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地處漢江中上游秦巴山區,它以珍貴的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地質遺蹟資源為依託,整合縣內其它地質遺蹟資源,形成了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園區、梅鎮猿人洞地質遺蹟保護點、龍吟峽-九龍瀑喀斯特洞穴峽谷群園區、虎嘯灘喀斯特原始森林大峽谷園區、雲蓋寺綠松石礦址園區、安城古銅礦遺址園區、青曲鄖縣人遺址園區、李家溝恐龍化石地質遺蹟保護區、滄浪山-紅岩背武當群生態園區九大景區。

基本信息

簡介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全景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全景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公園是國家第四批湖北省第一批申請成為國家地質公園的。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漢江上游的秦巴山區、鄖縣境內。這裡保留有距今18億年以來滄海桑田變遷的記錄,留下了許多內涵豐富、罕見奇特、典型多樣的地質遺產。這裡群峰競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久負盛名的“恐龍之鄉”。

鄖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堪稱“國寶”的遠古“鄖縣人”顱骨化石在這裡出土,震驚中外;具有重大考古價值的白堊紀恐龍化石群以及恐龍骨骼化石在這裡發現,舉世無雙。特別是1995年在青龍山一帶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群是迄今世界上分布最集中、種類最全、數量最多、層位最多的珍貴的地質遺蹟資源,而且龍蛋共生,極具典型性和獨特性,有著重要的科研、科普和觀賞價值。2001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了湖北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8月,經國土資源部評審命名為“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沿革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1995年3月,鄖縣柳陂鎮賀家溝村青龍山紅寨子一帶發現大量石蛋,經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學院專家鑑定確認為恐龍蛋化石。

1996年8月,十堰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市級地質遺蹟保護區。

1997年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鄖縣柳陂鎮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省級地質遺蹟保護區。

1997年7月25日,鄖縣梅鋪鎮李家溝挖掘出了大型動物化石,經中國地質大學教授現場考察鑑定為恐龍骨骼化石。

2000年11月28日,經發掘、修復、研究、拼裝後,梅鋪恐龍化石骨架在青龍山陳列館裝架。

2001年4月28日,十堰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在鄖縣梅鋪鎮李家溝恐龍化石產地建立市級地質遺蹟保護區。

2001年5月5日,在青龍山發現一窩恐龍蛋化石多達61枚,為世界罕見。

2001年6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批准建立“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3年8月,鄖縣恐龍蛋化石群省級地質公園通過省級專家評審。

2005年8月18日,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通過國土資源部組織的國家級專家評審。

2005年9月19日,國土資源部下發通知,批准建立“湖北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2005年11月8日,鄖縣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指揮部成立。

2006年12月7日,《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2007年11月9日,鄖縣人民政府與香港華袤控股(集團)公司簽訂鄖縣國家地質公園經營開發權協定書。

2007年12月25日,十堰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覆同意成立鄖縣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局。

2008年5月17日,鄖縣人民政府批覆同意《鄖縣國家地質公園總體規劃》。

2008年10月26日,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開園揭牌。

資源條件

恐龍博物館恐龍博物館

地質公園以罕見的恐龍蛋化石群遺蹟為依託,融構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景觀為一體。劃分為七大園區,兩個地質遺蹟保護區,面積267.2平方千米。

209國道縱穿地質公園南北,銀滬高速、襄渝鐵路橫貫地質公園東西,交通十分便利。

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園區,擁有世界罕見、目前中國惟一可在原地觀賞的恐龍蛋化石群。恐龍蛋蛋窩保存完整,結構多樣;恐龍蛋化石分布密集,最多一窩達61枚;恐龍蛋化石類型豐富,達5科7屬11種。

極高的典型性、稀有性和科學價值、觀賞價值,成為國內外研究恐龍生存繁衍的稀罕基地、科普園地,是觀光遊覽勝地。

特色景觀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進入景區建設工地,兩隻恐龍相對站立,形成園區拱形大門,恐龍博物館主體已經完工,正在準備內部裝飾。據湖北華袤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永國介紹,截止目前,整個地質公園已投入資金2800多萬,主要用於地質博物館主體建設、恐龍大廳、標誌碑、停車場等附屬設施建設。

目前計畫投入500萬元徵集博物館內展品和布展。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主要建設有:鄖縣國家地質博物館、主題廣場、恐龍雕塑、恐龍蛋化石展覽長廊、地質公園標誌碑、恐龍遊樂園、地質景觀牆、科普展示及夏令營等互動體驗項目。新建的地質博物館主要功能區:整個鄖縣及青龍山的概況;地球知識及地質、地貌、地況;鄖縣青龍山地質知識及恐龍蛋化石;恐龍蛋化石前後地質時期,哺乳動物及“鄖縣人”的生活狀態;聲光電等高科技演示下恐龍時代,與遊客互動;鄖縣豐富的人文歷史等。

為將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建成中國最大的恐龍蛋化石公園,湖北華袤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決定實施二期工程,追加投資3040萬元,二期工程由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設計。將整體突出恐龍蛋化石,與其他恐龍骨骼化石博物館相區別,為科研人員提供一個科研基地,並將其建設成為一個新的旅遊景點。

