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貴州西部的織金縣境內,位於織金縣城東北面的官寨鄉,與黔西縣接壤,於東經105o44'42"至106o11'38",北緯26o38'31"至26o52'35"。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由一個片區和一個獨立景區組成,總面積307平方公里。一個片區含織金洞中心景區、東風湖峽谷景區、一線三槽景區、碧雲湖景區組成,面積285平方公里。獨立景區為織金古城區,面積22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風景區總面積307平方公里,由織金洞中心景區、織金洞古城區、東風湖峽谷景區、碧雲湖休閒度假區組成。織金洞洞內總面積70餘平方米,岩溶堆積物達40多種,囊括了世界溶洞的各種形態類別,被譽為“地下藝術寶庫”、“天下第一洞”等。1998年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稱號;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選為中國旅遊勝地40佳之一;1994年加入國際旅遊洞穴協會。2002年,織金洞風景區開始申報中國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1月獲批准。通過兩年的設計、施工,完善了地質公園主碑石系統工程、入園公路主幹線標識、規範中英文說明標牌、充實博物館科普知識內容等硬、軟體設施。去年,織金洞在參加中科院《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組織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獲旅遊溶洞類第一名。

景點介紹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的中心景區—織金洞,原名打雞洞,是一個多格局、多層次、多類型的高位旱洞,洞內岩溶生長獨特,景物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千姿百態,精妙絕倫。全洞初勘長12.1公里,面積達70平方米,兩壁最寬處173米,垂直高度多在50~60米,最高處達150米。洞內空間開闊,地形起伏迭宕,岩溶堆積物達40多種,囊括了世界溶洞所有的形態類別。

貴州織金洞以沉積岩為主,地面岩溶較為發育,溶溝、溶槽和石灰岩峰群、溶洞、伏流等以岩溶地貌為主的景物,景觀共200餘處,形成景去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加之貴州省歷史文化名鎮之一的織金古城豐富的人文景觀及縣內獨具特色的苗、布依、彝等少數民族風情,使織金的景區集探險、科研、旅遊、休閒、渡假為一體,成為海內外旅遊並重,風光、風情並舉的新旅遊景點。

洞體構造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織金洞洞體四層構造,錯落別致,已勘察長12.1公里,洞腔最寬跨度175米,相對高差150米,一般高寬均在60至100米之間,總面積70餘萬平方米,劃分為11個大廳47個小廳堂,簇擁著千座“塔”、萬座“佛”,呈現萬千氣象,無限風光:雄偉壯觀的“金塔之城”;傲立挺拔的“雪壓青松”;虛無縹緲的“鐵山雲霧”;神妙莫測的“寂靜群山”;金碧輝煌的“靈霄殿”;磅礴而下的“百尺垂簾”;纖細玲瓏的“捲曲石”;深奧難窮的“廣寒宮”;珠光璣點的“霸王盔”;氣勢恢宏、延綿起伏長兩百餘米的“大壁畫”;舉世無雙、豪壯、秀逸、精巧的“銀雨樹”;栩栩如生的“普賢騎象”、“婆媳情深”、“十二生肖”;亭亭玉立的“姊妹樹”、“螺鏇樹”;波光粼粼的邊石壩;琴弦分明的“琵琶”;群峰巍峨、叢林眾生的“十萬大山”,博大精深、鬼斧神工,一幅幅大畫卷,一處處小情景,令人心魄震撼,嘆為觀止。據專家考證,其規模體量、形態類別、景觀效果都比譽冠全球的法國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為宏大、齊全、美觀。

主要景區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按照自然分布自西向東劃分為綺結河景區、織金洞景區和東風湖景區,以織金洞為中心,構成一主兩副格局。

織金洞景區

織金洞景區為主景區,以地下溶洞景群為主,是整個地質公園的核心,溶洞景群主要有四個洞廳,洞廳內有石幔、石鐘乳、石柱、石筍等岩溶造型石,景區面積為17.39平方千米。

東風湖景區

東風湖景區以構造和水域景觀為主,主要包括鴨池河和東風湖水庫,面積為119.平方千米。

綺結河景區

綺結河景區以岩溶峽谷、暗河為主,囊括了地上和地下岩溶景觀,景區面積為33.28平方千米。

研究價值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以其豐富的岩溶地質現象記錄了貴州高原200多萬年來的滄桑巨變,是中國西南高原峽谷區岩溶地貌形成及發展演化的典型代表,在岩溶地貌、岩溶水文地質、新構造、第四紀地質環境及古氣候變化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榮譽

織金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中國最美的旅遊洞穴”排行榜第一名、“中國十大著名洞穴”、“中國自然生態十大迷宮”榜首、“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際旅遊洞穴協會成員。

1988年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稱號。

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選為中國旅遊勝地40佳之一。

1994年加入國際旅遊洞穴協會。

2004年1月,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成功申報並取得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2006年1月8日,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正式揭碑開園。

2006年,被批准為中國國家自然遺產。

2008年,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3年9月,被評為中國最美國家地質公園之一。

評價

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喬石、李嵐清、錢其琛、谷牧等,以及國際洞穴聯合會主席福特和法國喀斯特聯合會主席薩拉蒙和中法、中美、中日、中瑞等國際國內專家曾先後到過織金洞,並給予高度評價:“行星上一大奇觀”、“地下藝術寶庫”、“洞中王”、“天下第一洞”、“岩溶博物館”。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依據《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而開展的工作。《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第八條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蹟,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遺蹟保護段、地質遺蹟保護點或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
神龍架國家地質公園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
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
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北海潿周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