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爾虎左旗

新巴爾虎左旗

新巴爾虎左旗(又稱東旗,新左旗)是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一個旗,位於東經117°33′~120°12′,北緯46°10′~49°47′,地處大興安嶺北麓,呼倫貝爾市西南端。土地面積2.2萬平方公里,人口4.2萬人(2011年)。2011年12月,新巴爾虎左旗轄2個鎮、5個蘇木。 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27562萬元。

基本信息

簡介

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左旗

新巴爾虎左旗毗鄰兩國一盟四旗市,西南與蒙古國接壤,東北與俄羅斯隔額爾古納河相望,南接興安盟阿爾山市,西隔烏爾遜河、呼倫湖與新巴爾虎右旗、滿洲里市相鄰,東與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族自治旗相連。邊境線總長305公里,其中,中蒙邊境線長207公里,中俄邊境線長98公里。全旗南北狹長,東西寬約165公里,南北長約309公里,幅員面積22 000平方公里。旗政府所在地阿木古郎鎮距海拉爾地168公里,距興安盟阿爾山市205公里,距陸路口岸--滿洲里200公里,距中蒙額布都格口岸22公里,是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歷史沿革

早在一萬年以前舊石器中、晚期,新左旗地區就有古人類“扎賚諾爾人”在此生活。

公元前209年,東胡被匈奴族擊敗,屬匈奴左賢王轄地。隋唐時,室韋及室韋都督府進行管轄。

遼代,由烏古敵烈統軍司轄。

金代,歸東北路招討司轄。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後,右翼萬戶長木華黎統治,後為哈布圖·哈薩爾封地,元代歸嶺北行省和林路轄。明朝時,特古斯鐵木爾轄遊牧地。後置海喇兒千戶所等所轄。

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清廷自願入籍的喀爾喀蒙古軍臣汗部(今屬蒙古國境內)巴爾虎兵丁2 984人移住呼倫貝爾地區,按索倫兵制,將其中2 400人編為40佐,分隸左右兩翼八旗,並任命左右翼總管和副總管。內分四旗,是軍政合一的純遊牧旗,兩翼放牧地大體在烏爾遜河和呼倫湖兩岸。為區別於前兩年移住呼倫貝爾地區的巴爾虎蒙古部,新移此地者稱新巴爾虎,前移者稱陳巴爾虎。由清政府軍政處派統領一員進行統轄。

乾隆八年(1743),清政府停止派統領,由1名副都統總管坐鎮呼倫貝爾,歸黑龍江將軍統轄。新巴爾虎左翼縮建成12個佐,鑲黃、鑲白兩旗住牧在北部,正白旗住牧在中部,正藍旗住牧在南部。鑲黃、正白兩旗為一個合旗,設副總管;鑲白、正藍兩旗為一個合旗,設一名副總管。

光緒六年(1880),改副都統銜總管為副都統。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裁撤呼倫貝爾副都統,該設兵備道加參領銜,兼轄旗務。

1915年,屬呼倫貝爾“特別區域”轄。1920年,撤消“特別區域”,新巴爾虎左翼歸呼倫貝爾副都統管轄。1927年,新巴爾虎左翼四旗總管額爾欽巴圖將總管衙門定居於正白旗頭佐遊牧地沙賚特氏人祭祀的“十三敖包”(今阿木古郎鎮),結束了近200年的遊牧式辦公生活。東北淪陷後,1932年,新巴爾虎左翼四旗合併稱新巴爾虎左翼旗,任命原左翼四旗總管為偽旗長,並在原總管衙門的基礎上組建旗公署。1945年,屬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轄。1948年,隨同呼倫貝爾盟(以下簡稱呼盟)隸屬內蒙古自治區(以下簡稱自治區)。1949年,歸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管轄。1950年,改新巴爾虎左翼旗為新巴爾虎左翼旗人民政府。1953年,屬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轄旗。1957年,新巴爾虎左翼旗人民政府改城新巴爾虎左翼旗人民委員會。1958年,全旗各蘇木建立人民公社,有2鎮9個人民公社,4個牧場。1959年,國務院批准新巴爾虎左翼旗更名為新巴爾虎左旗。1968年,成立新左旗革命委員會,各人民公社(鎮)相繼成立革命委員會。1969年,新左旗隨同呼盟劃歸黑龍江省管轄。1979年,新左旗隨同呼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建制。1980年,撤消新左旗革命委員會,改稱旗人民政府至今。各蘇木(鎮)相繼改稱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相繼改稱蘇木(鎮)人民政府,共有11個蘇木、2個鎮、1個國營牧場

