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

灸法

灸法,以艾葉等可燃材料或其他熱源在腧穴或病變部位進行燒灼、溫烤,以起到溫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作用的醫療保健方法。是針灸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施灸材料主要為艾葉。灸法治病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說文解字》:“灸,灼也,從火,久聲。”《靈樞·官能》:“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灸法具有溫陽起陷,行氣活血的作用,多用於陽氣衰弱,沉寒痼冷等疾患。近代對灸法的套用分類大體為:艾炷灸(著膚灸、間隔灸)、艾條灸、溫灸器灸、電熱灸、敷藥灸(藥物發泡灸)等。

灸法概述

灸法是我國傳統針灸醫學的一個主要部分。從總體上看,灸療法針刺法一樣都通過刺激腧穴或特定部位激發經絡、神經、體液的功能,調整機體各組織、系統的失衡狀態,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但是,灸療法又有著自己較為獨特的作用特點。和針刺法不同,灸療法是通過溫熱、寒冷及其他非機械刺激的作用,來進行扶正劫邪,平衡陰陽,防治疾病,康復保健。尤其是灸法的防病保健作用在古代就得以十分重視。《備急千金要方》提到以灸療預防“瘴癘溫瘧毒氣”。《扁鵲心法》指出:“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現代不僅已為大量的臨床所證實,而且得以進一步發揚。同時,對灸法作用機理也進行了較為廣泛和系統的探討。

灸法簡介

我國灸法種類很多,但總的來說可分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兩大類。

一、艾灸法

艾灸法,它是以艾葉製成艾絨作為灸材的一種施灸方法。無論古代還是現代,臨床上套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本法。
艾灸法分艾炷灸和艾條灸。艾炷灸又有著膚灸(直接灸)、隔物灸(間接灸)之分;艾條灸則有溫和灸迴旋灸雀啄灸及按壓灸隔物懸灸等不同種類,其治療作用各有特點。由於“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名醫別錄》),作為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理氣祛寒,回陽救逆等作用,製成艾絨後易於燃燒,氣味芳香,火力溫和,其溫熱能穿透皮膚,直達組織深部,因此,艾灸法在臨床上得到廣泛套用和迅速發展。
艾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 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的乾燥葉。又稱冰台、醫草、灸草、家艾、甜艾等。艾名的來源,《本草綱目》載為:“此草可乂疾,久而彌善,故字從乂 ,而名‘艾’”。“冰台”一名來自“削冰令圓,舉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博物志》),醫草(《名醫別錄》)和灸草(《埤雅》),均因醫家用其灸治疾病而得名。我國各地均產,故還常根據其產地定名,如河北產者稱北艾,浙江四明產者稱海艾,湖北蘄州產者稱蘄艾。
艾是我國勞動人民認識和使用較早的植物。《詩經·王風》:“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屈原名篇《離騷》中寫道:“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表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套用。這種套用,當以藥用為主,這可從其他的一些典籍中可得到印證,如《孟子》載:“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莊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之說。
而將艾灸作為一種具體治療方法並記載於醫學典籍上,則首見於《五十二病方》,內載二個用艾治病的處方,其中一方即為以艾葉作直接灸療,治療男子腸疝:“禿貴() :取 垢,以艾裹,以灸頹者中顛,令爛而已”。意為取粗麻的碎末裹在乾燥的艾葉里,在頹疝患者的頭頂正中部灸治,直至局部皮膚燒灼潰爛為止。稍後的《靈樞》一書中,提到的灸療也是以艾葉作材料的,並有“其治以針艾”之說,已將“艾”作為“灸”的代名詞了。歷代醫籍雖也曾記載其他灸材,但均無艾套用的廣泛和歷史之久遠。艾葉作為藥物記錄,以梁·陶弘景《名醫別錄》最早,對其藥性理論作了較全面的論述:“艾葉: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宋·蘇頌《圖經本草》是最早對艾葉生藥學內容有較完整記載的專著,云:“艾葉,舊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處處有之,以復道者為佳,雲此種灸病尤勝,初春布地生苗,莖類蒿而葉背白,以苗短者為佳”。明代李時珍則十分推崇用蘄艾施灸,他在《本草綱目》中指出:“(艾葉)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日下重之,謂之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罈不能透,蘄艾一灸則直透徹,為異也”。
施灸用的艾,首先要求采嫩的艾葉,以春季採集為佳,且放置的時間要久。故宋代蘇頌《本草圖經》說:“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葉暴乾,經陳久者方可用”。唐時孫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七》則認為:“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膚”。其次,艾絨製作時,要去除雜質和灰塵,艾絨要搗得爛細。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敘述頗詳:“取淨葉,揚去塵屑,入石臼內,木杵搗熟,羅去渣滓,取白者再搗,至柔爛如綿為度。用時焙燥,則灸火得力。”古人的這些經驗,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現代,對艾葉的套用研究更趨深入。在品種方面,發現全國各地除了正品艾葉(A.argyi)為主要使用品種以外,還有不少地區將艾蒿(A.lavandulaefolia DC.)、魁蒿(A.princeps Pamp.)作為艾葉使用。據統計目前國內艾的品種達20餘種之多。前3種因歷史的原因,可視作艾葉的代用品,其餘20多種則應視為艾葉的混偽品而予以區別。在艾葉的品質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蘄艾在揮髮油及微量元素含量、燃燒放熱量等方面明顯優於其他地區所產艾葉。在艾葉採收期研究中,以艾葉的揮髮油的醇浸出物含量以各中所含化學成分的多少為指標的研究結果表明,艾葉的採收期以端午節前後(5~6月份)最為適宜。在每天的採集中又以中午採收的揮髮油含量最高。
由於艾葉具有:取材方便,價格低廉;艾絨便於製作成各種形狀的艾炷、艾條;艾易於點燃,燃燒時熱力溫和持久,能竄穿皮膚,直達深部等優點,所以套用至今,久盛不衰。

二、非艾灸法

非艾灸法是指不是以艾絨作為剌激源的灸法,是我國豐富多采的灸法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非艾灸法又因其剌激源的不同而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以溫熱作為剌激源的熱灸法;一類是在常溫下以某些對皮膚有一定剌激作用的物質進行灸治的冷灸法,也稱為天灸法,現代亦稱為;發泡或引泡療法;另一類則是以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的剌激物作用於穴區達到灸治目的的冰凍灸法。
非艾灸法,尤其是熱灸法和冷灸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晉代《肘後備急方》中就載有用蠟灸法治狂犬咬傷,方法是“火灸蠟以灌瘡中”。唐•《千金翼方》治療疔瘡以竹茹為熱源:“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壯。”在宋代的《針灸資生經》中更對冷熱兩類灸法均作明確記述。如熱灸法,就提到用乾燥的鼠糞燃著施灸:“舊傳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壯效也。”另如冷灸法:“鄉居人以旱蓮草搗碎,置在手掌上一夫,當二筋中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謂之天灸。尚能愈瘧。”到明代,非艾熱灸法有進一步發展,出現了類似艾條灸的桑枝灸桃枝灸等,如李梴的《醫學入門》:“桑枝燃著,吹息火焰,以火頭灸患處。”而桃枝灸則更類似雷火針法:“取桃枝削為木針,如雞子大,長五六寸,平之。用時,以棉紙三五層襯於患處,將針蘸麻油點著,吹滅,乘熱針之。”(《本草綱目》)。除此之外,明清時期還出現各種不同形式的非艾灸法,諸如燈火灸、神燈照法藥錠灸法、藥捻灸法以及水灸等法。非艾灸法在現代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一方面是對傳統方法的揚棄,即將一些已不適應現代臨床的灸法如桑枝灸、桃枝灸及鼠糞灸等淘汰出局,而對一些確有價值的灸法予以挖掘、完善、推廣、提高,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的灸法如壯族藥線灸,更得以繼承發揚。另一方面,隨著現代科技的參與,出現了大量新的非艾灸法。這些,我們都將在以下章節中分別予以介紹。

一、灸法的作用

總結古往今來的實踐經驗,灸法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作用。

1.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靈樞·禁服》亦云:“陷下者,脈血結於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套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2.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套用較多。

3.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素問·厥論》所云:“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於手足,則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針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昇陽舉陷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云:“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關於陷下一症,脾胃學說創始者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唯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昇陽氣,以“推而上之”,又如《類經圖翼》云:“洞泄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總之,這也是灸法的獨特作用之一。

5.拔毒泄熱

歷代有不少醫家提出熱證禁灸的問題,如《聖濟總錄》指出:“若夫陽病灸之,則為大逆”;近代不少針灸教材亦把熱證定為禁灸之列。但古今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灸法治療癰疽,就首見於《黃帝內經》,歷代醫籍均將灸法作為本病證的一個重要治法。唐代《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灸法對臟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該書很多處還對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及陰虛內熱證的灸治作了論述,如載:“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又如“腸癰屈兩肘,正灸肘尖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金元醫家朱丹溪認為熱證用灸乃“從治”之意;《醫學入門》則闡明熱症用灸的機理:“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醫宗金鑒·癰疽灸法篇》指出:“癰疽初起七日內,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痛灸至不痛時”。總之,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隨著灸增多和臨床範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6.防病保健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在“犬所齧之處灸三壯,即以犬傷法灸之”,以預防狂犬病。《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預防中風。。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乾”、“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二、灸法的作用機理

