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鼓》

《鐵皮鼓》

德國新電影流派名導施隆多夫的扛鼎力作,也是影史最著名的反納粹電影之一。影片氣勢恢弘,改編自德國名作家格拉斯的《德意志三部曲》之一,以一個畸形的侏儒一生的顛簸遭遇和奇特視角來揭示整個德國民族的歷史和納粹的醜惡。這是一部寓意電影,用兒童的視角抨擊成人世界的虛偽和醜陋,尤其是納粹的罪惡和荒唐行徑。有一場戲中,他躲在台子下,而鼓點聲聲入耳,攪亂了一場納粹會議。影片充滿黑色幽默,對納粹的興起作了獨到而尖銳的抨擊。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坎城金棕櫚獎。

基本信息

影片概況

《鐵皮鼓》《鐵皮鼓》
中文片名:鐵皮鼓/錫鼓/拒絕長大的男孩

編劇: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 .....novel

讓-克勞德·卡瑞爾Jean-Claude Carrière

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 .....additional dialogue

沃爾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

主演:馬里奧·阿多夫Mario Adorf .....Alfred Matzerath

Angela Winkler .....Agnes Matzerath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單聲道

級別:Hong Kong:III Finland:K-16 Sweden:15 UK:15 USA:R France:-12 Norway:18 West Germany:16 UK:X Australia:R New Zealand:R18 Argentina:18 Chile:18

攝影機:Arriflex Cameras

攝製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年份:1979年5月3日

影片簡介

《鐵皮鼓》《鐵皮鼓》劇照
《鐵皮鼓》是倫勃朗式的田野風景、以及典型的德國街道、人員吵鬧的家庭背景下構建的個人反抗史。小奧斯卡三歲時目睹成年人世界的醜惡,決心拒絕長大,他反抗他的父母、納粹、舅舅、情人等等。他的反抗是內心式的,於是在他那侏儒的身材上扛著一架鐵皮鼓,整日梆梆的敲著。他不僅具有可以左右自己成長的能力,還可以用他的叫聲擊碎玻璃。第一次是他的父母要取下他的鐵皮鼓,他尖叫著,家中的鐘錶破碎了。這種能力開始成為他自我保護的方法,後來還用叫聲在玻璃杯上刻了個心形,送給他的情人。當然他還和他的同伴們組建一個侏儒表演隊,四處為軍隊慰問演出,直到二戰結束。這時,他的這種能力成為他工作生活的手段。正是這種能力能夠讓他的反抗變為完全內心自省式的,讓他成為一個拒絕進入那個罪惡的年代的目擊者,一個可以逃避歷史責任和危險的孤兒,一個拒絕和成年人遊戲的局外人

詳細劇情

外祖母安娜還未婚的時候,一個叫約瑟夫年輕人為了逃避追捕鑽進她的大裙子下,而成為了奧斯卡的外祖父。母

《鐵皮鼓》《鐵皮鼓》海報
阿格內斯和她的表弟布朗斯基深深相愛,但由於近親不能結婚,只好嫁給商人阿爾弗萊德。奧斯卡出生了,但誰是他真正的父親也許只有母親阿格內斯知道。

奧斯卡三歲生日那天,母親送了一個"鐵皮鼓"作禮物,他高興的整天掛著它。他在桌子底下玩,發現了布朗斯基舅舅和媽媽的私情,他覺得成人的世界裡充滿著邪惡虛偽,他決定不再長大。他從樓上跳了下來,結果他真的就不再長高,停留在三歲的高度。一次,爸爸搶他的鼓,他大聲的尖叫,結果發現,他的尖叫可以震碎玻璃,從此沒有敢再搶他的鼓。

希特勒上台後,父親加入了納粹黨。母親還是頻頻和舅舅幽會,母親發現自己懷孕了,沒完沒了的吃起了魚,結果由於過量而死去。母親死後不久,舅舅也被納粹殺害了。外祖母帶了一個女僕瑪利亞回來,奧斯卡和父親都占有了她的身體,並且生了一個孩子。奧斯卡認為孩子是他的,但瑪利亞成為了自己的"母親",孩子成為了自己的"弟弟"。1945年,蘇軍攻占了但澤,父親被殺,他埋葬了父親,也埋了伴隨他20年的鼓。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頭砸了他腦袋,這時候發現,奧斯卡恢復了生長……

相關評價

德國新電影流派名導施隆多夫的扛鼎力作,也是影史最著名的反納粹電影之一。影片氣勢恢弘,改編自德國名作家格拉斯的《德意志三部曲》之一,以一個畸形的侏儒一生的顛簸遭遇和奇特視角來揭示整個德國民族的歷史和納粹的醜惡。這是一部寓意電影,用兒童的視角抨擊成人世界的虛偽和醜陋,尤其是納粹的罪惡和荒唐行徑。有一場戲中,他躲在台子下,而鼓點聲聲入耳,攪亂了一場納粹會議。影片充滿黑色幽默,對納粹的興起作了獨到而尖銳的抨擊。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坎城金棕櫚獎。

影片解讀

事實上,這部電影備受關注和讚譽的原因是中國人所不關注的,不理解的歷史淵源。也是二戰的導火索。那就是德國和波蘭之間的領土之爭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信仰之爭——但澤。在此背景下,才會有一戰二戰,對這個城市