行區劃分

2011年12月,新巴爾虎左旗轄2個鎮、5個蘇木:阿木古郎鎮、嵯崗鎮、烏布爾寶力格蘇木、吉布胡郎圖蘇木、新寶力格蘇木、甘珠爾蘇木、罕達蓋蘇木。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左旗

新巴爾虎左旗位於呼倫貝爾草原西南腹地,大興安嶺北麓,位於東經117°33′~120°12′,北緯47°10′~49°47′,土地面積2.2萬平方公里。新巴爾虎左旗毗鄰兩國一盟四旗市,西南與蒙古國接壤,東北與俄羅斯隔額爾古納河相望,南接興安盟阿爾山市,西隔烏爾遜河、呼倫湖與新巴爾虎右旗、滿洲里市相鄰,東與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族自治旗相連。邊境線總長305公里。

地形地貌

新左旗地貌、氣候有著獨特之處,地勢自南向北,由東到西逐漸降低,介於大興安嶺和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位於蒙古高原北部。東南部為山地丘陵,中部為高平原,北部海拉爾河一帶為低山丘陵,南部為大興安嶺北麓山林區,多山,最高處為烏爾根烏拉山,海拔1 573米。東旗河流湖泊眾多,河道縱橫交錯,共有大小河流16條,總長1293公里。主要有額爾古納河烏爾遜河、海拉爾河、輝河哈拉哈河等,河網密度為6%;湖泡星羅棋布。河泡麵積約470.35平方公里。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冬季漫長嚴寒,積雪期為140天左右。春季乾旱,多大風,最大風力(除極端之外)7~8級。夏季溫和雨水集中,秋季氣溫急降,無霜期短。

氣候

新巴爾虎左旗境內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冬季漫長嚴寒,積雪期為140天左右。春季乾旱,多大風,最大風力7~8級。夏季溫和雨水集中,秋季氣溫急降,無霜期短。年平均氣溫0.2℃,年降水量280毫米左右。

水文

流經新巴爾虎左旗境內的河流主要有額爾古納河、烏爾遜河、海拉爾河、輝河、哈拉哈河等,河網密度為6%,河泡麵積約470.35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左旗
從資源環境上來說,新左旗素有畜牧業大旗之稱,是中國著名的水草豐美、純天然無污染草原之一。新左旗草原面積194萬公頃,草原面積遼闊,地勢平坦,草原類型多,牧草品種多。其中有效草場面積占草場總面積的92﹪。這與同樣為人們所熟悉的藏北草原,天山牧場有非常大的區別。畜牧業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新左旗年度牲畜頭數是180萬頭只。另外,新左旗南部有以世界名貴稀有的沙地樟子松為主的林地,林緣地200多萬畝,森林蓄積量達500多立方米。有大小河流16條,湖泊198個,其中淡水湖97個,年產上千噸鯉、鯽魚等魚類。每年夏季都舉行"全國淡水釣魚節",接待了大量的來自全國各地的釣魚愛好者。動物有狍子、天鵝、丹頂鶴、大雁。

礦產資源

新巴爾虎左旗位於馳名中外的呼倫貝爾草原西南腹地,巍峨連綿的大興安嶺北麓,位於東經117°33′~120°12′,北緯47°10′~49°47′,土地面積2.2萬平方公里。全旗境內農、林、牧、副、漁、礦產資源豐富,境內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石油二氧化碳、煤炭、鹽、鹼、、鉛、鋅等10餘種。儲量較大,品位較高,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油氣資源狀況

