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是採用廣西壯族地區出產的壯藥泡製成的藥線,點燃後直接灼灸人體體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一種醫療方法。該療法挖掘於民間,經研究整理提高,至今仍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

治療機理

壯醫認為:“疾病並非無中生,乃係氣血不均衡。”通過藥線點灸的刺激,疏通龍路火路氣機,起到通痹、止痛、止癢、祛風、消炎、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等作用。

主要功效

①消炎退熱。如感冒發熱的病人,可以用藥線點灸退熱,痔瘡發炎腫脹,可通過點灸消炎消腫。

②祛風止癢。本法對皮膚瘙癢及蕁麻疹有較好療效,臨床資料證明,點灸後確能起到祛風止癢的作用。

③通路止痛。本法對各種痛症如頭痛、月經痛、肌肉扭傷痛等,有明顯的療效。

④消腫散結。本法可治療各種腫塊性疾病,如乳腺小葉增生、脂肪瘤、局部扭傷腫痛等。

⑤健脾消食。本法對小兒厭食有較好的療效,對成人食欲不振者,亦能增強食慾。

⑥健脾止瀉。對脾胃虛寒的泄瀉有較好的療效。

⑦溫經通脾。對風寒濕毒引起的關節痹痛,有較好的療效。

⑧活血止血。可用於各種出血症,既能止血,又能活血,關鍵在於選好穴位。

適用範圍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的適用範圍很廣,據調查和驗證,可用於臨床各科100多種疾病,對屬畏寒、發熱、腫塊、疼痛、痿痹、麻木、瘙癢者,效果較好。

常用穴位

①中醫針灸穴位。按中醫取穴方法取穴,

②壯醫經驗穴位:主要的有:

梅花穴:按局部腫塊的形狀和大小,沿其周邊病損部位選取一組穴位,此組穴位組成梅花穴。適用於外科病症、腫塊等。
蓮花穴:按局部皮膚病損的形狀和大小,沿其周邊病損部位選取一組穴位,此組穴位組成蓮花穴,適用於治療一般癬症和皮疹類疾病。
葵花穴:按局部皮損形狀和大小,沿其周邊和病損部位取穴,此穴組成葵花形,適用於治療比較頑固的癬類和皮疹類疾病。
結頂穴:淋巴結附近或周圍發生炎症,引起局部淋巴結腫大者,取腫大之淋巴結頂部為穴。
痔頂穴:取外痔頂部為穴。
長子穴:對皮疹類疾病,取首先出現的疹子或最大的疹子為穴。
臍周穴:以臍為中心,旁開4.5寸,上下左右各取一穴,配合使用,主治谷道腸胃疾病。
下關元穴:於臍下關元穴下約1.5厘米處取穴,主治腹痛、陰癢、遺精、婦人帶下等疾病。
關常穴:以各關節周圍作為常用穴位,主治痹症如風濕性關節炎、關節腫痛等。
下迎香穴:位於迎香與巨髎連線中點,用於治療鼻炎、感冒等。
啟閉穴:於鼻孔外緣直下與唇線的連線,鼻孔外緣與口角的連線,及唇邊組成的三角形中心處取穴,適用於治療單純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等疾病。
鼻通穴:於鼻樑兩側突出的高骨處取穴,適用於治療感冒鼻塞、過敏性鼻炎等病。
牙痛穴:位於手第三、四掌指關節之中點處。主治牙痛、顳頜關節痛等病。
素髎穴:位於鼻尖正中,用於昏迷、低血壓、過敏性鼻炎等。
耳尖穴:位於耳尖上,適用於目赤腫痛、偏正頭痛、鼻炎等病。
③龍路火路淺表反應點,即阿是穴。
取穴規律:一般按“寒手熱背腫在梅,痿肌痛沿麻絡央,惟有癢疾抓長子,各疾施灸不離鄉”的規律取穴。即:畏寒發冷取手部穴,發熱取背部穴,腫塊或皮損類疾病取梅花穴,肌肉萎縮者,在萎縮的肌肉上取穴,疼痛或麻木不仁者,選該部位邊沿或中央點為主要穴位。皮疹類疾病,選最先出現或最大的疹子為主要穴位。

操作

①持線:以右手拇指、食指夾持藥線的一端,露出線頭1~2厘米。

②點火:將露出的線頭點燃,只需線頭有火星即可。

③施灸:將線端火星對準穴位施灸。

特點

所需設備簡單,一盞燈、一根線即可,點灸時僅有蟻咬樣感覺,無痛苦,灸後無疤痕,無後遺症,無副作用,安全可靠,藥線點灸無煙霧,無環境污染,療效確切,費用低廉,易於學習與推廣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撂石鎖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苗族栽岩習俗
裝泥魚習俗
徑山茶宴
錫伯族傳統婚俗
哈薩克族傳統婚俗
回族傳統婚俗
裕固族傳統婚俗
彝族傳統婚俗
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朝鮮族回婚禮
澤州四弦書
獨轅四景車賽會
尉村跑鼓車
舜帝祭典
肘捶
土家年
哈尼族昂瑪突節
諾茹孜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永濟背冰
潮人盂蘭勝會
維藥傳統炮製技藝
睡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阿依旺賽來民居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石庫門裡弄建築營造技藝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常州小熱昏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安吉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
衡水法帖雕板拓印技藝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斑錫製作技藝
鉛錫刻鏤技藝
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藍夾纈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漁鼓道情
錫伯族刺繡
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
瑤族刺繡
寧波金銀彩繡
地術拳
清徐彩門樓
通背纏拳
攔手門
嘉興灶頭畫
苗畫
新繁棕編
端鼓腔
曲沃琴書
高桿船技
南音說唱
迎羅漢
唱新聞
永康鼓詞
摜牛
長子鼓書
永春紙織畫
網船會
盤索里
塔吉克族服飾
口技
孔府菜烹飪技藝
寧波泥金彩漆
翼城琴書
平遙紗閣戲人
孫臏拳
上海絨繡
花毽
十八般武藝
三棒鼓
佛漢拳
河州平弦
洛南靜板書
四川評書
蓮花落
粵曲
祁陽小調
木魚歌
藏曆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