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距省會石家莊市區100千米,距贊皇縣城50千米。地質公園地處太行山主脈中段槐河上游,總面積43.5平方千米,園區由l22處地貌和地質遺蹟組成,最為典型的是嶂石岩地貌和元古界長城系砂岩中的層理與層面構造。地質遺蹟類型多樣、形態典型、保存完好,可稱為地質遺蹟的天然博物館。地質公園是嶂石岩地貌的命名地,不僅是旅遊佳地,而且具有很高的科研、教學價值。

基本信息

簡介

槐泉寺槐泉寺

地質公園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地處太行山主脈中段槐河上游,距省會石家莊市區100千米,距贊皇縣城50千米。總面積43.5千米,為地質構造、地質剖面和地質形跡類型。園區由l22個主要地貌、地質遺蹟組成,最為典型的是嶂石岩地貌和元古界長城系砂岩中的層理與層面構造,類型發育齊全、形態典型、保存完好,可稱為地質遺蹟的天然博物館。尤其為嶂石岩的命名地,具有極高的地質、地貌科研、教育和科普價值。區內人文景觀較豐富,有歷史文化景觀槐泉寺、圓通寺、玉皇廟等古寺廟;穿行中連結冀晉的古驛道;吉日癸巳碑、千佛碑、嶂石岩摩岩等古碑刻;明末古軍寨、北魏古長城等古軍事工程等。民俗文化景觀有嶂石岩式民居、地方民俗文化現象。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景區特點

嶂石岩生態環境優良,主峰黃庵垴海拔1774米,與萬丈紅峻相連成嶂,屬兩省、四縣交界地帶,同時又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分界線。登絕頂雲海茫茫,景區內被喬、灌、藤、草所覆蓋,古木參天,異花遍地,共有98科,654種植物,號稱“燕趙第一植物園”。春日,山桃花杜鵑花、丁香花、玫瑰花、山丹花、繡線菊滿山遍野,展蕊怒放;盛夏,到處飛泉流瀑,鬱鬱蔥蔥,雲海、佛光奇異壯美:金秋,層林盡染,萬山紅遍,五彩紛呈,如火如荼;朔冬,霧松樹掛,玉樹瓊枝,冰柱擎天,巍峨壯觀。

地質構造

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為地質構造、地質剖面和地質形跡類型。園內由122個主要地質遺蹟組成,特別是元古界長城系砂岩中的層理與層面構造為國內乃至世界所罕見,形成一種獨特的地貌一一嶂石岩地貌。與廣東仁化縣的丹霞山命名的“丹霞地貌”和湖南張家界命名的“張家界地貌”並稱為中國的三大砂岩地貌。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回音壁,坐落於景區中部, 區內嶂石岩三疊,綠棧鑲嵌;塔峰石柱,稜角鮮明;垂直岩縫,形如刀切,及“三棧牽九套,四屏藏八景”的景觀格局引人入勝。

“嶂石岩地貌”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的中南段,如“井陘的蒼岩山,河南的紅旗渠、雲台山;山西的九龍關和五老峰都屬嶂石岩地貌。“嶂石岩地貌”對大家來說可能有點生疏,它是近幾年地質地貌學者發現並研究的一個新的地貌種類,它與廣東的“丹霞地貌”和湖南的“張家界地貌”並稱為中國的三大砂岩地貌。嶂石岩地貌有五個基本特徵:1、丹崖長牆連續不斷。2、階梯狀陡崖貫穿全境。3、“Ω”型嶂谷相連成套。4、稜角鮮明的塊狀結構。5、垂直溝縫自始至終。它的形成據專家考證:早在28億年前嶂石岩地區被海水淹沒,並沉積了巨厚的碎屑岩,含鐵矽質岩及碳酸鹽岩等沉積物。後來又經歷了漫長的地殼運動,如五台運動呂梁運動燕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海水的多次侵入和地殼階段性的抬升,形成了距今18億年的二層紅色石英砂岩和距今5億年的一層灰岩,構成了完整的發育最為典型的獨特地質景觀―嶂石岩地貌,所以說我們今天的遊覽是跨越時空的旅遊。

地貌特徵

嶂石岩嶂石岩

嶂石岩是太行山脈中段高峰之一,海拔1774米。嶂石岩地區的岩石形成於距今10億年前。是在太行山快速提升過程中,受水流侵蝕等綜合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形態。嶂石岩在綿亘千里的太行山,突出奇構,橫空疊起三層赤壁峰屏,被地質、地理學家命名為嶂石岩地貌。

“嶂石三疊”俗稱“三棧”,為三級陡崖,每層高100~150米,人稱“萬丈紅綾”;南北向綿延達10公里,又被譽為“百里赤壁”。

地貌地貌

在兩層陡崖之間,是坡度較緩的平台,由易於風化的薄層砂岩、頁岩形成天然棧道。其上生有原始次生林,春夏翠綠如碧,深秋則叢林盡染。三疊崖壁,除頂層為石灰岩外,多由紅色石英岩構成。遠遠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畫,甚為壯美。嶂石岩有別於江南山水的秀麗清奇,特色在於雄渾、壯闊。

具體特點:一是丹崖長牆連續不斷,宛如一條綿延數百公里的紅色長城;二是“∩”型山谷險峻奇特,直徑90米,弧度250度,壁高超過百米,許多“∩”型谷相連,形成世界罕見的天然回音壁;三是階梯狀陡崖貫穿全境;四是垂直溝谷眾多;五是岩石斷裂,稜角鮮明。

這些特徵,使遊客置身其中,猶如在寬熒幕電影院中,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的壯闊奇景。由於階梯狀陡崖的分布,使眾多的奇麗美景分布於高低錯落的頗似五線譜的平台上,使遊人猶如欣賞一曲大自然交響樂,美不勝收。此外這種地貌還有極高的地學科研價值。

