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鼓詞

永康鼓詞

永康鼓詞,永康文化遺產。永康鼓詞因其獨特的地域文化風味以及演出靈活方便、不拘場所等特點,成為浙中地方曲藝中的一顆明珠。

概述

鼓詞是一種單口說唱、一人多角的傳統藝術。它以押韻的方言為唱詞,說白穿插其間,以唱為主,說為輔。唱詞無一定規律,多為長短句,少數為整段七字句。唱本通俗易懂,情節曲折,詼諧有趣。

簡介

永康鼓詞,當地俗稱“唱古事”或“唱故事”。歷史上的演唱者多為盲藝人,且多為男性,是一種用來乞討的謀生手段。永康之外,臨近的東陽、磐安、武義一帶的城鄉也有流傳。永康鼓詞的伴奏樂器比較簡單,為一隻盆鼓加一條臘尺。盆鼓又稱“扁鼓”,形似北方書鼓所用的扁鼓,由6塊高約5厘米的黃檀木拼接而成,相傳最早是由六位官員每人捐贈一塊烏金拼制而成,也代表了禮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的六部官員。藝人表演時,根據故事情節變化和伴奏的需要,可以擊打出千變萬化的鼓點,作為故事說唱的烘托。臘尺又稱“拍板”、“檀板”,屬於擊拍樂器,由兩塊紅木板組成,又稱“母子板”或“陰陽板”,藝人相傳是由八仙之一的曹國舅所贈。演奏時,左手持板,兩板敲擊,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表演時,先擊打幾分鐘的鼓板“鬧台”,以吸引聽眾的注意,長篇節目演出之前,還要先唱四句“攤頭”即開場白,然後轉入正文。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說白穿插在唱段間。說唱敘述的同時,也有摹擬代言,“跳入跳出”,十分靈活。唱腔屬於板腔體式,基本曲調稱為“鼓詞調”,根據表現不同情緒的需要,又演化出了“慢板”、“中板”、“快板”、“散板”等不同板式和“水平調”、“喜調”、“怒調”、“悲調”等功能化唱腔。傳統節目大多沒有確定的曲本,全靠藝人根據基本提綱自我發揮。唱詞雖有韻腳,但不太規則。傳統節目有《天寶圖》、《粉妝樓》、《六美圖》、《九美圖》和《十美圖》等,主要表現的是家長里短和兒女情長。過去永康鼓詞的演出多與當地的民俗活動相關聯,日常娛樂,紅白喜事和求神祈福,永康鼓詞藝人都會被邀請前去表演。鄉村祠堂是主要的演出場所。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永康鼓詞不僅是當地人主要的娛樂手段,而且是他們學習歷史文化知識和進行道德教化的有效手段。
然而,這種十分獨特的曲藝形式,一個時期以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新世紀以來,更是處於瀕危的邊緣,後繼乏人,正在悄然地遠離當地人們的生活。所幸當地政府已將其列入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制訂了相應的保護計畫。但願這種珍貴的地方文化記憶,能在切實的保護之中得以復甦、發揚,在留存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時,充盈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圖景。

