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組

鐵嶺組

鐵嶺組是一個地層名稱,英文名稱為Tieling Fm。這個地質學術語在1934年由高振西、熊永先、高平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天津薊縣城北5km鐵嶺村。鐵嶺組主要由潮汐帶石灰岩和白雲質灰岩組成,可分兩段。一段即代莊子亞組,二段即老虎頂亞組。

地層名稱:鐵嶺組

地層名稱(英文):Tieling Fm

階代碼:Jx

地區代碼1:3

地區代碼1:0

命名:

1934年高振西、熊永先、高平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天津薊縣城北5km鐵嶺村。

沿革:

1934年高振西等命名“鐵嶺灰岩”,1959年第一次全國地層會議後改稱鐵嶺組。1980年陳晉鑣等以本組中假整合面為界將其由下而上再分為“代莊子亞組”和“老虎頂亞組”,1990年天津區調隊分別稱為鐵嶺組第一段和第二段。

特徵:

主要由潮汐帶石灰岩和白雲質灰岩組成,可分兩段。一段(即代莊子亞組):底部為中厚層砂岩,向上為頁岩與含錳白雲岩互層,上部以雜色頁岩為主(厚153m),疊層石小礁體發育,頂部有不穩定的矽質角礫岩和古風化殼;二段(即老虎頂亞組):下部為含盆屑、含錳白雲岩與白雲質灰岩互層,中部為巨大的疊層石灰岩礁體夾盆屑質灰岩,頂部為白雲質灰岩(厚180m)。該組碳酸鹽岩多為板層、中層。疊層石礁中沉積物常為厚層-巨厚層,有紋層和交錯層理。總厚333m。底部以中厚層中粒石英砂岩的底面與下伏洪水莊組呈整合接觸。疊層石為Chihsienella-Tielingella組合;微古植物有Taeniatum crassum, Polyporata obsoleta等。據海綠石K-Ar法年齡值(1161Ma和1046Ma)確定該組的上限年齡值不小於1000Ma。鐵嶺組沉積期古磁極性為混合型,古磁極位置24 N,207.5 (張惠民等,1991)。本組廣泛分布於燕遼地區。在燕山北段缺失;西段:宣化(190m)一、二段間有明顯的沉積間斷,岩性以碎屑岩、含屑白雲岩和厚層白雲岩為主;東段:寬城(204m)岩性較穩定。遼西區:喀左(33m)、凌源(276m)一帶厚度較大,喀左以南、朝陽等地厚度變薄(13~103m),缺失中上部層位。岩性基本穩定,中下部普遍含錳。

備考:

編撰者:張鵬遠

作者1:高振西

年份1:1934

作者2:陳晉鑣

年份2:1980

作者3:-

年份3:-

系名:中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