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爾族撒班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是塔塔爾族的特有的民間節日,亦稱“犁頭節”,每年春耕農忙結束後舉行,屆時,選擇風景優美的地方,相互聚會、祝賀,人們開展歌舞,摔跤、撥河、賽馬等集體活動。最受歡迎的是“賽跳跑”。每個參加者將一個雞蛋放在匙中銜於口內,雞蛋不能落地,最先跑到者勝。

簡介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新疆自治區奇台縣申報的“塔塔爾族撒班節”入選,列入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撒班節”(也稱犁頭節、犁鏵節)是塔塔爾族特有的傳統節日,一般在春耕後的農忙時舉行,沒有固定的日期,是為紀念新式犁——撒班的發明,節日這一天,人們穿上盛裝,帶上豐富的食品,匯集到郊外景色宜人的地方,奏起民族樂器,唱歌跳舞,開展各種娛樂活動,相互祝賀節日。“撒班節”也是塔塔爾族服飾、飲食、音樂、舞蹈的展示,內容非常豐富。

節日活動

為籌備過節,婦女們準備烤餅、餅乾等食物,少女們湊在一起邊唱歌,邊用麻線和棉線織手帕,圍巾,刺繡襯衣,以交給節目主持人。

節日那天,人們穿著民族服裝,在節日場地唱歌,跳舞,並進行摔跤攀桿、賽跳跑等體育比賽。“賽跳跑”是最受民眾喜受的活動。參加者口銜一個匙子,匙內放著雞蛋。口銜匙跑時雞蛋不能落地。主持人將婦女們準備的各種物品,獎給優勝者。

節日裡,各家還準備“古科底誒”(大米加乳酪杏乾烤制的一種餅)、“伊特白里西”(南瓜加大米、肉烤制的一種餅以及用蜂蜜發酵製成的“克兒西麻”、田野葡萄釀製成的“克賽勒”等飲料來招待客人。

歡度撒班節

7月21日,來自伊犁阿勒泰、和布克賽爾等地的塔塔爾族民眾身穿節日盛裝,扶老攜幼,帶著各種傳統小吃歡聚在塔城市三道河壩,共同歡慶自己的傳統節日——“撒班節”。

相關細節

鏡頭一
離聯誼會開始還有兩個小時,記者就在塔城市三道河壩度假村看到“樂隊”早已守候在門口,迎接遠道而來的同胞。進門時,大家都爭著吃一種代表吉祥豐收的食物——“吐西”。50歲的哈力曼說:“我特意從伊犁趕來參加這次盛會,能見到這么多的塔塔爾族同胞,我特別高興。”“塔塔爾族朋友給我打電話,邀請我們參加這次聚會,我們非常高興。因為一家人都想參加,所以我們先去克拉瑪依市接上女兒後,全家一起來到塔城。”來自阿勒泰的維吾爾族婦女拉比漢說。乘聯誼會還沒有開始,記者與“撒班節”聯誼會組委會成員熱發提聊了起來。熱發提告訴記者,目前,我區塔塔爾族人口有400餘人,主要從事著教育、醫療和商業等。
鏡頭二
13時,聯誼會在合唱“母親頌”的樂曲聲中正式開始。歡快動聽的塔塔爾族歌曲,動作靈巧的塔塔爾族舞蹈,把聯誼會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14時30分,豐盛的午餐端上桌,大家一邊品嘗一邊欣賞節目。節日裡的塔塔爾族同胞通過舞姿和歌聲,來表達自己歡樂的心情。木尼拉說:“我跳的舞叫《百靈鳥》,練了整整4天,排練雖然很累,但一想到這個節日的由來時,就會覺得很輕鬆。”
鏡頭三
記者初次參加“撒班節”,對於塔塔爾族傳統的特色食品很感興趣。一位塔塔爾族婦女說,她們的烤餅和糕點特別有名,有帕拉瑪西、齊比拜里西等。記者看到,擺放在桌上的每種糕點都做得十分精緻誘人,就像精巧的工藝品。據了解,聯誼會當天所有的烤餅和糕點都是塔塔爾族婦女們自己的手藝。記者還了解到,塔塔爾族無論男女老幼都喜歡戴“塔合亞”帽子,並把戴帽看作是一種禮節。請客、作客、送葬、聚會都要戴帽子。男式帽子大多用深黑、墨綠、淡綠色綢緞或平絨作面料,用淡黃色、金黃色金絲線繡花,也有不繡花的棗紅面黑帽沿的單帽;女式帽子大多用深紅、淡紅、紫紅的金絲絨用面料,小花帽上鑲有珍珠,有的還喜歡披上大頭巾。熱發提介紹,“撒班節”已被自治區正式批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就是說“撒班節”已成為大家認可的節日,以後每年都會舉辦聯誼活動。
鏡頭四
飯後,塔塔爾族傳統的體育活動和遊戲開始了。有套麻袋賽跑、綁腿賽跑、小伙子騎在木桿上用裝著小麥的袋子對“打”,還有嘴裡銜著放有雞蛋的木勺賽跑,內容豐富多彩。高潮時,大家會以口哨和掌聲助興。奏起民族樂器,歡歌跳舞。開展各種娛樂活動,相互祝賀,每個節目都有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這一天,塔塔爾族人們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撒班節”也反映了塔塔爾族人民熱愛勞動、熱愛生活,讚美勞動、讚美生活的純樸思想。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撂石鎖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苗族栽岩習俗
裝泥魚習俗
徑山茶宴
錫伯族傳統婚俗
哈薩克族傳統婚俗
回族傳統婚俗
裕固族傳統婚俗
彝族傳統婚俗
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朝鮮族回婚禮
澤州四弦書
獨轅四景車賽會
尉村跑鼓車
舜帝祭典
肘捶
土家年
哈尼族昂瑪突節
諾茹孜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永濟背冰
潮人盂蘭勝會
維藥傳統炮製技藝
睡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阿依旺賽來民居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石庫門裡弄建築營造技藝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常州小熱昏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安吉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
衡水法帖雕板拓印技藝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斑錫製作技藝
鉛錫刻鏤技藝
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藍夾纈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漁鼓道情
錫伯族刺繡
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
瑤族刺繡
寧波金銀彩繡
地術拳
清徐彩門樓
通背纏拳
攔手門
嘉興灶頭畫
苗畫
新繁棕編
端鼓腔
曲沃琴書
高桿船技
南音說唱
迎羅漢
唱新聞
永康鼓詞
摜牛
長子鼓書
永春紙織畫
網船會
盤索里
塔吉克族服飾
口技
孔府菜烹飪技藝
寧波泥金彩漆
翼城琴書
平遙紗閣戲人
孫臏拳
上海絨繡
花毽
十八般武藝
三棒鼓
佛漢拳
河州平弦
洛南靜板書
四川評書
蓮花落
粵曲
祁陽小調
木魚歌
藏曆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