從目前勘探情況和綜合研究結果,石油總資源量5.3×108t,天然氣總資源量1471.1×108m3。可提交儲量地區4個——蘇仁諾爾地區,面積200平方米,預測含油麵積面積約60平方公里,估算石油地質儲量3500×104t,預測含氣面積約20平方公里,估算天然氣地質儲量175×108m3;巴彥塔拉地區面積220平方公里,預測含油麵積約50平方公里,估算石油地質儲量3000×104t,預測含氣面積約20平方公里,估算天然氣地質儲量132×108m3。呼和諾爾地區面積40平方公里,預測含油麵積約20平方公里,估算石油地質儲量960×104t,霍多諾爾地區面積60平方公里,預測含油麵積約18平方公里,估算石油地質儲量1000×104t。估算石油儲量豐度在50—150×104t/km2之間。天然氣儲量豐度在3-12×108m3/km2之間。
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左旗
煤炭資源及儲量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一一六地質隊1985年12月提交的〈新巴爾虎左旗地質礦產說明書〉,新左旗處於海拉爾盆地巴日圖隆起帶內,區內煤盆地分布之泛,成煤條件有利。圈定的煤田可靠預測區有湖北預測區、莫達木吉預測區、呼和諾爾預測區將軍廟(查乾諾爾)預測區等3處。其中:湖北區預測儲量9億噸,煤質特徵為特低硫、低磷、低灰份、發熱量中等,發熱量22MJ/Kg;莫達木吉區預測儲量48億噸,煤質特徵為特低硫、特低磷中灰褐煤,灰容點高,發熱量中等,發熱量平均為19.08MJ/Kg;呼和諾爾區、查乾諾爾區預測總儲量104億噸,全旗有據可依的總預測儲量160多億噸,開採價格和前景非常廣闊。

鹽湖資源及儲量
達布遜鹽硝湖估算鹽、芒硝累計儲量約50萬噸,以鹽儲量為主。1992年116地質隊進行的普查工作,提交枯水期表層滷水和結晶沿層鹽、鹼、硝總儲量為16.2萬噸。該湖總面積為1.53平方公里,工業利用部分主要為表層滷水和水下結晶層鹽,資源總量大,表層滷水可補給。該湖位於白音諾爾蘇木境內,S201(海東)公路西側,交通極為方便。

西林鹽湖,估計儲量5萬噸以上,只進行過踏查,未進行地質詳查。該湖位於白音塔拉西北,烏爾遜河附近,距阿木古郎45公里,路面多數為自然路。

多羅鹽湖群,估算儲量為9萬噸。1974年、1992年地質六隊進行過踏查,未進行地質詳查,湖群記載為4個。該湖位於白音塔拉西,烏爾遜河東岸,距阿木古郎60公里,路面多為自然路。

蒙古國哈拉哈蘇木鹽湖,湖面面積7.04平方公里,據講儲量為60萬噸,該湖詳細地質資料不詳。據駐蒙古國有關人員調查,該湖多為人工作業,年採集量為2.8-3.3萬噸。該湖距新左旗額布都格口岸20公里左右,交通較為方便。

新左旗實有鹽湖32個,目前還有8個鹽湖未作過任何地質工作,這8個鹽湖儲量、品位如何,有待作進一步詳查。

雲母
雲母作為一種絕緣物質廣泛用於電子、家電、建築、冶金天、軍事等領域。

地理位置:新巴爾虎左旗大青山1:10萬圖幅:M—50—105、東經118°6′10″、北緯49°17′10″,M—50—9、東經118°15 ′58″、北緯49°25′12″。

礦產特徵:雲母礦產生與花崗岩有關的偉晶岩中,主要是白雲母偉晶岩脈一般長10米、寬幾米,雲母質量不太好,面積約1.5平方厘米、呈白色、淡綠色、晶體厚0.5—1厘米,易於剝離。

規模:礦化點

工作程度:1、嵯崗北4公里處偉晶岩脈寬幾公分,晶體直徑0.5—1公分。2、大青山偉晶岩脈寬幾公分—十公分,長几公尺不等。大青山的區域地址環境及偉晶岩的大面積出露,說明嵯崗,大青山地區對尋找白雲母礦床是有遠景的,在偉晶岩中注意尋找稀有金屬。

多金屬銅、鋅、鉛、銀

地理位置:新左旗巴日圖地區查崗湖附近。地理座標:東經119°17′00″—119°43′00″,北緯47°23′00″—47°54′00″,普查區內礦點有四個編號為291(291一號帶鋅礦點,291—1銅礦點,291—2和291—3鋅銅礦點,291—4磁鐵礦點,291—5銅礦點),292銅礦點。

地質概況:區內地層,由老至新為:下寒武統,灰綠色紅柱石絹雲母片岩絹雲母紅柱岩綠泥石片岩絹雲母片岩二雲母片岩、絹雲母石英片岩、絹雲母板岩、綠泥石板岩、矽質板岩灰質板岩夾千板岩。上侏羅統,龍江組和九峰山組,地層有中酸性含角礫凝灰岩,安山質熔凝灰岩及流紋岩,安山玄武岩等。區內岩漿比較發育,分布廣,出露面積占全區1/3,主要有:華力西中期有片麻狀花崗岩、黑雲母斜長花崗岩,黑雲母花崗岩,晚期有蝕變安山岩閃長岩燕山早期有中細粒花崗岩、花崗斑岩。區內構造較複雜,斷裂活動,岩漿侵入,噴發,以及褶紋變動均較強烈主要以斷裂構造為主,可分為北東向,東西向,以及局部出現北北東向構造。

