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湘西南新寧縣境內,東鄰東安縣,西靠城步,北距新寧縣城11公里,南接廣西全州、資源縣。地質公園由北向南依次由紫霞峒、扶夷江、駱駝峰、牛鼻寨及八角寨等5個相互聯繫的景區組成,寬約4—8公里,長約18公里,面積108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為特色。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衛星地圖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衛星地圖

景區名稱: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景區級別:第四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第二批國家地質公園

地理位置:湖南省西南部新寧縣境內

緯度,經度:26.4, 110.8

主要特色:丹霞地貌

精華景點:天橋、將軍石

景區面積:110平方公里

附近城鎮:湖南邵陽,廣西桂林

附近景點:桂林灕江,衡山

基本簡介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湘西南新寧縣境內,東鄰東安縣,西靠城步,北距新寧縣城11公里,南接廣西全州、資源縣。地質公園 由北向南依次由紫霞峒、扶夷江、駱駝峰、牛鼻寨及八角寨等5個相互聯繫的景區組成,寬約4-8公里,長約18公里,面積108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為特色。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是國家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區;被譽為“山水甲桂林”的丹霞地貌莨山風景名勝區。在2005年湖南“新瀟湘八景”評選中,崀山憑藉其奇美的風姿脫穎而出,超越“南嶽衡山”奪得亞軍,僅次於“湖南張家界”。

在2007年由國家建設部風景名勝區管理辦公室主辦的“中國風景名勝區網路評選”中,崀山躋身“最具潛力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已開發的景點100多處,共可分成五大景區。

形成原因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莨山丹霞地貌類型多,共有60餘處主要地質地貌景點,分別有條帶式楔狀、分割式的塊狀、邊坡式的牆狀、交切式的線狀、零散式的柱狀和拱狀,以及嵌鏤其間的凹槽、蜂孔罅穴和崖壁溜紋等。其中又以層疊成列的楔狀地貌和突起其間的寨峰地貌顯目。不僅如此,丹霞地貌的“身陡、麓緩、頂平”的基本特徵及典型結構(如“一線天”、天生橋)在此表現相當突出,而且規模大,群體明顯,出現頻率高。莨山丹霞地貌從青(幼)年期、壯年期至老年期的遺蹟均有發育。

構成莨山丹霞地貌的岩層是形成於距今9000至6500萬年間的晚白堊世的陸相紅色碎屑岩系(礫岩、砂礫岩),岩石中北北東向與北北西——近南北向格線狀垂直節理極為發育,這些是構成莨山地區丹霞地貌的物質基礎與空間條件。由於處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降雨充沛,地表徑流發育,流水侵蝕作用及其誘發的重力作用,是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外營力條件。

莨山地區重力堆積發育,它們常構成個景的坡面,有的巨石還形成有觀賞價值的景點(如蛤蟆石、美女梳妝等形象石)。然而,不少個景由於垂直節理髮育加上單斜岩層層理,而出現臨空危岩,有的順層理方向臨空,有的順節理方向臨空,如斗篷寨、將軍石、蠟燭峰等。

莨山丹霞地貌是中國丹霞地貌風景區中豐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優美的景區之一。資——新盆地是全國丹霞地貌風景區在地質歷史上升降差異運動幅度最大、最強烈的紅盆之一。

園區景點

八角寨八角寨

八角寨

①八角寨天空寺:宋元時始建,為湘南佛教勝地,香火鼎盛,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廟會之期,人熙人攘。入夜,趕廟會的人們滿山遍野露宿山林,蔚為壯觀。

②浪田瑤寨:位於資江漂流景區中途,在瑤寨可品嘗到瑤家的風味小吃,觀賞民族歌舞,苗、瑤少數民族的風情淋漓盡致的展現在遊客面前。

百卉谷現代石刻:當代書法名家墨寶依形就式或刻在岩壁,或雕於怪石上,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④七月半河燈歌節: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三到七月十五,鄉民自發齊聚縣城鬥雞、斗鳥、耍龍舞獅、賽歌打擂、農副特產比拼、七鄉一鎮鄉民盡情狂歡。入夜,禮花齊放,萬盞河燈漂資江的壯觀場面,讓人嘆為觀止。另外,園內還有福竹風雨橋、湖南會館、空大橋、八角亭等民族古建築遺蹟及紅軍長征革命遺址、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活動遺址等。

駱駝峰駱駝峰

駱駝峰

駱駝峰頂海拔187.8米,長273米,有兩處凹陷,分成駱駝頭,駱駝背峰和駱駝尾,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沒有上山了,實在太累,因為之前先上了辣椒峰,部分同伴體力不支,故僅遠觀而已。駱駝峰旁有蠟燭峰,海拔674.4米,尖頂,四面陡崖,周長400米,這些陡崖拔地而起呈圓柱形,通體鮮紅狀如蠟燭。

沿石田小溪溯源,經佛頂山,就可見一頭仿佛正在原野馳騁的大駱駝--“駱駝峰”。它由四座石峰組成頭、軀、脊、尾,錯落有致,形象非常逼真。駱駝身長273米,高187.7米。駱駝峰旁有“蠟燭峰”,形似一支紅色蠟燭直插雲霄,該峰西南側,高217.8米,周長400米,頂尖身圓,四周陡崖,挺拔巍峨,是丹霞地貌少有的奇特景觀。在蠟燭峰東面陡崖腳下有一條巨大天然縫隙,長100米,深50米,寬0.4--1.8米,上下岩石如刀削一樣平整,形似一條巨龍向東方張開傾斜40度的巨口。每當上午11時,太陽從龍口直射隙底,可形成龍口吞珠,五光十色的“龍口朝陽”壯觀景象。當遊人爬出“龍口”,便登上了通向駱駝峰的險要天梯,順著險梯攀援而上,爬到“駱駝峰”峰頂,放眼遠望,頓覺乾坤廣宇盡收眼底,所有紅岩巨石形成“拔地芙蓉聳翠痕,嶙峋千尺指天門”之勢,令人心曠神怡。

辣椒峰

進入辣椒峰。首當其衝的是林家寨一線天,林家寨頂峰高程153.4米,寨中間的石巷“一線天”長60米,高40米,縫隙最窄處只有0.5米,正午時分,陽光從上面射進縫隙,斑斑駁駁,五彩繽紛。林家寨旁邊有兩座非常漂亮的峽谷,情人谷和幽魂谷。兩谷對峙,谷底幽深,清寂肅穆。與駱駝峰遙遙相對的辣椒峰,位於佛頂山上,他拔地而起,凌空突兀,直上直下,傲視群峰,絕對高度180米,上大下小,石頂周長約100米,石腳周長約40餘米,呈赤紅色,遠觀像一隻碩大無比的紅辣椒,俗稱“仙椒鑽地”。2002年著名的法國“蜘蛛人”阿蘭羅伯特徒手攀上了辣椒峰,創造了新神話,辣椒峰也由此名揚世界。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依據《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而開展的工作。《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第八條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蹟,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遺蹟保護段、地質遺蹟保護點或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
神龍架國家地質公園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
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
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北海潿周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