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十渡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西南部,拒馬河中上游,地跨十渡、張坊兩鎮,西面、南面與河北省淶水縣接壤。園區總面積301平方千米。從張坊至平峪的拒馬河河谷中,大清河的支流拒馬河蜿蜒奔流形成了十個景觀各具特色的渡口,此處因此而得名為十渡。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屬於喀斯特岩溶地貌類型。是一個以岩溶景觀為主體、多種地質遺蹟配套齊全、自然生態良好、人文景觀厚重兼顧青少年傳統教育的地學科普園地。十渡是華北地區唯一以岩溶峰林和河谷地貌為特色的自然風景區,具有“北方桂林”之稱。兩側崖壁連綿,奇峰峻美,水中倒影盡顯翠巒疊嶂,山水秀麗又不失壯闊,素有四十里畫廊的美名。拒馬河水清澈見底,河灘處細沙漫漫,是絕佳的夏季天然浴場。

基本信息

簡介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十渡家地質公園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西南部,拒馬河中上,地跨十渡張坊兩鎮,西面、南面與河北省淶水縣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15°28′~115°47′,北緯39°34′39″~46°。園區總面積301平方千米。

從張坊至平峪的拒馬河河谷中,大清河的支流拒馬河蜿蜒奔流形成了十個景觀各具特色的渡口,此處因此而得名為十渡。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屬於喀斯特岩溶地貌類型。是一個以岩溶景觀為主體、多種地質遺蹟配套齊全、自然生態良好、人文景觀厚重兼顧青少年傳統教育的地學科普園地。

十渡是華北地區唯一以岩溶峰林和河谷地貌為特色的自然風景區,具有“北方桂林”之稱。兩側崖壁連綿,奇峰峻美,水中倒影盡顯翠巒疊嶂,山水秀麗又不失壯闊,素有四十里畫廊的美名。拒馬河水清澈見底,河灘處細沙漫漫,是絕佳的夏季天然浴場。

地貌景觀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園內主要地質遺蹟包括①地表岩溶地貌:包括峰叢、峰林、孤峰、平頂山等岩溶地貌景觀,如龍山、虎山、筆架山、蝙蝠山、獅子山、童子山等;②地下岩溶洞穴:如仙棲洞、三清洞地下大峽谷、龍仙宮、蝙蝠洞、西太平洞、杏花洞、無名洞、黃老洞、狼洞等;③河谷地貌:如河漫灘、河流階地、離堆出及古河道等;④沉積、構造遺蹟:包括孤山寨的“一線天”(大裂縫)、蓮緣峽谷中的疊層石、七渡村東背斜構造、東湖港的“石中石”(燧石團塊)、六合村的擠壓帶等地質構造形跡和化石產地等。

十渡的主要景點有二十餘處。一渡位於東端的張坊,此處山清水秀,有水上娛樂場;順流而下的是二渡到六渡,此處山岩峻峭,主要景觀有千尺窗、筆架山、朝暉山、塔山仙池、牛影洞、五指山、蛙嘴石、通天洞、望月峰、平西烈士陵園、六壯士紀念碑等。六渡有天然浴場;七渡到十渡一帶,景色最佳。此處奇峰秀水,連綿不絕,美如畫卷。著名景觀有石人峰、蝙蝠山、龍山大“佛”字、石門、棒槌岩和跳水台等。十渡有通天洞,碑上刻有“不上通天洞,何時望江南”。通天洞的洞長10多米,石壁上留有歷代文人墨客的手跡。

十渡景區山奇水秀,谷壁峭立,峰林疊翠、石美潭深、景致幽勝,眾譽“青山野渡、百里畫廊”。十渡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每CM3達7000-10000個,素有“自然空調、天然氧倉”之稱。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已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購、娛相配套的格局,年接待遊客數百萬人次以上。全鎮共有48家大型賓館、培訓中心,日接待能力達2萬人。景區內有蹦極、攀岩等36個旅遊項目,18處水面娛樂中心,10大集吃住游於一體的自然景區。近年來十渡鎮黨委、政府立足於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實施旅遊立鎮、旅遊強鎮、旅遊富民戰略,主攻三產,最佳化二產,提升一產,大力發展旅遊富民產業,使十渡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先後被國家計委列為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區、市級風景名勝區、市級優秀景區、文明景區、北京市唯一的旅遊專業鎮、北京市農業結構調整示範鎮、國家體育訓練總局攀岩、蹦極訓練比賽基地、全國青少年地質科考夏令營基地,並順利通過國家旅遊局“AAAA”級景區評定,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被市園林局評為市級先進風景名勝區,連續4年被評為市級文明景區,榮獲“全市旅遊安全先進單位”等稱號。