《鐵皮鼓》《鐵皮鼓》DVD封套
形成的獨特影響。才會有奧斯卡的爺爺和奶奶的相遇——奧斯卡的爺爺因為把鋸木場的欄桿油漆成紅白兩色的波蘭國旗色而被打,因此燒了鋸木場而變成逃犯。

奧斯卡生活在但澤德意志人聚居的朗富爾區。在但澤,雖然德意志人占絕大多數,但但澤仍是一個德意志人、德波混血、波蘭人卡舒比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猶太人各懷心思混在一起的地方。奶奶告訴奧斯卡,他們是卡舒比人,既不屬於波蘭,也不屬於德國,是沒人要的孩子,而他的媽媽——波蘭工人和卡舒比農婦的女兒阿格內斯同他的父親——德國萊茵蘭人、殖民地商品店老闆阿爾弗雷德·馬策拉特以及他的表舅——在波蘭郵局工作因而入波蘭籍的揚·布朗斯基之間,存在著三角關係。這兩個男人是他可能的或假想的父親,但由於他同揚一樣有著一雙藍眼睛,他認為揚更有可能是他的生身之父。

混亂,茫然,是這部影片各種隱喻的來源,也是這部片子最成功的電影技巧和敘事手法

爸爸,奧斯卡不知道誰是他的爸爸。德國還是波蘭?

性——是各種融合雜交的隱喻

魚——是利益,是出海口,這座城市的經濟命脈

紙牌——是但澤人的態度,生活還是要繼續,及時行樂

夢遊者羅斯塔和見風使舵的侏儒師傅貝布拉——世界上那些和但澤命運相似的地區

尖叫的玻璃殺手——是對納粹德國所謂能帶來"最後勝利"的"奇蹟武器"V-1和V-2飛彈的滑稽模仿,奇妙但毫無用處

長不大的奧斯卡——就是這個城市的寫照。拒絕接受歷史遺留給自己的命運DNA,自私的保護自己,但最後仍然要長大,但仍然是一個畸形的怪胎,褻瀆神明的瘋子。

鐵皮鼓——一個僅剩的,毫無用處的護身符和權利而已。

這部影片所欠缺的是奧斯卡的內心獨白的缺失,以至於大多數觀眾從頭至尾不知道他的實際年齡,我想,如果有旁白也正可以彌補電影對於背景的闡述,事實上,在小說中,奧斯卡的內心活動相當的精彩。所以,小說實際更好看,呈現的更多。

精彩影評

新德國電影的主將之一施隆多夫在影片《鐵皮鼓》中構建了一個龐大而紛繁的象徵體系,諸多人物及事物均有不同的意指,因而看完影片後最大的疑問就是:鐵皮鼓象徵了什麼?奧斯卡這個侏儒以及他的揪心的喊叫又指涉了什麼?作為和奧斯卡幾乎同齡的施隆多夫正是借奧斯卡這一形象表述了第三帝國時期一代知識分子的角色扮演,他們的逃脫與落網;而鐵皮鼓與叫喊聲則分別指涉了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話語方式。個人以為,知識分子話語既有別於官方的威權話語,也有別於以生存利益為原則的民間民間話語,它應該是一種始終保持清醒不為利誘不為權傾的獨立的存在。

影片的第一個段落就暗示了知識分子的產生方式。奧斯卡的外祖父在士兵的追趕下逃到了外祖母的裙子下,於是

《鐵皮鼓》《鐵皮鼓》海報(美國)
有了奧斯卡的母親。換言之,知識分子是在威權話語的逼迫下,民間話語以生存及享樂的原則下產生的。民間話語中的男性角色需要在女性四層裙子的庇護下得以偷生,並最終下落不明。就奧斯卡本人來說,他的出生也很值得懷疑,到底誰是他的生父?阿爾法德還是布朗斯基?這樣的設計質疑了知識分子產生的社會道德基礎和其合法性。這也直接導致了奧斯卡對出生的恐懼。然而,鐵皮鼓作為信仰、良知、道德、正義的代名詞引誘了奧斯卡的出生,“恰恰是錫鼓阻止了我重回母胎的強烈願望(奧斯卡語)”,如同任何亂世下知識分子的產生總是有一連串冠冕堂皇的理由。

由於目睹了成人世界的無恥墮落,奧斯卡以一記逼真的假摔而拒絕成長。也就是在那一瞬間,奧斯卡將自己與民間話語中享樂原則區別開來,代之以自己特有的話語方式:嘶喊。任何人只要敢搶他的鐵皮鼓/道義,他就報之以嘶喊的話語方式,以此來警醒麻木中的人們。在反抗了墮落了的民間話語之後,奧斯卡自然開始反抗起威權話語。學校和醫院作為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一部分,奧斯卡毫不留情面地震碎了老師的眼鏡(同化符號)和醫生的標本瓶(禁錮符號)。

