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鼓腔

端鼓腔

端鼓腔,民間藝術的一種,是一種十分獨特的藝術形式。微山湖端鼓腔被山東省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據說端鼓腔最早是由揚州一帶的遷民把當地的香火調帶到微山湖後,衍化變異而形成的。也有的傳說端鼓腔在唐朝時流行於洪澤湖,於明末清初溯運河北上而傳入微山湖的,隨之成為微山湖漁家的俗藝。

簡介

端鼓,是一種單面蒙皮的。形如一柄大團扇,鼓把長約十厘米,把端穿一個直徑七八厘米的大鐵圈,圈下連著三個直徑三厘米的小鐵圈,每個圈上都套著三個小鐵環,稱為“九連環”,大鐵圈裡又套上六個小鐵環。演奏時,除正常的敲打端鼓外,需要時晃動鼓把使鐵環撞鐵圈,發出嘩嘩聲響,十分悅耳動聽。

表演形式

端鼓的演出形式,是以唱為主,有對白,有表演動作。演出時,分行當化妝扮演角色,有生、旦、淨、醜之分,很像戲劇。但角色又可以隨時變換,唱詞中還要唱出劇中角色的名字,這又像曲藝。而且演出中還有許多翻滾、轉圈打鼓、轉鼓等動作,這又像舞蹈。

來歷

啊端鼓腔
說起微山湖端鼓腔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年,黃河北的一個山大王發了財,要還“人頭願”。“人頭願”就是用活人的頭來祭祀。這個山大王把在微山湖上唱端鼓腔的三個藝人請到家裡,好吃好喝好招待。和他們三個住在一起的還有一男一女兩個小孩,都長得白白胖胖,特別招人喜見。等到還“人頭願”的日子,三個藝人突然明白了,這兩個孩子是拿來獻神的。看來,這倆孩子是活不成了。三個藝人有心救這倆孩子,就問:“你倆在這院裡過了這么長時間,也聽大王念叨過什麼話沒有?”小孩想了想說:“聽到過,什麼‘前腿彎彎後腿直,腰裡勒著個破狗皮,若問我是怎么死,打鐵累死的!”三個藝人一聽明白了,告訴小孩,明天唱端鼓腔和跳神的時候,把酒燒著後澆到你們身上時,千萬別搖頭。
第二天,祭神開始。三個藝人登上祭壇,一邊焚香一邊唱念佛調;接著是請神,唱百神赴號調……
三個藝人邊唱邊跳,跳的目的就是請神。他們施了法術,把酒點著後,潑到倆小孩身上,小孩沒有搖頭。山大王一看,小孩沒搖頭,說明神沒有請來,正要發怒,三個藝人連忙解釋,說:“還願用豬用羊不用人,用人跳不下真神。”因為還願的時辰不能錯過,山大王立即令手下牽來豬和羊。藝人又開始唱、跳,把酒燒得冒火,猛地潑到豬羊身上,豬羊被燙得直搖頭。三個藝人也像渾身抽風似地念叨起來:“前腿彎彎後腿直,腰裡勒著個破狗皮……”
山大王一聽,唉呀,把神請下來了,趕快殺豬、宰羊,擺上神供。所以端鼓腔又叫“端供腔”。後來,這種民間藝術形式在湖上流傳開來,成為漁民慶祝節日和豐收的保留節目。他們把兩隻大船並連起來作為戲台,穿上戲裝,敲起端鼓,唱起了端鼓腔。圍觀的漁民撐著自己的小船,從四面八方圍攏來觀看。悅耳的端鼓,美妙的鏇律,在湖面上飄蕩……

微山湖端鼓腔

流傳於山東微山湖地區漁民生產生活中的一種雜戲,它的伴奏樂器是一面或幾面像芭蕉扇形狀的單面羊皮鼓,表演者將鼓端在手中,邊擊鼓邊演唱,故名“端鼓腔”。“端鼓腔”是微山湖區漁民在長期水上生產和生活習俗中形成的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歌舞、祭祀活動為載體,含有歷史、宗教、民俗、藝術等諸多文化內容的傳統俗文化活動,有著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是微山湖區歷史文化見證和研究湖區發展變化的重要歷史文化史料。

端鼓腔也稱為“端供腔”、“端公腔”,其淵源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鄉人儺”,與揚州由“端公”演唱的香火調(香火戲)有共同的淵源和一定的血緣關係。相傳起源於唐代的陝西,後隨民間藝人傳入微山湖。端鼓腔早期主要用於漁民續家譜、敬蛇神、請願、還願等活動,而後逐漸演變成了漁民開網漁獵、新船下水、婚慶喜事以及年節聚會等重大活動時所必需的項目。端鼓腔常用的曲牌是7字韻和10字韻,如:《七字韻》、《十字韻京調》、《念佛調》、《榔頭調》等。詞都是靠漁民祖輩口傳心授流傳,現保留下來的劇目有:《劉文龍趕考》、《張郎休妻》、《張秀英打嫁妝》等。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撂石鎖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苗族栽岩習俗
裝泥魚習俗
徑山茶宴
錫伯族傳統婚俗
哈薩克族傳統婚俗
回族傳統婚俗
裕固族傳統婚俗
彝族傳統婚俗
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朝鮮族回婚禮
澤州四弦書
獨轅四景車賽會
尉村跑鼓車
舜帝祭典
肘捶
土家年
哈尼族昂瑪突節
諾茹孜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永濟背冰
潮人盂蘭勝會
維藥傳統炮製技藝
睡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阿依旺賽來民居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石庫門裡弄建築營造技藝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常州小熱昏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安吉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
衡水法帖雕板拓印技藝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斑錫製作技藝
鉛錫刻鏤技藝
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藍夾纈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漁鼓道情
錫伯族刺繡
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
瑤族刺繡
寧波金銀彩繡
地術拳
清徐彩門樓
通背纏拳
攔手門
嘉興灶頭畫
苗畫
新繁棕編
端鼓腔
曲沃琴書
高桿船技
南音說唱
迎羅漢
唱新聞
永康鼓詞
摜牛
長子鼓書
永春紙織畫
網船會
盤索里
塔吉克族服飾
口技
孔府菜烹飪技藝
寧波泥金彩漆
翼城琴書
平遙紗閣戲人
孫臏拳
上海絨繡
花毽
十八般武藝
三棒鼓
佛漢拳
河州平弦
洛南靜板書
四川評書
蓮花落
粵曲
祁陽小調
木魚歌
藏曆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