景點特色

優美的自然景觀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十渡山山石奇峰險,渡渡水清景美,峰、石、峽、水、洞、溪、潭景景相映,正是三步一景五步一畫繪出百里畫廊,百米一橋千米一渡構成十渡風光。十渡山水,四季如畫,處處是景。初春百花爭艷,香溢山川;盛夏群峰疊翠,碧波蕩漾;深秋紅葉似錦,柿墜枝頭;寒冬山嶺披銀,冰河如鏡。恰似一幅絕妙的山水畫卷。十渡風景區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拒馬河,它蜿蜒迂迴、穿山而過,宛如一條玉帶,與山峰映襯,相得益彰,是北方少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景區內山青水秀、環境幽美。人們感嘆:“早知有十渡,何必下江南”。十渡峽谷曲流迴轉,灣闊水深,渡渡可乘舟划船,青山野渡風韻如畫,渡渡有名,渡渡立標。

十渡山水秀麗,早在1500多年前北魏酈道元在其《水經注》中就有詳細描述。清朝乾隆皇帝數次來此尋游,每游必即興寫詩,房山縣志中就有乾隆皇帝的《拒馬河》詩賦八首。此引其中之一首為例:“潦水盡寒潭,橫橋渡六驂。渚煙宜畫染,旅景與詩諳。岸葦白無力,崖楓丹欲甜。遙源何處是,重壘繢雲嵐。”明代榮國姚廣孝傅若金等歷史名人都曾以拒馬河為名寫過十渡讚美詩賦。自1978年十渡開發旅遊以來,中央和北京市重要領導人多次來十渡考察觀光。

美麗的山水風光也成為電影外景拍攝的理想之地,先後有《五個少林拳》《戰爭插曲》《蓋世英雄》《大路朝天》《西楚霸王》《戲說乾隆》《武則天》《三國演義》《張鐵匠浪漫史》《流淚的紅蠟燭》《大地之子》《白求恩大夫》《天與地》《東周列國》《西遊記》《碧雪青天楊家將》《孔雀公主》《小放牛》《俠義英雄》《仙鶴神珍》《山鄉》《誘僧》《天龍八部》《蕭十一郎》等近百部電影、電視和廣告在此拍攝外景。

文化底蘊

十渡風景區內的文物古蹟眾多,如古城址、古炮台、古建築、古地道、古戰場、摩崖石刻等及近代革命活動遺址及有紀念意義的紀念館,六壯士紀念碑、趙然墓等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平西抗日烈士陵園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些歷史遺蹟對於增強人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保護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具有珍貴的文學藝術、歷史教育價值。十渡還有豐富的民俗文化,有關老人臉、一線天、蝙蝠山、石人峰等景觀來歷都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同時還有豐富的風土人情及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也有頗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山寨和民居等。

生物資源

生物景觀是十渡風景區的重要造景要素之一。十渡山青水秀本身就包括它種類繁多的森林、草地、山花、野果。據調查,十渡風景名勝區內有8個植被型及32個群系,維管植物85科323屬。屬國家保護的植物有:青檀、胡桃楸、穿山龍、野大豆及北京特有植物:槭葉鐵線蓮、新記錄植物:多頭苦蕒菜。主要樹種有櫟、榆、山楊、山柳、核桃楸、青檀樹、水青岡等,晚景內還有五角楓、橡樹、桑樹、國槐、柏樹等十幾棵二級古樹名木。拒馬河中有古老魚種和繁多的水生動植物,細鱗產頜魚是古魚類活化石。一百多種野生動物中,褐馬雞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有水獺和中華鱉等國家級保護動物。