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灸法的治療作用是通過多方面的綜合因素來實現的。為了探討艾灸的作用機理, 近年來一些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實驗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如用艾條灸治856例患者,灸感出現率達85%,病情愈重愈急,感傳現象也隨之減弱與消失,在感傳線與感傳區域內出現溫度上升與痛閾提高,且灸感走向與腧穴位置、疾病部位有關,說明艾灸是通過腧穴經絡而起作用。國外有人觀察單壯(艾炷0.5~2毫g)灸後,皮膚表面溫度上升到105℃左右,皮膚內的溫度亦明顯上升,說明艾灸確有溫煦作用,且有較強的滲透力。用艾條熏灸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內關足三里膻中等穴,觀察其球結膜微循環的變化,39例均明顯改善。艾灸內關穴可使患者腦阻抗血流明顯改善,流入容積速度加快,波幅升高30%~50%;高血壓者的血壓有不同程度下降,說明艾灸內關可使腦血管擴張,腦血流增加,腦部血液循環改善。艾灸冠心病患者的內關、膻中、心俞穴各20min,可使心電圖的ST-T波均明顯升高,使心臟的收縮力增強,心臟的供血得到改善。表明灸法對心腦血管病變有明顯的調節作用。
國外學者在鼻兩側距皮膚 2~3cm處行艾條灸,治療過敏性鼻炎,88%患者症狀顯著性改善,47%患者灸後10min給過敏原無反應,也無症狀表現;5例自願參與本研究者灸後鼻內溫度平均增加3.1℃(1cm點)和30℃(4cm點),其中4例灸後鼻液中白細胞數顯著降低。用化膿灸治療支氣管哮喘,可使外周血中嗜鹼性粒細胞計數下降,對免疫球蛋白有雙向調整作用,即高值者下降,低值者上升;使E-花環形成率淋巴細胞轉化率升高,且均有顯著差異。以艾炷灸實驗性結核病小鼠的“大椎”、“關元”穴,可提高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促進T淋巴細胞功能調控作用,並對該病有明顯療效。以上表明,灸法對人體免疫功能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這種調節作用是良性的積極的,總體上是沿著對患者有利的方向進行調整。另外,對於灸療治療腫瘤的現代醫學機理,很多學者進行了大量研究。已證實,艾灸能提高免疫功能可能是灸療治療腫瘤的主要機理。
灸犬“足三里”穴,可調節胃腸運動功能,在20次艾灸實驗中,有18次胃腸活動出現興奮或抑制性改變。艾灸小鼠的“神闕”穴,不管是空腹狀態,還是在用不同的藥物使小腸運動已經有所改變的狀態下,都可以使小腸內容的推進速度減慢,具有抑制小腸運動的作用。在以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家兔中艾灸“至陰”穴,並記錄子宮活動曲線,發現艾灸可引起子宮活動的增強。說明,灸法具有調整內臟活動功能的作用。
用艾灸急性失血性休犬“百會”穴發現,在血糖含量增高的情況下,灸後更見上升,提示灸後血漿中游離腎上腺素含量顯著升高,認為灸法可能有促進腎上腺活動的作用。艾灸流行性出血熱大鼠模型的“腎俞”穴區7次,14日後,其血漿和肺、腎組織中的5-羥色胺與5-羥吲哚乙酸含量明顯降低,並趨於正常,說明艾灸能緩解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理生理反應,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體液因素分泌和代謝的紊亂,促進了機體內環境的改善和穩定,並能提高其血中流行性出血熱病毒特異性抗體效價,對病毒有抑制作用。還發現艾灸可使豚鼠氣體代謝適量增高,並推斷其耗氧量的升高,可能是艾灸刺激了其作用部位神經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的,植物神經與內分泌腺是其中間環節。
近年來,除了傳統的溫熱刺激外,套用艾煙燻灸,觀察外科化膿性疾病患者575例,效果明顯者528例,抑菌試驗表明,艾煙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綜述諸家研究資料可以看出,艾灸對血液循環、機體免疫、神經、內分泌、呼吸、消化、生殖等系統都有一定的促進和調整作用,這些研究為艾灸的臨床套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但在其深度和廣度上還有待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起源

灸法屬於溫熱療法,與火的關係密切,

灸法灸法相關書籍
火的歷史在中國可以追溯到50萬年前的“北京人”或80萬年前的“藍田人”時代,乃至更遠。據考古學的研究,在北京周口店發掘的含骨化石地層中,就發現有遺留的灰燼和燒過的動物骨骼或土石。早在大約5萬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時期,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火來取暖、熟食,尤其是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已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灸法是隨著火的套用而萌芽,並在其套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

古人在煨火取暖時,由於偶然被火灼傷而解除了某種病痛,從而得到了燒灼可以治病的啟示,這就是灸法的起源.“灸”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灼”,是灼體療病之意.最早可能採用樹枝、柴草取火熏、熨、灼、燙以消除病痛,以後才逐漸選用艾(moxa)為主要灸料。艾,自古以來就在中國廣大的土地上到處生長,因其氣味芳香,性溫易燃,且火力緩和,於是便取代一般的樹枝燃料,而成為灸法的最好材料。據《左傳》記載,魯成公10年(公元前581年),晉景公病,秦國太醫令醫緩來診,醫緩說:“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治焉。”晉朝杜預註解:“攻”指艾灸,“達”指針刺。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有“可火”與“不可火”的記載,其所言之火,亦指艾灸。

發展

“灸”字在現存文獻記載中,以《莊子·盜跖》最早提及,如孔子勸說柳下跖:“丘所謂無病自灸也.”《孟子·離婁》也曾記載:“今人慾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也是指的艾灸。從中可以推斷在春秋戰國時代,灸法是頗為盛行的。1973年在中國湖南長沙馬王堆發掘了三號漢墓。在出土的帛書中,記載了經脈灸法的就有3篇,是發現的《內經》以前最早的珍貴文獻。在醫學專著中,灸法最早見於《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髒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從北方來。”說明灸法的產生與中國北方人民的生活習慣、條件和發病特點有著密切的關係。

灸法灸法

以後歷代出現許多針灸方面的著作,如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都大力提倡針灸並用。唐代王燾的《外台秘要》則棄針而言灸,可見當時對灸的重視。以後從宋代王執中的《針灸資生經》,明代高武的針灸聚英》、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到清代廖潤鴻的《針灸集成》無不注重灸法。歷代灸法的專著還有很多,如公元3世紀就有《曹氏灸方》,唐代有《骨蒸病灸方》,宋代有《黃帝明堂灸經》《灸膏肓俞穴法》《備急灸法》,元代有《癰疽神秘灸經》,清代有《太乙神針》《神灸經綸》等。

灸法治病,最初古人多採用直接灸,且艾炷較大,壯數(艾炷的計數單位)較多,如《太平聖惠方》指出:“灸炷雖然數足,得瘡發膿壞,所患即差;如不得瘡發膿壞,其疾不愈。”《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也說:“凡灸諸病,火必足氣到,始能求愈。”同時古人非常推崇套用化膿灸進行身體保健和預防疾病。現代灸法則有了長足發展,為了減輕患者接受灸療的痛苦,多採用小艾炷少壯灸,並衍化出多種灸法,如艾條灸、藥條灸(包括太乙神針灸、雷火神針灸等)、溫灸器灸、溫針灸、天灸、燈火灸等。根據病情不同,還常採用間接灸法,所隔物品多為薑片、蒜片、食鹽、豆豉餅、附子餅等。艾葉是菊科植物艾的葉。系多年生草本,普遍野生。艾葉味苦、辛,性溫,入脾、肝、腎三經,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消腫散結的功效。氣味芳香,含揮髮油等成分。艾葉製成艾絨,則易燃而熱力溫和,能穿透皮膚而直達深部,且便於取用,價格低廉。艾絨的製作,於每年35月間收采新鮮肥厚的艾葉,陰乾後放入石臼中搗碎,篩去雜質,摘去硬梗,即成淡黃色潔淨細柔的艾絨。艾絨以陳久者為佳。除艾葉外,還有燈心草、硫磺、黃蠟、桑枝、桃枝等易燃藥物和材料。在艾絨中也可摻入芳香類藥物,如麝香、冰片、丁香、木香、乳香等。

分類

根據治療需要,在臨床上依照施灸材料、施灸方法和溫度高低的不同,可分為各類灸法。①依照施灸材料分類:有艾灸法、藥艾灸法、藥錠灸法、電熱灸法和其他材料灸法。艾灸法用單純艾絨施灸;藥艾灸法則在艾絨中摻入其他藥物施灸,如太乙神針等藥物艾條灸;藥錠灸是用芳香類藥物(麝香、冰片等)和易燃藥物(硫磺等)混合研末,製成錠劑施灸;電熱灸法採用特殊的電灸器施灸;其他材料灸法,包括燈火灸、黃蠟灸等,是以除艾葉以外的易燃物置於穴位或病變部位的施灸方法。②依照施灸方法分類:有艾炷灸法(見艾炷灸)、艾條灸法(見艾條灸)、溫灸法和溫針灸法。艾炷灸法是用艾絨做成圓錐形的艾炷施灸,根據艾炷是否直接置放在皮膚上,又可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艾條灸法,是將艾絨用紙捲成長條形施灸,根據艾條直接燒灼皮膚和與皮膚有一段距離,分為實按灸和懸起灸兩類。溫灸法是用特殊的溫灸器(如溫筒、溫盒)施灸。溫針灸法是在毫針刺入穴位後的留針期間,在針柄上套以艾條施灸。③依照施灸溫度分類:有燒灼灸法和溫熱灸法。燒灼灸法是施灸溫度較高的灸法,如用艾炷直接置放皮膚上,使其燒灼,引起水泡和組織損傷(灸瘡)的化膿灸法(見艾炷灸)。藥錠灸和實按灸即直接燒灼穴位皮膚,溫度較高,也屬燒灼灸法。溫熱灸法則是施灸溫度較低、熱力溫和、不損傷皮膚組織的灸法,包括上述的艾條灸法中的懸起灸、艾炷灸法中的間接灸及電熱灸、溫灸、溫針灸等法。

灸法灸法多採用艾葉

藥錠灸

把多種藥物研末或溶化在一起,製成藥錠,放在穴位上點燃以治病的方法。常用的有陽燧錠灸,取蟾酥、硃砂、川烏、草烏、白僵蠶等研末,加入微火烊化的硫磺之中攪勻,再加入麝香、冰片少許,收貯備用。同時,先用紅棗擦施灸處,然後取約甜瓜子大藥錠(上尖下平)一枚,置於皮膚上,以燈草蘸油點燃,灸57壯(枚)。局部起小泡者,以消毒針刺破,外敷保護。主治癰疽流注久不消、內潰不痛之陰證。

燈火灸

取34寸長的燈心草,一端蘸上少許植物油,點燃,對準穴位快速動作,猛一接觸,發生火爆聲時即迅速移開。如無音響,當重複進行。灸角孫穴,可治痄腮;灸少商、合谷、風池,治喉痹;灸足三里、內關、中脘、中樞、天樞,可治嘔吐、泄瀉。

電熱灸

用特製的電灸器將電能轉化為熱能或遠紅外線施用於穴位的一種灸法。隨著現代灸法的發展,常用的電灸器有吹風式和可控溫度式電灸器兩種。電熱灸也適合於其他灸法的適應症。

溫針灸

又稱溫針。主要是利用燒燃的艾條或艾絨使針體溫度升高,其作用是以針刺為主,並藉助熱力,通過針體傳入腧穴,以溫通經脈、宣行氣血。在針刺得氣後,將毫針留在穴位內適當深度,取2厘米長艾條一節,套在針柄上,從艾條下端點燃,直至艾條燃盡為止。使用溫針灸時,應該將針下的穴位附近的皮膚用阻燃物隔開,以免艾條或艾絨從針柄上掉下燒傷皮膚。也可在針柄上裝裹如棗大的艾絨(必須捏緊),從下端點燃施灸。

操作規程根據應灸腧穴的位置,令病人採取適當體位,使該部位易於暴露,又能舒適持久。用溫和灸法,可在點穴後隨即施灸;如用燒灼灸法,則應在局部消毒後進行灸法治療。施灸時,要注意灸火溫度和病人耐受情況,不可過量。灸後要擦淨皮膚上的艾灰,並檢查有無火星灑落,以免燒毀衣物。施灸部位較多時,宜按照先上後下、先左後右的順序進行。有時則可先灸主穴,後灸配穴。

灸感和補瀉在一般情況下,用溫熱灸法只在局部有溫熱感,施行燒灼灸法則局部灼痛。但如集中在一個部位連續較長時間地施灸,就會出現溫熱感循經脈傳導,稱為灸感或灸法得氣。感傳路線的寬窄與施灸面積的大小有關,感傳所到處可有微汗、肌肉震顫及臟腑器官的功能活動,如胃腸蠕動、鼻腔通暢等。灸法在臨床上也有分補法和瀉法的:①在艾炷灸時,讓其緩慢燃燒至皮膚的為補法,吹氣助燃使其迅速燃燒至皮膚的為瀉法。②燒灼灸法(如化膿灸)為補法,以扶正為主;溫熱灸法(如懸起灸)為瀉法,以祛邪為主。但灸法不如針刺補瀉操作嚴格,不必過於拘泥。

