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於13億年前,是探索南秦嶺及至整個秦嶺造山帶成因的關鍵之處,是國內外地學界探索大陸造山帶演化規律的理想地區之一,也是研究秦嶺褶皺系構造——沉積演化最重要的實物標本之一。武當山也是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境內。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截至2013年,武當山有古建築53處,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建築遺址9處,占地面積20多萬平方米,全山保存各類文物5035件。武當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風景區。武當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基本信息

簡介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境內,有一座道教名山——武當山,武當山為湖北省國家地質公園,其西通巴蜀,東臨荊楚,南依神農架,北接豫陝,面積312平方公里,轄金頂、南岩、太子坡、五龍宮、玄岳湖五大園區。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相傳為上古玄武神得道飛升之聖地,有“非玄武不足以當之”之謂,故名武當山

武當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其古建築群於1994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武當山背倚蒼茫千里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面臨碧波萬頃的丹江口水庫,山體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片岩構成,局部有花崗岩。岩層節理髮育,並沿舊斷層線不斷上升,形成眾多懸崖峭壁的斷層崖地貌。這些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於13億年前,是研究秦嶺褶皺系構造——沉積演化最重要的實物標本之一。

自然地理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武當山受東西向構造控制,山脈大致呈東西向展布,並以天柱峰為中心呈一大致對稱的緩傾斜背形,天柱峰東部岩層向東傾斜;天柱峰西部岩層向西傾斜。
在一組近南北向斷裂的切割和自然營力的雕琢下,在天柱峰東面形成多個西陡東緩的斷塊山山峰,在天柱峰西面形成多個東陡西緩的斷塊山山峰,形成“萬山來朝”,“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天下奇觀。
加上峰群之間揚波濺珠的溪澗、珍禽異獸出沒的懸崖、吞雲吐霧的山洞、孕日育月之深潭,構成一幅幅瑰麗無比的丹青長卷。

