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法鼓

津門法鼓

法鼓是天津民間的一種音樂舞蹈藝術,以老會或聖會的表演形式出現。2008年6月,國務院批准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掛甲寺慶音法鼓、楊家莊永音法鼓、劉園祥音法鼓為代表的津門法鼓名列其中。

起源和發展

津門法鼓津門法鼓

法鼓是天津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娛樂活動。法鼓一詞源自佛教,是指法堂上做法事時專用的鼓。法鼓在天津發祥約有300多年的歷史。它起源於、道作法時演奏的音樂,後傳入民間,鼓牌子都是民眾自己創造的,富有地方色彩。不過,天津法鼓經過幾百年的沉澱,早已褪盡了宗教色彩,演化為民間一種純粹的遊藝民俗了。據說李自成率軍轉戰各地,常以鏗鏘宏大的法鼓作為軍中之樂,以引導隊伍和歡慶勝利。而當其敗出京城後,部分散兵流落津門,在水陸碼頭出賣體力,暇時擊法鼓以自娛,竟很受民眾喜愛,於是競相習奏。天津法鼓就這般在天津落戶並流傳開來。
舊時的天津民間,法鼓常用以慶豐收、賀新年及在各種節慶、年會、廟會上演出。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整個市區法鼓聲連綿不斷、響徹全城,與各種花會、燈會交相輝映。法鼓還是當年皇會中不可或缺的隨駕音樂,在整個皇會隊伍中,威武顯赫。在天津法鼓最為繁盛的清末民初之際,僅城區就有上百個法鼓會。到1936年最後一次皇會,也還有三十多個法鼓會參加,足見其民眾性之廣泛。據傳,舊時天津有130多道法鼓會。坐落在掛甲寺街的楊家莊永音法鼓老會和慶音法鼓鑾駕老會,有著200多年的歷史,是天津兩道傳統民間花會。其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設定的擺設主要包括:軟對、硬對、高照、茶炊、茶食箱、點心梢等道具,這些器具和裝飾大部分都是用玻璃鑲嵌,飾有彩繪、浮雕、鏤花,做工精細,造型精美,並裝飾有多家流派的字畫。每件道具都是成雙成對、成套,並配有與之相配套的木友架等。設擺時,對稱排列,整齊有序,如在夜晚,華燈初上,燈火通明,更具神奇魅力,頗為壯觀。其武場,俗稱“家什場”,表演道具主要有:鼓、鐃、鈸、鑔歌、鐺襠。鼓為五音之首,這些樂器在萬樂之首“鼓”的統領下,按曲譜、詞牌各司其職,表演時,鼓、鐃、鈸默契配合,鼓樂齊鳴,頗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壯觀之勢。
掛甲寺慶音法鼓鑾駕老會成立於雍正九年(1731年),以明崇禎后妃娘娘所賜半副鑾駕予掛甲寺,掛甲寺人於清雍正年間憑此鑾駕成立了慶音法鼓老會,距今已300多年。它是一個既有精美道具,又有高超表演技巧、優美舞蹈動作的法鼓老會。
永音法鼓會坐落在天津市河西區掛甲寺街的楊家莊。永音法鼓起源於清乾隆年間,流傳至今約有200多年的歷史。永音法鼓出會,表現的是太子出遊的盛況場面,一般情況下出會的人數在40人左右,一行中分“文場”、“武場”。文場挑擔(主要肩挑茶炊、龍梢、點心箱、衣飾箱等十餘挑),輕柔慢步、起伏有序、款款而行,武場(主要使用大鼓、鈸、鐃等樂器)表演節奏緊湊、情緒激昂、氣氛爆裂。