注意事項

一、作用機理:艾灸療法的治病機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局部溫熱刺激效應

灸療是一種在人體某特定部位通過艾火刺激,以達到治病防病目的的治療方法,施灸點皮膚外溫度上升高達130℃左右,皮膚內溫度最高在56℃左右。皮下與肌層內的溫度變化和表皮不同,灸刺激不僅涉及淺層,也涉及深層。正是這種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症、斑痕、浮腫、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同時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於代謝產物的排泄;還可引起大腦皮層抑制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作用;同時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研究發現艾灸具有近紅外輻射作用。人體既是一個紅外輻射源,又是一個良好的紅外吸收體,艾灸的近紅外輻射為肌體的活動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艾灸所發出的近紅外光量子能為肌體所調控。在艾灸療法過程中,近紅外輻射作用於人體穴位時,具有較高的穿透能力,是一種有利於刺激穴位的信息照射,在“產生受激共振”的基礎上,藉助於反饋調節機制,糾正病理狀態下能量/信息代謝的紊亂狀態,調控肌體的免疫力,從而達到恢復正常機能的目的。

灸

2.經絡調節作用

經絡學說是中醫學說的重要內容,也是灸療學的理論基礎。人是一個整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協調的,這種互相協調關係,主要是靠肌體自控調節系統實現的。皮部起著接收器和效應器的作用,經絡起著傳遞信息和聯絡的作用,頭腦綜合分析處理信息、發出指令、起著指揮的作用,即皮部、 經絡系統、 大腦 、四肢百骸、五臟六腑,這也是生物全息論的研究結果,醫學已證明,即便是一種微小的局部性病變,也會呈現全身肌體失調的一切反映(如皮膚紅腫,可引起發燒、全身不適),因此,經絡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的調控系統。因此在穴位上施灸時,由於艾火的溫熱刺激,才產生相互激發、相互協同、作用迭加的結果,導致生理上的放大效應。

3.其它作用

灸療的治療作用還可以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實現,而且這種作用呈雙向調節的特徵,即低者可以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因為艾灸施於穴位,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發了經氣、調動了經脈的功能、使之更好的發揮行氣血和陰陽的整體作用,而且激活皮膚中某些神經末梢酶類參與機體的免疫調節,因而對疾病的治療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
綜上所述,艾灸的作用機理,是通過艾灸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熱效應,傳遞到經絡系統,調動人體的免疫功能,作用於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病變部位,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的調整,在相互協同相互激發的作用下,產生治療上的倍數效應。

二、艾葉的藥理作用:

艾絨艾絨

抗菌作用:艾葉油及艾葉水煎液有較好的抑菌作用。 以野艾葉艾條艾絨煙燻,可用於室內消毒;與蒼朮,菖蒲及雄黃或與蒼朮、雄黃、白芷等混合煙燻,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 菌、大腸桿菌、白喉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綠濃桿菌枯草桿菌產鹼桿菌以及結核桿菌均 有殺滅或抑制作用。用艾葉對病室進行煙燻消毒,可以使空氣中的細菌總數下降率達73%。 有報導,艾葉及艾葉合併蒼朮用於病房消毒,效果明顯優於電子滅菌器,艾條煙燻尚能減少燒傷創面的細菌繁殖。燒傷患者創面經艾條煙燻後,創面菌落減少率 74.64%,用艾條煙燻消毒燒傷病房可提高治癒率。採用艾葉煎液薰洗的方法防治會陰部傷 口感染,效果理想,非常適合基層醫院套用。
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功能:豚鼠結核桿菌感染後以艾炷灸治療,腹腔滲 出液塗片鏡檢結果表明,大單核白血球已吞入細菌的細胞百分數,艾灸組明顯較高,平均17.75%。 結核病豚鼠腹腔注射死結核桿菌液,腹腔滲出液塗片,施灸組塗片中成熟巨噬細胞較多,吞噬作 用較強。艾葉熱水提取物具有強抗補體活性成分。用野艾油以0.5ml/kg給小鼠灌胃3d,能使腹 腔炎性滲出白細胞吞噬率明顯增加。
平喘作用:艾葉油能直接松馳豚鼠離體氣管平滑肌, 能對抗乙醯膽鹼、組織胺、氯化鋇引起的支氣管收縮,增加豚鼠肺灌流量。用艾葉油給豚鼠灌服 或肌注或氣霧給藥,對由組織胺或乙醯膽鹼引 起的哮喘均有平喘作用。艾葉油對致敏豚鼠肺 組織及氣管平滑肌慢反應物質(SRS-A)的釋放有 阻抑作用。揮髮油中的α-萜烯醇萜品烯醇4、β-石竹烯反式-葛縷醇芳樟醇均是平喘的有效成分,α-萜品烯醇能使豚鼠氣管平滑肌內cAMP增加,這可能是其引起氣管平滑肌松馳 的生化基礎。艾葉油噴霧吸入、灌胃或肌內注射 對豚鼠吸入乙醯膽鹼和組胺引起的喘息性抽搐 有明顯平喘作用。從艾葉中提出的4-松油烯醇 灌胃亦有顯著平喘作用。α-松油醇灌服對豚鼠吸入乙醯膽鹼和組胺誘發的哮喘即有保護作用,反式香葦醇亦為平喘有效成分。艾葉油對豚鼠離體氣管有輕度鬆弛作用;艾葉油乳劑能明顯 對抗組胺引起的支氣管收縮。艾葉油即能拮抗組胺氯化鋇豚鼠離體氣管的收縮作用。
抗過敏性休克作用:艾葉油灌胃,對豚鼠用卵蛋白引起的過敏性休克有保護作用。艾葉油在體外可抑制豚鼠肺組 織釋放組胺。艾的熱水提取物(多糖)加入人的血 清中,能使血清補體值下降,並證明這是補體激活結果。山田氏發現生艾葉熱水提取物中具有強 烈的抗補體活性,活性的主要成分為酸性多糖。
鎮咳作用:艾葉油灌胃對丙烯醛檸檬酸引發的豚鼠咳嗽有明顯鎮咳作用,揮髮油成分4-松油烯醇灌胃亦有明顯的鎮咳作用。
祛痰作用:艾葉油灌胃,對小鼠酚紅法有明顯祛痰作用;其揮髮油成分4-松油烯醇灌胃或丁香烯腹腔注射亦有祛痰作用。
對心血管系統作用:艾葉油對離體蟾蜍心臟、離體兔心的收縮 力有抑制作用,艾葉油能對抗腎上腺素和組胺 引起的收縮。用1∶50濃度的艾葉油1~2滴(2× 10-4)能明顯抑制心臟收縮力,可引起房室傳導阻 滯現象。對離體兔心,艾葉油1∶150濃度1ml 可使心臟收縮力極度抑制,心率及冠脈流量也 明顯減少。對兔主動脈在緊張力提高的情況下主鬆弛作用。艾葉油給家兔注射1mg/kg,可使兔活動量減少。
對血凝和血小板的影響:艾葉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抗纖維蛋白溶 解,從而發揮止血作用。艾葉制碳後可加強止血作 用,艾葉經熱加工處理後凝血作用可顯著增強。
利膽作用:艾葉油混懸液(每1ml含艾葉油75ul)8ml/kg 經十二指腸注射給藥,使正常大鼠膽汁流量增加 91.5%;3ml/kg增加89%,對四氯化碳中毒大鼠 也有利膽作用,但較弱;對小鼠也有利膽作用。
興奮子宮作用:艾葉煎劑對未孕家兔離體子宮呈興奮作用, 使收縮加強,可引起強直性收縮,維持1h以上。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家兔腹腔注射艾葉葉油1ml/kg,活動減少;小鼠灌胃0.5ml/kg,能明顯延長戊巴比妥鈉睡 眠時間。
抗腫瘤作用: 實驗證明艾葉有抗消化道腫瘤、乳腺癌等作用。
此外,藥理實驗證明艾灸具有增強免疫、抗腫瘤、抗休克、護肝、防治腦血管疾病等作用,還可抗潰瘍、促消化、鎮痛、解熱等;藥理實驗還揭示了艾灸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糖尿病精神分裂症、腎上腺皮質萎縮等病的機理。

三、艾葉的臨床的用途主要有:

治呼吸系統疾病: 用艾灸法可治療支氣管炎、哮喘、肺結核、 感冒、鼻炎、扁桃體炎、肺炎等。孕婦也可使 用艾灸療法糾正臀位。

艾灸艾灸

治消化系統疾病: 可以治療消化不良,脾胃冷痛,病毒性肝炎,胃下垂,術後腹脹,腸炎,痢疾,潰瘍性結 腸炎,脫肛,腮腺炎等多種消化系統疾病。
治泌尿及生殖系統疾病: 用於泌尿系統感染,遺尿症,血尿,乳糜尿, 產後排尿異常,陽萎,膀胱炎,睪丸膜積液等疾 病。潔爾陰洗液的主要成份是蛇床子、艾葉、獨活石菖蒲蒼朮等。艾葉是婦科常用藥,具有清熱解毒作用。
治婦科出血等疾病:用於崩漏,月經不調,產後子宮收縮痛,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陰癢,妊娠嘔吐,不孕,外陰白斑,盆腔炎等疾病。孕婦也可使 用艾灸療法糾正臀位。
治心血管以及內分泌系統疾病: 用治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腦炎後遺症,休克,美尼爾氏綜合症,甲狀腺炎及甲狀腺減退症等。
治骨傷及類風濕疾病: 可促進骨折部位的癒合,治療扭、挫傷、外傷滑膜積液、骨髓炎、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關節痛等。
治皮膚疾病: 治療皮膚搔癢濕疹蕁麻疹帶狀皰疹臁瘡褥瘡硬皮病毛囊炎斑禿白殿風銀屑病痔瘡肛裂疣贅等皮膚科疾病。
治瘧疾、癌症: 苦艾素可治療蚊蟲傳染的疾病,如瘧疾等, 是因為它對含鐵多的細菌具有很強的殺傷力, 能夠集中力量殺死受到感染的細胞。美國華盛 大學的教授發現,同樣的原理也可用於控制癌細胞。他們增加癌細胞的含鐵量,再讓癌細胞和苦艾素接觸,結果癌細胞很快就被殺死。此 外,艾又用治脊髓腫瘤子宮肌瘤子宮癌肺癌乳腺癌結腸癌
治毒蛇咬傷:《針灸聚英》對艾灸治療蛇傷有詳細記載:“凡人若是蛇傷者.亦把咬處灸三北,仍以蒜片貼咬處,灸在蒜上即安康”。晉·葛洪所撰《肘後備急方》也明確指出:“一切蛇毒,急灸瘡三五壯·則眾毒不能行”。艾灸有直接破壞蛇毒的作用。被毒蛇咬傷後,先用清水沖洗傷口,刺血排毒。然後,立即用艾灸、艾炷、點燃.反覆直接灸灼傷口,以達到破壞蛇毒的目的。也可灸百會、關元能回陽救逆,增強人體抵抗力。1973年《赤腳醫生雜誌》報導:艾灸中泉穴(位於腕背、陽溪穴與陽池穴之間.伸指總肌脆撓側.撓骨頭盡處凹陷中)治療銀環蛇、眼鏡蛇早期咬傷,療效顯著。治療200例(咬後半小時至1小時接受治療)全部治癒。
可防治“禽流感”,艾葉煙燻可防治非典。在古代針灸文獻中,關於治療“時病瘟疫”的記載十分豐富,其中以刺血與艾灸療法為多。艾葉性溫,燃之則有溫陽補氣、扶正祛邪之作用,而灸瘡潰破,猶如“開門驅賊”(《外台秘要》),可驅邪外出。故古人亦用灸法治療“時疫”。如清代《太乙離火感應神針》灸氣海穴,治療“凝滯若痞,山嵐瘴癘”;唐代《外台秘要》載:“天行病,若大困,患人舌燥如鋸,極渴不能服藥者,宜服乾糞湯”,同時灸巨闕“三十壯”。灸法雙有預防瘟疫感染的作用。如唐代《千金要方》說:“凡人吳蜀地游官,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差,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故吳蜀多行灸法。”現代研究已經證明,艾灸可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從而抵抗細菌、病毒的侵犯,故用灸法預防治療“時疫”也是有科學根據的。