礦產特徵:291,一號帶鋅礦點在華力西晚期,查乾諾爾閃長岩體與下寒武統板岩外接觸帶,礦體賦存於長英質角岩的構造破碎帶或構造裂隙中,在ZK4孔內見主礦體,假厚度18.49米,乙n品位1.97%,另外見三層礦化,在鋅礦體附近有不同的圍岩蝕變,礦體大致呈北東東走向與蝕變帶、構造帶及激電異常長方向一致。礦體受東西向構造帶的控制,該礦體具有工業價值,需進一步工作。

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左旗

在查乾諾爾閃長岩體的上盤內外接觸帶見有291—1銅礦點,291—2和291—3鋅鉛礦點,291—4磁鐵礦點,以及2區中部安山岩體北緣的291—5銅礦點,因規模小,其中有的點為礦化,所以沒有進一步的工作價值292銅礦點,處於巴日圖東西向,擠壓破碎帶內,礦體賦存於華力西晚期強片理化蝕變安山岩體內,ZK孔見到三層銅礦體,最大厚度4.17米,cu平均品位0.4—1.03%,礦體產狀均受東西向,擠壓破碎大帶控制,銅以浸染狀、細脈狀、薄膜狀分布於片理中,其規模較小,又受後期北北東向構造所破壞,認為沒有進一步工作的必要。

294銅礦點:位於三工區西北部,在華力西晚期閃長岩體與燕山早期花崗斑岩接觸帶附近,靠近岩體一側。該處激電異常較好,長600米。寬100米,推測是銅多全屬礦體引起,應進行深部驗證。

295銅礦化點位於三工區東南部,在華力西晚期蝕變安山岩體內,岩體北部被燕山早期花崗斑岩體侵入,南部被侏羅系火山岩復蓋,在地表cu的含量均在0.01%左右,下部未見礦體和礦化,該點規模小,且成礦構成條件不好,沒有進一步工作的意義。

工作程度:1/10萬路線地質測量840km2,1/2萬地質,電法磁法,化探測量133.2km21/5千地質測量8km21/5電法9.57km2,深部鑽探驗證異常,工作量為4408.89m,淺部爭光鑽工作量4301m,槽探4525m3淺井86m。經過三年普查工作。

資源評價:經過三年的地物,部分工程驗證對291、292、295銅礦點進行檢查,做出了初步評價,認為一工區是有遠景的成礦區,其中291點的一號帶地段是很有希望的找礦地段,該處含銀較高,達到工業要求,294銅礦點發現較好的激電異常,長600米,寬100米,推測為礦引起應進行深部驗證。

珍珠岩
地理位置:新左旗巴日圖東南約13公里處,1011.7高地。座標:東經119°36′38″,北緯47°50′00″。

地質概況:珍珠岩產生於上侏羅統龍江組上段,主要由酸性熔岩珍珠岩組成。

礦產特徵:珍珠岩賦存於火山口處,平面上暢橢圓形,剖面上呈喇叭狀,上寬下窄,出露長約200米,寬100米。珍珠岩為白色,珍珠結構,質較純。

工作程度:1:10萬地質調查發現。

資源評價:珍珠岩的質量好,可達優質品,具有一定規模,容易開採。

植物資源

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左旗

2011年,新巴爾虎左旗森林覆蓋率為3.7%,林木總蓄積量為1711418立方米。

2011年,新巴爾虎左旗境內生長的牧草有羊草、無芒雀麥、寬穗雀麥、偃麥草、野大麥、星星草、小畫眉草、糙隱子草、叢生隱子草、畫眉草、狗尾草、葦狀看麥娘、硬質早熟禾、草地早熟禾、散穗早熟禾、山野豌豆、大針茅、賴草、寸草苔、灰野豌豆、黃花苜蓿、圓柱披鹼草、假梯牧草、冷蒿、草芸香、天藍苜蓿、扁蓿豆、細莖黃芪、肥披鹼草、銀穗草等370餘種。可食用的植物有柳蒿、沙木、草原白蘑、金針、木耳、細葉百合、山丹、黃花菜、野韭菜、山蔥等。野果類植物有山丁子、稠李子、山杏、懸鈞子、山刺梅等。野生藥物植物有甘草、黃芪、杏仁、玉竹、芍藥、列當、麻黃、地榆、遠志、柴胡等200餘種。