施隆多夫也不忘展示蘊藏於人性中不為察覺的惡,那是他和幾個孩子們嬉戲的場面,玩伴們殘忍地將青蛙置於沸水中,向其中撒尿,並強迫奧斯卡喝“湯”;一邊的成人熟視無睹地剝著獸皮。看來知識分子受迫害不僅是中國才有的事。奧斯卡對民間話語的認知也體現在母親安妮與布朗斯基偷情的那場戲中,那是在安妮和布朗斯基迫不及待行樂之時,鏡頭向上搖至一副裝飾畫,畫的內容正是眾美女在林中享樂。在目睹這一切後,奧斯卡衝上鐘樓打起他心愛的鐵皮鼓,發出他動人的嘶喊。納粹舉行歡慶儀式的段落非常精彩,奧斯卡用他的鼓聲打亂了整個儀式的進行節奏,使之最後成為了一場無聊的狂歡。我猜想施隆多夫想要表達的是只要運用正義的力量,知識分子話語完全有力量打破甚至解構官方的威權話語。奧斯卡在民間和官方的雙重話語壓迫下奔逃著,他也向上帝提出過發問。他將鼓和棒槌交給教堂中的天使塑像,一遍遍地發問:“打鼓呀,你為什麼不打鼓啊?”神甫卻無情地終止了他的妄想。

高潮出現在攻打波蘭郵局那場戲,奧斯卡試圖和表舅站在一起,然而在隆隆的炮火聲終於壓倒了他的鼓聲,他的鐵皮鼓也被高高的懸置起來,嘗試著想要拿到它的人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猶太人的玩具店被毀於一旦後,奧斯卡的脫逃以失敗告終。侏儒貝布拉是決定奧斯卡其後成長軌跡的一個人,與奧斯卡的鼓聲和嘶喊不同,貝布拉的技藝具有充分的表演性,這使得奧斯卡意識到話語原來也可以用來作秀。他終於成為納粹營前的一個小丑,臣服在威權話語的腳下。這令人想起哲學家海德格爾,與納粹的同流合污成為他生命中永遠無法抹去的污點。同時,面對瑪利亞和戈莉拉的誘惑,奧斯卡終於也在男歡女愛的享樂中淪落了。在納粹營房屋頂,眾侏儒享樂的場面宣告了知識分子良知的泯滅。在威權話語和民間話語的雙重引誘下,奧斯卡最終落網了。

影片最後,奧斯卡間接地殺死了無能的父親,下葬的那一刻,奧斯卡決定重新開始長高,“兒子”投來的石塊將其擊昏,他跌落在父親的屍體上。施隆多夫對知識分子的未來還是給出了不少的希望。施隆多夫通過影片表達了對第三帝國下一代知識分子的思考,自省的也是自諷的。知識分子的侏儒化不僅僅是二戰中德國的問題,匈牙利導演薩博的名片《摩菲斯特》講述的也是異曲同工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同樣值得大多數沉默的中國人思考。

影片看點

《鐵皮鼓》《鐵皮鼓》
影片開片就用並不沉悶的鼓點道出了鐵皮鼓的韻律,賦予鼓點的快愉感夾雜著幾分荒誕,層層漸強,音樂嘎然而止時,孩子的獨白把我們引入了故事的開端。本片並不像原著龐雜而混亂的個人敘述,我經常需要輾轉反覆跳躍在字裡行間,只為尋找一些看起來並不相關的蛛絲馬跡來將大腦中的思緒梳理,從而找到一個合乎情理而自然的解釋。原著從[肥大的裙子]開始,本片也不例外。原著跳躍性的語言和捉摸不定的記敘方式儼然是出自病床上接受精神治療的奧斯卡之口,一種病態的邏輯與非正常倫理的亞文化氛圍充分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而影片則相對平實,敘述口吻不溫不火,鏡頭語言質樸而又自然。也許正是這種質樸與自然,影片損失了原著的辛辣、晦澀和強烈的諷喻內涵,讓戲劇衝突弱化、淡化,讓人物性格與社會生活之格格不入明顯的暗淡下來。

這種弱化和暗淡並不僅僅表現在人物性格和敘事手法上,影片對於歷史背景也進行了模糊化的處理,比如小說中穿插講述了但澤的多災多難的歷史。小說中講到了一則尼俄柏的故事。尼俄柏是以一個裸體女巫為模特兒刻成的船艏木雕。它的神奇歷史表明,誰染指於它,誰就會災禍臨頭。作者顯然以此木雕比喻但澤,並把時代的變遷濃縮為政治立場的左右搖擺。小說中很多諸如這樣的背景性描述都隱藏著作者的政治傾向,以荒誕不經的筆調將敏感的政治問題借喻於每一個細小的故事當中。然而影片對於但澤這個城市的背景匆匆帶過,幾個簡單的鏡頭,幾句簡單的旁白,明顯體現了導演弱化政治意味的態度,充分體現了在二戰25年後,德國文化思維對二戰的冷靜旁觀和有限反思。這種旁觀和反思並不夾雜盲目愛國主義,也充分剔除了禁錮文化的偏激和固執,這樣的觀點更博大,更冷靜,更客觀。

影片從奧斯卡的出生起就把他與生俱來的叛逆呈現在觀眾面前,這種叛逆是一種規避與厭世,從更深層次講這映射了人物內心的孤獨與不安,也昭示了動盪年代不久將會到來以及戰爭給人物內心造成的巨大創傷。導演用奧斯卡的主觀視角描寫他從母親子宮爬出來的情景,倒視視角、迎面的60瓦的燈泡和兩個男人陌生的臉龐讓小奧斯卡想迫不及待的再次回到母親的子宮,因為他覺得世界是如此的陌生與他所想像的大相逕庭,直到母親說等到他三

