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灸

間接灸

間接灸也叫隔物灸,就是將艾炷下面墊著薑片、蒜片、食用鹽或藥餅等辛溫芳香的藥物作襯隔,具有溫經通絡的作用,又不會像直接灸那樣灼傷皮膚,間接灸的種類有很多種,可根據病症的不同選用不用的物品作隔墊。

基本信息

簡介

間接灸是指用藥物或其他材料將艾炷與施灸腑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故又稱隔物灸。間接灸所用間隔藥物或材料很多,如以生薑間隔者,稱隔姜灸;用食鹽間隔者,稱隔鹽灸;以附子餅間隔者,稱隔附子餅灸。

種類

間接灸間接灸
根據襯隔物品不同,可分為多種灸法。

隔姜灸

用鮮生薑切成約0.3厘米厚的薄片.中間用針刺數個小孔,置於施灸部位。上面再放艾炷灸之,若病人感覺灼熱難忍時,可將薑片向上提起。緩解一下,然後重新放下,繼續施灸,可反覆灸3~5壯,直到局部皮膚潮紅為止。生薑具有發汗解表,開宣肺氣,溫中止嘔,消水化食,解毒的功能。對於寒性嘔吐、腹痛、腹瀉、痛痹等效果顯著。本灸法適用於虛寒病證,如腹痛、泄瀉、關節疼痛、痛經等,均可採用。

隔蒜灸

是民間常用灸法,用鮮獨頭大蒜切成2~3毫米厚的薄片,中間用針刺上小孔,將蒜片放在施灸部位或腫塊上(以未潰破化膿者為宜),再置艾炷於上,灸之。每灸4~5壯,換去蒜片,每穴須灸足7壯。注意因大蒜液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灸後常易起泡。大蒜具有殺蟲、解毒、消癰、散結的功能,用於痢疾、腹瀉、肺癆、頓咳、鉤蟲、蟯蟲、瘡瘍初起等作用顯著。隔蒜灸民間多用於治療瘰癧瘡毒、肺癆、腹中積塊及未潰瘡癤等,有確切療效。近年來有用於治療癌腫、流注、蛇蟲咬傷等,有開結解毒,消腫定痛的功效。

附.長蛇灸

長蛇灸由來已久,為民間習慣用法,因其在施灸時必須沿脊柱鋪敷藥物,形如長蛇,故名長蛇灸,或稱鋪灸。取大蒜(獨頭蒜為佳)500克,除去外皮,搗成蒜泥。施灸時,病人俯臥,胸腹部墊高,將蒜泥沿脊柱正中,自大椎穴到腰俞穴鋪敷一層,厚約0.2厘米。寬約2厘米,周圍用棉皮紙封固,然後用中艾炷(做200~300個備用)在大椎穴及腰俞穴點火施灸,不計壯數,直到患者自覺口鼻中有蒜味時停灸。灸後再以溫開水滲濕棉皮紙周圍。輕輕除去蒜泥。因蒜泥和火熱的刺激,易出現水泡,可用針挑破水泡,再塗以滑石粉,外敷消毒紗布。須注意保護和適當休息。本灸法具有溫補督陽,強壯真元,調和陰陽,溫通氣血之功,民間常用於治療肺癆、頑痹等證,頗有效果。

隔蔥灸

取新鮮蔥白適量,去除老皮,搗爛如泥。施灸時,病人平臥,將蔥泥平鋪於肚臍四周。可同時在蔥泥上放幾個大艾炷點燃施灸,以病人感覺溫熱舒適、無灼痛感為度。蔥白有發散風寒,通陽的作用,常用於陰寒腹痛、腹脹、小便不通、傷風感冒等。本灸法主要用於治療虛脫、腸脹氣、陰寒腹痛、小便不通等症,有較好的療效。

