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背冰

永濟背冰

永濟背冰:“背冰”這種民俗活動發源並流傳於永濟市西南35公里處的長旺村,是一種儀仗佇列式的原生態民間舞蹈。因其表演形式獨特,流傳歷史悠久,深受當地人民喜愛。

起源

相傳清朝鹹豐年間,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北征攻打蒲津渡時,清軍將領夏新強拆民房,準備當太平軍攻城時點燃木料架構防禦體系。起義軍部將相福錄(長旺村人)獻策下黃河鑿冰,然後背冰塊滅火破城,果然成功。相解甲歸田後,在本村組織民眾創編民間舞蹈反映當時的場景,以展示華夏兒女的大無畏的精神。後自鹹豐年間傳承至今,在民眾中形成一種歷史性的流傳慣例、風俗。“背冰”這一民間社火、舞蹈,動作簡煉,體現出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民族精神。演技上沒有難度,便於百姓參與所以沒有固定傳承人,長旺村的祖祖輩輩,大小男人都能參與其中。

表演

“背冰”表演屬民間舞蹈類。其重要表演動作有下河、破冰、匍匐前進、刀槍不入等表現前人大無畏精神的舞蹈動作。

狀況

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目前,農村許多青年外出打工,參與的人數逐漸減少,加之氣候變暖,黃河的冰凌易化,每年要用冷制機製作冰塊,種種原因造成了活動不如以前雄偉壯觀,傳承者相繼減少。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撂石鎖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苗族栽岩習俗
裝泥魚習俗
徑山茶宴
錫伯族傳統婚俗
哈薩克族傳統婚俗
回族傳統婚俗
裕固族傳統婚俗
彝族傳統婚俗
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朝鮮族回婚禮
澤州四弦書
獨轅四景車賽會
尉村跑鼓車
舜帝祭典
肘捶
土家年
哈尼族昂瑪突節
諾茹孜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永濟背冰
潮人盂蘭勝會
維藥傳統炮製技藝
睡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阿依旺賽來民居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石庫門裡弄建築營造技藝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常州小熱昏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安吉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
衡水法帖雕板拓印技藝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斑錫製作技藝
鉛錫刻鏤技藝
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藍夾纈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漁鼓道情
錫伯族刺繡
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
瑤族刺繡
寧波金銀彩繡
地術拳
清徐彩門樓
通背纏拳
攔手門
嘉興灶頭畫
苗畫
新繁棕編
端鼓腔
曲沃琴書
高桿船技
南音說唱
迎羅漢
唱新聞
永康鼓詞
摜牛
長子鼓書
永春紙織畫
網船會
盤索里
塔吉克族服飾
口技
孔府菜烹飪技藝
寧波泥金彩漆
翼城琴書
平遙紗閣戲人
孫臏拳
上海絨繡
花毽
十八般武藝
三棒鼓
佛漢拳
河州平弦
洛南靜板書
四川評書
蓮花落
粵曲
祁陽小調
木魚歌
藏曆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