發展狀況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國家地質公園批准後,鄖縣成立鄖縣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指揮部,由縣長擔任指揮長,將各項建設工作分配到相關部門負責落實。國家地質公園的建設資金由地方政府自籌,而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鄖縣,地方財政僅能維持低水平的工資支出,向上爭取的地質遺蹟保護經費也只能勉強維持日常保護之用。儘管地方政府想盡千方百計向上爭取資金,資金缺口還是太大,國家地質公園建設一時陷入了“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

招商

在香港,一次招商活動使鄖縣國家地質公園的建設出現了轉機。2007年4月26日,在鄂港經貿洽談會上,鄖縣簽訂了協定資金4.8億美元的項目。其中,就有由香港華袤控股集團投資1000萬美元的大理石開採項目。會後,時任縣長的柳長毅專程考察了香港華袤控股集團公司。在與集團董事長李新圭先生的會談中,柳長毅極力推薦鄖縣國家地質公園項目,誠摯邀請李新圭到鄖縣考察。7月22日,李新圭先生到鄖縣考察大理石項目進展情況時,柳長毅陪同他到鄖縣國家地質公園青龍山園區考察,詳細介紹了鄖縣國家地質公園的情況,分析了開發地質公園的廣闊前景。縣長的真誠,良好的投資環境,明顯的區位優勢,廣闊的發展前景,最終打動了李新圭先生。隨即,香港華袤控股集團公司決定投資開發建設鄖縣國家地質公園。8月17日,在湖北鄖縣·天津和平區友好區縣座談會暨資源項目推介會上,總投資500萬美元的鄖縣國家地質公園開發協定正式簽約。這一項目的簽約,不僅確保了國家地質公園如期開園揭碑,而且實現了外資注入鄖縣第三產業“零”的突破,更是鄖縣大手筆發展旅遊事業取得的新成就。 

建設

2007年9月10日,香港華袤控股集團公司注資500萬美元,成立了湖北華袤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鄖縣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正式啟動。按照規劃,湖北華袤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將在5年內投資1.7億元用於地質公園的建設。一期工程總投資500萬資金,完成地質公園大門、地質博物館、標誌碑及地質廣場建設。二期工程總投資5000萬元,主要建設恐龍蛋遺蹟博物館,對核心區地質剖面進行展示。三期工程將於2010年啟動,總投資1億元,按照“吃、住、行、游、購、娛”要求,對與地質公園臨近的漢江水體旅遊和休閒度假區進行開發建設。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總體效果圖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總體效果圖

一期工程動工以來,指揮部辦公室、華袤公司及相關部門緊密配合、緊張施工,克服諸多困難,高質量完成了地質博物館等主體工程建設,多方籌集到博物館展品及相關文史資料,積極推進核心區住戶搬遷工作。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正著手規劃和實施二期工程。

展望

2008年7月12日,湖北省省長李鴻忠在2008湖北旅遊發展高層論壇上指出,該省將集中力量在十堰等八個城市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

在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政策的推動下,鄖縣國家地質公園青龍山核心園區和五峰鄉安城古銅礦遺址園區、梅鋪鎮李家溝恐龍骨骼化石地質遺蹟保護點、雲蓋寺綠松石礦址園區、虎嘯灘喀斯特原始森林大峽谷園區、滄浪山——紅岩背武當群生態園區、青曲“鄖縣人”遺址園區、龍吟峽——九龍瀑布喀斯特洞穴峽谷群園區建設步伐將進一步加快,鄖縣旅遊事業和相關產業將快速發展,區域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將大為改善,鄖縣乃至十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將由此大大提升。

不久的將來,青龍山公園將與武當山聯合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從而使鄖縣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上的戰略支撐點之一。

傳承意義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位於十堰市和鄖縣縣城之間的柳陂鎮青龍山,面積約4平方公里,距今六千萬年--八千萬年左右。該化石群東距縣城約12公里,南距十堰市區18公里。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關課題組96年2月提交的《湖北省鄖縣青龍山一帶白堊紀地層、恐龍蛋化石及其地質遺蹟保護初步研究報告》和中國古生物學會秘書長李鳳麟教授等專家考察研究,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具有數量大、埋藏淺、種類多、分布集中、保存完好的特點。

分布在鄖縣青龍山臥龍山一帶的恐龍蛋化石群,是迄今世界上恐龍蛋化石最集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化石群,覆蓋面積達4.2平方公里。這些中生代白堊紀晚期紅粉沙岩地層的恐龍蛋化石,距今約6700萬年至13500萬年。其中,柳陂鎮土廟嶺、賀家村一組民宅附近的恐龍蛋化石最為密集,這裡可以看到6個產蛋層,同一層蛋窩間距僅為3-5米,每窩通常有恐龍蛋10枚左右,最多一窩達61枚。此外,當地還發現了5個不同的恐龍品種產下的恐龍蛋,僅地表分布恐龍蛋化石就有2000多枚。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依據《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而開展的工作。《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第八條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蹟,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遺蹟保護段、地質遺蹟保護點或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
神龍架國家地質公園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
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
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北海潿周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