灸法的適應證

一、古代灸法治療的病證

《靈樞·官能》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一方面表明灸法有特殊療效,針刺灸法各有所長,灸法有自已的適應範圍;另一方面,灸法還可補針藥之不足,凡針藥無效時,改用灸法往往能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古人對灸法適應病證的長期大量的臨床觀察,表明灸法不僅能治療體表的病證,也可治療臟腑的病證;既可治療多種慢性病證,又能救治一些急重危症;主要用於各種虛寒證的治療,也可治療某些實熱證。其套用範圍,涉及臨床各科,大致包括外感表證、咳嗽痰喘咯血衄血脾胃虛證、氣滯積聚、風寒濕痹。上盛下虛厥逆脫證婦兒諸疾頑癬瘡瘍瘰癧腫毒等。對此,歷代醫著多有載述。如《黃帝內經》提到灸治癲狂、癰疽,《諸病源候論》也有灸治中風及各類心痛急症的記載。《備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尤倡灸療治療急難諸症。《太平聖惠方》最早記載灸治小兒急症,達47種之多。《備急灸法》詳述了22種急症的灸治方法,為灸治急症的專書。《針灸資生經》創天灸截瘧。《外科正宗》力倡灸治瘍科急症。《神灸經綸》對傷寒發熱、白虎歷節風癲狂、中暑、腸癰、乳癰。青盲、喉痹等諸多病證均施以灸法。

艾條艾條

值得一書的是,古人在灸療保健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國保健灸在唐代開始得到重視,當時主要從防病角度出發。如《千金翼方》云:“一切病皆灸三里三壯。”而《外台秘要》進一步指出:“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足三里,令人氣上眼暗。”這裡實際上已涉及到灸療的健身強體作用了。到宋代灸療保健作用已被充分認識,如《針灸資生經》提及:“氣海者,元氣之海也,人以元氣為本,元氣不傷,雖疾不害,一傷元氣,無疾而死矣。宜頻灸此穴,以壯元陽,若必待疾作而後灸,恐失之晚也。”除氣海穴外,不少醫著還總結了其他的一些穴位。如《扁鵲心書》云:“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亦可保百餘年壽矣。”張杲的《醫說》強調“若要安,三里莫要乾”。釋為化膿灸後,灸瘡未愈之前即為不乾。意指反覆灸足三里,可起到保健作用。《扁鵲心書》還提到了保健灸的某些操作之法,如“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該書也載述了一些實例:“王超者……年至九十神彩腴潤……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飢。至今臍下一塊如火之暖。”《針灸資生經》也載有:“舊傳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一壯故也。”
最具借鑑意義的是某些宋代醫家的自身體驗,王執中在《針灸資生經》中提到“予舊多病,常苦氣短,醫者教灸氣海,氣遂不促,自是每歲須一、二次灸之。”竇材也深有感觸:“餘五十時,常灸關元五百壯,即服保命丹、延壽丹。漸至身體輕健,羨進飲食。六十三時,因憂怒,忽見死脈於左手寸部,十九動而一止乃灸關元、命門各五百壯,五十日後死脈不復見矣。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扁鵲心書》)。明清醫家有保健灸上雖無較大發展,但也有所繼承,如明·張景岳在《類經圖翼》卷八載:“在神闕行隔鹽灸,若灸至三、五百壯,不唯愈疾,亦且延年。”《玉龍經》亦載有:“膏肓二穴治病強,此穴原來難度量,斯穴禁針多著艾,二十一壯亦無妨。”
民國時期的著名針灸家承淡安曾介紹一種叫“仙傳壽灸療”的保健灸療,具體操作為:取湧泉穴,“每月初一日起灸到初七日止,每日卯時灸到辰時。每逢艾灸時,艾團如小蓮子大,如痛則除之。薑片用與不用,隨人自便 ,均至知痛止而已。每逢初一日,每足灸二十六壯,初二日灸七壯,初三至初七日均同初二日之法行之。”
總之,古人認為艾灸對寒熱虛實諸證都可套用,但無論用於何種疾病,醫者都必須詳察病情,細心診斷,根據患者的年齡和體質,選擇合適的穴位和施灸方法,掌握運用適當的補瀉手法和灸量,該灸則灸,以適合病證為原則。這些都可供臨床借鑑。

二、現代治療病證

目前,灸治病證約在二百種左右,其主要適用病證如下。
1.內科病證 感冒、急性細菌性痢疾、細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腹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肝硬化、支氣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風濕性關節炎、冠心病、高血壓病、流行性出血熱、白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肥胖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愛滋病、硬皮病、中風、遺傳性共濟失調、急性脊髓炎、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雷諾病、紅斑性肢痛、股外側皮神經炎、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不寧腿綜合症、精神分裂症、癲癇、慢性腎炎、腎下垂、陽痿、功能性射精不能症精液異常症、惡性腫瘤、放射反應等。
2.外科病證 急性炎症、癤、指(趾)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頸椎病、骨折、切性腰扭傷、急性乳腺炎、褥瘡、狹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關節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結核、血栓性淺靜脈炎、腹股溝斜疝、痔、直腸脫垂、輸血輸液反應、乳腺增生病、前列腺肥大症等。
3.皮膚病證 帶狀皰疹、白癜風、斑禿、銀屑病、凍瘡、神經性皮炎、尋常疣、黃褐斑、腋臭、雞眼等。
4.婦產科病證 子宮脫垂、習慣性流產、外陰白色病變、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慢性盆腔炎等。
5.兒科病證 腦積水、流行性腮腺炎、嬰幼兒腹瀉、小兒厭食症、小兒遺尿症等。
6.五官科病證 近視眼、麥粒腫、單純性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內障、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內耳眩暈症、顳下頷關節紊亂症、復發性口瘡等。
7.保健 戒菸、抗衰老、抗疲勞等。

三、灸法臨床套用的研究

內科病證
有研究者報導灸治雙側內關穴,配以膻中、心俞,對6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電圖ST-T及q-TC、HR指標進行了灸治前後療效對比觀察,收到較為明顯療效。對於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施以灸法,經過3個月後,患者血壓下降,並相對保持穩定,全血比粘度、纖維蛋白元均有明顯下降。保持了血凝和纖維蛋白溶解系統的平衡,對於預防中風的發生收到了較好效果。
有報導採用艾卷懸灸法對中風偏癱患者的百會、天窗穴施灸,並以腦阻抗血流圖和血壓為客觀指標,觀察灸治前後的變化。經灸後腦血流圖流入時間縮短,波幅升高,重搏波明顯,說明腦血流量較灸前增加,同時伴有高血壓的患者,其收縮壓降低明顯。
有報導以雀啄法灸治患者百會穴,觀察血壓變化。經灸後,收縮壓平均下降2.25 kPa,舒張壓平均下降1.34 kPa。此外,採用艾灸足三里穴治療三期高血壓病合併腦血栓形成恢復期病人,發現艾灸能降低血液凝聚作用,有預防腦血栓形成再次發生的可能。
有報導用麥粒灸與隔附子餅灸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4例,經灸治3個月後,轉氨酶下降明顯,血清白蛋白升高也明顯。從免疫學方面的有關指標觀察,亦證實艾灸可有效地調整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促進病情改善。
有報導採用化膿灸治療支氣管哮喘487例,總有效率為74.3%,通過對血清總IgE含量變化和外周嗜鹼粒細胞計數的比較,作者認為化膿灸對機體的免疫功能有雙向調整作用。同時,認為化膿灸療法對於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優於非化膿灸的方法。有報導經對82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鋪灸治療前後免疫功能的變化觀察,結果表明,經鋪灸治療後,多數患者血紅蛋白升高,血沉下降,類風濕因子轉陰,淋巴細胞轉化率和E-玫瑰花結形成率提高,補體C3提高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等項變化,說明鋪灸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採用隔藥餅灸治療42例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近期治癒率達85.17%。通過對細胞免疫功能及甲皺微循環有關指標的測定和比較,作者認為隔藥餅灸,可顯著提高E-RFC數值,並接近正常人,確能改善微循環,有利於止血和促進炎症的吸收。對於灸法抗休克作用,有報導用艾條灸關元穴,治療30例休克,有效率為73%,經灸後患者收縮壓、脈壓明顯提高,舒張壓也有所增加,指尖溫度上升,肛-指溫度下降,外周毛細血管灌注有所改善。
外科、皮膚科病證
有報導,對病程在4~8年,皮損面積在2×4cm2~8×16cm2不等的120例神經性皮炎患者,採用小艾炷灸治方法,痊癒率達98%。有人以隔藥餅及丁桂散間接灸為主,治療21例硬皮病患者,有效為12例。經甲皺微循環檢查,發現其中36.8%管襻頂有瘀血,治療後減少至21.78%,其中毛細血管襻極度馳張者,治療後基本消失。21例患者治療前低於正常值的淋巴細胞轉化率,治療後亦有明顯提高。
有報導採用艾灸治療帶狀皰疹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對43例患者先以艾條施以局部迴旋灸,至皮損部位充血發紅,待疼痛瘙癢感消失後,再在相應穴位上施非化膿灸。其結果可以改善局部營養,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作用,加速病理及代謝產物的吸收和排泄。同時也起到很好鎮痛效果。此外,以燈火灸治療瘰癧、濕疹、肉瘤等均收到較好效果。艾灸對毛囊炎、癰疽、疔瘡、白癜風、頭癬、體癬、凍瘡、褥瘡、外陰白斑、斑禿、疣等均有較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
婦科病證
艾灸矯正胎位的報導頗多,這種傳統療法業已廣泛套用於臨床。有人報導,灸至陰穴,對妊娠期29~40周的各類胎位異常孕婦施灸,在2069例中有1869例的異常胎位得到糾正,占總治療例數的90.3%。並在41例實驗觀察中,推論艾灸至陰穴可通過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強子宮活動,同時胎兒活動也增強,這些動力學因素,均有助於胎位自動轉正。
婦科疾病中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痛經、更乾期綜合徵及乳癰、乳癖等採用灸法治療很多,且療效可靠。
預防保健
保健灸在防病健身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有報導對61例55歲至78歲健康老人進行為其3個月的保健灸(即取足三里隔姜灸,每日1次,每次7壯),觀察結果顯示血漿TC、TG均明顯降低,表明保健灸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意義;對IgG IgA IgM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均有降低,對3H-TdR-LT的顯著升高,也提示保健灸對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一定調節作用。
這些變化對於老年人因免疫功能減退所引起的感染,惡性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可能都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有報導運用灸大椎、風門、肺俞穴預防感冒,收到滿意的效果;也提示說明,運用灸法,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體質可以未病先防。