文場器具和裝飾大多是玻璃鑲嵌,飾有彩繪、鏤花浮雕等圖案,雕刻精緻。各種道具、器械、裝飾都是成雙、成對、成套。行會儀式:會標開路,子旗護衛,門旗前導,纛旗殿後,九龍燈昂首其間;設擺則對稱排列,層次分明,整齊有序;如在夜晚,燈火通亮,更具神奇魅力。武場鈸、鐃等樂器在法鼓曲牌、曲譜的伴奏下,上下翻飛,左右開弓,纏頭裹腦,海底撈月。打擊樂器演奏的有:富貴圖、陰陽魚、對聯、四時如意、八卦圖、繡球等六種曲牌。
"永音法鼓”是天津市鄉土氣息濃郁的民間藝術奇葩,深深紮根於民間,是增進鄉情和友誼的橋樑和紐帶。
劉園祥音法鼓會建於清道光年間,參加清末歷屆民間盛會,原為廟中“娘娘”出巡時的隨駕法鼓會,前面是儀仗隊,由前彩和樂隊兩部分組成,由引鑼指揮,前彩是娘娘出巡時警示人們迴避和隨身攜帶的起居用品的編隊,包括兩面大門旗,高照、軟對、硬對、燈牌、圓籠、八角盒、衣箱、茶桶、茶炊、風燈等,後面是鼓、鈸、鐃、鑔、鐺鋃、大圖、九蓮燈等。有40人拿著手旗維持程式,還有30個少年扛著凳子,供表演者擊打長曲時使用。此會服裝道具保留完好,祥音法鼓原有十套歌譜,現保留五套。在舊曆年的正月,由各花會的會頭協商,進行以慶豐收,賀新年為主題的有禮節的互拜,然後在每年的三月三娘娘出巡之日,數道花會雲集北倉,祥音法鼓在皇會中是隨駕會,所以安排在娘娘的寶輦左右,設擺並表演,在花會表演時,祥音法鼓獨一無二的彩燈群,亮麗地展示在民眾面前,形成以彩燈組成長龍的壯麗景觀。劉園祥音法鼓會氣勢磅礴、壯觀,最具濃郁的民族民間文化特色。它是傳統的民間文化遺存,在幾代人的精心維護、傳授下延續至今,使傳統藝術為現代社會服務,並豐富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歷經滄桑,幾度坎坷,在民間藝術家的精心保護下,法鼓的民間古韻今猶在。這些歷史瑰寶目前在幾十名花甲、古稀老人的精心保護下,時而進行一些演出,但缺乏後繼之人。

樂曲和樂器

津門法鼓津門法鼓

天津法鼓的樂曲由若干不同的曲牌(又稱『鼓套子』)連綴而成。每奏一套,需半個小時左右,其曲牌有《相子》、《陰陽魚》、《龍戲珠》等30多個。其中被廣為演奏的是《對聯》、《繡球》、《叫門》、《富貴圖》和《上擂》等。

法鼓表演使用的樂器有共5種打擊樂器。一般配備是:鼓1面;鐺和鉻各4副;鈸和鐃各6至7副不等。表演時,將鼓放在中央,左為鈸、右為鐃,鉻和鐺隨鼓後或左右,面對面“坐敲”。法鼓表演開始,由鼓手連續擊鼓3次“咚、咚、咚、咚咚咚咚……”,鼓聲由強到弱,由慢到快,稱為“哨鼓”,表演者聽到哨鼓聲,立即拿起樂器,雙腳八字站立,身體正對前方,目不斜視,表情安詳肅穆。這時,頭鈸(第一個擊鈸的人)雙手把鈸一揚,連擊4下,俗稱“開”,之後全體演員隨其擊鈸的速度合奏起來。演奏的曲譜有:《哨鼓》、《開鈸》、《反鼓》、《陰鼓》、《長行點》、《收點》、《首品》、《叫門》、《繡球》、《對聯》、《拔洞子》、《鳳凰單展翅》、《上擂》等。常用的曲牌(俗稱為“歌子”、“歌譜”、“曲子”)有:《龍鬚》、《老河西》、《搖鼓通》等數十種。