動物資源

2011年,新巴爾虎左旗境內棲居的野生動物有鹿、狍子、黑熊、黃羊、野豬、狐狸、沙狐狸、猞猁、獾子、刺蝟、草兔、旱獺、水數、松鼠等46餘種。珍奇禽類有天鵝、丹頂鶴、飛龍、烏雞、班翅山鶉(山半斤兒)、鵪鶉、大雁、鴻雁、野雞、野鴨、百靈鳥等。

旅遊資源

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左旗
新左旗位於呼倫貝爾大草原覆地。旗內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旗所在地阿木古郎鎮位於海拉爾區至新右旗滿洲里市阿爾山市十字路線的交叉點上,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新左旗是個美麗而富饒的地方,自然資源豐富。這裡有優質的天然草場,是呼倫貝爾畜牧業大旗的物質依託,“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妙圖景在此展現,這裡有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堪稱“野生動植物園”;這裡有煤、石油、鹽、鹼、硝等礦藏,尤其是石油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碧綠的草原,加之渾樸的草原民族風情,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旅遊文化。舉世聞名的甘珠爾廟、“諾門罕戰爭”遺址,以及風景秀麗的樟子松林帶,都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新左旗旅遊資源豐富多樣,特色突出,是世界少有的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淨土。有草原、森林、湖泊、礦泉、河流、珍稀動植物、山嶽、濕地、荒漠、冰雪等自然資源;新左旗的草原景觀,民族風情,諾門罕戰爭遺址、口岸旅遊都擁有自己的特色。有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輝河自然保護區,兩區鳥類豐富多樣,是遊客觀鳥和科學家以及鳥類愛好者進行考察科研的好地方;有世界聞名的諾門罕戰爭遺址(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呼倫貝爾最大的喇嘛廟--甘珠爾廟等遺址資源;有中蒙的口岸旅遊;有巴爾虎蒙古族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民俗風情等人文資源;這裡盛產綠色食品,主要有巴爾虎牛羊肉系列產品、乳製品、草原白蘑、蕨菜柳蒿、黃花等地方物產資源。現在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以及敖包的祭祀活動,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遊客。在坐若有信仰佛教的人,那么每年甘珠爾廟的廟會就是一定不能錯過的呀。我會竭誠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讓大家更多的了解和熟悉新左旗。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12月,新巴爾虎左旗總人口為41728人。

民族

新巴爾虎左旗境內居住著漢族、蒙古族、回族、滿族、朝鮮族、達斡爾族、俄羅斯族、白族、黎族、錫伯族、維吾爾族、壯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左旗
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27562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8%(按可比價計算)。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70200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63760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0.1%,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108851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7.0%;建築業增加值完成54909萬元,同2012年相比下降8.3%;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93602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2.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0.0:52.0:28.0調整為21.4:50.0:28.6。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財政總收入完成26251萬元,同2012年相比下降22.6%,其中:地方財政總收入為24341萬元,同2012年相比下降2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3065萬元,同2012年相比下降8.4%。地方財政支出完成87543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5.0%。

第一產業

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達137.8萬頭(只),同比下降5.4%。其中:大畜198067頭,增長2.4%;小畜1177522隻,下降6.7%;生豬2043口,增長70%。年末牲畜總頭數達到871503頭(只),下降5.6%。其中:大畜157023頭,同比增長2.0%;小畜713684隻,同比下降7.1%;生豬796口,同比增長0.4%。牲畜出欄達60.3%。良種及改良牲畜686471頭(只),占全部牲畜的78.8%。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乳製品產量為2332.35噸,同比下降41.3%。發電量為7217萬千瓦時,同比增長41.4%。

