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灸

冰灸法是運用“冰水為之而寒於水”的寒性,刺激經絡腧穴,以調節臟腑功能,促進肌體陰陽平衡,是一種新的灸療方法。本法有關資料還很少,還處在探索治療階段,須在今後實踐中進一步充實完善。

概 述

冰灸法報導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灸療方法。冰灸法是採用冰結晶圓垂體對經絡腧穴進行局部的冷凍刺激,具有疏通氣血,調節人體臟腑的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本法是基於中醫學熱病寒治的“反治法”觀點而研製出來的。運用“冰水為之而寒於水”的寒性,刺激經絡腧穴,以調節臟腑功能,促進肌體陰陽平衡。儘管剌激的方式不同,但具有灸治的共同的特點與作用。當然,冰灸療法作為一種新的灸療方法,本法有關資料還很少,還處在探索治療階段,須在今後實踐中進一步充實完善。

操作方法

灸材製備

(1)普通冰柱:製作方法按臨床需要製作一定規格的冰圓垂體,一般以冰圓面直徑2cm左右為宜。製作冰圓垂體的水,可選用天然潔淨的水,也可用離子水,磁化水。將上述的水倒入圓垂體模具內,然後放入冰櫃低溫室,結冰後備用。
(2)藥汁冰柱:藥汁冰柱系臨床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針對病情選用合適的方藥。煎濃縮汁冷卻後按普通冰柱的方法,裝入圓垂體模具,放入冰櫃結冰,製成藥汁圓垂體備用。

具體操作

將大小適宜的普通或藥汁冰圓垂體,直接放在選好的腧穴部位上施灸。使局部肌膚感到冷、痛、發熱,以皮膚局部出現紅暈為度。灸後皮膚有發燒感覺。每灸完 l 枚冰圓垂體為1壯。每次一般灸3~5壯為宜。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為一療程。

主治病證

1.治療:一般冰柱,臨床常用於熱證、實證及溫熱病等。亦可用於冬病夏治 。臨床上常用於一些慢性疾病,如哮喘病,可在夏、秋哮喘病發作的間歇期或緩解期,進行冰灸法法。藥冰柱多用於肝陽上亢所致頭痛、頭眩、心悸失眠等。
2.保健:多用一般冰柱。通過冰灸人體十二原穴為主,具有自我健身的作用。

注意事項

1.冰灸法法一般來說,方法簡便,操作簡單,易學易懂。要求不損傷肌膚,不起泡,不化膿,不留瘢痕。
2.如操作過程中出現凍傷待情況時要抓緊對症處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