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南部,棗莊市北偏東8公里,總面積98平方公里。國家地質公園以熊耳山岩溶地質地貌和抱犢崮地貌為特色。

基本信息

概述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南部,棗莊市北偏東8公里,總面積98平方公里。國家地質公園以熊耳山岩溶地質地貌和抱犢崮地貌為特色

區內山巒疊嶂,溝壑縱橫,有大小山頭40多座,海拔在211-584米之間。山系走向大體為北東向,呈雁行狀排列。以熊耳山和抱犢崮為依託,集雙龍大裂谷、溶洞群、龍抓崖(崩塌)、山泉和最典型的崮形地貌為一體,抱犢崮為第一高峰,海拔584米,自古以其獨有的“雄”、“奇”、“險”、“秀”而著稱於魯南72崮之首,被譽為“魯南小泰山”,今又被譽為“天下第一崮”。熊耳山海拔481米,是一處山東獨有、華北罕見的岩溶地質地貌自然奇觀。公園內崮峰交錯,仿佛一個個正襟危坐的君子,因此抱犢崮古又稱“君山”。區內岩溶發育,千奇百怪的溶洞群,奇形怪狀的鐘乳石,雙龍大裂谷天成奇絕,變化奇妙。小石林如玉手擎天,又似蓮花綻放,龍抓崖下巨形的灰岩滾石隨意堆砌,無不展示出大自然的偉力。更兼山泉淙淙,湖光迷人。構成了熊耳山地質公園特色獨具的地質地貌景觀

一些沿構造形成的巨形溶洞則變為令人嘆絕的小型峽谷。如熊耳山雙龍大裂谷,長約500米,深l0-40米,寬l-l5米。在鐘乳石發育的岩壁上可見到構造角礫岩。其谷中有洞,洞中有洞,谷洞中形成的鐘乳石千姿百態,蔚為狀觀。在溝谷中、岩壁上,岩溶裂隙水下滲遇到隔水層湧出,形成眾多的山泉。而且由於區內岩石抗風化能力的不平衡性,形成了區內普遍發育而國內外典型的寒武系灰岩桌狀山——崮形地貌,也可謂碳酸鹽岩奇峰。同時,由於區內構造岩溶發育,上部張夏組灰岩與下部饅頭組頁岩、砂岩間的差異風化,在地震、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局部山體出現滑坡和岩石崩塌現象,如裂山山谷西側的滑坡體和東側的龍抓崖(岩石崩塌)即是典型的地質災害遺蹟。

不僅如此,區內還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國家級森林公園抱犢崮為罕見的自然生雜木林匯集區,林木深秀,景色迷人,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是人們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地質特點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屬沂蒙山區,是泰沂山脈南部的崮形群體。主要由下古界的下、中寒武系地層組成,該地層主要為碳酸鹽岩建造組成,局部夾砂頁岩、砂岩的岩石組合。她以熊耳山為主體,集雙龍大裂谷、溶洞群、龍抓崖、迷宮洞等自然奇觀為一體,堪稱“天造地設、鬼斧神工”之作,是“山東僅有、國內罕見”的石灰岩地質地貌奇觀,更是探險旅遊愛好者的絕佳選擇。

地理和面積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98km2,以岩溶地質地貌和抱犢崮地貌為特色。區內山巒疊峙,溝壑縱橫,有大小山頭40多座,海拔在211~584m之間。山系呈雁行狀排列。以熊耳山和抱犢崮為依託,集雙龍大裂谷、溶洞群、(龍抓崖)、(崩塌)、山泉和最典型的崮形地貌為一體。抱犢崮為第一高峰,海拔584m,自古以其獨有的“雄”、“奇”、“險”、“秀”而著稱於魯南72崮之首,被譽為“魯南小泰山”,今又被譽為“天下第一崮”。熊耳山海拔481m,是一處山東獨有、華北罕見的岩溶地質地貌自然奇觀。區內岩溶發育,千奇百怪的溶洞群,奇形怪狀的鐘乳石,雙龍大裂谷天成奇絕,變化奇妙。小石林如玉手擎天,又似蓮花綻放,龍抓崖下巨形的灰岩滾石隨意堆砌,無不展示出大自然的威力。更兼山泉淙淙,湖光迷人。構成了熊耳山地質公園獨具特色的地質地貌景觀。一些沿構造形成的巨形溶洞則變為令人嘆絕的小型峽谷。如熊耳山雙龍大裂谷,長約500m,深約40m,寬約15m。在鐘乳石發育的岩壁上可見到構造角礫岩。其谷中有洞,洞中有洞,谷洞中形成的鐘乳石千姿百態,蔚成狀觀。在溝谷中、岩壁上,岩溶裂隙水下滲遇到隔水層湧出,形成眾多的山泉。而且由於區內岩石抗風化能力的平衡性,形成了區內普遍發育而國內外典型的寒武系灰岩桌狀山――崮形地貌,也可謂碳酸鹽岩奇峰。同時,由於區內構造岩溶發育,灰岩、頁岩、砂岩間的差異風化,在地震、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局部山體出現滑坡和岩石崩塌現象,如裂山山谷西側的滑坡體和東側的龍抓崖(岩石崩塌)即是典型的地質災害遺蹟。不僅如此,區內還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罕見的自然生雜木林,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林木深秀,景色迷人,是人們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地質景點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雙龍大裂谷是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的主要地質景點,它主要受差異性風化剝蝕和重力地質作用等影響而形成較大規模的張性裂隙,是崮形地貌形成過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龍抓崖是典型的崩塌地質災害遺蹟,具有極大的地質科研及教學價值。

熊耳山特殊的橫斷山脈為景區造就了奇異絢麗的天然溶洞群,黃龍洞、巨龍洞和臥虎洞各具特色,其洞天互映、崎嶇深邃,石筍、石柱、鐘乳石形態各異,形象逼真,蔚為壯觀。

公園內重巒疊嶂、溝壑縱橫、湖川相連、享負盛名。涓涓細流匯成飛流瀑布,經年不息。下游的龍床風光和抱犢平湖,碧波蕩漾、秀麗迷人,為遊客營造出一個理想的旅遊避暑勝地。

農業特產

熊耳山周邊民風純樸濃郁,其生產和生活方式十分獨特,農作物和果品物產極其富饒,獨具特色的洪門生態葡萄村,被農業部命名為“生態庭院示範村”;紅山峪民俗村代表了中國北方山村的生活特點,是一道亮麗的民俗風景線。

革命傳統

熊耳山還擁有悠久而又光榮的革命傳統。 1935 年 4 月,中共臨時特委郭致遠張光中等 6 名同志在牛鼻洞中建立了第一個魯南農村基層黨組織 —— 大北莊村黨支部,為魯南地區革命鬥爭播下了火種; 1936 年,台兒莊老道人王士賢創辦了 “ 魯嶧北黃龍洞貧民私塾義務國小 ” ,是抗戰時期抱犢崮山區的唯一學堂,八路軍宣傳隊經常到洞內宣傳革命道理,為革命培養並輸送了不少仁人志士。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依據《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而開展的工作。《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第八條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蹟,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遺蹟保護段、地質遺蹟保護點或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
神龍架國家地質公園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
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
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北海潿周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