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民歌

潛江民歌

潛江民歌是指流行於市境內,由勞動人民在勞作、生活及風俗習尚等活動中創造的民歌。其內容之豐富,題材之廣泛,品種之多樣、風格之獨特,令相關專家學者稱奇。從某種意義上說,潛江民歌亦是本土人民鬥爭的武器,勞動的號令,抒情的載體,娛樂的工具。

歷史淵源

潛江民歌是楚歌遺風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周代,她屬於《周南》,列於十五國風之首,是雅樂、燕樂的主體;戰國晚期,屈原、宋玉津津樂道的“揚(陽)阿”即是潛江民歌;《四面楚歌》唱的是潛江的“雞鳴歌”;漢代的“楚歌曰艷”、魏晉的“西曲歌”中,潛江民歌都是不可或缺主要組成部分。“下里之音”即是專指的潛江民歌南朝·梁·簡文帝在《與湘東王書》中說:“故玉徽金銧,反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聽。”

藝術特徵

潛江民歌根植於潛江方言,除《楚辭》的“兮”、“些”之楚語仍是這一帶常用的“口頭禪”外,從語言聲調色彩分析:潛江、天門、仙桃(原沔陽)為一個色彩區,這一帶由於受外界的影響較少,有相對的獨立性,並對江漢平原有一定的影響。而潛江則是這一色彩區的中心,語言聲調呈放射狀向周邊縣市漫延形成變異。其語言聲調特徵是:高聲為色彩音,歸為語音聲調中四聲之陰平、去聲;中音為核音,歸為陽平;低音為支柱音,歸為上聲。

民歌形態

潛江民歌大部分屬於三音列民歌。常用的有四種形態:1、徵三音列“152(1為高音)”;2、宮三音列“315(5為低音)”;3、羽三音列“163(1為高音)”;4、孿生三音列“652”。這四種正三音列原型又有如和聲轉位的變形,以及這些三音列的自由交替與互相滲透,導致民歌音樂豐富多彩。故潛江自古就有“民歌之鄉”的美譽。《淮南子•說山》的“欲美和者,必先始於揚阿、采菱。”《江陵樂》的“逢人駐步看,揚聲皆言好。”就是史籍對潛江民歌的盛讚。

研究價值

研究價值

1、以徵調式為主的潛江民歌是西周雅樂、燕樂的主體,列於十五國風之首,對崇拜五行之“火”的周代與“天人合一”、包括儒家思想等都具有極重要的研究價值
2、以“雞鳴歌”為代表的潛江之“揚歌”,是屈原、宋玉在《楚辭》中津津樂道的楚歌。在為數不多的屈、宋作品中,“揚歌”被提及四次。如屈原的作品:(1)《招魂》:“《涉江》、《采菱》,發《揚荷》些。”;(2)《大招》:“謳和《揚阿》,趙簫倡只。”(3)《少司命》:“晞女發兮陽之阿。”(4)宋玉在《對楚王問》中說:“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證明潛江民歌與《楚辭》之間有不可割裂的血緣關係,為研究《楚辭》及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線索。
3、《四面楚歌》唱的是“雞鳴歌”,此歌是楚漢相爭時期劉邦勝項羽的“落幕”凱歌。因此,《漢書•禮樂志》載:“凡樂,樂其所生。禮不忘本,高祖樂楚聲,故《房中樂》,楚聲也。”在《淮南子•說山》中載:“欲美和者,必先始於《陽阿》、《采菱》。”這兩載說明為“雞鳴歌”的“揚歌”是漢代的“流行民歌”。結合“風騷即息,漢人代輿”的史載,對研究漢代的音樂、文學及後世的影響都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4、潛江民歌在江漢平原的地方音樂中是具有“楚”之代表性的民歌,其對研究魏晉時代的《西曲歌》及以後的民歌傳承、發展提供了史料性研究價值。
5、潛江民歌的傳承久遠性,為研究古代楚人的民風民俗、文化心理、審美取向,包括巫風、祭祀,提供了探討性價值。
6、楚文化博大精深。作為有方圓100.9平方公里楚章華台宮宛和楚城牆遺址的潛江,其在當時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上應有顯著地位,潛江民歌在研究這一帶的楚文化內涵中,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價值。

音樂價值

1、潛江民歌之“雞鳴歌”對音樂的起源,具有“仿生說”與“勞動說”合一的佐證價值。
2、潛江民歌“揚歌”(雞鳴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太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儒家文化”與“楚文化”的關係上,具有論證價值。
3、潛江民歌在調式上的靈活運用,如《十許鞋》的終止式,是導向燕樂的“閏”聲而煞,全歌鏇律基調本是明顯的F徵調,但終止時卻突然轉到了較遠關係的降B宮調。另一種《數蛤蟆》也是如此,全曲煞聲用唯一出現的“變宮”進行二重下屬轉調,這種異調終止式奇詭韻味,對研究楚人的調式,包括宋玉在《對楚王問》中記載的“引商克呂”,提供了鮮活的譜例和研究性素材。
4、潛江民歌中的三聲腔是楚民間歌樂中不可多得的研究資料,其在民族五聲調式中的靈活運用,在江漢平原是相對集中的特色區。

文化價值與傳承鑑賞價值

1、潛江方言中現存的“兮”、“些”之楚語至今仍在頻繁使用,加之屈原、宋玉對潛江“揚歌”的念念不忘,說明這一帶的民歌是《楚辭》形成的重要“溫床”之一,對研究我國的文學發展史,提供了鄉土性研究元素。
2、潛江民歌的“三聲腔”及民歌調式具有參考學習價值。潛江是省內各藝術院校的實習基地,具有民間音樂文化的傳習和借鑑價值。

瀕危現狀

一、潛江民歌中勞動歌曲,因群體勞動相對減少,眾唱和傳承的格局發生了變化,出現了消退狀況。
二、因生產勞動方式的轉化,表現在機械化取代了繁重的體力勞動,例如:抽水機影響了“車水鑼鼓”,脫粒機影響了“打麥歌”的自然傳承等。
三、現代文化娛樂形式的衝擊,使潛江民歌成為人們心中的珍藏品。
四、國語的推廣,使後人傳唱潛江民歌“異化”失去原汁原味。
五、老一代潛江民歌手相繼謝世,或年歲已高,且多年不練不唱,絕大部份民歌出現失真和遺忘現象。
由於上述原因,傳唱潛江民歌的民間性各種氛圍消失,潛江民歌現在處於極度的瀕危境地,亟待搶救。

傳承方式

一、盲藝人傳唱:盲藝人以演唱謀生,吸收大量民歌及小調入曲傳承;
二、勞動傳承;
三、與風俗習慣、節日習俗結合的傳承;
四、戲劇傳承:荊州花鼓戲、皮影戲中吸收、借鑑潛江民歌入戲傳播。

代表性民歌手

陳家鳳:曾將潛江民歌《哥修塘妹修塘》唱到北京,受到中央領導接見併合影。
高 尚:一曲《牛郎趕織女》唱到北京,並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播出;
唐慶榮:《山里彎彎多》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獲三等獎.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統音樂

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