘駱駝(馬)雪橇、觀冰雕雪雕、生態圍獵、參加冬季那達慕。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盟市轄區、縣級市、縣、旗、自治旗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 | 玉泉區 | 新城區 | 賽罕區 | 托克托縣 | 清水河縣 | 武川縣 | 和林格爾縣 | 土默特左旗
包頭市昆都侖區 | 青山區 | 東河區 | 九原區| 石拐區 | 白雲礦區 | 固陽縣 | 土默特右旗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海勃灣區 | 烏達區 | 海南區
赤峰市紅山區 | 元寶山區 | 松山區 | 寧城縣 | 林西縣 | 喀喇沁旗 | 巴林左旗 | 敖漢旗 | 阿魯科爾沁旗 | 翁牛特旗 | 克什克騰旗 | 巴林右旗
通遼市科爾沁區 | 霍林郭勒市 | 開魯縣 | 科爾沁左翼中旗 | 科爾沁左翼後旗 | 庫倫旗 | 奈曼旗 | 扎魯特旗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 | 準格爾旗 | 烏審旗 | 伊金霍洛旗 | 鄂托克旗 | 鄂托克前旗 | 杭錦旗 | 達拉特旗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 | 滿洲里市 | 牙克石市 | 扎蘭屯市 | 根河市 | 額爾古納市 | 陳巴爾虎旗 | 阿榮旗 | 新巴爾虎左旗 | 新巴爾虎右旗 | 鄂倫春自治旗 |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鄂溫克族自治旗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 五原縣 | 磴口縣 | 杭錦後旗 | 烏拉特中旗 | 烏拉特前旗 | 烏拉特後旗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 | 豐鎮市 | 興和縣 | 卓資縣 | 商都縣 | 涼城縣 | 化德縣 | 四子王旗 | 察哈爾右翼前旗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察哈爾右翼後旗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 | 二連浩特市 | 多倫縣 | 阿巴嘎旗 | 西烏珠穆沁旗 | 東烏珠穆沁旗 | 蘇尼特左旗 | 蘇尼特右旗 | 太僕寺旗 | 正鑲白旗 | 正藍旗 | 鑲黃旗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 阿爾山市 | 突泉縣 | 扎賚特旗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科爾沁右翼中旗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 阿拉善右旗 | 額濟納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