《鐵皮鼓》《鐵皮鼓》海報(法國)
歲時後送給他一個鐵皮鼓時才勾起了他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點欲望。然而舅舅和母親曖昧的關係,讓他又一次討厭起這個世界,他更願意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童年,於是他選擇了自殘,掉進了地窖,從此不再長高。正是因為鐵皮鼓的存在才讓他願意留在這個世界,也正是如此當父親要奪走他手中的鐵皮鼓的時候,他選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反抗,用尖叫震碎家中的鐘表。這種激烈的尖叫通徹整個小鎮,從人的聲帶發出來的聲波從來沒有像他這樣激烈過。忠實於小說原著,影片給予人物的超現實主義給影片增添了奇幻色彩,但實際上成長、尖叫同諸如此類的虛構的神奇故事交織在一起的,卻是對不同的特定環境中的現實生活的真實描寫。

奧斯卡生活在但澤德意志人聚居的朗富爾區拉貝斯路小市民的天地里。影片第一次對納粹的描寫是伴著小奧斯卡的第二次尖叫而出現的,他那足以讓路燈為之顫抖的尖叫讓納粹的出現顯得是這樣的不和諧,聰靈的小奧斯卡從納粹隊伍前大搖大擺的掠過,幾個敲鑼打鼓的納粹士兵在小奧斯卡以及他的小鐵皮鼓面前顯得笨拙可笑。這樣簡短几個鏡頭將整個小鎮的背景勾勒的惟妙惟肖,生動再現小說的敘事手段。小奧斯卡與他的小鐵皮鼓總是形影不離,這個唯一的讓他還對整個世界眷戀的鼓在某種意義上說已經和他合二為一,這不僅僅指表象的形影不離,鼓更多的扮演一種生命承載者的身份,它與他之間用一種難以捉摸的方式溝通。很多時候,鼓聲便是小奧斯卡另外一種形式的尖叫,另外一種形式的吶喊,它的聲響和節奏往往凝聚了奧斯卡的情緒,快樂、天真、憂傷、恐懼。奧斯卡的第一節課會是讓老師永生難忘的,他的鼓點聲和尖叫聲讓老師脆弱的神經被深深刺痛,這種無拘束的情緒發泄也會讓這種刺痛感蔓延到觀眾身上。在影片中眾多被奧斯卡尖叫聲“襲擊”的對象中有兩個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一個就是我剛剛提到的象徵“同化符號”的老師(準確來講是老師的眼鏡片),另外一個就是象徵“禁錮符號”醫生的標本瓶。被震碎的標本碎片和橫流的福馬林液體包裹的幼兒雛形分明是小奧斯卡的一種潛意識的反抗,這種對制度禁錮的反抗來的隱諱卻異常的直接,雖然沒有[肖生克的救贖]結尾的戲劇化的反抗來的酣暢淋漓,沒有《飛躍瘋人院》結尾自由主義回歸來的耐人尋味,但尖銳的聽覺表達、形象的借喻以及深刻的諷刺效果仍然讓我記憶猶新。

奧斯卡對人類是充滿恐懼的,他目睹著這世界上發生的種種匪夷所思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他在馬戲團中遇到了同樣的畸形人貝布拉,這也是影片第一次清晰描繪他與外界世界溝通的場景,這個場景非常短暫,奧斯卡渴望溝通的眼神,輕快的鼓點聲以及展現自己特殊才華的尖叫聲都讓他緊閉的心扉第一次坦然敞開在觀眾和世界面前。如果說鐵皮鼓作為信仰、良知、道德、正義的代名詞引誘了他的出生,那么貝布拉作為朋友、兄長、善良、誠懇的代名詞排解了他壓抑許久的寂寞和荒涼。這段意外的邂逅是本片較為明亮的一點,貝布拉一段循循善誘的語言正如一縷清泉給奧斯卡昏暗的內心世界一絲滋潤,也為其後戰爭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奧斯卡的父親明顯是一個親納粹的典型德國人的代表,鋼琴上方懸掛的貝多芬頭像被更換成希特勒頭像預示著歷史背景的轉換,父親臂上鮮艷的納粹袖章、收音機中頻繁出現的歇斯底里的納粹演講以及廣場中慵懶的人們被奧斯卡鼓點聲莫名其妙攪亂的聚會都在用人物行為映射社會動盪下的小鎮現狀。與父親的德國身份相反,舅舅是波蘭人,他清楚的知道波蘭在這樣的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反戰的情緒相對於父親的激烈顯得內斂了許多,這與波蘭在二戰中軟弱的政治立場和軍事能力是有照應的。徘徊於兩個男人、兩種格格不入的立場之間的小奧斯卡內心的壓抑因為戰爭的爆發而一發不可收拾,自此以後電影和小說的發展如出一轍地陷入了陰鬱和昏暗的調子,即使是偶爾的幾縷亮色也被死氣沉沉籠罩著,死亡就這樣接踵而至,就如同父親軍刀下切碎的血淋淋的鰻魚腦袋,殘酷而又荒誕。