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農作物總播種達到面積26506公頃,同比增長8.5%。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20452公頃,同比增長36.3%。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糧食總產量為76500噸,比上年增產31014噸,同比增長68.2%。在糧食作物中,小麥產量76028噸,同比增長102.2%,玉米產量7噸,大麥產量372噸,馬鈴薯產量93噸;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為4755公頃,同比下降41.6%,在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8916噸,同比下降61.5%;蔬菜產量1180噸,瓜果產量57噸。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林業完成造林治沙面積44.5萬畝,完成植樹造林7367畝。其中:植苗造林面積2.0萬畝,直播造林面積9.5萬畝,封山(沙)育林面積33萬畝,生態移民166戶441人,落實禁牧750萬畝、草蓄平衡1378萬畝。截止到2013年末,新巴爾虎左旗擁有農牧業機械總動力18.1萬千瓦,同比增長45.5%;新巴爾虎左旗共打貯草45萬噸;新建移動棚圈610處(民政局發放200座、農牧局410座),新建人工草地4萬畝。打機井34眼,新增動力機械557台套,新建11個飼草儲備庫,儲備過冬飼草47.7萬噸,是2012年底的1.5倍。

第二產業

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108851萬元,同比增長7.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8.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51965萬元,同比下降29.4%,其中:重工業現價產值同比下降24.83%,完成35507.9萬元,輕工業現價產值同比下降37.65%,完成16457.4萬元。國有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0.32%,完成8130.4萬元,股份制企業產值同比下降36.88%,完成40442.3萬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0.88%,完成3392.6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101.9%,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新巴爾虎左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戶。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原油產量50465噸,同比下降11.9%;鮮冷藏凍肉產量為1941.66噸,同比下降42.8%。

第三產業

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2555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2%。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16850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4.3倍。

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在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中,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經濟單位投資176645萬元,同比下降45.1%。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79個,其中新開工項目38個,竣工項目43個。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2537萬元,同比增長12.6%。其中:批發業完成1820萬元,同比增長10.3%;零售業完成39520萬元,同比增長13.7%;住宿業完成1360萬元,同比增長8.8%;餐飲業完成9837萬元,同比增長9.3%。截止到2013年12月末,新巴爾虎左旗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72695萬元,同比下降7.7%。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郵電主營業務收入完成407.41萬元,同比下降1.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2014學年初,新巴爾虎左旗教職工人數為726人,增長6.9%,其中:專任教師566人,同比增長8.0%。普通中學2所,招收學生174人,在校生554人,同比下降21.3%,畢業生194人。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招生數28人,畢業生33人,在校生107人。國小2所,招生數301人,同比下降4.1%,在校生數1787人,同比下降0.2%,國小畢業生220人;幼稚園7所,在園幼兒981人,同比增長9.1%,其中女童553人,同比增長31.1%。

文化事業

截止到2013年末,新巴爾虎左旗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廣播電視台1座,調頻轉播發射台8座,廣播綜合覆蓋人口3.9萬人;電視綜合覆蓋人口3.95萬人,數位電視用戶達到10050戶。

衛生事業

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公共衛生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累計建檔人數33919人,電子檔案建檔率為81.3%,新型牧區合作醫療參合牧民16500人,參合率達到98.18%。

截止到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1個,其中:醫療衛生單位病床151張,衛生技術人員313人。

社會保障

2013年,新巴爾虎左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80元,同比增長7.8%,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801元,同比下降9.2%。城鎮居民住房人均建築面積26.43平方米;牧民人均純收入14310元,同比增長14.8%,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19924元,同比增長187.3%,牧民人均居住面積24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擁有彩色電視機0.39台,電冰櫃0.33台,洗衣機0.3台,計算機0.14台、淋浴熱水器0.05台。截止到2013年末,新巴爾虎左旗社會福利院床位數70張,在院人數57人。截止到2013年末,新巴爾虎左旗有4253名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有2748名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離退休費社會統籌。

歷史文化

地方風俗

狩獵也稱打獵、打圍,蒙語叫“阿布”或“阿布拉胡”。狩獵曾是蒙古民族一種很重要的生產方式,是遊牧民族一種古老傳統習俗。

勒勒車:從古代到近代,蒙古族牧人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勒勒車,即牛車。“勒勒”是牧人趕車吆喝牲口的聲音,“勒勒車”因此而得名。勒勒車又叫大軲轆車。因常以牛拉動,故也叫蒙古式牛車。敖包蒙古語的音譯,也叫“腦包”或“堆子”,意思是“堆子”,即人工堆積成的石堆、土堆或樹堆。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標誌,起指路、辨別方向和行政區劃的作用。刁帽子,也稱搶帽子。過去,蒙古族在娶親途中,娶親者和送親者縱馬賓士,互相追逐,都想爭先到家,成為優勝者。為此雙方在途中要進行刁帽子競賽。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氈(覆蓋物)、繩帶三大部分組成。蒙古馬耐力賽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牧區特有的一種體育競技項目。天葬是喇嘛教傳入呼倫貝爾地區後出現的一種喪葬習俗。呔咕歌是一種直接為畜牧業生產服務的蒙古民歌體裁。一般由女人在牧場上接羔時歌唱。