無煙艾條無煙艾條

灸法的操作要求

準確的套用灸法,關鍵在於:掌握灸法的適應範圍、尋求最佳的穴位組方、運用恰當的施灸方法、有效的控制灸量和灸感。關於灸法的適應範圍,主要指適應病證,這在上節中已作說明,在中下篇更有具體介紹;灸法的取穴組方,其普遍規律在一般教科書中已有詳述,其具體例子亦將在後面章節中介紹。故本節不作贅述。下面重點談談後面兩條。

一、恰當選擇施灸方法

迄今為止,國內外臨床上套用的灸法種類,超過百種,本書即總結了114種。面對十分繁多的灸治方法,在實際操作套用時,必須針對不同情況,選用最佳的灸法。
首先應因人而宜。如老人、小兒儘量少用或不用直接艾炷灸。糖尿患者則禁用著膚灸,因易出現嚴重的化膿感染,傷口不易癒合。不同的人體部位也應有所不同。如面部,宜用艾條懸起灸或艾炷間接灸,而不能用直接灸等。
其次須因病而宜。隨著灸治方法的發展,出現了專病專法化的趨向,所以在選用灸療時也要充分考慮到此點。大量臨床經驗表明,採用直接灸(化膿灸)的方法,防治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有良好的效果;又如用燈火灸或火柴灸治療流行性腮腺炎,已在大陸普遍套用;又如麻線灸治女陰白斑,鋪灸治類風濕性脊柱炎等等。總之,一定要因人因病,選擇合適的灸療。

二、嚴格掌握施灸劑量

灸量是指灸療對機體刺激的規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強度和刺激時間的乘積,取決於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壯數的多少,施灸時或施灸後刺激效應的時間等因素。掌握最佳灸量,有助於提高療效,防止不良反應。按古今醫家的經驗,大致上包括以下幾方面:
1.由天時、地理定灸量 如冬日灸量宜大,方能祛寒通痹助陽回厥。另如北方風寒凜列,灸量宜大;南方氣候溫暖,灸量宜小。
2.由年齡、體質、性別定灸量 不同的年齡、體質和性別,其陰陽氣血的盛衰及對灸的耐受性不同。古有以年齡定灸量,稱隨年壯,即隨年齡由小至大而遞增壯數,以壯年為限度。尚應考慮體質情況,並據男女生理、病理之差異而定灸量大小。另外,由於種族差異,灸量對機體的影響亦殊。
3.由病情、病性定灸量深痼疾,一般灸量宜大。如《備急千金要方》言“凡言壯數者,若丁壯遇病根深篤,可倍多於方數”另如灸治急症、多數醫家主張壯數宜多,如在眾多著述中,灸“五十壯”、“百壯”、“二三百壯”、“五百壯”、“七八百壯”等描述隨處可見.《扁鵲心書》言:“大病宜灸臍下五百壯”.《西方子明堂灸經》指出臍中穴“主泄利不止……灸百壯”等。但也有醫家持不同意見,如《千金要方》認為施灸壯數應以身體部位來定,“苦卒暴百病,……灸頭面四肢宜多,灸腹背宜少,其多不過五十.其少不減三五七九壯。”《類經圖翼》則認為應以卻病為度,“故灸者必令火氣直達毒處,不可拘定壯數。”
而老年或體弱之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須堅持日久。病在淺表、灸量可小;在內則灸量宜大。癰疽陰瘡雖發於體表,但病根在內,故灸量亦須大。
4.由所取部位定灸量 所取穴位皮肉淺薄者宜以小灸量,皮肉厚實者宜以大灸量。如《備急千金要方》云:“頭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則須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鬚生少”。實驗也發現,肌肉淺薄之處的大椎、至陰穴,少灸則轉胎效果佳,多灸之後效反差。
5.由灸炷大小定灸量 灸炷的大小,古籍述之頗詳。《備急千金要方》云:“灸不三分,是謂徒冤,炷務大也”。要求艾炷底部範圍不小於3分。此間接灸而言,若直接灸則不然,艾炷可小至粟粒大。在施灸時,通過選擇適當大小之艾炷以控制灸量。
6.由患者感覺定灸量 患者感覺分二類,一為施灸後的灼熱感。根據不同病情,有的僅要求局部溫熱感,有的則要求有燙灼感,可按患者口述而加控制。另一類為灸的傳導感覺,如隔蒜灸中的鋪灸治療虛勞頑痹,須灸至患者自覺口鼻中有蒜味時停灸。這也是一種控制灸量的依據。
7.由施灸次數定灸量 將規定的壯數,一次灸完為頓灸,分次灸完稱報灸。對體質差者及頭四肢等肌肉淺薄處,可以通過報灸的方式控制灸量,以防止不良反應,取得預期效果。恰如《神灸經綸》所云:“若並灸之,恐骨氣血難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
當然,上列各條的具體施灸量應綜合考慮。必須指出的是,從歷代記載及已有的經驗看,一般而言,創傷灸療,效果較佳。但對現代人來說,灼傷皮膚的灸療往往難以接受,為增強剌激量,可採用連續多次短時間的強剌激以達到時間整合後的一次極強剌激,類似創傷剌激的效果。

三、誘發灸感傳導

近年來,安徽的一些醫家提出灸剌激亦可和針刺激一樣引發感傳,並初步總結出引發灸感傳的操作要點和灸感傳的一些特徵。從臨床中觀察到誘發灸感傳導,對灸治療效有一定幫助,現介紹如下,供臨床參考。

(一)操作要點

1.灸材 一般以艾葉為灸材,並艾條灸為主。這是因為艾條可以較好控制灸量,包括灸的時間長短、灸的溫度高低等。但並不局限,艾炷灸隔物灸等亦可引發灸感傳導。
2.取穴 取穴宜少,但應選擇要穴。施灸順序:先灸上,後灸下;先灸背,後灸腹;先灸頭,後灸肢;先灸陽經,後灸陰經。
3.灸灼強度 灸灼刺激強度宜較強。具體要求為:手持點燃之艾條在穴區反覆上下左右移動,“上下來回,號稱雀啄;左右搖擺,有類飛騰”,以產生一種動態的剌激。這種動態剌激必須是連續的均衡的,也就是說整個施灸過程中,火力必須均衡,作用不能中斷,這主要有利於灸剌激量的積累,正是在這種剌激量積累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出現灸的感傳。

(二)灸感傳的特徵

根據已有的實踐表明,灸感傳導大致可分四個時相:
1、第一時相 感傳先兆期。指灸感傳尚未出現或即將出現之際,灸處產生與針刺感覺相類似的酸、脹、重、麻等得氣感應。此種感應可較局限,亦可較廣泛。有時甚至使同側肢均受波及,然後再顯現感傳線。先兆有時可先出現於病所,再在施灸穴區逐步顯現。不少患者可沒有先兆期,直接進入第二時相。
2.第二時相 定相傳導期。即出現酸麻重脹等灸感後可按照一定的徑路傳導,其方向直指病區,傳導的速度及傳導帶的寬窄均不一致。但感傳所止處,多為病痛所在。即所謂“氣至病所”。
3.第三時相 作用發揮期。對此時相,曾有醫家作過形象描繪:“初只氤氳擴布,嗣乃瀰漫升騰,涼者如同拂扇,熱者可同熏蒸,或如蟻行鏇轉,或如氣泄風生。體溫每能下降,腫處可見皺平。既平煩躁,亦定呻吟。病熱有輕有重,感應有減有增。高峰既已下降,低者即不再生。”在這個時期,感傳既有多樣性,又有規律性。大多是以患處中心為強烈,隨著病情的好轉,感應將逐步減弱或消失。
4.第四時相 下降中止與循經再傳期。也就是灸感傳導最後一期 。大多至此,感傳逐漸消失。但多可出現以下這些現象:感傳在原處往還,或輪番出現;全身周流,上下連貫等。即所謂循經再傳。再傳可能是同一部位,也可以是另一患病部位。
灸感傳導並非是每個患者或同一患者每次均可重複出來的,它既要求施灸者正確操作,細心體念;同時又有個體特異性。所以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反覆體會和探索。

(三 )灸感病案舉例

為使讀者對灸感傳導有一感性認識,現舉數例驗案如下。
例一 陳××,男,56歲,農民,於1995年4月13日初診。患者胃下垂近2年。曾服用補中益氣(丸)湯、黃芪建中湯及維生素等藥物,臨床症狀有所緩解,但反覆發作。因近來勞累過度而發。刻下見腹部墜脹難忍,站立或飯後加劇,伴面色無華,神疲乏力,頭昏,心悸,鋇餐造影示Ⅲ度胃下垂。中醫辨證為脾胃虛弱。用五倍子和鮮蓖麻籽等量碾碎,做成直徑為30mm、厚3mm的藥餅。患者取坐位,將藥餅蓋在百會穴處並施灸,直至灸感出現,不拘時間和壯數,患者在艾灸40min後可相繼出現似暈非暈的感覺,頭熱、脊柱熱以至全身發熱,有時下焦有上提之感。6次治療後,症狀大減,治療12次後B超和鋇餐造影顯示胃體已恢復原位。隨訪1年末見復發。
例二 方××,男,52歲,教師,腰部疼痛1周。患者素有腰肌勞損,l周前因搬運重物腰部閃挫,繼而疼痛難忍,牽掣右腿,經CT檢查診斷為L4-5椎間盤突出。醫生建議暫時不宜作手法復位,遂用針灸治療。刻下查體:見腰部平坦,腰肌痙攣明顯,右腿抬高試驗陽性。取命門及雙側腎俞穴施灸,以患者能忍受為度。約30min後,患者即感背部以命門為中心熱氣呈片狀層層向臍腹部擴布,隨即全腹溫暖,繼而熱流向下擴展足底,此後似有一股熱流沿著足太陽膀胱經循行部位在腰部和腿部流動。患者自述有難以形容的舒暢感,腰痛若失。每日1次,7次後已無任何不適。囑患者再灸命門及足三里1個月以鞏固療效。
例三 李××,女,47歲,工人。患心律失常約10年。於10年前體檢發現室性心律失常,並無其它不適。近1年來,感覺心悸,經多種方法治療,效不顯著。刻下見室性早搏9~11次/min,夢多,神倦乏力,左肩膀酸痛,左側心俞穴附近常有冷感。穴位按壓發現雙側內關穴脹痛,左側為甚。治療即在雙側內關穴上施灸,灸至40min時,患者自述熱氣呈團狀向胸前區擴散,約50min時,左內關穴有一線熱流沿手厥陰經上至鎖骨下方傳入心前區。經11次治療後臨床症狀消失,囑患者自灸半個月鞏固療效。
例四 王××,男,成年。風寒咳嗽已月余。夜間咳甚,同時腦中覺有聲晌,引起頭暈失眠。先灸少商,灸感約有一指粗細,沿太陰經入胸,當行抵左乳上方後,即均勻擴布二肺,同時口中有艾的氣味呼出。約10min左右感應消失,胸部即感輕快。隨即又灸左至陰,灸感自足背外側始,由外踝前緣經小腿外側,過膝,在股後經臀部中央,沿脊柱外側約2橫指,從後腦上至頭頂左側,頭部發生清涼感 ,腦中晌聲即止。灸感擴展至左目上方,即隱約消失。第二、三次灸治時,灸感傳導同上。症狀減輕而停灸。
【主要參考文獻】
1、周楣聲。灸繩 安徽中醫學院附屬針灸醫院印 1985。
2、肖元春。灸感與灸治 上海中醫藥雜誌 1999;(11):32。