隔鹽灸

是用食鹽填入臍窩部施灸,故又稱“神闕灸”。操作時用乾燥的食鹽,填平臍窩,上置大艾炷灸之(為防止鹽受熱爆裂,可在鹽上放一薄片生薑)。本灸法對急性胃腸炎吐瀉、痢疾、疝痛、洞泄等有明顯效果。一般每次施灸5~7壯。另外,本灸法還有回陽救逆、固脫的功效。用於大汗亡陽,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症,有回陽固脫的作用。救治脫症,不計壯數,以脈出汗止、肢暖陽復為度。

隔附子餅灸

附子餅取生附子切碎研為細末,以黃酒調和作餅。施灸時,鋪敷附子餅於施灸部位約銅錢大,厚約5毫米,置艾炷於上灸之。餅乾即更換,以內部溫熱,局部皮膚紅暈為度。附子有溫補脾腎,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的功效。本灸法用於治療各種田虛病證,對陰疽,瘡毒,竇道盲管久不收口,癰疽初起,陽痿,早泄等症效果佳。

隔胡椒灸

將白鬍椒研為細末,加少許麵粉和水調作藥餅。施灸時,將胡椒藥餅鋪敷於施灸部位,藥餅中心凹陷,內中一般放置藥末(丁香、肉桂、麝香等)以加強療效,上置艾炷灸之。胡椒有溫中散寒之功。本灸法主要用於胃寒嘔吐、腹痛、腹瀉、風濕痹痛及局部麻木不仁等病證的治療。

隔巴豆灸

取巴豆一粒(不去油),或和以少許黃連,搗製成膏狀。施灸時。將巴豆膏填入臍窩中,上置艾炷,灸之。不計壯數,以效為度,巴豆有大毒,功能瀉下逐水,逐痰。蝕瘡。本灸法有祛寒破結,通利二便的功效,主要用於寒積便秘、水積腹中、小便不通、心腹痛等治療,療效捷。注意巴豆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灸畢,應立即用溫熱的濕毛巾拭淨皮膚,防止藥物灼傷皮膚。

隔黃土灸

取黃色泥土,選淨雜質,和水為泥餅,用針穿刺小孔。施灸時。將泥餅放置於瘡疹上。置艾炷灸之。本灸法主要用於發背癰瘡初起,局限性濕疹,白癬及其他濕毒引起的皮膚病。取其勝水燥濕之功。《針灸資生經·發背》中記載:“凡發背,率多於背兩胛間,初如粟米大,或痛或癢,……急取淨土和水為泥,捻作餅子,厚二分。寬一分半,貼瘡上,以大艾炷安餅上灸之,一炷一易餅子。若粟米大時,灸七餅即瘥……。”

隔碗灸

民間常用於治療乳癰(乳腺炎)初起,療效顯著。用碗一個,將燈心草4根,呈十字形排碗內,頭各露約3厘米。再用紙條約5厘米寬,用水蘸濕,蓋住碗內燈草。紙與碗口齊,將碗覆扣於患側乳房上,留燈心草頭在外,作大艾炷置於碗底,點燃施灸。艾炷燃盡再添,灸至碗內流水氣,待乳房處疼痛減輕時即可。重者次日再灸。

隔核桃殼眼鏡灸

取乾核桃1個,從中劈開去仁,留殼備用,注意殼有裂縫者不可用。用細鐵絲製成一副眼鏡架,鏡框外用鋼絲向內彎一個釣形,高和長均約2厘米,以備施灸時插艾卷用。施灸前先將核桃殼用濃菊花液浸泡5分鐘。然後取出套在鏡框上,插上艾卷約1.5厘米長。點燃後戴在患眼上施灸。常用於治療結膜炎、近視眼、中心性視網膜炎,視神經萎縮等。