母親安妮同樣也是生活在無法調和的兩個男人之間,生活在一種極度驚恐的環境中。丈夫的強權暴力和表兄無法填滿的欲望分別代表了德國的殖民與強暴和波蘭的懦弱與虛榮,而這兩方尖銳的衝突在孱弱的女性身體裡激烈戰鬥,她悲觀的以為自己的命運就是煎熬與煎熬。她無助的藉助禱告去清醒自己疲憊的軀體和心靈,她以為自己罪孽深重,在復活節這天禱告上帝的寬恕,也許她所企求的並不是寬恕,而是受難,像耶穌那樣被釘在十字架上接

《鐵皮鼓》《鐵皮鼓》海報(日本)
受上天的懲罰。“她身上的每一個器官都貯存著對耶穌受難節那次遠足的痛苦而清晰的記憶,由於懼怕舊地重遊,她身上的器官已經同我媽媽統一了意見,要讓她死去。”這段小說中的文字揭示了安妮拚命吃魚的表面緣由,也從另一個角度告示讀者安妮精神的崩潰並不在於耶穌受難人的菜譜,而在於那段不愉快地遠足。(對於遠足影片寥寥幾個鏡頭,但是鮮活而且醒目,至今也是本片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幾個場景之一。)對於從河水中撈出來的腐臭的馬頸和安妮中了邪式的吃鰻魚所表達的寓意至今我還未能充分理解,但至少從影像的角度來看,安妮壓抑的精神狀況並不是戰爭的爆發而產生的,她對待人生的惶惶不安是她無法選擇穩定家庭和無法掙脫兩個男人束縛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她後半生精神錯亂的根源。影片有一段祖母和安妮的對話,從小缺乏父愛的安妮因為對懷中嬰兒未知的未來而驚恐,她不願意孩子出生下來仍和自己一樣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她不願意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從這一點理解,安妮的死是女性人物悲劇結局的必然結果,是無法逃避的必然法則。女性在歷史事件中總是扮演一種被蹂躪被踐踏的角色,電影(當然也包括原著)也是從女性的悲劇角度開始將悲劇色彩蔓延到整個影片(和小說)的。

玩具商馬庫斯的身份是猶太人,他的猶太人身份第一次被證實是在安妮的葬禮上,馬庫斯用“洗禮”這個宗教用詞巧妙地用在自己的身上,他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命運未卜。而最後一次看到他是小奧斯卡獨白吟誦中這個猶太人倒在自己的玩具店中與世長辭。馬庫斯的身份可以說非常的敏感,他是奧斯卡鐵皮鼓的提供者,也與奧斯卡的母親有一種無法闡釋清楚的曖昧關係,在他臨死的時候奧斯卡曾經有這樣的獨白,“曾經有一個玩具商,他的名字叫馬庫斯,他走的時候帶走了世上所有的玩具...”

舅舅楊的死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宿命感充滿了整個影片的始終,這與小說大篇幅的宗教敘述是有關聯的。在波蘭郵局的這個戰役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了波蘭人悲慘的命運,急速飛行的子彈在血肉之軀上綻放著鮮艷的顏色,潦倒失落的人們瀰漫在戰火的硝煙中,死神不斷的眷顧這些苦難的人們。命運這個我們無法掌握的棋子施展輕盈的騰挪游弋於死亡與存活之間。楊的死亡並不像其他的波蘭人的死亡那樣直接,影片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清晰的影像,而是用楊被捕時手中的“紅桃Q”暗示了自己的命運,同樣也暗示了奧斯卡父親阿弗萊德的命運。舅舅與父親是圍繞在母親周圍的兩個人物,三者的關係正如撲克牌中J、Q、K一樣,J有著稚弱的臉龐和懦弱的內心世界,他對Q的愛戀在倫理道德權威勢力雙重壓迫下趨於平淡,他的委曲求全是特殊時代特殊人物的特殊行為,然而其內心炙熱的感情無處發泄,偷情成為他生命中注定的主鏇律。用這種方式他躲避了世俗的眼光,蒙蔽了丈夫阿弗萊克的視線,但卻無法逃避小奧斯卡銳利的目光,用看似溫和卻最險惡的方式讓這個世界並不那么美好,至少是在奧斯卡的眼中。

導演介紹

《鐵皮鼓》沃爾克·施隆多夫
沃爾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

男,生於1939年3月31日,德國

星座:牡羊座

德國導演。早年在巴黎攻讀政治經濟學,後進入巴黎高等電影學院學習電影製作,曾追隨法國電影前輩大師雷諾瓦、梅爾維爾、路易·馬勒等,畢業於法國電影高等學校,因此作品中常流露出法國風味。1966年開始當導演,《青年特爾勒斯》預示了新德國電影的覺醒。《鐵皮鼓》獲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和奧斯卡最佳外國片獎。擅長藝術片,具有現代電影語言表現手段,也注重市場和同觀眾的交流,文學功底深厚。