地質奇觀

峰林峽谷景觀沿拒馬河兩岸的峽谷地帶,出露的基岩幾乎都是中元古界霧迷山組遂口條帶及遂石團塊狀白雲岩,屬可溶性鹽岩層,是形成岩溶地貌的基礎。本區上奧陶紀(距今4.5億年)以前,大約十幾億年的歷史為古海洋所占據,形成一套巨厚的海相沉積。奧陶紀之後本區隆起為陸,經過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長期隆起、抬升、侵蝕,又經過新生代的強烈構造運動、差異性升降運動的影響,以及河流強烈侵蝕下切和各種流水溶蝕作用,形成崖壁陡峭、峰叢林立、奇峰異石遍布、洞穴景觀奇特的地貌形態,有較深的地質文化魅力。

1、地表岩溶地貌
地表岩溶地貌主要發育在拒馬河河谷兩側,由產狀平緩的中元古界霧迷山組碳酸鹽岩地層形成的峰叢、峰林、孤峰、平頂山、谷地組合型岩溶地貌,是北方地區少見的規模較大的岩溶景觀。最典型的有筆架山、蝙蝠山、龍山、虎山、麒麟山、童子山等山峰及其它自然優美的山體,都是保護的重點。

2、地下岩溶洞穴
地下岩溶洞穴是本景區重要的地質遺蹟之一。它集中分布在景區的北部東關上、王老鋪、栗元廠、六合村和西太平,呈北西—南東方向展布,為一長約16公里、寬約4公里的岩溶洞穴帶。絕大多數洞穴賦存於中元古界薊縣系鐵嶺組地層內,只有西太平洞穴賦存在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兒峪組灰岩中。這些成群出現的岩溶洞穴形態獨特,成因不同,景觀有別。區內洞穴大致有三種成因類型:第一種是東關上落水洞,其深246米,洞底面積近10000 M2,形成大廳式洞穴,故稱“龍仙宮”;第二種是由地下河沖刷侵蝕作用形成的具有雙層結構的長700米的三清地下大峽谷;第三種溶蝕洞穴,由各種化學沉積作用形成的堪稱地下藝術殿堂的仙棲洞。

3、拒馬河谷地及河流階地
拒馬河不僅是景區唯一的地表水資源,而且在景區內形成許多重要的地質遺蹟,如四渡和仙龍島等地保存完好的河漫灘、階地,西石門附近的離堆山及古河道等,它們是景區景點的重要組成部分。

4、海相沉積遺蹟
在距今8—14億年間,景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長達6億年的沉積,形成了巨厚的富鎂矽碳酸鹽岩,在這些碳酸鹽岩中,含有豐富的藻類生物化石—疊層石。疊層石在景區內分布廣泛,類型多樣,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教學和觀賞價值。另外,在海洋沉積的過程中,由於氣候環境等變化,形成並保留了許多很有價值的地質現象,如沉積波痕、交錯層理、風暴岩、矽質條帶、矽質團塊(石中石)等。最典型的疊層石分布在普渡山莊、孤山寨、東湖港、六合山莊等地;典型的石中石在孤山寨、東湖港和六合山莊等都有很好的出露。

5、構造形跡
由於受區域營力作用和構造運動的影響,岩石中褶皺、裂隙非常發育。有張性裂隙、X節理、棋盤格構造、劈理構造、複式褶皺、擠壓破碎帶、牽引構造、層間小型揉皺等比比皆是。最典型的有孤山寨的“一線天”(張性裂隙)、七渡褶皺構造、六合山莊擠壓破碎帶等地質構造形跡和化石產地。

旅遊景區

北京十渡旅遊風景區的主要景觀有:群峰疊翠、五指山、蝙蝠山、筆架山、朝輝山、龍山、虎山、蝴蝶峰、駱駝峰、石人峰、雄鷹展翅峰、鷹咀岩、棒槌岩、蛙咀石、香爐石、千尺窗、一線天、通天洞、千古河床、塔山仙池、望佛台、龍山“佛”字等近百處。

在歷史上,從一渡(張坊)至十渡由於須經過10個渡口,故這裡被稱為十渡風景區,而今,拒馬河一上座座石橋代替了昔日的渡口,過一橋即為一渡,從一渡開始到與野三坡接鄰的套港村共有十七個渡口,17渡是十渡的最後一渡,因為這裡第一年開發,所以依然保持著十渡最本色的山水風光。

