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民歌

達斡爾族民歌

達斡爾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和新疆塔城縣,有自己的民族語言達斡爾語,形成了布特哈、齊齊哈爾和新疆三種方言,但語音、辭彙、語法的差別不大,可以互相通話。達斡爾族沒有本民族文字,主要使用漢文,少數人兼用滿文、蒙古文和哈薩克文。達斡爾族民間音樂包括民間歌曲、民間歌舞音樂哈庫麥、說唱音樂烏春三類。民歌包括“扎恩達勒”與“雅德根”調,前者是類似山歌題材的民歌的統稱,分為有詞和無詞兩種,高亢奔放,婉轉悠揚;後者則是民間祭祀類歌曲。

代表作品

得天獨厚的達斡爾族民歌得天獨厚的達斡爾族民歌
扎恩達勒”是達斡爾民歌的主要形式,曲調優美高亢,除了一部分具有固定的歌詞外,均可在固定的曲調上根據當時的情景和感受即興填詞歌曲,以反映生活現實,思想感情和願望。

歷史淵源

達斡爾族的“扎恩那勒”生產在遙遠的年代,據史料記載,那時的人們在看到大自然的景色,在生產勞動中,表達喜、怒、樂抒發心聲,調整精神,消除疲勞時唱出的一種曲調。
歷史上,達斡爾族主要是以狩獵為主,兼營畜牧業、農業、漁業等。幾百年前,達斡爾族在黑龍江流域依山傍水,以狩獵為主,種植少量的農作物,並季節性地從事林、牧、漁等業,他們在閒下時常在一起唱“扎恩那勒”而“扎恩那勒”說法在特定的環境下產生的一種曲調,反映出每個人的心情,格性等演唱藝術。

演唱方法

“扎恩達勒”的內容,多是反映歷史事件、生產、生活、民族英雄事跡和悲歡離合愛情,它在體載上主要包括抒情和敘事兩部分,如:牧歌、獵歌、漁歌、祝酒歌、情歌、婚禮歌、放排歌、搖籃曲等,而在形式上則有獨唱和對唱兩種,其中一問一答的對歌形式居多。“扎恩達勒”分為有歌詞和無歌詞兩種,如《心上人》、《德莫日根》等,這類“扎恩達勒”曲調豐富,結構多變,附有“訥-耶,呢-耶”的襯託詞,無歌詞的“扎恩達勒”多是觸景生情即興吟詠。只充填“訥-耶,呢-耶”的襯詞。節拍略有自由處理,曲詞也隨著感情變化。

存在價值

“扎恩達勒”在莫旗的尼爾基鎮騰克鎮、阿爾拉鎮等周邊聚住的達斡爾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達斡爾民歌優秀的傳統民間音樂,是古老的達斡爾民間音樂的遺存。挖掘、搶救、整理和保護民間歌唱藝術“扎恩達勒”有著重要價值。“扎恩達勒”多達上百種,挖掘、整理、搶救、保護“扎恩達勒”將推動和促進達斡爾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它的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徵,在中國民歌中,實屬罕見,從實用價值看,挖掘、搶救、整理和保護達斡爾傳統民間音樂,“扎恩達勒”對莫旗的文化大旗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豐富各族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促進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作用。

現狀分析

1、“扎恩那勒”的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化,主要來自市場經濟大潮,對現存民間文化藝術遺產的衝擊很大。
2、新形勢的發展和需求對“扎恩那勒”的影響,人們對現存的民間藝術處於淡化狀態,年青人喜歡流行音樂等,這也是制約本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民間藝人的逐年減少也是民間文化藝術消失的主要原因。
4、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追求的現代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審美需求也提高了,對“扎恩那勒”的發展不容樂觀,瀕危的狀態很難改變。
達斡爾傳統民歌“扎恩那勒”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主要形式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達斡爾”意即“開拓者”。族源契丹。達斡爾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受清朝滿族文化影響,通用滿文,後普遍使用漢文。達斡爾族的民間音樂有山歌、對口唱和舞詞等多種形式,以音調熱情奔放、委婉多變、節奏鮮明、節拍嚴正見長。
山歌,達斡爾人稱為“扎思達勒”,通常在野外生產勞動的間隙或趕車的旅途中唱,歌詞見景生情,可即興填詞。曲調高亢、悠揚,多顫音,具有達斡爾族山歌的獨特風格,達斡爾族民間藝術工作者在本民族山歌基礎上加工改編的《心上人》、《山鄉》、《催眠曲》等山歌,可謂是當今達斡爾民歌的優秀作品。
《心上人》不僅曲調優美,歌詞也生動感人,以下是其首尾兩段:
時光像流水喲,春天又到我家鄉,
遼闊的原野喲,披上嫩綠的春裝,
嫩江深又長喲,船兒卻又要遠航,
心上人兒你喲,莫非你不在船上。
對口唱是達斡爾族歌曲中比較普及的演唱曲,它以反映達斡爾人的生產、生活為內容,一問一答,曲調明朗歡快,演唱者可即興填詞互問互答。
歌舞曲是達斡爾族民間音樂的又一組成部分,配有歌詞,曲調清秀舒緩,歌詞內容多以達斡爾人的家庭生活、倫理道德和愛情為主題,亦可見景生情,即興填詞。
晚會一開始,舞者緩緩起步,邊唱邊跳,以下便為較為流行的一種:
走進上屋裡,唱的歌,
唱給小叔聽的是,鵪鶉的歌。
走出房門外,唱的歌,
寂寞時候歌的是,鴛鴦的歌。
達斡爾族民歌主要有《扎恩達勒》,它是一種山歌體裁的民間歌曲,通常在森林、放牧或趕車的旅途中抒唱。歌詞不固定,多半是觸景生情、即興吟詠,並襯用“訥耶喲”等虛詞填充,曲調悠揚,尤多顫音,具有達斡爾族山歌的獨特風格。

獲得美譽

罕伯岱達斡爾族民歌是罕伯岱達斡爾族在千百年的艱苦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創造的珍貴的民族文化。在歌詞和歌譜的創作中,充分體現了達族人民純樸、豪放、勇敢、堅強的民族性格,集體演唱與舞蹈融為一體,曲調優美、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充分展示了生產生活中的民族特色。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使這一文化形式成為達族人民生產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經過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的深入挖掘與整理,目前,罕伯岱達斡爾族民歌已得到了較好的保護與完善,傳承人也積極地將這一演唱形式傳授給更多的達族人,從而使其得到更好的繼承與發揚。2007年3月,罕伯岱達斡爾族民歌被列入黑龍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統音樂

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