灸法補瀉法

灸法治病,既可補虛又可瀉實;既可溫寒又可散熱;既可扶陽,又可養陰。但是自《傷寒論》提出“火逆”、“火劫”之說,針法屬瀉,灸法屬補的傳統觀念已被奉行了1000多年,直至1985年6月出版的高等醫藥院校教材《針法灸法學》還在“灸治注意事項”中指出“凡是實證、熱證及陽虛發熱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實際上,灸法僅屬溫補的觀點確實值得進一步商榷。如果機械地認為針法屬瀉,灸法屬補,就會無形中否定了針和灸法補瀉的實際意義。灸和針是兩種各不相同的治療方法,由於針和灸存在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以經絡學說為依據,以經穴為刺灸點,在臨床上有著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中醫基本治療原則是調整陰陽,使之平衡。陰與陽是相對而言的,補與瀉也是相對而言。因此,灸法本身應該是既能補虛又能瀉實,具有雙重調節作用。因此灸法僅屬溫補的觀點既不附合中醫基本理論,更不符合中醫實踐。

一、灸法補瀉的淵源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明確指出灸療補瀉。如《靈樞·背腧》篇說:“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黃帝內經太素》謂“傳”字作“傅”,楊上善註解說:“吹令熱入以攻其病.故日瀉也。 傅音付.以手擁傅其艾吹之,使火氣不散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遺雜論》說“灸火有補火瀉火。若補火,艾火黃至肉;若瀉火,不要至肉,便掃除之。”朱氏發揮了《黃帝內經》灸療補瀉的要領。明代李梃在《醫學入門》說“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陽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之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李氏不僅對灸治的適應範圍和灸治機理作了較詳細的闡述,而且明確指出灸療適用於寒熱虛實之證。清《神灸經綸》言:“灸者溫暖經絡宜通氣血,使逆者得順,滯者得行……”作了進一步補充。綜觀以上記載可見,灸療補瀉起源於《黃帝內經》,後經歷代醫家的臨床發揮,內容更加完備。

灸盒灸盒

古代醫家不僅從理論上進行闡述,而且也積累了這方面相當的經驗。例舉如下。
補法:《類經圖翼》介紹灸中脘,氣海以治“脫血色白,脈濡細,手足厥冷……其效如神。”《古今醫統大全》中言:“中寒,陰寒厥冷脈絕欲死者,宜灸之.氣海、神門、丹田、關元,宜灸百壯。”《針灸易學》:“血崩漏下,中極、子宮灸”。
瀉法:《備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腫附骨腫癰疽節腫皮游毒熱腫,此等諸疾,但初覺有異,即急灸之立愈。”《丹溪心法》灸治熱病可令“火以暢達,拔引熱毒。”為“從治之意也”,根據火性就燥,同氣相求之理,或灸以引火化氣,發達透泄,引熱外解,是灸治實熱閉郁之急重症的關鍵。《醫學人門》曰:“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壽世保元》治腹中有積,大便閉塞,心痛諸痛“以巴豆肉搗為餅,填臍中,灸三壯。”等。
對於灸瀉的機理,歷代醫學家亦作了不少闡述,如金·劉河間闡發火熱病機,創火熱論,他對外科陽證認為“瘡瘍者,火之屬”,治之“當外灸之,引邪氣出而方止”。吳亦鼎在《神灸經綸·外科證略》中說:“凡瘡瘍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療,大能破結化堅;引毒外出,移深就淺,功效勝於藥力”。這都說明外科陽證可用灸療,灸後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淺,破結化堅,疏通經絡,調和營衛,故瘡病可愈。在熱證方面用灸療,朱丹溪認為此灸可使“火以暢達,拔引熱毒,此從治之意”也。他用灸治陰虛證,認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補陽,陽生陰長故也”。他已把灸治熱證上升到理性認識。明·王石山認為“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以上這些理論對我們的臨床仍然有一定指導意義。
近年來的臨床觀察表明,以艾葉為原料的灸治療法,其灸治效應與灸術補瀉方法有著密切的關係:如用瀉法灸百會穴治療急性神經血管性頭痛,效果顯著:用灸補法治療遺尿療效甚佳。對高血壓患者使用艾灸瀉法.結果灸後80%以上患者血壓下降,對低血壓患者採用艾灸補法,結果灸後全部患者血壓均上升。用灸瀉法治療帶狀皰疹,炎後即可控制症狀。可見艾灸補瀉已被套用於寒熱虛實各種病證中。
現代許多學者對灸法的補瀉機理也作了某些探討,一般認為灸行瀉法其機理有五: ①以熱引熱:使邪外出達到以熱引熱,使邪熱泄之散之。並認為此灸火力猛峻,不能深入,很難循經深透遠達,故無入里助熱之弊,此同氣相求之理,以熱引熱之法也。② 開闢門戶,引邪外出:認為灸後的起泡發瘡,皆為給邪以出路。③溫通行散、消瘀散結:因氣血得熱則行,行則通,通則散,故郁滯可通,火源可清,瘀毒可散。④灸法扶陽、陽生陰長:灸後可扶陽養陰,益氣生津。⑤熱因熱用:用於陰盛格陽之真寒假熱證具有救急之意。有學者認為灸法可用於一切發熱的急性傳染病,不論是病毒或是細菌感染的均宜,它屬於《黃帝內經》中的“從治法”及“火郁發之”的治療原則。總之,灸法產生補瀉的機理可歸納為“雙重調節”作用,即當機體虛弱時灸之可補,邪實時灸之可瀉。
現代有關灸療補瀉的作用機理實驗研究的資料尚不多見。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艾葉中含有多種化學成份,能擴張血管,加速血細胞流速.有利於病變組織的修復和再生,改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器官的血氧供應.促進炎症吸收和局限化,有利於消炎,增強新陳代謝而達到祛瘀生新之效。

二、灸法補瀉的作用

灸法是藉助灸火(或類似的其他剌激)特定剌激作用,剌激因子從腧穴這個“神氣遊行出人”的門戶進入體內,再沿相應經脈通道內達臟腑,直驅病所。有寒則溫熱而消之,鬱熱則引泄而散之,血氣凝滯則溫通而行之,陽氣虛弱則溫陽益氣而補之,從而達到氣血流暢,經脈疏通。扶正祛邪,除病止痛的目的。這裡面包含了補和瀉。
灸法補瀉,即時虛者灸之,則正氣得扶;實者灸之,則邪氣得除。從施灸的種類而言,又有熱灸、冷灸、冰灸之分。熱灸,多具有扶陽濟陰、補中益氣、溫經散寒之以補為主的作用;而冷灸、冰灸,則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瘀,退熱止痛的瀉的功效。從灸法的材料而言,目前,灸材主要是艾葉。艾葉的藥用,清代吳儀洛的《本草從新》云:“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肝、脾、腎),理氣血,還寒溫,暖子宮……以之灸療,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葉具有苦辛二味,辛能宣通,有溫補之力,故能溫經散寒,回陽救逆,如《丹溪心法》所說:“大病虛脫,本是陽虛,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補陽,陽生則陰長也。”:苦味清下,有瀉熱之能,合之辛味宣散,故能泄熱拔毒,消瘀散結 ,一如《醫學入門》所云:“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 而且灸火之熱,氣血得熱則行,鬱結壅滯可散,化火之源已去,其熱可歸於平復。外科癰、疽、瘡、瘍、丹毒等症,均由外感邪毒,內有蘊熱、熱毒壅滯經脈而成。均可用灸法治療,則“腫內熱氣被火導之,隨火而出也。”(《聖濟總錄》)因此,以艾葉為基本材料的灸法也具有溫補和瀉熱的雙重調節作用。

三、灸法補瀉的方法

臨床中要使灸法在治療過程中產生預定的補瀉效應,必須根據患者病情辨證施治,合理選穴,按照治療需要選擇適宜的施灸材料和方法,並通過補瀉操作來保證補瀉效應的產生。

(一)辨證施治是灸法補瀉的基礎
中醫思想體系與治療方法的最大特點就是以辨證作為理法方藥的施治基礎。灸法是中醫治療學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辨證對於艾灸臨床自然具有密切關係。辨證的第一步就是辨發病之症,求致病之源。其次就是根據病變的性質及其發生和發展的各種規律,而制定出各種相應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是治療方案,處方是治療措施。方隨法處,法不離方。艾灸辨證的目的即是為了立法,法則定則措施明。臨床中欲使灸療產生補瀉效應而達到治療目的,必須根據病情辨證施治。
1.辨證選病證 套用補瀉之法有助於提高灸療的效果,而要準確使用灸療補瀉。
補法:此法多用直接灸或隔物灸治療慢性病。如:慢性腹瀉、慢性結腸炎、胃下垂等氣虛證、氣脫證、氣不攝血證、血虛證、精髓之虛證心陽暴脫證、中氣