資源條件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構造運動期,武當山不斷抬升,流水沿斷裂面侵蝕加強,溝谷相應深切成澗,澗中懸谷高掛,群瀑疊置,碧水漣珠,奇石相映,印證著新構造運動的節律,並有了“二十四澗水長鳴”的傳頌。進入澗內,峽谷兩岸危岩高聳,懸崖曲捲成瓮。琅琅交錯的石牙群中,岩洞之間,獼猴抱藤跳躍,嘻笑嗔嬌。沿便道或登棧道拾級而上,澗谷含幽,小徑迴旋,山花點綴,蔥蘢林木之間青藤纏繞,迎風搖曳,爽心悅目,氣象萬千。白龍潭前,瀑布從百米高處飛流直下,如萬斛銀珠灑落,沙沙作響,似天籟之音。日光之下,瀑布隨風忽左忽右,洋洋灑灑,七彩飛虹,煞為壯觀。
武當山山為水秀,水為山清,湖光山色,相映相依。玄岳湖是亞洲最大人工湖丹江水庫的一部分,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鏡子鑲嵌在地質公園的北部邊緣,倒影之中,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天造一道山水相連,動靜結合的美景。俯看湖面,煙波浩渺,湖心島上綠蔭如蓋,千鶴投林,萬般景致。乘快艇飛舟湖上,觀岸邊村寨片片綠野,田園地角笑語歡歌,一種返樸歸真的情感油然而生。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公園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林木繁茂,植物資源十分豐富,飛禽走獸縱情於青山綠水與藍天白雲之間。據統計,現有植物75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三級珍稀植物23種,珍稀樹種12種,百年以上古樹名木453株;野生動物有鳥類130種,獸類47種,昆蟲105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珍稀動物14種。這裡是天然的氧吧,嶙峋奇峰之間鶯歌燕舞,蟬鳥爭鳴。清明時節,杜鵑遍開,萬紫千紅;仲夏,野海裳花滿溝谷,清香四溢;深秋,紅葉滿園,奼紫斑瀾;臘冬,冰封雪蓋,玉樹瓊花。山的爛漫,水的柔情,讓人心曠神怡,心清氣爽,流連忘返。
武當山文化積澱深厚,源遠流長,其道教文化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文化,華夏的靈魂。作為全國最大的道教場所,道教文化的精妙,豐富了武當的神韻,浸透了武當山的靈魂。其宏偉的宗教建築群、玄妙的武當武術,獨特的道教音樂,深奧的道教哲理,吸引了海內外眾多遊客來武當山尋根問祖,探訪炎黃子孫的根。
武當山的宮觀、道院、亭台、樓閣等古建築群,遍布峰巒幽壑,歷經千年,沐風雨而不蝕,迎雷電竟未損,似是歲月無痕。它們是“皇室家廟”地位顯赫的象徵,在長達160千米建築線上,自唐至明代共建各種建築500多處,大小為楹2萬多間。縱觀全山整個建築,薈萃了我國古代建築法式,集中體現了皇家宮殿的宏偉壯麗、道教的神奇玄妙、園林的幽靜典雅,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傳統建築風格,成功體現了“仙山瓊閣”的意境,1994年12月17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特色景觀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武當山峰巒疊嶂,神秘空靈,奇幽險峻,景色秀麗,鍾靈毓秀的自然風光與厚重的歷史文化交相輝映,被譽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4A級旅遊區,其古建築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徐霞客曾用“地既幽絕,景復殊異”讚美武當山不可言喻的秀美和靈氣。聯合國考察組官員考斯拉稱武當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
武當七十二峰,峰峰雄峭峻陡、氣勢磅礴。其中天柱峰海拔1612米,拔空峭立,傍無依附,猶如金鑄玉琢的寶柱雄峙群峰之中,有“一柱擎天”之譽。臨空俯視武當山,四周山巒起伏,萬壑爭深,高低林海飛翠滴蒼、雲纏霧繞。透過雲海,看天柱峰頂金殿之下的紫金城有如月瀾環繞,把天柱峰神奇地鑄成一具龜身,並和似龜頭的顯定峰共同鑄成一隻活靈活現的“金龜”,造就一處既體現自然生態鮮活,又充滿歷史文化靈氣、天人合一、世上無雙的“天造玄武”景象。
武當山有三十六岩,它們多為流水侵蝕斷裂面,經風化、崩塌形成的斷層崖,岩壁直立陡峭,高低不一、險象環生。陡岩岩面經流水進一步侵蝕、側蝕及冷熱氣溫影響,在岩壁的軟弱岩層部位形成大小不一的洞穴,洞壁蜿蜒曲折,或淺或深,或寬或窄。虔誠的人們在這些洞穴中修廟建觀,作為供奉神靈的場所,讓岩、洞和歷史文化相互依存,自然與建築巧妙結合,形成相互輝映的奇特景觀。
三十六岩中最美的是南岩,它上接碧霄,下臨絕澗。憑欄遙望,岩上峰林奇秀,懸松如翠雲輕盪;岩下深淺莫測,碧流波涌。在危岩峭壁上,人們巧妙地利用岩洞、埡脖、山頭、峭壁等險境,鑲嵌著一排排殿堂亭閣。殿堂結構精巧,工藝精湛,最重的構件重達上萬斤。如此重的構件是如何由人工安裝上去的?實乃我國建築工藝史上的絕作,也使萬仞摩天的絕壁平添了更多的靈氣。

傳承意義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武當山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於13億年前,是探索南秦嶺及至整個秦嶺造山帶成因的關鍵之處,是國內外地學界探索大陸造山帶演化規律的理想地區之一,也是研究秦嶺褶皺系構造——沉積演化最重要的實物標本之一。成功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對科學開發武當山地學特色產品,研究武當山的地質結構,提升武當山旅遊品位具有重要意義。

公園處於南秦嶺構造帶的核心部位,是探索南秦嶺乃至整個秦嶺造山帶成因的關鍵之所,也是國內外地學界探索大陸造山帶演化規律的理想地區;園區古老的變質岩具國內和洲際對比意義,是秦嶺造山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秦嶺褶皺系構造——沉積演化最重要的實物標本之一;其獨特的由新生代快速抬升形成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十一洞等變質岩構造地貌,是演繹武當山地區滄海桑田變遷的重要地史見證,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依據《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而開展的工作。《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第八條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蹟,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遺蹟保護段、地質遺蹟保護點或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
神龍架國家地質公園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
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
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北海潿周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