景點

圓通寺景區

圓通寺景區圓通寺景區

圓通寺景區位於嶂石岩景區西南部,圓通寺建於峰石岩第二層陡崖即二棧之上。在嶂石岩停車場下車,西行即至八角門,前行500米可見一巨石,這就是被傳為明代圓通寺大寶和尚講經處。由講經台上行過憩腳岩,可見魔方、甲門景點,再行即至一線天景點。嶂石岩景區的一線天由陡壁相夾成一條狹長梯道,舉頭望天,僅見危崖相逼形成50多米高的狹縫,梯道長達150米。一線天崖頂處,有蛇首崖景點,其後則有鑿子石、試劍石、仰天石等景點。二棧之上有圓通寺遺蹟,崖壁有6組岩畫,寺東有一座高20多米的岩洞,內有石乳泉,鐘乳石等,頗有欣賞價值。過圓通寺遺址後,還可見到山龜乞露、回心坪等景點。由回心坪南行,可見雲巢亭,所居地勢極險峻,這也是曲徑景觀的起點。由雲巢亭向西南行,可見饅頭峰、定海神針、風動石、靜谷等景點。向南行至三叉口,可見拱南石景觀。自三叉口沿棧道上行,過三棧松林,穿過一片原始次生林,即至筆架峰下,石壁上鑿出極險峻之梯路供人攀登,此即大天梯。行至頂棧(即第三道陡崖),可見一片崢嶸峰林,筆架峰、漏子峰、尖山、南日峰、黃庵垴峰峰競秀試比高。此外,霧洞、螞蟻嶺、天池景點也各現秀色。黃底垴是嶂石岩海拔最高峰,1774米,筆架峰則是第二高峰,海拔1733米。由三叉口南行,過光垴、小天梯、藏書岩等景點,可至水簾。在水簾過石洞向北眺望,可見正西套,即見嶂石岩絕景之一晴天飛雨景觀。過水簾向東轉下行,可見鐵獅峰、雁塔峰、噙玉崖、將相峰、潑墨崖、猴岩溝、獨秀峰、艦峰等景觀。

九女峰景區

九女峰景區位於嶂石岩景區的東部,此景區因九座若仙女玉立的山峰而得名。進入九女峰景區,先至石人泉,這是一岩縫滲水形成的水潭,俗稱神泉,面積僅60平方米左右,卻常年不涸。過了石人泉沿北溝上行可達大金門埡頂,此地海拔1330餘米,在埡頂之上可觀盡峰石岩景色。由大金門埡口北行可見仙人台,仙人台之北有海拔1490米之高的仙人峰。大金門埡之南,有母子崖,那是兩塊狀若母子的奇石所在之崖。經過母子崖後,可見一通天岩縫,路在岩崖邊仿若天梯,這就是南天梯。過了南天梯即至九女峰,九女峰是峰石岩景區的著名景點,據神話傳說,九女峰乃是天上九仙女下凡遊玩,遭玉帝誤點指變成了九座石柱,形成九女峰。九女峰附近還有三個景點,一是三縣垴,乃是一海拔達1508米的平頂山,是觀景佳地。二是滴泉,在母子崖山麓,岩壁滴出泉水形成一泉,泉水清凜甘涼,飲之頗佳。三是杜鵑坡,位於仙人峰南山陽坡,一坡杜鵑花在春天爭先開放、艷麗異常。

槐泉寺

九女峰景區九女峰景區

槐泉寺又稱“石佛寺”,位於河北贊皇縣嶂石岩風景區中部。這裡地表形態複雜,當地人流傳俗語稱“層層疊疊紙糊套”,是這裡山勢重疊的形象寫照。紙山呈圈椅狀,三面壁立千仞,中圍一澗稱“槐泉峪”。槐泉寺坐落其中,因地處槐河源頭附近,故而得名。

槐泉寺始建於晉,亦唐代天寶年間重建,清代為山洪所侵,僅存廟宇三間。1949年後政府多次投資修繕,1990年重建,1995年又進行修整,現存建築有山門、天王殿、觀音殿、羅漢殿、大雄寶殿和鐘鼓樓。廟內正面供奉以釋迦牟尼為中心的五尊立體雕像。左右山牆前有二尊石佛像。寺前有經幢一座,千佛碑二通,千佛碑獨具特色,上有浮雕小佛千尊,碑側有佛教故事刻畫,具有很高拭目以待藝術、史學價值,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鎮寺之寶千年黑責樹,據說已生長了一千五百多年。此外寺內尚存碑記、功德碑等十塊。槐泉水自寺右側奔瀉至此,從一石雕龍口噴入圓池。寺廟掩映於一片蔥綠之中,景色十分宜人。

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地貌主要分布在嶂石岩景區,該景區位於河北省中南部贊皇縣的太行山深山區。區域地質構造上處於贊皇背斜隆起的西翼。地貌上為山高谷深的中山地貌,地勢由西南向東北降低,最高峰黃庵垴海拔1774米,淮泉為槐河的發源地,富含多種礦物質。淮河西側山脈主脊東坡為“嶂石岩地貌”的典型地段,形成了近南北向連綿延伸,比高500-700米的三級大斷崖,構成了園區“三棧牽九套、四屏藏八景”的景觀格局,具有了“丹崖長牆,橫貫天際;萬丈紅崚,綠棧鑲嵌;“? ”形嶂谷,連環成套;回音弧壁,天工巧成;塔柱石峰,稜角鮮明;垂直岩縫,形如刀切”的景觀特色。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依據《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而開展的工作。《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第八條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蹟,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遺蹟保護段、地質遺蹟保護點或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
神龍架國家地質公園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
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
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北海潿周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