陷證、中醫虛寒證、脾腎陽虛證、腎不納氣證、腎陽之虛證、沖任虛損證等。
瀉法:直接灸多見於治療疔瘡癰疽,犬蛇咬傷之類,而艾條溫和灸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發熱、風濕病、外傷瘀血等;扁桃體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採用燈火灸。神經性皮炎、帶狀寬大皰疹、雞眼等多採用局部灸治。
2.辨證選灸穴 腧穴比喻人體的門戶,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反應病證,協助診斷和接受刺激,預防疾病兩方面,其治療作用有區域性、整體性、雙向調節性、相對特異性、協同性與指抗性等特性,也就是說每個穴位,一般都有其主治的特異性。選用不同的腧穴灸治,也常能收到不同的補瀉治療效果。如氣海穴為補氣穴,對於氣虛患者可予氣海穴處行灸補法,則補益之效倍增、肺俞穴為解表散寒穴,對於風寒表證者可在肺俞穴處化膿灸或一般灸瀉法則可達疏風解表,宣肺散寒的作用。又如溫和灸百會,可治胃下垂、子宮脫垂及脫肛等病,而起到補氣升提之功效;而用蒜泥敷灸或雀啄灸湧泉穴治療咯血、鼻衄等症,則能瀉火止血。陽氣暴脫,用大艾盒灸神闕,雖火力峻猛,其功效為峻補回陽救脫;而陰寒凝結的腹痛,用緩灸療,亦能達到逐寒外出瀉法之能。這又是同一穴位產生不同的補瀉作用。所以我們在臨床中套用灸療補瀉時可根據腧穴的特性合理選穴施灸即可提高灸治療效。
3. 辨證選灸材 即根據不同疾病的性質,在治療時選擇相應功效的施灸藥物加入艾中(藥艾),或是隔於艾下(隔物灸),或施灸材料(如桃枝、桑枝、硫磺、黃蠟等),產生不同的補瀉效應。如隔蒜灸解毒殺蟲,隔附子灸可回陽固脫,隔姜灸可祛寒溫中。此三種隔物灸就寓有補瀉之意。另如桃枝灸,可溫經散寒,治“心腹冷痛、風寒濕痹”(《本草綱目》),而桑枝灸對瘡傷已潰者可“補接陽氣,去腐生肌”(《本草綱目》),其補瀉作用顯然與前者有別。總之,在加用灸藥時,應充分考慮其性味、功能、主治,以產生不同的補瀉效果。
4.辨證選灸法 在臨床中只有根據患者病情合理選擇適當的施灸方法,才能更好地發揮其補瀉作用。如化膿灸,發泡灸可以達到開闢門戶,引邪外出之效;燈火灸療則可以疏風解表、引氣利痰、解郁開胸。醒昏定搐(《幼幼集成》):溫針灸或艾炷直接灸行補法,則可以溫通經脈,活血化瘀:如欲行氣活血,則可用艾條溫和灸;急性實熱證則多用著膚灸,雀啄灸等等。另外,艾灸補瀉的艾炷大小與壯數多少是一致的。一般虛證、寒證用艾補法,艾炷宜大,壯數宜多(其艾炷大小與壯數多少視具體病情而定),對於實證,熱證用艾瀉法,艾炷宜小,壯數宜少。不同灸療其作用機理也不盡相同,臨床中宜辨證施治,選用適宜的灸療,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益。
總之,要提高灸治療效,必須根據患者病情辨證施治,合理選穴.選擇適宜的施灸材料和方法。並通過補瀉操作來保證補瀉效應的產生。

(二)、灸法補瀉的具體操作

灸法治病同針法一樣,手技是關鍵。灸療補瀉與操作中的除疾和艾火的大小及壯數的多少密切相關。灸療的補瀉的具體操作方法,分為兩個方面。
1.灸法補瀉 系指根據不同症情,合理選擇不同的灸治之法,以達到補虛瀉實的作用。
灸法的種類繁多,雖均為灸法,但作用上有一定區別,可以根椐不同的作用特點決定選 用具有補的或瀉的性質的灸療。
補法多採用刺激性較弱的灸療,瀉法則採用刺激性較強的灸療,使患者產生強烈的溫熱刺激。前者灸至皮膚略紅即可,後者則以灸後發泡或形成灸瘡為宜。臨床與實驗均證實,灸療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機體代償能力,從而強壯人體正氣。故一般來講,灸療多為補法。如溫針灸、直接灸中的無瘢痕灸、電熱灸、日光灸、艾條灸的溫和灸、迴旋灸、鋁灸及各種代灸膏等,使患者產生溫和舒適感。更為典型的是某些隔藥物灸與敷灸的補瀉。須根據隔物灸與敷灸時所用的藥物,按藥物的性味、功能、主治等予以選用。選用偏重於瀉的藥物進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瀉的作用。如甘遂敷灸則多用於逐水瀉水;選擇偏重於補的藥物進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補的作用。如附子餅隔物灸則多用於補虛助陽。治厥逆、陽痿、遺精;隔姜灸溫經散寒;丁香敷灸溫中降逆、溫腎助陽而治虛寒腹瀉、陽痿、陰冷。五倍子敷灸固精斂汗而治遺精、遺尿、自汗、盜汗;由胡椒溫中散寒而治心腹冷痛等。但也有一些旨在軟堅散結、消瘀止痛、祛腐排膿的灸療可列為瀉法,如化膿灸、艾條灸中的雀啄灸燈火灸。還有隔蒜灸解毒消腫殺蟲而治癰疽癤腫癬瘡,斑蝥敷灸攻毒蝕瘡、破血散結而治癰疽、咽喉腫痛、瘰癧;毛茛敷灸利濕消腫止痛而治鶴膝風、惡瘡癰疽、胃痛,石龍芮敷灸解毒消腫而治癰腫瘡毒、蛇蟲咬傷;威靈仙敷灸祛風除濕、通經止痛而治風濕痹痛,板蘭根敷灸清熱解毒而治腮腺炎;甘遂敷灸瀉水逐飲而治水腫,簿荷敷灸疏散風熱而治流感等。
2.灸術補瀉 系指用不同的操作技術進行補瀉之法。

(1)艾炷灸補瀉:此法首見於《黃帝內經》:“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靈樞·背俞》)。《丹溪心法·拾遺雜論》也說:“若補火,艾火芮至肉;若瀉火,不要至肉便掃除”。《千金要方》灸例亦云:“灸之生熟法,腰以上為上部,腰以下為下部,外為陽部榮,內為陰部衛,故臟腑周流,名曰經絡。”“灸之生熟,亦宜撙而節之,法當隨病遷變,大法補氣務生;內氣務熟,其餘隨宜耳。”由此可見,古代艾灸的補瀉操作方法很早就有區別。
操作方法:艾炷灸補法.即點燃艾炷後,不吹艾火,待其徐燃自滅,火力微而溫和,且時間宜長,作灸壯數較多,艾炷大.灸治完畢後用手按壓施灸穴位,謂之真氣聚而不散,可使火力徐之緩進,發揮溫通經脈,驅散寒邪,扶陽益氣,行氣活血.強壯機能的溫補作用。艾炷灸瀉法即點燃艾炷後,速吹旺其火,火力較猛,快燃快滅,當患者感覺局部燒灼發燙時,即迅速更換艾炷再灸。灸治時間較短,壯數較少,艾炷小,施灸完畢後不按其穴,則謂開其穴而邪氣可散。可使火毒邪熱由肌表而散,從而達到以熱引熱的目的。
一般而言,虛證可以用灸的補法,而實證即可用灸的瀉法,艾炷灸的“疾徐”內寓補瀉二法,即疾能行瀉,徐可達補。
艾炷灸的補瀉關鍵在於操作上的徐疾和艾火的大小及艾炷的多少。
(2)艾條灸的補瀉:艾條灸的補瀉,關鍵在操作技術上。用艾條溫和灸或迴旋灸,每穴每次3~5min左右,可起到促進生理機能、解除過度抑制、引起正常興奮的作用,即為補法,而用艾條雀啄灸,每穴每次5~7min,約60~100下;並可根椐病情適當延長時間或增加灸的強度。可起到鎮靜、緩解、制止、促進正常的抑制等作用即為瀉法。另外,施補法時,艾條宜小而細;瀉法時,艾條宜大而粗。
上面僅是粗略的分類,灸療的補瀉作用與穴位功能、臨床證候、灸療刺激量的大小(包括:灸治方法、艾炷的大小、壯數的多少、距離的遠近、灸療時間的長短)、病變的部位及患者的體質等密切相關。臨床上無論運用何種補瀉,都應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靈活運用,方能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灸法禁忌與灸法意外

一、灸法注意事項

灸療雖然法簡方便,但在臨床套用時,尚須注意以下各點,以保證其安全有效。
1.施灸前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選用合適的灸療之法,並取得患者的合作。
2、施灸前根據病情,選準穴位,令患者充分暴露施灸的部位,並採取舒適的、且能長時間維持的體位。
3.腰背、腹部施灸,壯數可多:胸部四肢施灸壯數宜少;頭頸部更少。青壯年施灸壯數可多,時間宜長;老人、小兒施灸壯數應少,時間宜短,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顏面部,心區,大血管部和肌腱處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應慎用。
5.對於昏迷、局部知覺遲鈍或知覺消失的患者,注意勿灸過量,避免過分灼傷,引起不良後果。尤其對老人、小兒患者更應如此。
6.施艾灸時,要注意防止艾火脫落灼傷患者或燒壞患者衣服和診室被褥等物。
7.非化膿灸時,灸灼過度如局部出現水泡,如水泡不大,可用龍膽紫藥水擦塗,並囑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數日後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過大,宜用消毒針具,引出水泡內液,外用消毒敷料保護,也可在數日內痊癒。
8.凡化膿灸後在化膿期或灸後起泡破潰期,均應忌酒、魚腥及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能助濕化熱生痰助風,並可刺激皮膚不良反應,從而使創面不易收斂或癒合。
9.艾炷或艾條灸治療結束後,必須將燃著的艾絨熄滅,以防復燃事故發生。

二、灸法禁忌

灸法適應範圍廣泛,但和其他的穴位刺激療法一樣也有其禁忌。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
1.禁灸部位 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於禁灸穴位的記載,但各種書籍之間互有出入,頗不一致。如《針灸甲乙經》僅載禁灸穴24個穴位,《針灸集成》則達49個之多。從臨床實踐看,其中多數穴位沒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頭面部或重要臟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則應儘量避免施灸或選擇適宜的灸療,特別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婦少腹部亦禁灸。
2.禁忌病證 梵谷熱、大量吐血、中風閉證及肝陽頭痛等症,一般不適宜用灸療,但並非絕對。
3.其他禁忌 對於過飽、過勞、過飢、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療。另外,近年來還發現少數患者對艾葉發生過敏,此類患者可採用非艾灸療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三、灸法意外

灸法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非藥物療法,而且較之針刺療法也更為安全。我國晉唐時期曾一度風行灸療,當時的一些著名醫家都極力推崇灸法,有的甚至抑針揚灸。實際上,灸法如套用不當,亦可發生意外事故。早在我國晉代就有這方面的記載:“淵液……不可灸,灸之不幸,生腫蝕、馬刀傷內,潰者死” 。(《針灸甲乙經·卷三》)這是由於古代缺乏消毒概念和條件,加上缺少有效的抗炎措施,容易發生感染和招致嚴重後果。暈灸,在古人的臨床實踐中十分多見,所以在清代醫家吳亦鼎所著的《神灸經綸》中已提到暈灸的救治之法:“或著火有眩暈者,神氣虛也,乃以冷物壓灸處,其暈自蘇,再停良久,以稀粥或薑湯與之,以壯其神”。現代,灸法意外較為常見的除暈灸、感染外,尚有過敏、中毒等。

