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座落在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浮山境內,公園規劃面積200平方公里,主景區15平方公里。公園地處皖江城市帶中心交通發達,京台高速穿境而過,祁濟高速和北沿江高速縱橫於境內,臨近寧安城際鐵路。

基本信息

簡介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樅陽縣境內,距樅陽縣城36公里,距桐城40公里,其水路可直達長江,總面積76.69平 方公里。地質公園屬於火山地貌類型。

公園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古火山噴發中心區,古火山形態保存良好,環形山脈、環狀斷裂、放射狀斷裂、塌陷火山窪地和複合穹丘等火山構造諸要素均清晰可見。浮山奇特的火山地貌景觀,處於浮山破火山機構之中。尤其浮山破火山,其火山地貌保存完整,形態典型,平面近似圓形,直徑約4平方公里,面積約14平方公里,地面形態為一邊緣高、中間低的盆形凹地,屬典型的塌陷火山窪地,岩相種類配套齊全,構造形跡清晰可見。有複合穹丘、火山口火山鍾火山渣(浮石)及熔岩流、環狀及放射狀斷裂、龜裂紋等。在浮山蓮花峰至雲梯峰一帶,在由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結凝灰岩層面上,常見到大片出露的不規則多邊形龜裂紋構造,顯示了層狀火山岩層面冷卻收縮的特有遺蹟,裂紋垂直岩層面規則下延,形成柱狀節理,沿此組節理風化淋濾便形成了“百佛朝如來”等陡峻峰林景觀。在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結凝灰岩中,均發現有垂直層面連續分布的氣孔構造。這種氣孔構造是含揮發分的熾熱火山碎屑岩灰流在定位後固結過程中,揮發份不斷逸出所形成的。浮山景區的“海島雪浪”景點,為較典型的火山灰流自然剖面,每個灰流代表一次火山噴發。

浮山為白堊紀(距今約1.35億至6500萬年)火山噴發形成的破火山,現在的形態是其原始火山錐解體塌陷的結果。火山岩的特徵及其韻律層序反映了浮山期火山活動的特徵和火山機構的形成過程。浮山火山岩韻律層序完整,地質現象典型,是國內中生代粗面質火山岩區最具代表性的岩田,在國外已知中生代火山岩地區亦不多見。浮山火山岩已被中國地層典確定為“浮山旋迴”火山岩的典型代表,在地質學中具有立典的意義。

總之,浮山國家地質公園內,洞壑藏幽,峭壁凌空;奇峰怪石,各具風姿。更兼碧水迂迴,溝谷縱橫,美景天成,令人嘆為觀止。另外,浮山的人文景觀豐富多彩,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蹟。

遺蹟

浮山洞穴浮山洞穴

浮山,位於安徽省樅陽縣境內,與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琅琊山並稱為安徽省五大歷史名山。距樅陽縣城30km,面積18km2,由六個景區構成:張公岩天池景區、會聖仙橋景區、金谷妙高景區、木氽山景區、浮東水上休閒度假娛樂區、北後山生態森林花果景觀區。

浮山是一座白堊紀時期的火山,由富的火山岩組成。經一億多年的風雨剝蝕,仍保留著完整性與典型性。其火山爆發方式類似義大利維蘇威火山。它在長江中下游——郯城、廬江火山岩帶內屬於晚期火山的傑出代表,是研究粗面岩的天然陳列館,是探索地球深部物質的“超深鑽”。

浮山古火山經大自然精雕細刻,塑造了疊嶂、峭壁、岩洞、怪石、岩鍾、天橋與澗流,幽谷與湖盪為組合的自然景觀。它秀麗玲瓏、岩嶂壁立、洞壑幽藏、河湖環繞,而領人神往,聞名於世。

浮山歷史文化起源於南朝梁代(公元205—557年)。高僧名士遠祿(曹洞宗第七代祖師),智豈頁 (天台宗創造人),王陽明(理學家),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蘇東波方以智方苞姚鼐(桐城派)等,都在浮山留下豐富的文化遺蹟。

探訪文化淵源,搜尋歷史足印,浮山將為遊客提供一份翔實的人文資料庫。

景點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火山地貌景觀 :神奇的火山地貌景觀主要位於浮山破火山機構之中,由奇峰怪石,火山洞穴,火口湖等構成。奇峰怪石:形態各異,極盡鬼斧神工之妙,為國內罕見。