幕後花絮

1997年6月,在一個信奉正統派基督教組織的敦促和僅僅看了影片的部分片段之後,俄克拉荷馬州州法院的一名法官公開宣布這部電影的內容涉及到了未成年色情描寫(根據俄克拉荷馬州的反淫穢法),認定該部電影是違法的。在沒有得到法院傳令和授權的情況下,俄克拉荷馬市的警察局沒收了所有在圖書館和出租店裡的這部電影。他們甚至逼迫錄像店老闆供出經常出租這部電影的顧客的住址,直接闖入民宅,也沒收了他們的錄像帶。當地律師揚言任何人收藏任何一張這部電影都將被逮捕。在數周內地方法院檢察官被迫通過此項聲明,截止同年12月絕大部分錄像帶都被沒收。直到1998年10月,在通過了一些相關法律訴訟案之後,美國聯邦法院認為對電影帶的沒收是違反憲法的,並且指出電影並沒有觸犯俄克拉荷馬州的法律。在2001年5月美國最高法院做出最後裁決,該部電影終於又可以在俄克拉荷馬州租賃。

因為片中有對未成年人的性的描寫,同樣在加拿大的部分地區禁止上映。

據說波蘭-英國籍女演員貝阿特·伯茲尼雅克初登熒幕,在這部電影裡成為一名臨時演員,正是由於電影拍攝的地點正好在她家門口。

穿幫鏡頭

連續性:在拍桌子的那場戲裡,艾格尼斯用她的左手拿著一把餐叉,在接下來的一個鏡頭裡,餐叉變到了她的右手裡。

獲獎情況

聯邦德國金獎盃大獎

1979年第32屆嘎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1980年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1980年第52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主演介紹

馬里奧·阿多夫馬里奧·阿多

馬里奧·阿多夫 MarioAdorf

男,生於1930年9月8日,瑞士蘇黎世

星座:處女座

曾在幕尼黑小型劇團成員,同時也致力於電影事業。後成為德國和國際影壇上的性格演員。他聲音沙啞,常演一些老成持重的角色,偶爾也擔任主角。

作品年表

希望的葡萄/GrapesofHope(2010)

同中有異/SameSameButDifferent(2009)

鯨魚之歌/GesangderWale(2009)

紅髮女孩/RoteZora,Die(2008)

麥德林的波特羅/BoteroBorninMedellin(2008)

ErikaRabau:PuckofBerlin(2008)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JadranFilm[塞爾維亞和黑山]

2.ArgosFilms[法國]

3.BioskopFilm[德國]

4.FranzSeitzFilmproduktion[德國]

5.FilmPolskiFilmAgency[波蘭]

6.GGB-14

7.HallelujahFilms

8.ArtémisProductions[比利時]

發行公司:

1.標準收藏[美國](2004)(USA)(DVD)

2.KinoVideo[美國](DVD)

3.ArgentinaVideoHome(AVH)[阿根廷](198?)(Argentina)(VHS)

4.NewWorldPictures[美國](1980)(USA)(subtitled)

發行日期

香港HongKong2001年4月27日

西德WestGermany1979年5月3日

法國France1979年9月19日

丹麥Denmark1979年9月28日

瑞典Sweden1979年10月31日

芬蘭Finland1979年11月2日

美國USA1980年4月11日

英國UK1995年1月20日

美國USA1996年8月2日......(re-release)

澳大利亞Australia1998年8月27日......(re-release)

新加坡Singapore1999年11月28日......(re-release)

演職員表

卡特琳娜·塔巴赫卡特琳娜·塔巴赫

編劇Writer:

讓-克勞德·卡瑞爾Jean-ClaudeCarrière

君特·格拉斯GünterGrass....additionaldialogue

沃爾克·施隆多夫VolkerSchlöndorff

FranzSeitz

君特·格拉斯 GünterGrass....novel

演員Actor:

MarioAdorf馬里奧·阿多夫MarioAdorf....AlfredMatzerath

AngelaWinkler安吉拉·溫科勒AngelaWinkler....AgnesMatzerath

DavidBennent大衛·本奈特DavidBennent....OskarMatzerath

DanielOlbrychski達尼爾·奧勒布里斯基DanielOlbrychski....JanBronski

KatharinaThalbach卡特琳娜·塔巴赫 KatharinaThalbach....MariaMatzerath

TinaEngel....AnnaKoljaiczek(young)

BertaDrews....AnnaKoljaiczek(old)

RolandTeubner....JosephKoljaiczek

TadeuszKunikowski....UncleVinzenz

AndréaFerréol....LinaGreff

HeinzBennent....Greff

IlsePagé....GretchenScheffler

WernerRehm....Scheffler

KäteJaenicke....MotherTruczinski

HelmutBrasch....OldHeilandt

OttoSander....MusicianMeyn

WigandWittig....HerbertTruczinski

MariellaOliveri....Roswitha

FritzHakl....Bebra

EmilFeist....Clown#1

HerbertBehrendt....Clown#2

KarlHeinzTittelbach....Felix

CharlesAznavour夏爾·阿茲納夫CharlesAznavour....SigismundMarkus

MarekWalczewski....Schugger-Leo

ErnstJacobi....Loebsack

WojciechPszoniak....Fajngold

GerdaBlisse....MissSpollenhauer

JoachimHackethal....Rev.Wehnke

HenningSchlüter....Dr.Hollatz

ZygmuntHübner....Dr.Michon

MieczyslawCzechowicz....Kobyella

BrunoThost....Pvt.Lankes

AlexandervonRichthofen....Pvt.Herzog

LechGrzmocinski....STAUER

StanislawMichalski....Gendarme#1

J.Kapinski....Gendarme#2

DietrichFrauboes....MedicalChief

BeataPozniak....Extra(uncredited)