(一)暈灸

暈灸是不多見的一種針灸不良反應。多為輕症,但也有症候較嚴重者。應引起注意。其臨床表現,預防及處理之法大致與暈針類似。
關於暈灸的機理,曾有人將其與休克混為一談。其實,暈灸與暈針一樣都是一種血管抑制性暈厥。它是由於強烈的刺灸等刺激,通過迷走神經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圍肌肉的)擴張,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減少,因而心臟的輸出量減低,血壓下降,導致暫時性、廣泛性的腦血流量減少,而發為暈厥。
1.原因
關於暈灸的原因,《標幽賦》曾云:“空心恐怯,直立側而多暈”。其常見者有下列幾種。
1)體質原因 為最主要的誘因之一。體質虛弱,精神過於緊張、飢餓、疲勞,特別是過敏體質,血管神經機能不穩定者。不少無明顯原因的暈灸者,往往可從體質中找到原因。
2)刺激原因 穴位刺激過強,可致暈灸。所謂過強,因各人情況不一,很難度量比較。在刺激的種類上,以艾灸多見。
3)體位原因 一般來說,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時易發生暈灸。
4)環境原因:環境和氣候因素也可促使暈灸,如氣壓低之悶熱季節,診室中空氣混濁,聲浪喧雜等。
2. 臨床表現 一般分為以下三期。
先兆期:頭部各種不適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適,眼花,耳鳴,心悸,面色蒼白,出冷汗,打呵欠等。有些患者可無先兆期。
發作期:輕者頭暈胸悶。噁心欲嘔,肢體發軟涼,搖晃不穩,或伴瞬間意識喪失。重者突然意識喪失,昏撲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雙眼上翻,二便失禁。少數可伴驚厥發作。
後期:經及時處理恢復後,患者可有顯著疲乏,面色蒼白,嗜睡及汗出。輕症則僅有輕度不適。
暈灸大多發生於針灸過程中,但也有少數患者在取針後數分鐘乃至更長時間始出現症狀,被稱為延遲暈灸,應特別注意。

3. 預防方法

早在《黃帝內經》中,曾用不少篇幅提及暈針的預防:“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有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飢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素問·刺禁論》)。其實同樣適於暈灸。現代主要從心理和生理上進行預防。
(1)心理預防 主要針對有猜疑、恐懼心理者,或針灸時哭笑、驚叫、戰抖、躲避、肌肉痙攣。伴有瞳孔、血壓、呼吸、心跳、皮溫、面色、出汗等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功能改變者。均可作預先心理預防,以避免出現暈針等不良反應。共分三法:
語言誘導:施灸前,先耐心給患者講解針灸的具體方法,說明可能出現的針灸的感覺、程度和傳導途徑,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鬆弛訓練:對好靜、壓抑、注意力易於集中、性格內向的患者,令其凝視某物體,待其完全進入自我冥想(入靜)狀態後,始行灸刺。
轉移注意力:對急躁、好動、注意力渙散、性格外向的患者,可令患者作一些簡單的快速心算,或向其提出一些小問題,利用其視、聽覺功能和思維活動等,移其注意力,促進局部組織放鬆。
2)生理預防 飢餓患者,灸前宜適當進食;過度疲勞者,應令其休息至體力基本恢復。特別對有暈針暈灸史者,最好採取側臥位,簡化穴位,減輕刺激量。
在施灸過程中,一旦患者有先兆暈灸症狀,應立即處理。灸療結束後,最好能囑患者在診室休息5~10min後始可離開,以防延遲暈灸。

4.處理方法

(1)輕度暈灸 應迅速停止施灸,將患者扶至空氣流通處。抬高雙腿,頭部放低(不用枕頭),靜臥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適,給予溫熱開水或熱茶飲服。
(2)重度暈灸 即停灸後平臥,如情況緊急,可令其直接臥於地板上。據我們多年體會,此類患者在百會穴艾灸有較好的效果。方法是用市售藥艾條,點燃後在百會上作雀啄式溫灸,不宜離頭皮太近,以免燙傷,直至知覺恢復,症狀消退。如必要時,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強心劑及針刺水溝、湧泉等。
5.病案舉例
譚××,男,14歲,學生, 1989年4月8日來診。患者於1日前因飲食不潔而致腹瀉,每日約7、8次,瀉下膿血便,里急後重肛門灼熱,舌紅苔黃,脈滑數。給予艾條用固定式熏灸器灸關元。熏灸至60min時,患者感 心慌頭昏,噁心欲吐,脈搏加快,面色蒼白,大汗出。當即停灸,針刺雙內關穴,5min後心慌減輕,留針20min,症狀消失。

(二)灸療過敏

近年來,陸續有報導,採用艾灸、穴位注射等法,可以誘使機體出現程度不等的過敏反應。雖然預後一般良好,但有時也可出現較重的證候,值得注意。最近亦有單純毫針刺引起過敏性反應的報導。下面重點介紹引起艾灸過敏的原因、臨床表現及預防處理之法。
1.原因 常見的有以下二種。
(1)體質原因 導致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過敏體質,多有哮喘蕁麻疹史或對多種藥物,花粉過敏史。
(2)藥物原因 一般指艾灸致敏:可能因為艾葉中含有某些致敏物質,有人曾將溫灸盒蓋的煙油取下,敷於曾因艾灸導致急性蕁麻疹的患者的前臂內側,結果10小時後,被敷處發癢難受,並出現過敏性皮疹,證實可引起過敏。
2.臨床表現 以過敏性皮疹最為常見,表現為:局限性(穴位周圍區域)的紅色小疹,或全身性的風團樣丘疹,往往渾身發熱,瘙癢難忍,重者可伴有胸悶,呼吸困難,甚至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脈象細微。
過敏反應出現的時間:穴位注射常發生於即刻或不久,艾灸則須一至數小時,文獻報導最長者達10小時。有因艾灸引起過敏者,以後往往可以在艾灸治療時反覆出現。
3.預防方法
(1)詢問病史 針灸前,應仔細詢問病史,了解有無過敏史,特別對艾灸有無過敏史。如原有穴位注射過敏者,亦應慎用艾灸療法。
(2)慎察先兆 艾灸或穴位注射過程中,如出現過敏反應先兆時,應立即停止艾灸療法或注射。
4.處理方法 有局部或全身過敏性皮疹者,一般於停止艾灸後幾天內自然消退。在此期間宜套用抗組織胺,維生素C等藥物,多飲水。如兼發燒,奇癢,口乾,煩燥不安等症狀時,可適當套用皮質類激素,如強的松,每日服20~30毫g。中藥涼血消風方劑也有效果。當表現為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脈象細微時,除肌肉注射抗組織胺藥物外,可肌注或靜注腎上腺素,必要時,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藥物。
5.病案舉例
例一 李××,女,30歲。1975年3月18日初診。患者妊娠8個月,於3月17日經某醫院產科檢查胎位為臀位,囑患者回家每日早晚取膝胸臥位20min。翌日晚,患者自用市售艾條,灸至陰穴20min,約一小時後,覺胸背,四肢瘙癢。第三日晨,眼瞼,口唇及面部浮腫且癢,背胸、腰及四肢發生風團樣丘疹,瘙癢難忍。擬診為急性蕁麻疹,予中藥三劑服用,停用艾灸後,諸症狀消失。夜間,她自拿艾條灸至陰穴,上述症狀復現,且較前嚴重,並伴胸悶,呼吸困難。自述外陰亦腫,排尿困難。既住無過敏史。予服中藥六劑後,症狀消失
例二 鞏××,女,28歲,1998年 12月 19日初診。右側口眼歪斜1日。診斷: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西醫診斷:右側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顱外段)。治則:疏風散寒,化痰通絡。治法:1.背部膀胱經走罐。2.面部常用穴淺刺,留針30min,每日1次。3.艾條溫和灸右側翳風、耳垂前下方,各20min,每日1次。操作:患者仰臥,取右側翳風、耳垂前下方,艾火距皮膚約3cm,局部覺溫熱為度,每穴各灸20min。
12月22日,針灸已2日。右側耳郭水腫,以耳輪為甚,微紅,非凹陷性,無疼痛及瘙癢。考慮為艾煙過敏,停灸,余治同前,次日耳郭水腫消失。12月28日,取下關、地倉、顴*s,每穴各灸20min,一日2次,艾火距皮膚約 8~10 cm,局都覺微熱。 1999年 1月4日,右側面頰部水腫,不紅,不熱,左側無異常,四肢無水腫,查尿常現無異常。囑停灸,余治同前,未再出現水腫及其他異常反應。
患者對青黴素、魚類食物均有過敏史。

(三)灸療中毒

灸療中毒,多見於用藥灸條施灸。
1.原因 因藥灸條中大多含有雄黃,點燃後可形成砷的煙氣,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導致慢性甚至急性砷中毒。
2.臨床表現 一般於灸療過程中或灸療之後,出現流淚、咽癢、嗆咳等症狀,隨之發生流涎、頭暈頭痛,乏力、心悸、胸悶、氣急。嚴重者可有噁心,腹部陣發性絞痛,冷汗淋漓、吐瀉交作等症。
3.預防方法 砷中毒問題應引起醫患人員重視,套用時要做好防護工作,限制用量(每次不超過半支),對孕婦、過敏體質者禁用;對長期套用藥艾條的醫患人員做砷的常規檢查。為了徹底防止砷中毒,應研製開發不含砷的藥灸條。
4.處理方法 停有藥灸條治療,症狀輕微者,一般予可採用綠豆湯送黃連素。以200g綠豆煮成500g湯劑,黃連素6片,每日分3次送服。症情重者應送醫院治療。

灸傷

灸傷的等級

1度灸傷 使用任何灸療方法,對表皮基底層以上的皮膚組織造成傷害發生水腫或水泡者均稱之為1度灸傷。1度灸傷不損害基底層,灸傷的皮膚可以在5~8天內結痂並自動脫落,愈後不留瘢痕,故又稱之為無痕損傷性灸。
2度灸傷 灸治溫度對皮膚基底層造成破壞,但未損傷真皮組織而發生水腫、潰爛、體液滲出等,稱之為2度灸傷。受損傷的皮膚在7~20天內結痂並自動脫落,留有永久性淺在瘢痕。
3度灸傷 連續灸後,所灸部位的大部分或全部真皮組織被破壞皮膚發生乾枯變白,而後水腫、潰爛,形成無菌性化膿者,稱之為3度灸傷。傷面在20~50天結厚痂自動脫落,愈後留有較厚的永久性瘢痕。古代所記載的灸瘡,多為3度灸傷,癒合時間較現在為慢,可長達數月之久。

灸傷處理

1度灸傷的處理 1度灸傷後,95%會發生水皰,一般直徑為1厘米左右,不需任何處理,待其吸收即可。直徑2~3厘米的水皰多數會破裂,待水流盡,可塗龍膽紫(甲基紫)以防感染(禁忌剪去泡皮),待結痂自愈。
2度灸傷的處理 傷面如有水皰,在第五天可剪開泡皮放水,並剪去皰皮,暴露被破壞的基底層。為了延長傷面癒合時間,不使用外傷斂藥物及乾燥療法,為了防止感染,可用含有薄荷的殺菌軟膏敷貼,每4日換藥1次,待其自愈。
3度灸傷的處理 傷面不加任何處理,只直接敷貼含薄荷的殺菌軟膏即可,每4日換藥1次。傷面的無菌膿液不必清理,直至結痂自愈。
【主要參考文獻】
[1] 李尊桂。暈灸一例報告 四川中醫 1990,8(5):52
[2]哈孝賢。針灸所致過敏反應一例 天津醫藥1976;4 (11):封四
[3]、李曉清。艾灸法過敏一例中國針灸 2000;(1):6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