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運動

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呂梁運動或稱呂梁事件。呂梁期的年代久遠,目前只能對這期間的構造運動做粗略的描述。在呂梁期,可以識別出構成後世中國大陸的五個 地塊,即原始中朝地塊、揚子地塊、 華夏地塊、哈爾濱地塊和 準噶爾地塊。其中原始中朝地塊是在呂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陸塊拼合而成的,從而形成了統一的結晶 基底。

基本內容

是 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間的 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 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

呂梁運動

或稱

呂梁事件

因為呂梁運動在 山西 呂梁山的表現最典型,故而得名。與此同時,山西 五台山地區也有比較強烈的 構造運動,學界稱之為

滹沱運動

(以 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呂梁期稱為

滹沱期

。呂梁運動的其他名稱尚有

中條運動

(晉南)、

興東運動

( 黑龍江)和

鳳陽運動

( 安徽)等。呂梁期相當於 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2004)確定的古元古代 成鐵紀(2500-2300Ma)、 層侵紀(2300-2050Ma)和 造山紀(2050-1800Ma)的全部。

呂梁期的年代久遠,目前只能對這期間的構造運動做粗略的描述。在呂梁期,可以識別出構成後世中國大陸的五個 地塊,即原始中朝地塊、揚子地塊、 華夏地塊、哈爾濱地塊和 準噶爾地塊。其中原始中朝地塊是在呂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陸塊拼合而成的,從而形成了統一的結晶 基底。

其他地塊在呂梁期也發生了強度不同的構造運動,但都未能形成統一的結晶基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