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竹木器樂

黎族竹木器樂

黎族竹木器樂,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黎族傳統樂器取材於大自然中的各種竹木、畜獸皮原料,經過手工加工而成樂器,散發著原始社會的生活氣息。黎族樂器是人們崇尚自然的生動體現,是原生態音樂的遺存。

基本信息

黎族竹木器樂黎族竹木器樂

黎族竹木器樂,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序號:634

項目名稱:黎族竹木器樂

項目類別:傳統音樂(民間音樂)

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五指山市

編號:Ⅱ-135。

取材

黎族傳統樂器取材於大自然中的各種竹木、畜獸皮原料,經過手工加工而成樂器,散發著原始社會的生活氣息。黎族樂器是人們崇尚自然的生動體現,是原生態音樂的遺存。黎族傳統樂器取材於民間豐富的竹木資源,製作工藝也不複雜,但要製作一件好的樂器也是要有一定技藝的。傳統樂器的演奏技藝,對演奏技藝一般要求不高,男女青年均能學會使用,但要演奏得好,則需要一定的功夫,可是在民間,樂於挖掘整理保護黎族器樂的人士少之又少。傳統的黎族樂器,無一不與生活息息相關。最早出現的樂器是獨木鼓,據黎族古民歌傳述,遠古時候因雷公擊倒大樹,燒樹木成洞,黎族祖先就擊木洞呼眾圍獵,後來人們用牛皮或鹿皮蒙住大洞口,敲起來咚咚作響,以作招眾、祭祀和樂器使用。

器材

黎族樂器不少於40種,傳統樂器主要有:獨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嗶噠口拜鼻簫灼吧等八大件。 最早出現的樂器是獨木鼓,據黎族古民歌傳述,遠古時候因雷公擊倒大樹,燒樹木成洞,黎族祖先就擊木洞呼眾圍獵,後來人們用牛皮或鹿皮蒙住大洞口,敲起來咚咚作響,以作招眾、祭祀和樂器使用。叮咚木也是較早出現的打擊樂器。古時,黎族人民砍山種山蘭,山豬經常在夜間出來糟蹋山蘭稻,為了保護山蘭稻,看山蘭的人,就在山寮吊起兩根木桿,打擊後就響起叮咚聲,以驅趕山豬,後來發展成為跳舞娛樂用的打擊樂器。

演奏特點

黎族竹木器樂黎族竹木器樂

1.原生態的黎族傳統器樂曲富有原始音樂的色彩。傳統樂曲產生於原始社會生活中,保留有原始生活的音韻,展現黎族原始生活的風情,如獨木鼓恢宏厚重的聲音和簡約的鼓譜,體現原始崇拜祭祀活動的肅穆場景。鏗鏘悅耳的叮咚聲,使人們如置身在原始的山蘭園中。聲輕委婉的鼻簫,聲細纏綿的口弦,訴說著情人的竊竊私語,音純嘹亮的唎咧、嗶噠、闊廣悠揚的口拜、灼吧,呈現出黎族人民勞動、節慶、歡樂等豐富多彩的生活場面。
2.有濃郁的民歌韻味。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歌十分普及,人人皆能。民間器樂從中吸收養分,產生仿人唱民歌的器樂曲,帶有濃郁的民歌韻味。如黎族民歌的《羅尼調》、《來流調》、《四親調》、《餵格羅調》、《少中娃調》、《長調》、《短調》、《滾龍調》、《搖籃調》等在黎族器樂中頻繁出現。從這一點看,古時“歌舞樂”確是三位一體的。
3.黎族傳統器樂有古樸簡約的特徵。曲牌結構多為單曲體,以一個曲調為基礎做多次反覆演奏,在反覆中僅有速度變化,以反覆的演奏的方法加深了人們的音樂印象。調式音階方面,多為五聲音階為主的徵調式和官調式,曲調大體是以同度音階反覆和二度音階為主進行,鏇律起伏不大,節奏、節拍一般較為規整。

價值影響

黎族器樂曾有過輝煌,如黎族器樂《打叮咚》參加1957年第一屆全國音樂舞蹈會演,得到好評;黎族樂手盧玉昌吹奏的“口拜”樂器1980年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連吹20多分鐘不換氣,博得滿場喝彩。樂手黃會基因為吹唎咧,被廣東民族歌舞團招收,他吹奏的唎咧樂曲《相會在山蘭園》從1984年至1992年先後應邀到新加坡、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吹奏,飲譽國內外。
黎族樂器有著自己的價值,它的萌生、發展和最終形成,融匯了民族歷史、生產、生活、風情習俗的諸多信息,生動地體現了本民族、本地區的文化傳統。對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特別是為音樂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同時,黎族傳統樂器和樂曲在祖國的音樂殿堂里獨具一格。如叮咚木、鼻簫、口弓、唎咧、洞勺(灼吧)等樂器在國內並不多見,許多樂曲也是本民族獨具的,它豐富了祖國器樂的寶庫,呈現出祖國音樂文化的多樣性。
受時尚音樂的衝擊,黎族傳統器樂日漸式微,民間樂手也青黃不接,傳統的樂曲也有失傳之危。
對黎族傳統器樂,當前正在組織進行全面的搶救保護,首先是掌握傳統樂器的製作技藝,徵集遺存下來的樂器文物。在掌握技藝的同時,傳承傳統樂器獨特的演奏手法,如“內循環換氣”,掌握聲音長久不斷的演奏技巧。
與此同時,全面深入進行傳統樂曲的收錄記譜工作,以便留存遺產;大力培養傳承人,避免人亡藝絕。加強研究,有效地進行傳統樂器的改革,提高它的表現力,堅持在各種文藝活動中使用,弘揚和展示傳統樂曲的獨特魁力。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統音樂

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