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斜疝

腹股溝斜疝

凡疝囊從腹壁下動脈外側的內環突出,向內、向下、向前斜行經過腹股溝管,再穿出皮下環並可進入陰囊者稱為腹股溝斜疝。斜疝是最多見的腹外疝,發病率約占全部腹外疝的90%,或占腹股溝疝的95%。男性占絕大多數,右側比左側多見。腹股溝斜疝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前者的發病原因為腹膜鞘狀突未閉,後者的發病原因除了腹股溝部有先天性缺損外,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的發育不全起主要作用。先天性發育不良導致腹股溝管生理掩閉機制缺陷亦是腹股溝斜疝的重要病因之一。

基本信息

臨床表現

1.易復性疝為腹股溝區出現可復性腫塊,站立或負重時出現,平臥休息或用手推送,腫塊可回納腹腔。

2.腫塊質軟,呈帶蒂“梨形”,可達陰囊或大陰唇。

腹股溝斜疝腹股溝斜疝

3.體檢時用手指伸進腹股溝管外環,可發現外環口增大,咳嗽時有衝擊感。病者再站立,並咳嗽,疝不再出現。

4.難復性斜疝者,平臥時疝亦不消失。

5.嵌頓性疝表現為腫塊突然增大,緊張發硬,並伴有明顯疼痛,推之不能還納腹腔。如嵌頓的內容物為腸管,可出現機械性腸梗阻徵象。

6.絞窄性疝的臨床症狀多較嚴重。絞窄時間長者,由於疝內容物發生感染,侵及周圍組織,引起疝外被蓋組織的急性炎症。

診斷鑑別

診斷依據

1.反覆出現的腹股溝區帶蒂“梨形”腫塊,可回納腹腔。

2.腫塊回納後,指壓內環和增加腹壓後腫塊不再出現。

3.術中證實疝囊位於腹壁下動脈外側。

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1.保守治療。

腹股溝斜疝腹股溝斜疝

2.疝囊高位結紮術。

3.疝修補術。

4.疝成形術。

5.支持對症治療。

用藥原則

1.腹股溝斜疝選擇性手術一般可不套用抗菌素。

2.疝出現嵌頓、絞窄時,或疝無嵌頓、絞窄但合併有呼吸,泌尿系統感染者,即需套用藥物包括用藥框限“A”和“B”。

3.絞窄性疝術後出現併發症或體質衰弱者,術後除套用“A”、“B”外,尚可考慮套用新特藥物及支持對症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