如來峰

猶如一尊大佛。披衣舒袖,盤腿而坐。面前怪石數百,好一幅“百佛朝如來”!此乃沿熔岩柱狀節理風化淋濾而形成的陡峻峰林景觀。

飛來峰

好似凌空巨石,如海螺,似蔥頭,似動非動,搖搖欲墜,名日“飛來石”,旁有題刻“何地飛來”。有詩為證:“何地飛來石,藍天聳玉蔥”。

天柱峰

突兀於“盆地”之中,為火山鍾(熔岩穹丘)景觀,又名檣山。

蓮花峰

如蓬苞欲放,峰上岩石千葉,如葉托蓮花。玉龍背:猶如蛟龍之脊背,有驚有險而無危。抱龍峰:露台流霞,遠觀若獅子吼天。

曲尺峰

一峰獨立,高插霄漢,怪石槎牙,粗獷古拙,登其上,則見湖水激灩,雲生碧岫。

妙高峰

形如鍋底,浮山最高峰。峰上有一亭,叫“望江亭”。俯首西望,檣山如柱,纜山如索,極目遠眺,“長江如帶,九華若筍;振風塔、天柱峰隱約可見”。近觀則湖山相間,潦繞迴環;農舍漁村,星羅棋布;良田纖陌,縱橫如秤;林鳥沙鷗;煙霞出沒;輕帆片片,堤柳依依。

天地清淑之氣,無不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若在金秋時節,人立妙高峰頂,西望天柱山,聳立天際,夕陽西下,太陽下方,漸漸出現一個三角形的黑影,黑影慢慢上升,像一座寶塔映在圓盤之中。此乃“天柱日影”,為浮山獨有的奇景。海島雪浪,峭壁千仞,石紋赤黑相間,如雪浪翻滾。岩洞心空如蜂房,立壁之上苔蘚懸掛,若飛瀑墜下。雨天裡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勢,人立其下,如置身海島之中,驚濤駭浪,震耳欲聾。晴天則有天河墜玉,懸掛若簾之妙。

浮山怪石,天然雕塑,千姿百態,精巧絕倫。玉兔拜月,紫霞萬千:天鵝孵蛋,惟妙惟肖;靈猴迎客,石景寓情;指月石上,得月最早,雙蛙戲岸,活靈活現。千奇百怪,引人入勝。

火山洞穴

浮山洞壑藏幽,峭壁凌空。其“削成絕壁千尋峭,生就懸崖萬竅空"的卓絕風姿,令人神往。 據《浮山志》記載,全山有洞穴五百多,著名的有三十六岩七十二洞。最大的金谷岩,長十三丈,寬五丈,解放初岩內尚有廟宇,現洞口仍留有羅漢松,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其附近有兩壁夾峙的“一線天”,和被稱為“浮山第一水”的滴珠岩。

滴珠岩

如海螺直立,石壁森嚴,若斧削成,岩頂一竅見天,竅口飛流直下,聲如金玉落盤,日“天河墮玉”、“雨花天”,形成“白日睛飛雨,散瀑濺洌珠”的特異景象。岩內四時之景各異,春雨到來,懸流飛掛,濺玉噴珠;盛夏清涼,綠蔭如蓋,幽靜肅穆;秋高氣爽,溪流澄碧,聲如絲竹;嚴冬雪壓,冰柱擎天,巍峨壯觀。岩內尚有一洞,名日“九曲洞”,幽深莫測,不知通往何處,至今無人敢入,名“金谷藏幽”。

會聖岩

寬敞開闊,幽深別致,是宋時遠祿大師的居所。昔日,遠祿大師與歐陽修“因碁說法”的傳說流傳至今。膾炙人口。岩之上下左右,大小洞穴羅列,長短崖廊相接。岩壁上留存下歷代的名刻,風格各異,書法萬千,令人目不暇接。張公岩,兩廂懸岩相對峙,氣勢雄偉,乃宋使者張同之修道之所。其它如觀音岩、三曲洞、凌宵岩、連雲峽、龍虎關、天然橋、仙人床等景觀,莫不千異百巧。

火口湖

如上天池和明鏡池。上天池的“天池雲影”乃浮山一絕。上天池為古火山口遺蹟或為火山灰流岩層間的一處負地形?發人深省。明鏡池,池水清秀,波光鱗鱗,青山環繞,叫人流連忘返。此外,龜裂紋地貌景觀可在蓮花峰至雲梯峰一帶常見。這是岩漿噴出後冷卻收縮的遺蹟。

