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高原

貴州高原

貴州高原位處中國地勢第二階梯,是高起於廣西丘陵和四川盆地間的亞熱帶喀斯特化高原。

貴州高原

正文

中國高起於廣西丘陵和四川盆地間的亞熱帶喀斯特化高原。介於北緯24°35′~29°15′,東經103°35′~109°35′。 處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帶。面積17.636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約1000米(1000米以上占56.1%)。除分布於北部的大婁山、東北的武陵山,西部的烏蒙山和東南部的苗嶺都高達1500~2600米以上外,呈由東向西逐級升高(500~800、1200~1400、1800~2400米)的梯級狀大斜坡和由中部向南、 北逐漸傾斜。河流亦由西、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呈帚狀散流,河流溯源下切侵蝕強烈,地面起伏較大,高原地貌已具山原特徵。
地質地貌與水文 除了黔東南的江南古陸為元古代輕變質岩,其底構造層大片出露,形成了侵蝕剝蝕山地丘陵地貌外,高原其餘地區沉積了自古生代至中生代以淺海相碳酸鹽岩為主的沉積蓋層,碳酸鹽岩層出露面積達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73%,最大厚度達8500餘米,占蓋層岩層厚度的80%。喀斯特廣泛發育,喀斯特地貌多樣,且表現出水平分布的條帶性和垂直分布上的多層性。
貴州高原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響,自第三紀末大面積上升,第四紀表現出更大的速率。大面積、大幅度、間歇性地自西向東掀斜上升並伴以局部較強的斷裂隆起和盆地的相對下降,造成高原內斷塊山地和斷陷盆地並使高原面發生顯著變形。 高原上升幅度可達500~1000米或更大,河流的溯源侵蝕和下切強烈,加深了原有河谷,形成新的峽谷系統。高原第三紀形成的夷平面受到肢解,表現為山嶺縱橫,地表崎嶇,俗有“地無三里平”之說。在大的分水嶺和河流上游,河流溯源侵蝕尚未到達,高原面保存完好,谷寬水緩,地面平坦。石灰岩山地普遍發育喀斯特地貌。由主要分水嶺到深切峽谷,表現出由峰林(殘丘)溶盆(平原)→峰叢谷地→峰叢窪地有規律的更替變化。在地貌類型變化的交界處往往地表河及地下河都發生坡折,同時出現裂點,聞名中外的黃果樹瀑布即為一例。
氣候 貴州高原為高原型亞熱帶氣候,主要特徵為:①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大部地區年均溫14~16℃,最熱月均溫22~25℃以下,最冷月均溫多在5℃以上,極端最高溫多不超過38℃,極端最低溫很少低於-8℃,年較差在 20℃以下,10℃以上的活動積溫大部地區達 4000~5500℃,生長期達230~270天,南部海拔較低的河谷盆地可達5500~6500℃,生長期長達290~300天以上,有霜日僅10~15天。②多陰雨,日照不足。年降水量多在1100~1400毫米,由西北往東南遞增。大部地區雨日在160天以上,小雨多,占全年總雨日80%。因多陰雨,故有“天無三日晴”之說。日照特少,多數地區年均日照1200~1500小時,日照率僅25~30%,為中國日照較少地區之一。
動植物與土壤 貴州高原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發育紅壤、黃壤。植物區系成分複雜,植被類型多樣,具東西和南北過渡特徵。東部濕性常綠闊葉林,樹種多華中區系成分,常見有大葉錐栗、甜櫧、香樟、木荷及針葉樹馬尾松等。西部乾性常綠闊葉林多雲南區系成分,常見有滇青岡、滇錐栗、元江栲、滇黃櫟、雲南樟、西南木荷及針葉的雲南松、滇油杉、滇柏與威寧短柱油茶、矮楊梅等。
動物也由華中、華南區系的花臭蛙、黑背白環蛇、紅腹錦雞、華南兔過渡到西南的無指盤臭蛙、雙全白環蛇、白腹錦雞、高原兔等。
具有一定的垂直分帶性。如黔東北海拔2572米的梵淨山便有5個分帶:500~1300米為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帶;1300~1800米為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山地黃棕壤帶;1800~2100米為落葉、闊葉林山地黃棕壤帶;2100~2350米為亞高山針葉林灰棕壤帶;2350米以上為矮林灌叢草甸土帶。
經濟概況 貴州高原是中國苗族、布依族及侗、水族主要分布區。汞、煤、磷、鋁等礦產在中國地位重要(見貴州省)。此外,貴州高原也是中國洞穴瀑布旅遊資源最集中、最壯觀地區。
貴州高原貴州高原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