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河自然保護區

輝河自然保護區

輝河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西南部,地處鄂溫克族自治旗行政區域內,地理坐標為N48°10′-48°57′;E118°48′-119°45′,總面積為3468.48平方公里。保護區建於1997年12月,2002年7月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是輝河自然保護區的主體,保護區同時具有河流型、湖泊型、沼澤型三種濕地,以大面積組合分布為特點,總面積1167平方公里。本區是鶴類、大鴇、天鵝、鴻雁等眾多水鳥的繁殖地,也是候鳥春、秋兩季遷徙的途徑和重要停歇地。地理位置、生態價值極為重要。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1997年12月,

輝河自然保護區輝河自然保護區
鄂溫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輝河珍禽濕地地方級自然保護區。1999年11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7月,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7月,經呼倫貝爾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呼機編髮[2004]33號檔案)批覆成立呼倫貝爾市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隸屬於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由鄂溫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代管,為副處級事業單位

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西南部,地處鄂溫克族自治旗行政區域內。保護區北界距呼倫貝爾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海拉爾區22.5公里,南部與紅花爾基樟子松林相接。地理坐標為N48°10′-48°57′;E118°48′-119°45′,總面積為3468.48平方公里。保護區設立了高林溫都爾、草甸草原、沙地樟子松疏林等三個核心區,面積684平方公里,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9.72%。緩衝區面積為827平方公里,實驗區面積為1957.48平方公里。

輝河自然保護區處於大興安嶺山地森林向呼倫貝爾草原的過度帶和草甸草原向典型草原的過渡帶,集森林、草原、濕地於一體,具有低山丘陵、高平原沙地河谷等多種類型組合的地貌,使保護區呈現為類型多樣、獨特、結構複雜的自然生態系統。

濕地是輝河自然保護區的主體,

輝河自然保護區輝河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同時具有河流型、湖泊型、沼澤型三種濕地,以大面積組合分布為特點,總面積1167平方公里。保護區境內的濕地對維護區域生態平衡發揮著重要作用,並且是眾多珍稀瀕危鳥類生息繁衍的理想環境。

保護區內的沙地樟子松林是歐亞大陸東部草原生態區範圍內,在中國分布的最珍貴的一塊森林資源,總面積121.58平方公里,處於大興安嶺山地森林向呼倫貝爾草原的過度帶上,成為森林生物群落和草原生物群落鑲嵌分布的生態交錯區,表現出高度的景觀異質性。

保護區內的草原總面積2179.9平方公里,具有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兩種類型,並保持著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相互過渡的特徵,總體上人為干擾尚輕,基本保持著天然狀態。

生物資源

輝河自然保護區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輝河自然保護區輝河自然保護區
據調查,保護區境內分布有鳥類38科187種,其中丹頂鶴、大鴇等國家I級保護鳥類9種,大天鵝白琵鷺等國家II級保護鳥類27種。魚類有8科31種,兩棲爬行動物有3科10種,獸類有15科42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哺乳動物4種。保護區內共有植物344種,分屬60科199屬,其中,蕨類植物1科1屬2種,裸子植物2科2屬2種,其餘為被子植物。

●輝河自然保護區鳥類多樣性現狀
保護區鳥類區系屬古北界蒙新區、東部草原亞區,其主要的區系特徵是候鳥構成了該區系的主體,在已確定的17目38科187種鳥類中,古北種有128種,為總數的68.4%,廣布種為59種,占總數的31.6%。此區沒有東洋種侵入,充分體現了本區自然地理特點;在187種鳥類中遷徙種類為162種,占總數的86.6%,其中夏候鳥124種,占總數的66.3%,旅鳥33種,占17.6%,居留型的分化也充分反映了本區高緯度的特點。此區鳥類中非雀形目鳥類有114種,占總數的61%,水禽數量有較大的比例,計有75種,為總數的40.1%,從而體現了本區以濕地為主要景觀的特點。