地質發現

浮山為白堊紀(距今約1.35億至6500萬年)火山噴發形成的破火山,現在的形態是其原始火山錐解體塌陷的結果。火山岩特徵及其韻律層序反映了浮山期火山活動歷史和火山機構的形成過程。浮山火山岩韻律層序完整,地質現象典型,是國內中生代粗面質火山岩區最具代表性的岩田,在國外已知中生代火山岩地區亦不多見。浮山火山岩已被中國地層典確定為“浮山旋迴”火山岩的典型代表,在地質學中具有立典的意義。

火山地貌

公園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古火山噴發中心區,古火山形態保存完好,環形山嶺、環狀斷裂、放射狀斷裂、塌陷火山窪地和複合穹丘等火山構造均清晰可見。尤其是浮山破火山,其火山地貌保存完整,形態典型,平面近似圓型,直徑約4平方公里,面積約14平方公里,地面形態為一邊緣高、中間低的盆形凹地,屬典型的塌陷火山窪地,岩相種類配套齊全,構造形跡清晰可見。有複合穹丘、火山口、火山鍾、火山渣(浮石)及熔岩流、環狀斷裂與放射狀斷裂、龜裂紋等。

在浮山蓮花峰至雲梯峰一帶,在由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結凝灰岩層面上,常見到大片出露的不規則多邊形龜裂紋構造,顯示了層狀火山岩層面冷卻收縮的特有遺蹟。裂紋垂直岩層面規則下延,形成柱狀節理,沿此組節理風化淋濾便形成了“百佛朝如來”等陡峻峰林景觀。

在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結凝灰岩中,均發現有垂直層面連續分布的氣孔構造;這種氣孔構造是含揮發分的熾熱火山碎屑岩灰流在定位後固結過程中,揮發份不斷逸出所形成的。浮山景區的“海島雪浪”景點,為較典型的火山灰流自然剖面,每個灰流代表一次火山噴發。

人文景觀

浮山是一座“佛山”。據說,早在晉梁時期,浮山就建有寺廟。陳隋年間,浮山成為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師的道場。趙宋以後,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著名的圓鑒大師與歐陽修“因棋說法”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這塊“三寶勝地”,歷史上曾得到最高統治者的崇奉和護持,他們或賜匾,或賜號,或賜經書,或賜財物,因而浮山寺廟、塔院林立,高僧輩出,成為馳名中外的佛教叢林。

浮山是一座“文山”。早在五千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繁衍,山上新石器遺址足可證明。晉梁以後,經過開發,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黃庭堅、左光斗、張英、方苞等等。他們流連于山水之間,或唱酬、或題刻,因而在浮山石壁上出現了近五百多幅摩崖石刻,成為江南最大的岩洞摩崖石刻長廊。“人云勝景曾經目,惟有此山觀不足;我欲就中贊一言,森森好景難為錄。”千百年來,山中名人墨客遊蹤不絕,探奇訪勝,尋幽覓古,吟詩寫記,賦詞刻石。上至唐宋、下至民國,文體各異,書法萬千。山中現存四百八十三塊石刻,數蓋他山,冠絕全省,故浮山又被世人譽為“文山”。

上新石器遺址足可證明。晉梁以後,經過開發,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黃庭堅、左光斗、張英、方苞等等。他們流連于山水之間,或唱酬、或題刻,因而在浮山石壁上出現了480多幅摩崖石刻。浮山石刻,上至唐宋、下至民國,文體各異、書法萬千。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是研究歷史名人、宗教、書法的寶貴資料,安徽省已列為重點文物,並加以保護。1924年後,教育家房秩五先後在浮山創辦了圖書館和中、國小,又使這裡成為舉辦新式教育的基地之一。日本學者佐滕一郎參觀後,曾題詞曰:“天下形勝地,文人爭霸處”,可謂一語破的之見。

除了“火山”、“佛山”、“文山”之外,浮山又是安徽的一塊革命根據地。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上海、安慶的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如王正文、周新民、朱蘊山、房師亮、黃鎮、任銳等,都先後轉移到浮山,在會聖岩農民吳夫之家裡設立了縣委機關,以浮山中學為聯絡點,以岩洞為秘密會議場所,領導了桐(城)廬(江)舒(城)一帶的農民運動。浮山在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周恩來總理曾給予高度的評價。

交通線路

1.茶莊中心接待站 - 馬祖庵 - 神秘谷 - 試心橋(渡仙橋) - 西關寨
2.大天門 - 三祖寺 - 石牛古洞 - 摩崖刻石 - 太平寺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依據《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而開展的工作。《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第八條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蹟,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遺蹟保護段、地質遺蹟保護點或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
神龍架國家地質公園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
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
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北海潿周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