表演形式

天津法鼓的表演形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固定場地的『坐敲』,一種為邊走邊奏的『行會』。其樂隊由一面大鼓和若干大鈸、大鐃、?鉻、鐺鐺所組成,人數可多可少,但都須成雙成對地配備。其聲音雄渾嘹亮、節奏豐富多變,令觀者激奮昂揚。演奏時,大鼓與緊挨身邊的『頭鈸』起著指揮的作用。整套音樂多以慢板開始,逐漸轉入中速,進而快速,最後高潮部分以急板結束。演奏《咬五通》時,五種樂器有分有和,變化多端;而演奏高潮部分的《上擂》時,大鈸、大鐃的演奏者還要加上『耍鈸』、『飛鐃』等舞蹈動作,它是在武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程式有『鷂子翻身』、『海底撈月』等三十多種。表演時,鐃在演員周身上下翻動、金光熠熠;鈸在演員手中爍爍翻動,其長長的纓穗凌空飛舞,再配以撼人心魄的音響和節奏,真可謂『鼓打驚雷、鈸翻燕飛、鐃甩蝶舞、鉻拍玉板、鐺敲雨潺』。法鼓是邊奏邊舞。其中演奏“上擂”時,是法鼓的精彩舞段。法鼓舞蹈動作主要體現在鈸的上、下飛舞和鐃的周身翻纏上,通過鈸、鐃不同的擊打方式而變著不同的舞蹈動作。如“豎擊鈸”,必須順勢向兩側打開成雙臂側平舉,致使雙鈸纓在身體兩側飛舞。形成了“一字鈸”的舞姿。又如雙鐃“搓擊”後,通過相反的作用力,使鐃在手中鏇轉,形成了金光閃爍,耀人眼目的“轉鐃”動作。諸如“雙分鈸”、“捲簾”、“纏頂”等動作,都是通過鈸、鐃的不同擊法,產生不同作用力而順勢發展變化為舞蹈動作的。
由於法鼓最初是源於佛、道作法的音樂,因而其舞蹈動作除了從打擊動作中發展變化外,還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宗教的影響。如“端飯”動作,可以說是直接從佛教地藏菩薩的“禪定手印”移植過來的;“托塔式”則是從佛祖釋迦牟尼的“接引手印”演變而來。此外,法鼓表演藝人還從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汲取創作素材,如創作了“疊金錢”、“拾金錢”、“撒金錢”、“單鈸閃”、“雙鈸抖”等動作。法鼓演奏者頭戴帽襯,穿中式長袍,挽白袖口,黑色馬褂,藍色中式便褲,圓口皂鞋。藝人們用手中的鈸、鐃,隨著氣勢磅礴、震撼人心的音樂,做著上、下翻飛的舞姿。動作要領是雙腿不能移動,只用雙膝不停地屈直和腰部多方位擺動。舞鈸動作一個接一個,鈸在手中閃爍飛轉、鈸纓凌空飄動;鐃在周身翻纏,忽屈忽伸,金光奪目,大有神威難撼,法力無邊之感。這就是法鼓表演最吸引人的一幕,民間稱之為“飛鈸纏繞”。當“頭鈸”雙手一揚時,標誌著全曲表演結束。
天津法鼓是在天津特定的社會文化土壤中成長的,它綜合了音樂舞蹈武術美術等多種藝術形式,獨具特色。天津人創造了天津法鼓,天津法鼓也塑造著天津人。在天津法鼓那雍容威嚴的形式和鏗鏘熾烈的節奏里,天津人讀到的是自己粗獷豪邁、爽朗樂天的性格。

現狀與保護

掛甲寺慶音法鼓鑾駕老會成立於雍正九年(1731年),以明崇禎后妃娘娘所賜半副鑾駕予掛甲寺,掛甲寺人於清雍正年間憑此鑾駕成立了慶音法鼓老會,距今已300多年。它是一個既有精美道具,又有高超表演技巧、優美舞蹈動作的法鼓老會。老會初為民間文法鼓,後於嘉慶六年(1801年)傳入武法鼓,加入飛鐃、飛鈸等,技藝代代相傳。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鑾駕表演家什失去了原有的光輝。老會現任隊長傅先生說,現在這批表演家什只需用半公斤足金重新鍍一遍就能“重生”,但他們沒有這個經濟能力。現在,慶音法鼓鑾駕老會都要靠隊員自掏腰包和一些有限的商業演出報酬來維持。“現在,除非是特別重要的場合,隊員們根本不敢出動,生怕再有什麼閃失,一旦破損了,我們修不起。”
目前,老會中,年齡最大的會員已是86歲高齡,年齡最小的也50多歲了。“年輕人願意來學這種民俗文化技藝的人少之又少,現在僅有兩名年輕隊員時不時來跟著前輩學學,遠遠達不到表演時人員的數量需要。”傅隊長說。
“申遺”成功 贊助仍不多
存在相同問題的還有楊家莊永音法鼓會,會長楊奎舉老人是家族相傳的第七代傳人,幾十年來操持法鼓會的各項事務成了他業餘生活的全部。原來的楊家莊永音法鼓世代相傳,而後隨著河西區拆遷改造,楊家莊不復存在,法鼓會的傳人散居在城市各處,每次排練時,組織、集合、尋找合適地點都要大費周折。“我現在最大的願望是能有一個固定的排練會館。”楊奎舉老人說,“‘申遺'成功了,許多人知道了我們這個法鼓會,但願意出錢贊助的仍然不多,還要等著國家出錢。”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統音樂

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