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誦調

吟誦調

吟誦調是常州市的傳統音樂形式,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吟誦藝術屬“小眾文化”,與古琴、崑曲相仿,標誌著民族文化的最高水準,具有文學、音樂、語言學等多學科的研究價值。常州吟誦的基本內容相當豐富和全面,主要有吟詩的音調(包括吟七律、七絕、五律、五絕等“近體詩”的音調和吟“詩經”、“樂府”、“楚辭”、雜言詩等“古體詩”的音調),吟詞的音調以及吟文言文的音調等。

基本介紹

吟誦調吟誦調

吟誦是介於“唱”和“讀”之間的吟唱古典詩詞文章的藝術,橫跨文學、音樂、語言三門學科,影響遍及海內外。我國現代語言學奠基者趙元任早年在美國錄下常州吟詩的音調,總結了《常州吟詩的樂調17例》,使“常州吟誦”名聞學界。
上世紀90年代初,多年從事音樂教學工作的秦德祥,著手對“常州吟誦”的傳承人進行普查,自費出版了《吟誦音樂》一書,近年來繼續進行大量基礎性調研工作,考證、挖掘到正宗傳人數十人,為“常州吟誦”最終列為國家級保護項目作出了重要貢獻。
應邀到會的吟誦傳人絕大部分已年屆八旬,最年長者已98歲,大部分接受過舊式教育,大多終身從教,有個別人隱於民間,終身務農。他們有著深厚的古典詩詞創作功底,有的早年受到過唐文治、錢名山、唐圭璋等詩壇碩儒的教益。他們的吟誦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凸現出常州吟誦的兩大特色:一是採用常州方言,常州方言的聲調體系與中古漢語聲調體系頗為接近,較好地保持了古典詩詞原有的音韻美感;二是人各有調,各有所宗。每個人的吟誦風格各不相同,相同的人吟誦不同的詩作時,根據表達的內容和情感,其聲調也不盡相同。

傳承人

丁彥士——1911年生,少年時就讀於前清秀才施博沾先生門下,壯年隨常州名士施嘯岑先生遊學,習得古典詩詞吟誦藝術。任中國小教師45年。著有《夕陽吟草》。
羊淇——1924年生,自幼師從父親羊牧之學習吟誦,曾任中學校長、常工院黨委副書記,著有《菱溪詩稿》《菱溪文稿》《歷代詩人詠常州》《常州新詠》等。
鄒醒國——1926年生,就讀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時,師從胡三元先生教導學習吟誦,在省常中工作時曾求教於羊牧之、陸汝挺等諸位前輩。
張劍儒——1926年生,先後就讀於覓小、省常中、南京國立師範等校,多年從事聲樂藝術教育工作,並師從羊牧之等前輩學習吟誦。
錢璱之——1927年生,幼年在家塾“寄園”讀書,詩詞吟誦得自歷代祖輩家傳。曾就讀南京中央大學、江蘇教育學院及北京中國文化書院等校,在大專院校任教50年。
惲正平——1927年生,曾在省常中執教語文多年,任江蘇省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常州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詩詞吟誦曾受到詞學大師唐圭璋先生指導。
羊漢——1929年生,詩詞吟誦師從其父羊牧之,現為江蘇省詩詞協會副會長,常州市詩詞協會會長,艤舟詩社社長,著有《峴山詩存》。
何兆年——1939年生,終身務農,祖父為清末秀才,自幼喜好研習家藏古籍及詩詞文吟誦。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統音樂

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