輝河自然保護區有國家Ⅰ級保護鳥類9種:丹頂鶴Grusjaponensis、白頭鶴Grusmonacha、大鴇Otistarda、金雕Aquilachrysaetos、白鶴Grusleucogeranus、歐洲白鸛Ciconiaciconia、玉帶海雕Haliaeetusleucoryphus、白尾海雕Haliaeetusalbialla、白肩雕Aquilaheliaca。輝河濕地是丹頂鶴、大鴇等珍稀瀕危鳥類的重要棲息繁殖地。在1998年9月考察中,觀測到200多隻丹頂鶴在保護區嘎魯特西側葦塘中集群覓食,鶴群中有相當數量的幼鶴,還觀測到大鴇11隻、白頭鶴5隻;2001年9月東北林業大學郎惠卿教授、國家環保總局蔣明康先生一行的考察中觀測到丹頂鶴300多隻;2005年9月內蒙古大學邢蓮蓮教授和達賚湖自然保護區專業人員的考察中,一次觀測到丹頂鶴100多隻、大鴇5隻。

輝河濕地還有27種國家II級保護鳥類:

輝河自然保護區輝河自然保護區
白琵鷺Platalealeucorodia、大天鵝Cygnuscygnus、小天鵝Cygnuscolumbianus、黑鳶Milvusmigrans、大鵟Buteohemilasius、普通鵟Buteobuteo、毛腳鵟Buteolagopus、松雀鷹A.virgatus、草原雕Aquilarapax、禿鷲Aegypiusmonachus、白尾鷂Circuscyangeus、白腹鷂Circusspilonotus、鶚Pandionhaliaetus、獵隼Falcocherrug、矛隼Falcorusticolus、游隼Falcoperegrinus、紅腳隼Falcoamurensis、紅隼F.tinnunculus、黑琴雞Tetraotetrix、灰鶴Grusgrus、白枕鶴Grusvipio、蓑羽鶴Anthropoidesvirgo、小杓鷸Numeniusminutus、雪鴞Nycteascandiaca、縱紋腹小鴞Athenenoctua、長耳鴞Asiootus、短耳鴞Asioflammeus。大天鵝在本區每年有1000餘只在此棲息繁殖,在1998年5月9日觀測到近300隻,9月21日觀測到119隻,其中亞成體25隻;在1998年的考察中觀測到灰鶴25隻,曾見到2隻灰鶴帶著雛鳥活動,說明保護區內有繁殖個體,有一定數量。10月9日觀測到白枕鶴164隻,其中有部分幼鶴;東北林業大學動資學院李曉良在1997年8月25日觀測到蓑羽鶴1000—1500隻集群。1998年9月的考察中曾觀測到鴻雁121隻、豆雁800餘只、斑嘴鴨300餘只、紅頭潛鴨1000餘只。

重要意義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中國最優質的草原,

輝河自然保護區輝河自然保護區
也是呼倫貝爾市畜牧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牧民民眾賴以生存的基本生產資料,而且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生態防線,對維護京津地區乃至整個華北地區的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輝河濕地是呼倫貝爾草原東部最大的一條帶狀濕地,與呼倫貝爾市達賚湖、黑龍江省扎龍、俄羅斯達烏爾斯克、蒙古國達烏爾保護區共同構成了東北亞地區的草原濕地生態系統,是東北亞乃至全球的重要生態屏障及眾多候鳥遷徙過境的驛站,對維護地區生物多樣性的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價值。保護區內的沙地樟子松林在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國家二級保護珍貴樹種,大部分分布於鄂溫克旗輝河、伊敏河上游,少量分布於新巴爾虎左旗。輝河濕地與沙地樟子松形成共生系統,輝河濕地對氣候的有效調節為沙地樟子松林的形成帶來必要條件,沙地樟子松林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的重要功能又為輝河濕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因此,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對有效地保護濕地、草原和沙地樟子松林生態系統,對保護區域性的生物物種及遺傳基因多樣性,建立生物基因庫,開展科學研究、開展珍稀物種的救護、監測和馴養提供了必要保障,為人類可持續利用生物資源提供良好的環境。

呼倫貝爾市作為邊疆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總體上處於工業化初始階段特、重要的地位,是眾多候鳥遷徙、繁衍的樂園,以複雜原生的生態系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在國內乃至國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是國內外專家學者開展科學研究的理想場所。

管理現狀

●機構設定

輝河自然保護區輝河自然保護區

輝河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設3個科室:辦公室、科技宣教科、保護管理科。管理局現下設有4個觀測管理站:駱駝脖子觀測管理站、西博橋觀測管理站、高林溫多爾核心區觀測管理站、莫達木吉觀測管理站;1個鳥類救護繁育中心,設在駱駝脖子。保護區設有公安派出所,受鄂溫克旗公安局及保護區管理局的雙重管理。保護區還成立了環境監察大隊和漁政大隊。