“青山野渡,百里畫廊-十渡”的真正開始處,是從二渡。

【二渡】
過了二渡渡橋,能看見千河口的五指山,此山因形如如來佛的五指而得名,在這一帶的山坡上,遍地都是山石盆景原料“上水石”。為了保護十渡旅遊資源,保存十渡的特有地貌,本站提示您請勿隨意採集“上水石”。十渡還有一處五指山位於17渡。

【三渡】
過了三渡橋,映入眼帘的是南方大峽谷,峽谷中有古樸典雅的古代城樓、千奇百怪的山峰,構成了一派江南風光,因此稱為江南大峽谷。《戲說乾隆》、《武則天》、《寇老西兒》等幾十部影片都是在這裡拍攝。

三渡的另一個著名景點是穆柯寨。穆柯寨位於南方大峽谷西部拒馬河南岸的一條峽谷中,這裡曾是遼宋古戰場。傳說是女英雄穆桂英當年占山為王時的山寨遺址,也是穆家的後人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沿山路,進入層層寨門,可想見當年雄姿。這裡有聚義廳、練武場、點將台、射箭場、迷魂陣、天門鎮圖等建築可供觀賞。

【四渡】
四渡的清江九龍潭風景區以沙灘浴場和千尺窗一線天峽谷為依託,峰林秀麗,河水碧清。這裡的沙灘浴場除了可以游泳外,還有遊船可供遊玩,山上建有速降項目可供遊人娛樂。

【五渡】
五渡最著名的景點是仙峰谷,這是由拒馬河水在山間沖刷出來的一條小裂縫。山下建有娛樂城,可供午餐和娛樂。水中有遊船,岸邊有馬隊,是一處比較清幽的地方。

【六渡】
六渡主要是沙灘浴場,這裡河灘平緩,水清沙細,是十渡風景畫廊上一處極好的休閒場所,特別適合兒童嬉戲,附近景區有石人嶂峽谷。

【七渡】
孤山寨為七渡村南的一條風景溝谷,溝中的一線天長300米,高百米,是北京地區迄今為止發現的“一線天”之最。溝谷中的河床為完整的岩石基底,大都不見碎石和裂隙,沿河床可見到書頁狀頁岩、疊層石、同源包裹體等多種地址奇觀,被地質學家選定為地址科普旅遊的示範基地。七渡中還有風動石景區,並建有飛降娛樂項目。

【八渡】
八渡以奇峰、秀水著稱,有濱河公園、石筍峰、望佛堂等景點。

【九渡】
九渡是十渡的旅遊中心,這裡不僅有整個十渡地區最大的水面,更有十渡地區最多的賓館、最多的娛樂項目:北京市最早的笨豬跳台建在水面的小山上,水中各種遊船(包括香蕉船、水上腳踏車、電動船等)應有盡有。九渡以遊樂場作為旅遊的中心,拒馬河樂園是最主要的遊樂中心。

【十渡】
十渡是遊人乘京原線火車進入風景區的出入口,附近景點有羅圈湖、洞中天、塔山仙池、石門、牛影洞、覽勝峰狐狸臉,龍山,虎山等。

交通

如今的十渡交通十分便利,有京原鐵路穿境而過,十渡有一站(起點北京西站,與京廣、京津唐鐵路主要幹線連通,終點山西太原市,又與陝西、內蒙古主要鐵路幹線連通)足以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平展寬闊的柏油路直通首都北京。公車917路(天橋—十渡),天橋每天6:00至17:00,每30分鐘發一班車;十渡——天橋自5:00至17:00每30分鐘發一班車。節假日在此基礎上還有加車。火車車次:
6095次普客北京西站←→十渡
6437次普客北京西站←→十渡
6438次普客十渡←→北京西站
6096次普客十渡←→北京西站
十渡自駕旅遊交通
自駕交通:自駕車由京石高速琉璃河出口—琉璃河—岳李路—岳各莊—雲居寺路—周張路—張寶路—十渡。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依據《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而開展的工作。《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第八條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蹟,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遺蹟保護段、地質遺蹟保護點或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
神龍架國家地質公園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
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
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北海潿周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