RaphaëlVogt....Peter(uncredited)

HorstGentzen....Felix(voice)(uncredited)

AdolfHitler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Himself(voice)(archivefootage)(uncredited)

ReinhardKolldehoff....EelCatcher(voice)(uncredited)

LutzRiedel....Soldier(voice)(uncredited)

HerbertWeissbach....Fajngold(voice)(uncredited)
製作人Producedby:

AnatoleDauman....producer

FranzSeitz....producer

EberhardJunkersdorf....executiveproducer

HansPrescher....producer:HR

沃爾克·施隆多夫VolkerSchlöndorff....producer(uncredited)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

莫里斯·雅爾MauriceJarre

攝影Cinematography:

IgorLuther

剪輯FilmEditing:

SuzanneBaron

藝術指導ProductionDesigner:

PiotrDudzinski

ZeljkoSenecic

美術設計ArtDirectionby:

NicosPerakis

布景師SetDecorationby:

MarijanMarcius....(asMarijanMarcijus)

EdouardPezzoli

PaulWeber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

IngeHeer

DagmarNiefind

YoshioYabara....(asYoshyYabara)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WolfgangKrake....assistantdirector

布蘭科·拉斯蒂格BrankoLustig....assistantdirector

RichardMalbequi....assistantdirector

AndrzejReiter....assistantdirector

AlexandervonRichthofen....assistantdirector

殘疾人題材電影

殘疾人題材是一個世界性的題材。因其天然具有的離奇曲折的故事性,而受到世界各地觀眾的青睞。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中外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殘疾人題材影片。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歡迎大家共同來完善。

歷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獲獎影片

屆數
年份影片導演
國家
第3屆坎城電影節1949年《第三人》卡羅爾·里德英國
第4屆坎城電影節
1951年《米蘭的奇蹟》/《茱莉小姐》維托里奧·德·西卡
/阿爾夫·斯約堡
義大利/法國
第5屆坎城電影節
1952年《兩分錢的希望》/《奧賽羅》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奧遜·威爾斯
義大利/美國
第6屆坎城電影節1953年《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法國
第7屆坎城電影節1954年《地獄門》衣笠貞之助日本
第8屆坎城電影節1955年《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美國
第9屆坎城電影節1956年《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法國
第10屆坎城電影節1957年《四海一家》威廉·惠勒美國
第11屆坎城電影節1958年《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東德
第12屆坎城電影節1959年《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法國
第13屆坎城電影節1960年《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義大利
第14屆坎城電影節1961年《維莉迪安娜》/《長別離》路易斯·布努埃爾/Henri Colpi西班牙/法國
第15屆坎城電影節1962年《諾言》Anselmo Duarte葡萄牙
第16屆坎城電影節1963年《豹》盧奇諾·維斯康蒂義大利
第17屆坎城電影節1964年《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法國
第18屆坎城電影節1965年《決竅,如何得到》理察·萊斯特英國
第19屆坎城電影節1966年《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
《紳士現形記》
克勞德·勒魯什/皮亞托·傑米法國/義大利
第20屆坎城電影節1967年《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英國
第22屆坎城電影節1969年《如果》林賽·安德森英國
第23屆坎城電影節1970年《風流醫生俏護士》羅伯特·奧特曼美國
第24屆坎城電影節1971年《送信人》約瑟夫·羅西英國
第25屆坎城電影節1972年《通往天堂的勞動階梯》/
《企業家之死》
Elio Petri/弗朗西斯科·羅西匈牙利/義大利
第26屆坎城電影節1973年《稻草人》/《受僱者》Jerry Schatzberg/阿蘭·布里吉斯美國/法國
第27屆坎城電影節1974年《竊聽大陰謀》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美國
第28屆坎城電影節1975年《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瑞典
第39屆坎城電影節1976年《出租汽車司機》馬丁·斯科塞斯美國
第30屆坎城電影節1977年《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
維克托里奧·塔維亞尼
義大利
第31屆坎城電影節1978年《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義大利/法國
第32屆坎城電影節1979年《鐵皮鼓》/《現代啟示錄》沃爾克·施隆多夫/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西德/美國
第33屆坎城電影節1980年《影武者》/《浮生若夢》黑澤明/鮑勃·福斯日本/美國
第34屆坎城電影節1981年《鐵人》[波蘭電影]安傑依·瓦依達波蘭
第35屆坎城電影節1982年《失蹤》[美國電影]/
《自由之路》
科斯塔·加夫拉斯/尤馬茲·古尼美國/法國
第36屆坎城電影節1983年《楢山節考》今村昌平日本
第37屆坎城電影節1984年《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法國
第38屆坎城電影節1985年《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南斯拉夫
第39屆坎城電影節1986年《戰火浮生》羅蘭·約菲英國
第40屆坎城電影節1987年《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法國
第41屆坎城電影節1988年《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瑞典/丹麥
第42屆坎城電影節1989年《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美國
第43屆坎城電影節1990年《我心狂野》大衛·林奇美國
第44屆坎城電影節1991年《巴頓·芬克》喬爾·科恩 伊桑·科恩美國
第45屆坎城電影節1992年《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英國
第46屆坎城電影節1993年《霸王別姬》/ 《鋼琴別戀》陳凱歌/簡·坎皮恩中國/法國
第47屆坎城電影節1994年《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美國
第48屆坎城電影節1995年《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法國
第49屆坎城電影節1996年《秘密與謊言》邁克·李法國
第50屆坎城電影節1997年《櫻桃的滋味》/《鰻魚》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今村昌平
伊朗/日本
第51屆坎城電影節1998年《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希臘
第52屆坎城電影節1999年《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比利時
53屆坎城電影節2000年《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丹麥
第54屆坎城電影節2001年《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義大利
第55屆坎城電影節2002年《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法國
第56屆坎城電影節2003年《大象》格斯·范·桑特美國
第57屆坎城電影節2004年《華氏911》麥可·摩爾美國
第58屆坎城電影節2005年《孩子》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比利時
第59屆坎城電影節2006年《風吹稻浪》肯·羅奇法國
第60屆坎城電影節2007年《四月三周兩天》克里絲蒂安·蒙吉羅馬尼亞
第61屆坎城電影節2008年《牆壁之間》Chris Staron法國
第62屆坎城電影節2009年《白絲帶》麥可·哈內克奧地利/法國
第63屆坎城電影節2010年《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泰國