●基礎設施

呼倫貝爾市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地址位於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托海鎮,辦公用房為臨時租借。保護區管理局於2006年收回原鄂溫克旗蘆葦公司位於保護區內的房屋10餘座,將位於駱駝脖子的葦站房屋維修後作為駱駝脖子觀測管理站用房。在西博橋搭建一處蒙古包作為西博橋觀測管理用房。其餘二處觀測管理站均為租用牧民房屋。管護人員配備有吉普車機車、鐵船、防護服、救生衣望遠鏡等管護工具。2006年保護區管理局於駱駝脖子建設380平方米珍稀瀕危鳥類救護繁育中心一座。

●存在的問題
1、非法捕獵、獵殺珍稀瀕危鳥類現象時有發生;
2、保護區核心區內有部分常住牧戶,其放牧、打草等活動干擾了水禽的棲息和繁殖;
3、因乾旱造成濕地面積萎縮,生態環境質量有所下降;
4、經費短缺,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水平較低,科研、監測工作基本上未能正常開展起來。

保護措施

●實驗性恢復濕地面積

輝河自然保護區輝河自然保護區

近年來,由於乾旱、上游植被破壞等自然和人為原因,輝河濕地大面積萎縮,濕地的生態功能下降,珍稀瀕危鳥類的棲息環境也遭到破壞。2006年春季,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輝河駱駝脖子壩橋安裝閘板,實驗性地恢復濕地面積。駱駝脖子壩系原蘆葦公司為擴大水面增加長葦面積修建的,但已多年未維修。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水面面積達到4平方公里,恢復到歷史以來最高水位,鳥類種群及數量明顯增多,雁鴨滿頃,歐鷺翔集。

●加強執法巡護,清理查處違法案件
保護區目前建立有4處觀測管理站,有10名執法巡護人員。自2005年8月以來,查處偷獵、非法捕撈、撿拾鳥卵、挖藥等破壞資源和環境的案件數十起,放生偷捕的黑龍江林蛙數千隻,有效地震懾了不法分子,保護區內破壞生態環境的明顯減少,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2006年9月,輝河自然保護區公安派出所成立,10月即破獲一起偷運野生黑龍江林蛙的案件,收繳活體林蛙數千隻,乾體林蛙、魚類等幾百斤。

●實施休漁
由於連年酷捕濫漁,輝河魚類資源瀕於枯竭,為使保護區的魚類資源得到恢復,2006年保護區管理局與鄂溫克旗畜牧業局水產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在輝河自然保護區內實施休漁。觀測管理站人員歷時2個多月,將輝河捕魚點清理完畢,將河道內的漁網全部拔除。此舉既恢復與保護了輝河流域的水生資源,也保證了各類水禽的食物來源。

●救護野生動物
隨著保護區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強,民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明顯提高,不斷接收由社會各界移送的撿拾或受傷鳥類,至今已接收並救治野生鳥類13隻。

●鳥類多樣性保護對策

輝河自然保護區輝河自然保護區

1、編制《輝河自然保護區鳥類多樣性保護規劃》,認真貫徹執行;
2、強化宣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路媒體全面、深入、持久地開展宣傳保護鳥類及其棲息地的重要意義;
3、每年對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集中進行培訓,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專業知識,提高保護區的管理水平,使之正常業務能夠順利開展;
4、建立珍稀瀕危鳥類救護繁育中心,開展以丹頂鶴為主的鳥類救護、人工繁育、人工築巢招引工作,擴大自然種群的數量;
5、建立候鳥監測站,記錄候鳥的種類與數量變化規律;
6、爭取輝河濕地儘快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中國人與生物圈網,建立起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渠道;
7、針對保護區核心區局部人為干擾嚴重、濕地萎縮、生態環境受損的現狀,爭取資金實施生態移民、生態恢復、濕地恢復水利工程項目

相關詞條

隆寶自然保護區大黑山自然保護區麻陽河自然保護區
藥山自然保護區沙坡頭自然保護區寬闊水自然保護區
羌塘自然保護區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哀牢山自然保護區
茂蘭自然保護區西天山自然保護區黃連山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