民族文化

蒙古族長調歌詞中比喻往往和蒙古族人民生活和環境密切相關,多以日、月、風、雨、山、水、草、木、花、鳥、五畜做比,尤用馬匹作比喻見多,如“走馬”“黃驃馬”“小黃馬”等。

風景名勝

伊和烏拉景區

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左旗
“伊和烏拉”系蒙古語,意為“大青山”,以山得名。大青山腳下有北魏拓跋鮮卑古墓群,這類石板墓在新巴爾虎右旗也有發現。伊和烏拉嘎查地處高原丘陵地帶,無霜期110天左右。巴爾虎蒙古部落景區巴爾虎蒙古部落景區位於巴爾虎草原的腹地,地處國道301和滿洲里至額爾古納公路交界處,距邊城滿洲里36公里。該景區是以遊牧部落為景觀的旅遊景點,該景區分為中心區、民族競技表演區、民族娛樂活動區、民族歌舞表演區、牧民生活體驗區。七仙湖旅遊度假村七仙湖旅遊度假村位於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南部,203省道(新左旗——阿爾山市)和202省道(海拉爾——阿爾山市)交界處,203省道東側5公里,202省道南側2公里。距離新左旗100公里,距離阿爾山市106公里,距離海拉爾市194公里。

巴爾虎民俗園

巴爾虎民俗園位於呼倫貝爾南部道樂都景區,該景區有蒙古長調敖包和“中國長調故鄉新巴爾虎左旗吉祥物“三顆樟子松”。

內蒙古城市

在外面很久了,時常想念家裡,想念我呆了20年的家鄉內蒙古自治區,那裡風景優美。空氣也很清新,草原,牛羊,是多么美麗。每每想起風吹草地現牛羊的畫面。所以很想把我的家鄉介紹大家,讓大家能夠進一步認識它,能夠喜歡上它。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盟市轄區、縣級市、縣、旗、自治旗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 | 玉泉區 | 新城區 | 賽罕區 | 托克托縣 | 清水河縣 | 武川縣 | 和林格爾縣 | 土默特左旗
包頭市昆都侖區 | 青山區 | 東河區 | 九原區| 石拐區 | 白雲礦區 | 固陽縣 | 土默特右旗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海勃灣區 | 烏達區 | 海南區
赤峰市紅山區 | 元寶山區 | 松山區 | 寧城縣 | 林西縣 | 喀喇沁旗 | 巴林左旗 | 敖漢旗 | 阿魯科爾沁旗 | 翁牛特旗 | 克什克騰旗 | 巴林右旗
通遼市科爾沁區 | 霍林郭勒市 | 開魯縣 | 科爾沁左翼中旗 | 科爾沁左翼後旗 | 庫倫旗 | 奈曼旗 | 扎魯特旗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 | 準格爾旗 | 烏審旗 | 伊金霍洛旗 | 鄂托克旗 | 鄂托克前旗 | 杭錦旗 | 達拉特旗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 | 滿洲里市 | 牙克石市 | 扎蘭屯市 | 根河市 | 額爾古納市 | 陳巴爾虎旗 | 阿榮旗 | 新巴爾虎左旗 | 新巴爾虎右旗 | 鄂倫春自治旗 |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鄂溫克族自治旗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 五原縣 | 磴口縣 | 杭錦後旗 | 烏拉特中旗 | 烏拉特前旗 | 烏拉特後旗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 | 豐鎮市 | 興和縣 | 卓資縣 | 商都縣 | 涼城縣 | 化德縣 | 四子王旗 | 察哈爾右翼前旗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察哈爾右翼後旗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 | 二連浩特市 | 多倫縣 | 阿巴嘎旗 | 西烏珠穆沁旗 | 東烏珠穆沁旗 | 蘇尼特左旗 | 蘇尼特右旗 | 太僕寺旗 | 正鑲白旗 | 正藍旗 | 鑲黃旗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 阿爾山市 | 突泉縣 | 扎賚特旗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科爾沁右翼中旗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 阿拉善右旗 | 額濟納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