隔面灸

取適量麵粉加少許水調和成麵餅.厚約3~露5厘米,直徑約1.5~2.5厘米,置於施灸的部位(穴位),或神闕穴(肚臍)上,上置灸炷,每灸3~7壯,主治腹中冷痛等證。

隔藥餅灸

間接灸間接灸
將襯墊用的藥物研成細末,施灸時用水調成糊狀,做成藥餅。置於神闕穴或其他施灸部位,上置艾炷灸之。有艾灸和藥物的雙重作用。所用藥物處方。因病而異,此法適應證較廣,根據不同用藥,治療不同的病證。常用於治療宮寒不孕、痛經、白帶清稀、白崩、陽痿、早泄、遺精、寒疝腹痛等證。如溫臍種子灸:五靈脂15克,白芷15克,青鹽15克,麝香0.3克,共研細末,用蕎麥粉和水製成藥餅,置於臍上,用艾炷灸之。但覺臍中溫暖即止。過數日再灸。此法可治臍腹結冷,下元虛冷,以及婦女宮寒不孕、氣虛崩漏、血寒經閉等症。

暖腰散灸:廣木香30克,川椒30克.大茴香30克,補骨脂30克,升麻30克,烏附片15克,肉桂30克,川楝子30克。將上藥碾細混合均勻。取藥末20克,加少許薑汁調成糊餅狀約0.5厘米厚,敷於腰穴上,上置艾炷施灸,每灸5~7壯,治療寒濕腰痛有顯著療效。

疝墜散灸:取白附子1個,川楝子30克,廣木香15克,吳茱萸20克,小茴香15克,桂枝15克,研成細末,每以藥末15克,用黃酒調和製成藥餅,厚約0.5厘米,置於神闕穴上。上置艾炷點燃施灸,灸5~7壯,治療疝氣,療效迅速。

大灸法

是隔物間接灸法的一種,起自民間,為唐山豐潤,高懷先生家傳秘法,因本法施灸部位廣泛,遍及背部與腹部,能治大病起沉疴,故名大灸法。本法由已故著名中醫學家岳美中先生傳於世上,1950年岳氏懸壺唐山時,親得其傳,驗之於臨床,果有奇效。遂記本法及驗案(《中醫雜誌》1961年第1期),使本法公諸於世,造福人民。

本法具有較強的溫陽補虛功效,為一般灸法所不及。可治一切虛寒衰弱、久病不起的病症。

施灸分為背部灸法和腹部灸法兩個步驟。

背部灸法:患者俯臥於床上,先用草板紙條(寬約3厘米,長約67厘米),順脊柱由大椎穴起往下鋪至長強穴止,這條帶上不灸。取鹹紅蘿蔔(或鹹綠蘿蔔)2000~2500克,切成同身寸見方,厚約0.3厘米的小片。取紫皮大蒜500~750克,搗成蒜泥。每片鹹蘿蔔片上放置栗子大蒜泥一團,並於中間用手按一凹,深度以暴露出蘿蔔片表面為度。將艾絨全部做成直徑1厘米(如食指頭)大的艾球備用。

將做好的鹹蘿蔔片先放在大杼穴兩側處各1片,再沿草板紙條兩旁由大桿穴往下順著排列到秩邊穴。其間所排之片多少無定數,以排滿為止。在第一排的外側,沿著排第二行,起點在大杼、風門二穴之間(即在第一排第一、二塊鹹蘿蔔之間的外側)往下排,排至秩邊穴上部(比第一排少一塊)。鋪排完,用鑷子夾住做好的艾球,在火上點燃放置於鹹蘿蔔蒜泥凹中,逐個放好,排齊。每個艾火將熄時,馬上接另一個,不使艾火中斷。患者感到灼痛時,可用鑷子抬起鹹蘿蔔片,或將艾火減弱,避免燒傷或大灸瘡的發生。灸至皮膚稍現深紅色時即停止灸治。一般每個灸點3~5壯。