歷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第一屆 《鐵路之戰》 法國 | 第三屆 《第三者》 英國 | 第四屆 《米蘭的奇蹟》 義大利 | 第四屆 《朱麗小姐》 瑞典 | 第五屆 《奧賽羅》 美國 | 第五屆 《兩分錢的希望》 義大利 | 第六屆 《恐懼的代價》 法國 | 第七屆 《羅生門》 日本 | 第八屆 《馬蒂》 美國 | 第九屆 《寂靜的世界》 法國 | 第十屆 《四海一家》 美國 | 第十一屆 《雁南飛》 蘇聯 | 第十二屆 《黑人奧威爾》 法國 | 第十三屆 《甜蜜的生活》 義大利 | 第十四屆 《維莉迪安娜》 西班牙 | 第十五屆 《諾言》 巴西 | 第十六屆 《豹》 義大利 | 第十七屆 《瑟堡的傘》 法國 | 第十八屆 《訣竅》 英國 | 第十九屆 《男歡女愛》 法國 | 第十九屆 《這些先生和太太們》 義大利 | 第二十屆 《放大》 英國 | 第二十二屆 《如果》 英國 | 第二十三屆 《陸軍野戰醫院》 美國 | 第二十四屆 《送信人》 英國 | 第二十五屆 《工人階級上天堂》 義大利 | 第二十六屆 《稻草人》美國 | 第二十六屆 《僱工》 英國 | 第二十七屆 《對話》 美國 | 第二十八屆 《烽火歲月志》 阿爾及利亞 | 第二十九屆 《出租汽車司機》 美國 | 第三十屆 《我父我主》 義大利 | 第三十一屆 《木屐樹》 義大利 | 第三十二屆 《鐵皮鼓》 西德 | 第三十二屆 《現代啟示錄》 美國 | 第三十三屆 《影子武士》 日本 | 第三十三屆 《爵士樂大全》 美國 | 第三十四屆 《鐵人》 波蘭 | 第三十五屆 《自由之路》 土耳其 | 第三十五屆 《失蹤》 美國 | 第三十六屆 《楢山節考》 日本 | 第三十七屆 《德克薩斯的巴黎》 德國、法國 | 第三十八屆 《爸爸出差去了》 南斯拉夫 | 第三十九屆 《傳道》 英國 | 第四十屆 《撒旦的陽光下》 法國 | 第四十一屆 《征服者佩爾》 丹麥 | 第四十二屆 《性,謊言,錄像帶》 美國 | 第四十三屆 《我心狂野》 美國 | 第四十四屆 《巴頓·芬克》 美國 | 第四十五屆 《善意的背叛》 丹麥 | 第四十六屆 《霸王別姬》 中國《鋼琴課》 澳大利亞 | 第四十七屆 《低俗小說》 美國 | 第四十八屆 《地下》 南斯拉夫 | 第四十九屆 《秘密和謊言》 英國 | 第五十屆 《櫻桃的滋味》 伊朗 | 第五十屆 《鰻魚》 日本 | 第五十一屆 《永遠的一天》 希臘 | 第五十二屆 《羅塞塔》 比利時 | 第五十三屆 《黑暗中的舞者》 丹麥 | 第五十四屆 《兒子的房間》 義大利 | 第五十五屆 《鋼琴家》 法國 | 第五十六屆 《大象》 美國 | 第五十七屆 《華氏911》 美國 | 第五十八屆 《孩子》 比利時 | 第五十九屆 《風吹稻浪》 法國/愛爾蘭/英國 | 第六十屆 《四月三周兩天》 羅馬尼亞 | 第六十一屆 《牆壁之間》 法國 | 第六十二屆 《白絲帶》 德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