傳人

隨著鼓詞藝人的不斷離去,這門古老的傳統藝術正逐步陷入瀕臨失傳的窘境。

為保存這一曲藝,永康小伙胡康健十年如一日,遍訪民間鼓詞藝人,並自費錄製鼓詞曲目。

初次與鼓詞結緣
今年31歲的胡康健是永康市西城街道山下村人,自小身體不好。國中畢業後,幹不了重活的胡康健在親戚幫助下,在永康市區開了一家小音像店。開店期間,經常有老人來問,有沒有永康鼓詞的磁帶賣?胡康健說:來問的很多老年人不識字,甚至連國語也聽不懂,家裡的報紙、電視、收音機對他們來說幾乎沒什麼用處。相比之下,用永康話唱的鼓詞倒成了老人們的最愛。這讓胡康健深受啟發:何不錄製一些永康鼓詞的磁帶,沒準老人們會喜歡。
為試試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1996年的一天,胡康健從朋友處拿來一盒唱鼓詞的磁帶在店裡播放,結果令他大為驚喜:不僅吸引了許多老人前來,鼓詞聲還引來了一位盲人。這位盲人是永康民間一位唱鼓詞的老藝人阿趙,得知胡康健錄製鼓詞磁帶的想法後,阿趙滿口答應幫忙。
當天,胡康健就在店裡用收錄機為阿趙錄了一首名叫《方玉娘祭塔》的鼓詞,雖然設備不怎么樣,但老人唱得很投入,唱腔也不錯,所以錄製效果尚可。最後,胡康健不僅給了老人20元錢,臨走時還送給他六盒戲曲磁帶。打那以後,阿趙經常到他的店裡聊天,兩人很快成了朋友。這年,從第一首鼓詞《方玉娘祭塔》開始,胡康健與永康鼓詞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此走上了四處蒐集永康鼓詞的艱辛之路。
真誠打動老藝人
在與阿趙的交往中,胡康健得知芝英有一位叫徐友的盲人鼓詞唱得很不錯。根據阿趙提供的住址,胡康健先後三次到徐友家拜訪,都沒碰到人。就在他深感失望時,在朋友開的一家店裡,他偶遇一位正在買卡式錄音機的盲人。難道他也會唱鼓詞?胡康健內心一陣狂喜,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農村買這種錄音機的老人要么會唱鼓詞,要么喜歡聽鼓詞。在他的追問下,老人說自己叫徐友,會唱永康鼓詞。胡康健向老人講述了三次登門拜訪不遇的經歷,並再三請求老人幫助錄製鼓詞。徐友被面前這位年輕人的熱情打動,當天下午,他便來到胡康健的店內錄製了一首《九斤姑娘》的鼓詞。
和徐友結識後,胡康健經常到下徐店村徐友家跟他探討鼓詞藝術,兩人也很快成了忘年交。徐友先後參與錄製了十多首永康鼓詞,這些鼓詞有些已瀕臨失傳,胡康健如獲至寶。在與鼓詞和鼓詞藝人的接觸中,胡康健對這門民間藝術的迷戀越來越深。永康鼓詞內容豐富、通俗易懂,很多鼓詞都蘊含一些淺顯的道理,勸人為善。胡康健說,這些鼓詞曲目要么講民間奇聞,要么歌頌純美愛情,非常貼近老百姓的生活。經歷了這么多年,永康鼓詞仍有這么強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說明民間藝術在人們心中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胡康健說,這也堅定了他加快蒐集鼓詞步伐的決心和信心。
為尋作品十次登門
在多年蒐集鼓詞的經歷中,胡康健先後結識了十多位永康民間鼓詞藝人。在這些老藝人中,最讓胡康健難忘的要數一位叫趙明的老人。為從趙明口中求得一首名叫《水紅袍》的鼓詞,胡康健歷時三年,先後十次登門拜訪。
2003年,胡康健聽很多鼓詞愛好者說,住在永康市區的老藝人趙明鼓詞唱得非常棒,尤其是一首《水紅袍》,簡直無人可及。於是他費盡周折找到趙明的住處,誠懇地邀請老人錄製一首,卻遭到趙明的堅決拒絕。老人說:如果你錄了磁帶拿去賣,我那些唱鼓詞的同行豈不是沒飯吃了?不管胡康健如何解釋,趙明就是不答應。此後,胡康健又多次登門拜訪,仍被老人拒絕。
2004年,心有不甘的胡康健又多次到趙明家。面對胡康健的再三懇求,老人終於勉強答應,但仍推說等有空的時候再錄。
2005年5月,胡康健無意中得知,趙明與當年為自己錄製第一首鼓詞的阿趙關係不錯,兩人在鼓詞演唱方面互有切磋,但多少有點互不服氣。何不來個激將法?胡康健靈機一動,馬上邀請阿趙到山下村演唱鼓詞,並設法把訊息傳到趙明耳中。
第二天,阿趙在為村民們演唱鼓詞的間隙,抽空到胡康健家錄音,就在錄到一半的時候,趙明出現了。胡康健馬上沏茶倒水,奉上可口的點心,款待兩位老人,三個人一起高興地聊起了鼓詞。正聊到興頭上,胡康健趁機向趙明提出錄製鼓詞的要求,當著老朋友的面,趙明終於爽快答應,當場演唱了他最拿手的《水紅袍》。這一唱果然與眾不同,口齒清晰,情節曲折,表情豐富。當晚,如獲至寶的胡康健聽著費盡心思得來的《水紅袍》,一夜無眠。
每天與時間賽跑
現在我最擔心的是,隨著這些鼓詞藝人的不斷老去,永康鼓詞藝術會逐漸陷入後繼無人的困境。採訪中,胡康健有些惆悵地說,在過去十年里,他一共蒐集了45首永康鼓詞,錄製了300多盒磁帶。演唱這些曲目的老藝人有很多已去世,現在的年輕人又很少會唱鼓詞。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每天開著機車到各村轉悠,搜尋會唱鼓詞的老藝人,盡最大努力多錄製一些鼓詞曲目。胡康健來電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好訊息:永康市文化局得知胡康健蒐集鼓詞的事情,已主動跟他聯繫,計畫跟他合作完成這項工作。文化局還說要把這些磁帶整理出書,這對永康鼓詞藝術的傳承實在是太好了。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撂石鎖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苗族栽岩習俗
裝泥魚習俗
徑山茶宴
錫伯族傳統婚俗
哈薩克族傳統婚俗
回族傳統婚俗
裕固族傳統婚俗
彝族傳統婚俗
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朝鮮族回婚禮
澤州四弦書
獨轅四景車賽會
尉村跑鼓車
舜帝祭典
肘捶
土家年
哈尼族昂瑪突節
諾茹孜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永濟背冰
潮人盂蘭勝會
維藥傳統炮製技藝
睡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阿依旺賽來民居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石庫門裡弄建築營造技藝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常州小熱昏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安吉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
衡水法帖雕板拓印技藝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斑錫製作技藝
鉛錫刻鏤技藝
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藍夾纈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漁鼓道情
錫伯族刺繡
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
瑤族刺繡
寧波金銀彩繡
地術拳
清徐彩門樓
通背纏拳
攔手門
嘉興灶頭畫
苗畫
新繁棕編
端鼓腔
曲沃琴書
高桿船技
南音說唱
迎羅漢
唱新聞
永康鼓詞
摜牛
長子鼓書
永春紙織畫
網船會
盤索里
塔吉克族服飾
口技
孔府菜烹飪技藝
寧波泥金彩漆
翼城琴書
平遙紗閣戲人
孫臏拳
上海絨繡
花毽
十八般武藝
三棒鼓
佛漢拳
河州平弦
洛南靜板書
四川評書
蓮花落
粵曲
祁陽小調
木魚歌
藏曆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