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金銀彩繡

寧波金銀彩繡

寧波金銀彩繡風格獨特,色彩濃郁,表現力豐富,套用廣泛,廣受海內外人士歡迎。改革開放後,金銀彩繡在寧波繡品廠重新得到恢復,並有作品獲省和國家獎。一九九0年,寧波繡品廠設計和製作的大型金銀彩繡立屏作品《百鶴朝陽》,為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隨著時代的變化,金銀彩繡在寧波當地已乏人製作,個別中老年人雖有藝在身,但因其成本大、收益小等原因而難重操舊業。

概述

金銀彩繡寧波刺繡的一種。寧波刺繡稱“寧繡”,曾與“蜀繡”、“蘇繡”齊名。“寧繡”分為金銀彩繡(又稱仿古繡)、平繡、包梗繡、刀繡,尤以金銀彩繡古樸雅致、色彩和諧、繡工精湛,最為著名。金銀彩繡,是在真絲緞子和其他原料上,用金線和銀線盤繡,用各色彩線繡制而成的工藝品。因工藝製作和使用材料不同,又可分為包金繡、墊金繡和網繡三大類。其製品有床罩、繡衣、靠墊、門帘、桌布和女式背包等多種。它既是工藝欣賞品,又是生活日用品,更是饋贈親友的佳品。當代著名學者趙朴初題贊為:“斟古酌今,裁雲剪月;奇花異草,妙筆神針。”

簡介

金銀彩繡,中國優秀傳統手工技藝之一。原稱“金銀繡”,金銀彩繡,即以金銀絲線與其他各色絲線一起,在絲綢品上繡成的帶有不同圖案的繡品。金銀彩繡與中國傳統刺繡血脈相連,其歷史也很悠久。作為獨立的金銀繡作品,今確切可見的實物見於唐。公元743年,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曾從寧波阿育王寺帶去的金銀繡千手佛,至今日本奉作國寶。其題材主要取自民間喜聞樂見的龍鳳、如意、百鳥等吉祥圖案。其傳統特色針法為刺繡“盤金”、“盤銀”。寧波的繡衣、繡片也因其獨特的技藝,名揚中外。寧波金銀彩繡確切誕生的歷史雖不可考,但唐宋以來當地“家家織席、戶戶刺繡”的傳統是不爭的事實。據此推,這一手工技藝的歷史,當有一千餘年。明清時,僅寧波城內即有刺繡教坊、官營繡坊和繡衣和繡莊等多處,並誕生過名聞遐邇的代表人物(如清時金月星)與專為刺繡設計圖案的代表寫花店(如清時“許德來寫花店”)。從許德來六世從事刺繡繪圖業的家族史考察,寧波刺繡實行繪圖設計與刺繡分離的歷史看,寧波刺繡歷史,至少也有五百年以上。

寧波金銀彩繡藝術館開館

2010年121日,寧波金銀彩繡藝術館開館儀式在寧波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浙江省副省長金德水和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發來賀信。市委常委、副市長余紅藝為藝術館揭牌,市政協副主席張明華、陳大申出席了開館儀式。
寧波金銀彩繡是在真絲質地的面料上用金線、銀線及彩色絲線盤繡而成的民間手工藝品,它是寧波工藝美術歷史悠久的優秀傳統工藝品之一,以其濃郁的地方色彩、獨有的民間風格及豐富的形象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銀彩繡藝術館位於鄞州區,投資1500多萬元,占地850多平方米,共展出300餘件金銀彩繡作品,其中有不少明清時期的繡品尤為珍貴。
據館長裘群珠介紹,藝術館內設有生產和研發部門,還有演示廳和展示廳,市民不僅可以到現場觀摩,還可以動手學習刺繡。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撂石鎖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苗族栽岩習俗
裝泥魚習俗
徑山茶宴
錫伯族傳統婚俗
哈薩克族傳統婚俗
回族傳統婚俗
裕固族傳統婚俗
彝族傳統婚俗
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朝鮮族回婚禮
澤州四弦書
獨轅四景車賽會
尉村跑鼓車
舜帝祭典
肘捶
土家年
哈尼族昂瑪突節
諾茹孜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永濟背冰
潮人盂蘭勝會
維藥傳統炮製技藝
睡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阿依旺賽來民居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石庫門裡弄建築營造技藝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常州小熱昏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安吉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
衡水法帖雕板拓印技藝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斑錫製作技藝
鉛錫刻鏤技藝
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藍夾纈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漁鼓道情
錫伯族刺繡
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
瑤族刺繡
寧波金銀彩繡
地術拳
清徐彩門樓
通背纏拳
攔手門
嘉興灶頭畫
苗畫
新繁棕編
端鼓腔
曲沃琴書
高桿船技
南音說唱
迎羅漢
唱新聞
永康鼓詞
摜牛
長子鼓書
永春紙織畫
網船會
盤索里
塔吉克族服飾
口技
孔府菜烹飪技藝
寧波泥金彩漆
翼城琴書
平遙紗閣戲人
孫臏拳
上海絨繡
花毽
十八般武藝
三棒鼓
佛漢拳
河州平弦
洛南靜板書
四川評書
蓮花落
粵曲
祁陽小調
木魚歌
藏曆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