背部灸後需休息片刻,再灸腹部。

腹部灸法:先在膻中穴部位上放一片鹹蘿蔔片,以此為中心,在此點上下左右周圍放上8塊,即形成3X3厘米的大方形。在鳩尾穴、神闕穴各放上一片不著蒜泥的鹹蘿蔔片,該片的厚薄、寬度仍如前,上下長度則稍短3/10,此兩點不灸。此兩點之間排列鹹蘿蔔蒜泥片6片。在神闕穴以下至曲骨穴之間,排列5片鹹蘿蔔蒜泥片。若是婦女,則石門穴不灸,放一塊不著蒜泥的鹹蘿蔔片。腹部沿正中一行的兩側各排一行,每行放置7片。沿第二行兩側(低半片,與上脘穴平),各再排一行,每行6片。施灸部位鋪排完畢後,開始放艾球施灸,操作方法與背部同,施灸完畢後,必須用三棱針於十宣穴點刺出血。並用毫針針刺雙側三陰交穴,深1寸,用瀉法,不留針,以瀉火氣。否側會影響療效,並產生副作用。

本灸法適應於久病體弱、虛寒痼疾、慢性胃腸虛弱、中陽不振、元氣不充及一切虛寒衰弱久病臥床不起者。急症、新證、熱證、實證禁用。在施灸的程度上,各灸點要求接近一致,應注意防止出現灸瘡。如有的部位未見紅暈,則影響療效。

艾炷製作方法

簡介

艾炷製作方法艾炷製作方法
艾絨製成的圓錐形艾團,供灸治用。其大小根據需要而定,小的如米粒,多用於直接灸;大的如蠶豆,多用於間接灸。製作時務求緊實。《扁鵲心書》:“凡灸大人,艾炷須如蓮子,底闊三分,務要堅實;若灸四肢及小兒,艾炷如蒼耳子大;灸頭面,艾炷如麥粒大。”

艾炷是用手工製成的圓錐形艾絨小團或機器製作的艾炷商品。

以艾炷灸施灸時,所燃燒的錐形艾團,稱為艾炷。每燃盡一個艾炷,稱為一壯。

施灸時所燃燒的用艾絨製成的圓錐形小體,稱為艾炷。古代的艾灸,以艾炷灸法為最盛行。關於艾炷的形式古代又分圓錐形艾炷、牛角形艾炷和紡錘形艾炷。現在臨床上常用的為圓錐形艾炷。

手工製作方法

一般用手捻。取純淨陳久的艾絨置於左手食指指腹上,用左手及右手的拇、食四指邊捏邊鏇轉,令其緊實,捏成上尖下平的三棱形小體,不但放置方便,而且燃燒時火力由弱到強,患者易於耐受。手工製作艾絨要求搓捻緊實,耐燃而不易爆。

艾炷器製作方法

艾炷器由艾炷模、壓棒、探針3部分組成。艾炷模上鑄有錐形空洞,洞下留一小孔,將適量的艾絨放入艾炷模的空洞中,用金屬製成下端適於壓入洞孔的圓形壓棒,直插孔內按壓緊實,即成為圓錐形小體,然後用探針從背面的小孔將艾炷捅出來即成艾炷。用艾炷器製作的艾炷,艾絨緊密,大小一致,更便於套用。如無艾炷模子,也可用白鐵片或厚紙做成一個圓錐形筒來代替,放入艾團後,可以鉛筆頭按實,倒出來就可成為很好的艾炷。總之,艾炷越結實越好,這樣,在燃燒時火力逐漸加強,透達深部,效果也較大。如果鬆散,則燃燒不均勻。

艾炷的大小

根據臨床的需要,常分為三種規格,小炷如麥粒大,中炷如半截棗核大,大炷如半截橄欖大。一般臨床常用中型艾炷,炷高1cm,炷底直徑約0.8cm,可燃燒3 ̄5min。施灸時所燃燒的錐形艾團,稱為艾炷。每燃盡一個艾炷,稱為一壯。用於直接灸時,艾炷要小;用於間接灸時,艾炷可大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